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蘇教版五年級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月光啟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作者孫友田回憶兒時母親在夏夜的月光的沐浴下給自己唱歌謠,猜謎語,講故事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也充分激發了自己感恩母親情懷。課文的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親情,有利于引導學生感激、感恩的情感。本文的童謠優美動聽,通過學習,學生能認識我國民間文學的豐富博大,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本節課計劃兩課時完成,我講的是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重點詞句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3.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作者從母親那里受到的啟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所蘊含的深刻含義,理解啟蒙的內涵。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從母親那里受到的啟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1. 搜集作者孫友田的相關資料。
2. 詞語卡片。
設計理念:
1、以讀促悟,加強朗讀訓練,在滿懷深情的朗讀中受到感染,領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
3、借助民歌民謠,插圖,讓學生走進文本,感悟課文內涵。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想寫個字讓大家認一認,看老師寫。(師板書:蒙)
2.認識嗎?認識的請舉手。
3.真聰明!這可是生字呀!告訴老師什么時候認識的,怎么認識的?它有幾個讀音?會區別嗎?(相機導出并板書:啟蒙)
4.知道老師為什么寫這個詞嗎?猜猜看。(引導說出這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有關系)對,今天老師將與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月光啟蒙》(完成課題板書)
5.介紹作者:知道課文的作者是誰嗎?
孫友田,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我們曾經學習過他寫的一首詩歌,名字叫——《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引導學生回憶詩句。
6.一位詩人的成長,背后總會有許多理由。孫友田就說,母親是他的啟蒙老師。
好,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一起來認識這位偉大的母親。
7.請同學們來一起滿懷深情地讀課題:月光啟蒙
8.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有話想說,有問題想提,想一想,把你讀了課題后想說的話,想提的問題跟大家交流交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真聰明。著名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許多個問題更重要!大家都是小愛迪生!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課文讀好了問題也就解決了。想讀嗎?
2.提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3.學生自讀文章,思考問題。
4.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初讀習得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出示)
時辰混沌嫦娥鳳凰 活計
紅賬子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 蓮花落
啟蒙老師籬笆小院白布褂子摟在懷里
(1)指名讀。正音。
(2)齊讀。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3.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什么?簡要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根據回答出示板書:唱歌謠
講故事唱童謠
猜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