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其十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第十冊五單元《古詩二首》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
教材分析:
《秋浦歌》第十四首詩的題材非常特殊,寫的是正在從事緊張勞動的冶煉工人,這類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詩中是絕無僅有,而且就是在中國整個詩歌藝術寶庫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工人們這種樂觀向上,團結互助,不畏艱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發出贊美和欽佩之情。
教學目標:
1、讀懂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熱火朝天的勞動情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積極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認識“赧”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詩描寫的勞動場景,從中感受勞動者積極向上,不畏艱辛的精神。
2、通過詩歌讀懂李白的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師:出示改編現代小詩《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兒是年輕的太陽
真誠也活潑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兒是永遠的琴弦
堅定也執著
生:誦讀(個別)
師:相逢是首歌,同學們,你為我們的相逢有什么話想說的?
生:自由說
師:愿我們的相逢是一首友誼的歌,是一首豪邁的歌,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為我們的相逢而熱烈地鼓掌吧!
(以詩會詩,帶學生進入詩的意境,同時對學情進行模底,了解借班學生的朗誦水平及感悟能力)
二、詩海遨游,誦詩入題。
師:剛才同學們讀詩的感覺,就知道大家心里肯定裝了不少的詩歌。隨便背一背詩歌,哪個先來?
生:自由背誦
師:(以同學背誦李白詩為契機)這是一首李白的詩,誰還能背他的詩歌?
生:自由背誦
師: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詩歌。(課件出示詩歌)
三、初讀詩歌,讀通讀順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
生:點名反復讀,讀出問題(字音)
師:“赧”讀什么?指導書寫。
師: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
生:“秋浦”是一個地名,“歌”是歌頌的意思。
師:秋浦,在今天安徽貴池一帶,是唐朝銅、鐵的重要產地。李白在天寶年間,大概是李白52歲左右,也是他辭去翰林職位,離開長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寫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這時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憤,但卻始終沒有喪失他的樂觀和自信。
生:齊讀
四、讀悟結合,感受畫面
師:俗話說:詩中有畫,畫里有詩。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壯觀的圖畫,同學們自由的誦讀,把你頭腦中首先呈現出來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強調出來。
(學生自由誦讀,個性得到張揚。環節靈動,教師依據學生思路安排教學,目的構建起那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感受李白熱情謳歌勞動工人質樸,樂觀向上的精神品格。)
1、預設環節一:“爐火”
師:為什么爐火在你的腦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板書“爐火”)
生:爐火紅艷艷,照亮了整個天地。
師:爐火還是怎樣的?你想到什么句子或詞語來形容這里的爐火?
師: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照天地
師:是呀!天地之間一片紅彤彤,你覺得爐火照紅了哪?
生:工人們的臉龐、鐵鍬、河水、樹木、云彩、月亮……
師:(隨便指教室里的任何物件或人)這兒是紅的,這也是紅的,那兒也是紅的。惟宇茫茫,都籠罩在紅的天地里!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