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學反思
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先生在說蘇教版的讀讀背背時說過,不要求學生多么深刻地理解其意義,關鍵是讓他們把這些東西記下來,這是一個布云的過程。布的云越多才能下起雨,如果不去布云,肯定就不會下雨。但到底什么時候下,那說不定。暑假間,在與張老師面對面談這個問題時,我說好多孩子積累的東西是很多,但就是不下雨,把老師搞得挺急的,急到什么樣的程度,一些老師認為這個孩子太笨了,簡直沒有辦法教。談到這里,我們認為在云彩很多,但就是下不來雨時,人、動物、莊稼都要旱死的時候,應該利用高科技來點人工降雨。我想劉紹棠的這篇文章恰恰有著人工降雨的味。是想,文中的這首小詩,是孩子在第一年的識字中所學,已經四年多了,重新拿過來再讀,并且是在故事中讀,好簡單呀!孩子四年了,學的東西非常多,我們為什么不想法把過去的東西拿來用一用呢?這是五年級的第一課文,我想如果老師們能夠重視這一點,從這個學期起,讓孩子拿起舊有的文章,寫起來,這個雨一定會越下越美,會形成江河并流入大海。
今年真的沒有機會教這一課,我真的想用這種方式嘗試著,因為這樣的嘗試,讓100%的學生喜歡習作,那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