《我愛你,漢字》開題課 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語文綜合性學習凸顯“語文”特點的研究
實驗類別:研究課
實驗形式:上課、課題組評課、反饋、小結
授課選材: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
授課課題: 語文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第二階段“我愛你,漢字” 開題課教案
執教人:田 園
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第二階段
“我愛你,漢字” 開題課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我愛你,漢字”板塊中的7篇閱讀材料,初步感受,激發學生對中國漢字的熱愛。
2.確定學習內容,明確活動方向,啟動第二階段綜合性學習。
教學重難點:通過整體閱讀,感受漢字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明確下一步的綜合性學習內容。
教學準備:
1.學生提前預習閱讀材料,了解相關知識。
2.教師尋找課文插圖、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導入
(設計目的:此環節既對第一階段綜合性學習進行了簡要總結又自然引出第二階段綜合性學習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前一段時間,大家通過搜集、整理、交流,進行了一個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感受到了漢字的神奇、有趣。其實漢字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呢!從這節課開始我們進入綜合性學習的第二階段“我愛你,漢字”。
那么,在漢字幾千年的歷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去了解呢?這一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應圍繞哪些方面開展呢?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本中提供的“閱讀材料”。
(設計目的:這句話揭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的。)
二、 整體閱讀材料,小組匯報交流
(設計目的:此環節目的在于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中出現的“閱讀材料”,感受漢字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了解第二階段綜合性學習內容,明確今后的活動方向,為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打下基礎。)
(一)教師出示閱讀要求。
1.認真閱讀“閱讀材料1—7”,想一想:你從這七篇材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閱讀后,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然后著重選擇一個方面進行匯報。
(設計目的:閱讀要求使學生的閱讀更有效,不盲目。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表達、交流、傾聽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信息,達到有效地整合,為下一步的小組匯報做準備。)
(二)學生自學、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教師深入小組活動,適時點撥、指導。)
(三)小組匯報。
(設計目的: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角色的轉變——我們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此環節重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倡自主學習。教師只需從旁指導、點撥,起到調控作用。)
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達到以下幾個點。
1.關于“漢字的演變”:
(1)能根據表格說出漢字演變的過程。
(2)體會中國漢字演變的規律。
2. 關于“甲骨文的發現”:
(1)知道我國現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
(2)能根據閱讀材料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設計目的:復述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語言概括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為語文教師要有語文意識,會利用教材,隨時隨地進行訓練。)
3.關于“一點值萬金”:
(1)能根據閱讀材料談感受。
(2)能從中得到警示,要防止和糾正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