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教學反思
環(huán)節(jié)四:匯報你喜歡的句子(改)
a我被這幽靜而神奇的仙境陶醉了,好像在夢中走進了神話里龍宮的大花園。
很多學生都找到這句,我執(zhí)意把學生引到紅樹林的景色這段,其實不必,可以先板書:幽靜神奇,然后再引導:你來帶我們走進紅樹林,看看那幽靜而神奇的仙境吧。
在學習此段時,讓學生說出感受后(在這仙境中,你看見了什么;在這龍宮的大花園中你看見了什么;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再朗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得語氣輕一些(一定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可以采訪學生為什么讀得這么輕),然后導讀,再問:“誰還想在這幽靜神奇的世外桃源停留片刻?”誰愿意讀誰讀。最后介紹描寫順序。
b海風吹來,綠浪翻滾,歡迎我這來自北國的遠客。
一會兒潮退了,紅樹帶著泥芳馨的枝條和婀娜的身軀出現(xiàn)在海灘上。
解釋“婀娜”,引到枝條柔美、像跳舞一樣,擬人。
其余暫時不改,前面擠出來的時間把后兩部分、提綱再扎實一些。《紅樹林》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所以,在具體學習文章內(nèi)容時,根據(jù)“金鑰匙”的提示(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細讀,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我嘗試把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教學的前半段,側(cè)重于略讀點撥,后半段側(cè)重于精讀指導,目標明確又各有側(cè)重。精讀、略讀都是閱讀的基本方法,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小學閱讀教學應以精讀訓練為主,但也不是“把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精讀上”。只有精讀與略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要引導孩子有目的的略讀,有創(chuàng)意的精讀。對于略讀,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學習本課時,學生繼續(xù)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學到的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對于精讀,我主要教給孩子讀書的基本方法:有滋有味地讀,抓住關(guān)鍵詞語讀,在讀中感悟理解。學生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交流探究,共同進步,課堂氣氛寬松平和,學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