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過渡:可見彭德懷不但愛著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呀!這種愛滲透在文中的字里行間,同學們好好找找,還會有很多發現
(三)出示文字投影: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說……
1、想到的是干什么?(和戰士同甘共苦、想到的是給戰士們填肚子,走出草地,想到的是戰士們的生命,還想到讓大黑騾子立最后一次功)最后一次功是什么?曾經為革命立了哪些功?
長征以來,大黑騾子受盡了苦,一路上不是馱著糧食,就是馱器材,戰士生病了,它馱著傷員一步步朝前走;過大江時,是它一次次將不會游泳的戰士運過江;過雪山時,是它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2.想想:這時的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會怎么說?學生練讀
過渡:這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軍人應有的剛毅果斷 在這緊要的關頭,必須有這樣堅定的態度。彭德懷能和大家同甘共苦,這是一個軍人的風采,在這風采的背后,我們看到了一個愛著心愛的大騾子,更愛戰士的偉大靈魂,看看這種愛還從哪里能看出?
繼續討論:
1、 原本還表面平靜的彭得懷為什么不耐煩?有哪些人在勸他?大家都深愛著大騾子,在這不耐煩的背后彭得懷的內心深處藏著多少的痛啊,可沒有人知道他這樣的痛,這樣的不舍
引說:命令下了,彭得懷痛苦地背過臉去,而槍聲---10分鐘---,20分鐘----這分分秒秒里凝聚的都是人們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啊!可是槍聲依然沒有響起,此時此刻的彭德懷再也忍不住了,他變得怎樣?哪里看出?
2、怒吼什么意思,此時此刻的彭得懷為什么怒吼呢?
3、過渡:等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有人動手,想到因饑餓而昏倒的戰士,彭得懷又一次憤怒地下了命令,大家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槍聲終于響了,大黑騾子龐大而瘦弱的身軀緩緩地斜倒下去。大黑騾子就這樣默默地離開彭德懷,離開了紅軍戰士們,此時此刻,彭德懷該是怎樣的心情啊?心如刀絞的彭得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這時彭總司令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出示課件練說:(音樂)槍聲響了,大家難過地摘下軍帽,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學生練說,教師引述: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軍人竟然有如此的柔情,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過渡: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機,那是大黑騾子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呀,這時的司令面對著警衛員捧來的肉湯,他是怎么做的呢?
1、 讀到了這里你想到了什么?(難過到了極致,已經控制不住了)
2、 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事情嗎?
3、 (這樣的發火說明愛得深,愛得真切,為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難受到極點)誰來帶著這樣的心情讀這句話
四、學習21小節
過渡:槍聲永遠帶走了大黑騾子,它永遠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里,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它的身影
1、引讀
2、談感受。自己讀一讀這段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各自談感受,從哪里看到戰士們有這樣的精神?你覺得這句話該怎樣讀 ,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精神嗎?
過渡:這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戰士們在茫茫的草地上勇往直前的身影,似乎聽到了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出示“聲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小結:戰士們從彭德懷司令那里獲得了前進的動力,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節課上,我們和彭將軍一起著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對大黑騾子的愛,把對戰士帶深深地埋在心底,這愛是偉大的,這愛是感人至深的,希望同學們把這個故事牢牢地記在心中。長征途中像這樣故事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上網或查資料搜集這樣的長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