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分別閱讀各個片段后,將三個片段進行比較閱讀,看看同是寫人,寫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確這些寫人的方法在寫人的文章中要恰當、合理、選擇地運用。
由于課文中的人物學生比較陌生,加上教學中引導不到位,講得多,讀得少,所以學生的感悟和體會還是比較膚淺。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3個片段是人物描寫的經典。
1.課前,我布置學生查閱與本文相關的資料。
2. (1)教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時,首先,我放手讓學生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初步了解課文,講講: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同學都看過這部電影)?接著,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閱讀,為增強學生的親生感受,我采取邊讀邊加上動作體會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讀了課文,小嘎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課文是通過什么方法塑造這一形象的?最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形象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2)教學《臨死前的嚴監生》和《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我都采用了初讀課文,了解內容;范讀課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精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驗人物內心世界;有感情朗讀,體會寫法。
收獲:名著的魅力在哪?就在于他能運用短短的一個詞、一句話,把個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你的面前。有的同學邊讀便覺得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時的場面就在生活中。有的同學讀嚴監生時不由得笑起來。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一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這組課文中,缺乏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后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設計。通過對這一課的教學后,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1、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這篇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對文章中“嚴監生”這個 非常吝嗇貪財,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細節來寫的,尤其是嚴監生伸出兩個手指的細節。而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從而學生也難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2、老師缺乏示范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老師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遺憾的是課堂里老師忽視了這點,幾乎沒有示范讀,學生自然收效甚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