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精選13篇)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1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96
[ | by: 泡語文 ]
名師精講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張老師:同學們,《師恩難忘》這篇課文是咱們這一冊書的第一課。編者這樣安排是有一定深意的,因為教師節馬上就到了,所以,真正讀懂這篇文章就很重要。
明明:張老師,怎樣才能讀懂這篇文章呢?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張老師:好,今天我就來教大家一種讀書的方法。要讀懂這篇文章,抓住題目很是關鍵,俗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痹蹅円獙W會抓住文章的題目來讀懂文章,這是一種很實用、也很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想一想,咱們到新華書店里去買書,看到書柜上有那么多的書,我們有時會眼睛一亮,接著就會從書柜里抽下一本書來,因為我們從書的名字上就已經判斷出自己喜歡這本書了,就判斷出這書中的內容是自己要看的,這種能力就是對閱讀的內容的預測能力。
聰聰:張老師,就請您結合這篇課文來給我們說說吧。
張老師:請大家看看這篇課文的題目,請大家猜猜課文的內容應該是寫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來?
慧惠:這篇課文一定寫了自己從老師那里得到了哪些益處,所以題目才能叫做“師恩難忘”。
明明:對于作者來說,老師有哪些恩情值得作者難忘呢?
聰聰:作者是怎么寫的呢?
張老師:同學們很會開動腦筋,很會思考。大家已經學會了從課文的題目入手來讀懂課文了。對于大家所提出的問題,只要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你們的疑問會解決的。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一是要從作者娓娓道來的細節描寫中來感受對老師的一片深情,二是要仔細體會作者“點面結合”
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自學生字詞,并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感知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
把課文讀通順。
教學過程:
一、設境引入
1、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學生字詞。
、僮杂勺x。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ㄗ髡咝W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課文。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師生進行交流,加深感知。
五、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感知字的寫法。
娓……這個字的左邊的“女”就偏在上面,與“尸”相配合好。
誨……這個字是左右結構,注意左窄些,同時注意字的讀音。
2、完成字詞練習。
第二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在語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對教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板書課題:
、、讓學生深情地把課題讀好。
②、師恩難忘,難忘師恩,在作者小時候田老師給作者留下了許多難忘的事,你們仔細把課文讀一下,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難忘?
二、自讀自悟,獨立感知
1、學生自由讀,尋找哪兒是難忘的。
2、在學生讀的時候要注意滲入讀書習慣。
3、當自己讀好了,也可以讀給他同學聽。
三、師生交流,深入感受
★具體方法預設:
學生先說說劉紹棠難忘田老師哪些方面,再讓學生去讀,老師對重點部分進行細致指導,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田老師的情感。
1、田老師教詩的部分
這個部分讓學生感知田老師是怎樣教的。
2、田老師講的故事
這兒要重點引導學生讀好,讓學生用講的方式讀。
3、如果學生沒有選后幾節可以激問:
那么最令作者難忘的應是什么?
(教師的教誨)
進一步提問:老師的哪些教誨呢?
。ㄒ觥皩W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部分,并引導學生讀好這部分。)
四、指導實踐,加深感知
1、(由上引入)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田老師給作者上的第一課?
2、引導學生講
首先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講?(講是娓娓動聽,聽是身臨其境。)
3、先講學生自由練習,再引導學生上臺講。
◆注意引入學生進入角色。
如開始時可讓學生扮田老師進行問好,然后再再現田老師是如何講“一去二三里”的課的。
(在這其中還得滲入些習慣培養。)
4、田老師講得這個故事作者能聽懂嗎?從哪兒可以看出呢?
五、遷移積累,升華感知
1、由上引入
2、出示《登鸛雀樓》引導學生再講。
先讓學生自主練習,再指名上臺講,在上臺講的時候要注意按田老師講的方式進行。
。ń處熗ㄟ^耳語指導學生。)
3、總結引入
田老師通過故事來教學,體現出田老師的教學水平之高,這樣怎能不讓我難忘呢?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節。
5、通過有感情地再讀最后一節結束課文。
附板書:
娓娓動聽
2師恩難忘
身臨其境
第三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默寫并指導寫字
娓娓動聽 歇腳 念叨
身臨其境 教誨 炊煙
◆針對學生錯的字幫其分析原因,同時指導學生正確地書寫這些詞語。
2、文章有不少成語,你能想起來幾個嗎?
◆同時引導學生通過成語再加深感知課文。
二、總結全文,升華認識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作業超市
◆、遷移練習:
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實踐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6~9頁課文、生字、練習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敘事后抒情的順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親的鄉村教師形象。課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3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的關系中體會田老師教學有方。
2、理解“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時間]
2008年9月2、3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3、能結合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起興趣:
1、有人把老師比喻為蠟燭、春蠶,也有人把老師比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課。(板書課題)
2、讀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師是誰?為什么難忘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是怎么上課的?……)。
3、帶著這些疑問請學生先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感悟,既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目標之一,又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法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又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彼,教學本課,我們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課題后,大可不必徑直開講,可引導學生自主解題,自主推測課文應該寫些什么。接著,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向文本,尋求答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效果應該良好。]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詞。
chuī dāo xiè lǎo xiē tǒnɡ jiá
炊煙 念叨 感謝 姥姥 歇腳 捅了一下 戛然而止
。1)自己讀讀這些一類字和二類字,你有什么收獲?(這個匯報內容可以從音、形、義等不同方面進行,還應鼓勵那些已經學會弄懂這些字的學生介紹方法“從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體認讀。
2、檢查朗讀課文。、
。1)分節朗讀。
(2)評議糾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級也如此,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內容?(他先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再講解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哪一部分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第3~7自然段)
2、把這部分再讀一讀。
3、小組合作討論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去讀書以及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寫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寫“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并終生難忘。
五、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2、重點指導“歇、誨”(注意“歇”左部分的寫法,“誨”要注意右邊的書寫順序。)
3、描紅、臨寫。
4、評價:
(1)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2)老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作業設計
一、先比較,再組詞。
誨( ) 炊( ) 叨( ) 歇( ) 恭( )
悔( ) 吹( ) 叼( ) 渴( ) 慕( )
娓( ) 亭( ) 捅( ) 境( ) 勝( )
尾( ) 享( ) 桶( ) 鏡( ) 盛( )
二、多音字組詞。
zhēnɡ( ) zhǒnɡ( )
正{ 種{
zhènɡ( ) zhònɡ( )
zhé( ) shǔ( )
折{ 數{
shé( ) shù( )
三、填字成詞。
身( )其境 引人入( ) 終( )難忘
( )( )動聽 ( )然而止 教( )之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品味語言文字的同時,體會田老師上課的特點及作者對老師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分析:
1、課文是怎樣描寫田老師給我們上課的?輕讀課文第二段,結合插圖找一找哪句話概括了圖上的意思。
2、出示“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1)指名讀。
。2)這首詩指哪首詩?
。3)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田老師編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4)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根據古詩編故事?(故事巧妙地串連講解了古詩的意思,便于記憶。同時,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草)
板書:編故事
(5)田老師是怎樣講故事的?(娓娓動聽)
板書:娓娓動聽
。6)先理解詞意,再指導用詞造句。
①“娓娓動聽”可以和哪些詞搭配呢?(講故事、說話、唱歌、歌聲、聲音等)
、凇傲弧甭摎g會上,我們班的小百靈那娓娓動聽的歌聲 。
③ ,她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
3、田老師那娓娓動聽的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讓學生討論交流,從語言文字中去品味體會。)
(1)理解“身臨其境”并造句。
。2)體會“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保ㄗ髡甙烟锢蠋熤v的那些故事對我們的影響比作春雨點點滋潤著我?梢娞锢蠋熃虒W技藝高超,使作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老師的教育熏陶,這是從內心發出的贊美的敬佩。)
板書:身臨其境 受滋潤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尊敬、感恩之情,可以由此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
4、指導朗讀。
(1)用“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入迷、滋潤”等詞語連起來說一段話。
。2)齊讀第2段。
5、田老師教課獨特,善于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這與什么有關?指讀課文第一段。(“他的口才、文筆都很好。”)
。1)指導朗讀這句話,要讀出對老師由衷的敬佩。
。2)你能用一些成語來形容他的口才或文筆很好嗎?(如:才思敏捷、下筆成文、才學出眾等。)
6、田老師贏得了“我”對他的尊敬和感謝,直至過了很多年也依然如此。自讀課文第三段,讀出對老師的尊敬和感謝。
板書:感謝 懷念
7、指導評議。(突出重點詞“仍然、恭恭敬敬、深深感謝、終生難忘!保
8、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老師說些什么?
三、總結全文:
1、學完本文,你有哪些收獲?(學習作者尊敬老師)
2、教師節即將來臨,你準備怎樣表達你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苯虒W本篇課文,不宜滿足于學生能夠感悟作者的“師恩難忘”,還應當激發學生對教過自己的老師,對本校老師,對所有老師的尊敬之情。為此,有必要營造濃濃的尊師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
四、作業布置:
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3、閱讀:《我最好的老師》(大衛•歐文)、《師恩難忘》(梁曉聲)、《我的老師》(賈平凹)。
4、搜集一些關于贊頌老師的名言,記到自己的“小小筆桿子”本上。
作業設計
一、照樣子寫詞語。(不少于四個)
歇歇腳(aab)
春雨點點(abcc)
恭恭敬敬(aabb)
二、給下列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正(zhēnɡ zhènɡ)月 教誨(huǐ huì)
戛(jiá ɡá)然而止 鄰(línɡ lín)近
三、回憶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印象最深,選擇有關她(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1、師恩難忘
娓娓動聽 編故事
}感激、懷念
身臨其境 受滋潤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4
抓住重點詞句 感悟思想內涵 品味積累語言
《師恩難忘》這篇課文記述了作者劉紹棠的啟蒙老師——田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們學習古典詩詞、培養孩子成長的往事,體現出他巧妙地教學方法,歌頌了老師的敬業精神,抒發了作者對老師的崇敬感激之情。本文語言樸素生動,成語俗語用得貼切自然,值得品味。
課標在第二學段(3-4年級)的閱讀目標中指出:“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谝陨险n標對中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來體會田老師對“我”成長的巨大影響和我對老師的理解、敬佩、感激之情并品味、積累語言。
一、抓題眼,感知文意
特級教師竇桂梅說過:抓題眼是上好課的關鍵。上課伊始,可將本單元語文天地的“暢所欲言”中的“說說我們的老師”作為話題,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歡的老師,調動孩子們的感性體驗,為后面感悟文本的思想內涵做情感鋪墊,并以此導入課題。然后,讓學生把課題補充成一句完整的話(老師的恩情讓我難忘)借機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用“師恩”一詞,而不用“好處”或“教益”?此時,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二、抓主旨句,感悟思想內涵
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與課題呼應的主旨句,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終身難忘!”。師生交流對這句話的含義的理解,弄清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田老師對我的巨大影響;二是我對老師的敬佩感激之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句話中“插柳之恩”的含義,教學時可采用以下步驟:
1、辨一辨,議一議
抓住兩個“樹”的不同含義(第一個“樹”可以理解為種植、培植;第二個“樹”可以理解為培育起來)小組內互相討論、辨別體會培養人才非常不易和對教師“樹人”功德的贊頌。
2、讀一讀,演一演
細讀課文11段,先畫出表示“插柳之恩”的含義的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接著,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假如你是作者,四十年后,在家鄉的小河畔遇到了你的恩師,你心情怎樣?會說什么?”,教師隨機采訪;最后,師生合作朗讀表演四十年后師生河畔相遇情景,來進一步體會田老師謙虛、高尚的師德和“我”尊師、敬師、感念師恩的深情。
3、品一品,悟一悟
品讀課文7-9段,思考:田老師愛編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感悟到:田老師的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培育了我發達的形象思維,豐富的想象力,而這些是從事文學創作所必需的;體會田老師對我走上文學道路的巨大影響。正因為如此,所以,作者在課題中才使用“師恩”一詞,而不用“教益”或“好處”。至此,學生對課題的疑惑已豁然開朗,對作者難忘師恩的深情的體會也已水到渠成。
三、抓重點詞句,品味積累語言
在完成對文本思想內涵的感悟后,要想讓學生充分品味語文的味道就要靠“咬文嚼字”來實現。本文語言樸素生動,“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成語,以及俗語“無心插柳柳成蔭”用得貼切自然,值得品味積累。
1、多形式讀文,品味語言之美
在教學中,可采用配樂朗讀、師生合作讀、角色體驗讀及補充重點詞語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品味語言之美。
2、做摘錄筆記,積累精妙語言
四年級教材要求學生學會做摘錄筆記并養成寫摘錄筆記的習慣。因此,可以結合語文天地中的“學寫摘錄筆記”這一訓練目標,對本課進行語言積累。教師可鼓勵和指導學生把自己認為重要的詞和句段摘抄下來,尊重學生對詞句的獨特理解和感受,不能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學生就會掌握寫摘錄筆記的方法,形成寫摘錄筆記的良好習慣,從而受益終生。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8
《師恩難忘》是著名作家劉紹棠回憶自己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的文章。四十多年過去了,老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喚起了作家溫馨的回顧,全文溢滿了一種濃濃感恩情懷。
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課題的“恩”字著手,讓學生說出是什么樣的師恩讓我難忘?學生通過瀏覽課文得到是“教誨之恩”,然后再通過具體的理解“教誨之恩”,我們可以把它闡述的更加詳細一點,那就是“老師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種恩情的具體體現就是那“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蹦敲,為什么田老師的故事能給我如此的影響呢?因為,田老師的“口才,文筆都很好!,因為他的文筆好,他才能編出“引人入勝”的故事,因為他的口才好,才能講述得“娓娓動聽”,才能讓我們恍如“身臨其境”,才能讓我們如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因而,四十年后已成為了作家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田老師的春風化雨,是自己文學道路的引路人。所以,我見到“拄著拐杖”在散步的田老師的時候,“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
如上所述,我們只要抓住“恩”字,便可將課文的脈絡搞清楚,完成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log_id=1158199217902720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4
戴亞芳 發表
記得去年在上四年級的第一學期時,第一篇課文是《老師,您好!》。我還記得去年的現在,我和我班中的學生一起品讀了這首詩,學生熱情高漲,都很激動,同時,他們也從課外找了很多的關于老師的一些名言詩句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如今,拿到新的教材,我驚喜地發現第一篇課文是《師恩難忘》,也和老師有關的,可見,編者對教師是多么尊敬,將教師放在了何等顯著的位置。為此,我也是一陣激動。翻看這篇課文,給我的感覺就是課文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平白,然而細細品味文中的含義,卻又覺得不這么簡單,課文值得涵詠!
課文有很多重要句子值得推敲,如“這些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又如“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我終生難忘!钡取_@些句子在課文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想如果真正理解了它們的含義,課文的內涵也就迎刃而解了。而這三句句子中,我又覺得第二句話最難理解,因為學生很難懂得“播下文學的種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我抓住了老師上課講故事這一主要的內容來進行教學,在抓老師講故事時,我又抓住了一些關鍵詞語幫助學生掌握,特別是 “娓娓動聽”這個詞語。在講這個詞語時,我讓學生用替換的方式給這個詞語換詞,學生有的說 “眉飛色舞”,有的說“有聲有色”,還有的說“繪聲繪色”等詞語,使學生更形象地理解并進入了田老師當時講故事的情境。
在深入理解“娓娓動聽”這個詞語真正的內涵后,我又讓學生感悟田老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學生讀了故事后說,田老師不僅講的故事好聽,還讓他們很容易地就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要保護環境,保護花草樹木。有一學生這樣說:“聽田老師講故事,讓我們在愉快的輕松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做人。”“是呀,”我趕緊點撥,這叫“潤物細無聲”。有的學生說,田老師雖然當時年紀很輕,但他很會教育人,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巧妙地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他的教育方法真好,學生容易接受。
田老師每一堂語文課都給作者講故事,四年中講了上千個故事,這其中有著多少的學問和做人的道理!正因為這樣,作者深深愛上了語文,愛上了寫作。就這樣給作者的心總播下了文學的種子。田老師將作者領進了神圣的文學殿堂,使作者從小受到文化的熏陶,這樣的老師怎么不讓學生終生難忘呢?
講到這里,學生的臉上不再迷惑,因為我知道他們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id=3409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7
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第一課
好老師讓人銘記一生——《師恩難忘》教學預案
【教學理念】啟迪純真的童心,呼喚良好的教育,共享美好的真誠。立足文本,抓住關鍵詞,拉出重點句,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對人物形象的了解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教材簡析】童年是美好的,能在童年階段遇上一位好老師更是幸福的!稁煻麟y忘》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第一篇課文,就是著名作家劉紹棠回憶自己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的文章。全文敘述平實,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作者娓娓的敘述中,愛講故事、善講故事的田老師的形象便悄然立在我們面前。四十多年過去了,老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喚起了作家溫馨的回顧,全文溢滿了一種濃濃感恩情懷。
學生對教師可以說是最熟悉,也是最不熟悉。本課力求能借助田老師這個可親可敬的教師形象,深化學生的認識。本教學設計立足于感恩,以“教誨之恩”為突破口,借助本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體會教師的教學之道、為師之道,進而領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之道。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田老師對童年作者的教誨之恩,明白作者愛師敬師的感恩情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教師的這種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教誨,隱含在教學之道背后的為師之道、教育之道更是需要教師循循善誘,本課將教學難點定位于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4、通過本文的學習,再次感知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人入勝”——明“教誨”之實
1、破題開篇,啟動美好的回憶。
同學們,在你們的記憶中,哪位老師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你最喜歡他什么?
2、直奔重點,對比理解。
。1)通過預習,同學們認為文中的“我”最難忘田老師的是什么?(故事教學法)
。2)想想你們一年級時老師是怎么教學這一課的?對比之下,你更喜歡哪一種教學方法?為什么?
(3)品讀重點句1: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引人入勝”是什么意思?你認為這個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動聽的來講述這個故事么?)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一形象的第一個層面的解讀。本環節以學生喜歡的內容入手,直奔田老師故事教學法這一最有趣的內容。而后采用對比,再次緊扣重點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了解田老師獨特的教學方式——故事教學法。
二、“春雨點點”——悟“教誨”之質
1、田老師的故事啟蒙讓年幼的“我”有哪些收獲?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回讀故事教學法這一部分,各抒己見。(學生聯系故事,明白可以學到知識,體會到快樂,明白做人的道理,愛美護美懂得保護環境等等)
2、品讀重點句2:“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1)從“上千個故事”中,我們懂得了什么?
(2)為什么這里要用“春雨點點”作比喻?滋潤著我的到底是什么?再次引導學生體會教師教學之道背后的深刻內涵——春風化雨,潛移默化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個人物形象的第二個層面的解讀。這個環節承接上一環,體會“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深刻內涵,使學生明白田老師對我的教誨之恩不僅僅有知識的教學,還有人生道理的啟蒙,同時也感悟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
三、“恭恭敬敬”——感“教誨”之恩
1、教師簡介作家劉紹棠的簡歷,了解劉紹棠在文學上的成就。
2、品讀重點句3: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回讀全文,搜索田老師對“我”的文學上的啟蒙是什么?)
3、聯系課文體會:(1)他口才、文筆都很好——像田老師那樣有豐厚的文化積累。
(2)編寫故事中體現出來的想象力、遣詞造句、做人到里的滲透等諸多功能——像田老師那樣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達水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3)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像“我”那樣用心、專心,才能學有所成。
4、體會“恭恭敬敬、行禮”以及文章題目《師恩難忘》《教師引進門》等表達出來的對田老師的敬意。
4、說話練習:田老師,我忘不了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對田老師這個人物形象的第三個層面的解讀。體會到一個好老師對一個學生的成長的作用,同時把作者對老師的敬意的表達與傳遞作為本環節的重點。至此揭示了本文的題意“師恩難忘”的真正內涵。
四、“百年樹人”——喚“教誨”之師
1、品讀重點句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結合本課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回憶曾經教過你的老師,想想你從他們身上受到過哪些教誨?
3、你希望未來的日子里有怎樣的一位好老師?
4、說說在即將到來的教師節里,你想怎樣向老師表達你的一份敬意?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課文的提升環節。借助田老師這一形象,呼喚我們教育隊伍中該有更多名副其實的好老師,也從學生的好老師的標準中提煉出供我們教師參考的價值意見。
【設計說明】多么美好的一段童年的回憶,一位普通的可親可敬的教師為一個懵懂無知的農村孩子奠定了人生第一塊成長的基石。這是一段幸福的回憶。我想,不止是學生,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能從本文中收到深刻的啟示。如何成為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好老師?我想本文給我們教師提出很好的范例。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上,能采用適合學生有益有效的教學方式,這是教學之道;自身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這是為師之道;教育呼喚有創造力的愛生如子的好老師,這也是我們今天的教師依然需要聆聽的教育之道。
如何把教師對文本的理解深入淺出,與學生快樂地交流,使學生受益呢?因此,本課的教學預案,立足于“感恩”的情懷,以文本中關鍵詞“教誨之恩”為突破口,拉出本課的四個重點句,進行詳細地品讀。這樣不僅可以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恩情結所在,而且層層深入,直至推出作者對教育的思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學生借助四個重點句的品讀,不僅了解了作者難忘師恩的原因,也受到要尊師好學的教育。
本預案的設計師針對整個課題的粗線條總體方案,比較簡單,旨在立足文本解讀,給教師一些處理上的建議,而且其中的四點并非一定按照順序,可以根據需要從不同的層面切入。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8
江蘇 袁開文 趙可華
------------------------------------------------------------
教學目標
。牐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牐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牐3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牐牻虒W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牐牻虒W過程
。牐犚、導入 揭題
。牐1導入 :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貞浺幌拢ㄋ槭裁磿屇汶y忘?
。牐2指名作答。
。牐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播放課文錄音。
。牐牰、初讀全文
。牐1自學生字詞。
。牐牏僮杂勺x。
。牐牏谥缸x,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牐犎、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牐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牐3說一說。
。牐犓摹⒓氉x課文第二部分
。牐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牐犕烙懻,指名匯報。
。牐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牐牏偻阑ハ嘧x給對方聽。
。牐牏谥该首x。
。牐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牐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牐犖、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牐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牐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牐牏壑缸x,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牐犃、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牐2縱觀全文,說一說: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牐犇氵想對作家劉紹棠說一二句話嗎?
。牐犉、學習生字
。牐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牐4描紅臨寫。
5評價:
。牐牏賹W生互評
。牐牽纯磁R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②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八、布置作業
。牐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牐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9
一、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一、導入 課題:
1、導入 :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教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為什么使你難忘?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
A:抄寫詞語。
B: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一、回顧復習。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深入學習,再現情景。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上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默讀課文第三段。
1、讀一讀,想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說說怎樣讀才能表達作者對教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自由讀,再指名讀。
4、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四、總結全文。
1、跟著錄音輕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說田教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五、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六、布置作業 :
A:準備名人故事交流與尊師名言交流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送給你的教師表達自己的祝福。
B:預習下文。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10
《師恩難忘》是根據我國著名作家、當代鄉土文學的舉旗人劉紹棠先生的作品《老師領進門》改寫的。文章敘述平實,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劉先生的悠悠回憶中,愛講故事、善講故事的田老師的形象便悄然立在我們面前。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先寫后學。
我讀這篇文章,讀出了一個詞——感恩,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田老師恩情的感激之情。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引領著學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讀這篇課文呢?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在短暫的求學生涯中,遇到了許許多多的老師,承蒙了太多的師愛,老師的教誨之恩對孩子來說并不陌生,這種體驗大量地沉淀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如果將其激活,那么學習這篇課文就有了很多鮮活的“情感因子”,也就拉近了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如何激活?是否可以和習作1聯系起來,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來寫一寫教過他們的老師,表一表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二、扣題導讀
本文題為“師恩難忘”,那么“恩”在哪里?作者“難忘”的又是什么呢?我認為“難忘”有兩個層次:淺層次的是田老師四年里講了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深層次的是田老師在作者“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倍@點也正是“恩”之所在!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作者同班這么多學生,也同樣聽了上千個故事,但有他那樣的文學造詣的有幾人?正是因為有了田老師播散下的這些“種子”,才引領著作者走進了文學殿堂,取得了累累碩果!作者原題為“老師領進門”恐怕意即在此。也正因為如此,作者對田老師也就格外感激,對這份恩情也就格外難忘。這也是課后第三題所要探究的,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向學生介紹劉紹棠先生,特別是要了解劉先生所取得的文學成就,“知人論世”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品詞析段。
這篇課文通俗易懂,在感受、理解方面難度不大。因此,我以為沒有必要逐段講讀,可以抓住一些關鍵詞,如: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寥寥數筆生動形象地勾勒出田老師繪聲繪色講故事的情景,引導學生去體會這些詞語,感悟其中蘊藏著的作者的感情。
課后的最后三段是作者回憶田老師上課情景后的感想,語言淺顯卻耐人尋味,從不同的側面抒發了對田老師感激、敬佩、贊美之情。第七節寫出了田老師像一個辛勤的播種者,播下又多(上千個故事)又好(引人入勝)的種子,為作者開出絢麗的文學之花奠定了基礎。第八節用自己的行動寫出了作者對田老師敬重。第九節傾吐出作者對田老師濃濃的敬意,“百年樹人”是對老師工作艱辛的贊美,是對老師工作偉大的贊美。因此,需要引導學生在靜悄悄的閱讀中去體會品味。
四、揣摩寫法。
本文的寫法也頗具特色:1、抓住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事例來寫;2、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而作者只具體寫出了其中一個故事,沒有面面俱到,通過這一個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師的精彩,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叫“點面結合”、“以少勝多”。3、除了通過“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詞句直接寫出田老師講故事的精彩,還通過我沉醉其中的反應來襯托,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這些不正是寫人文章的一般寫法嗎?需要引導學生領悟這些基本的表達方法,再引導學生將這些方法遷移到對課前作文的修改中,活學活用,及時鞏固。這樣的“讀寫結合”不但扎實了一篇課文的學習,又可順帶著完成習作,提高了效率。順便說一句:這次習作可讓學生作為教師節的禮物,送給所寫的老師,讓習作作而有用,走出“代人立言”的怪圈。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11
《師恩難忘》那是因為師對學生有恩。所以教學這一課,我們應該引領學生把恩字找到,即找到文中的恩有哪些,我個人認為只有找到了恩的內涵,孩子才能從中讀到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東西。
在寫恩上,其實文章是通過好多種形式寫的:
一是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學生稍微想一想,就能夠知道這其中的難度,就能夠明白一所學校就一位老師是什么樣子。讀著想著,孩子們是能夠明白的。這就是第二三自然段所介紹的。
二是自己不能忘記的事。不能忘記的事,往往有兩個方面,一種是極善的,一種極惡的。田老師給予學生是善的,所以作者利用了許多文字寫了這首詩,老師是怎么樣通過故事來引導孩子的學的。田老師講得真好,感動的作家永遠沒有忘記。
三是第七自然段中的這樣兩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蔽覀人認為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關鍵句,這兩句話的信息量非常大,反復讀之,結合上文的信息來理解,就可以抓住整篇文章寫了什么。當然恩字也就在其中了。
四是第八自然段寫的是報恩。關鍵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課文其實就是從這四個方面來寫的。整篇文章,我想學生一讀就明白那首小詩,就知道其恩。而第八自然段的內容,其實對于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語言理解起來不難,因為這段話有著特殊的意義,那就是能引領一部分學生去閱讀劉紹棠的書,看看他的文學作品,從中找到這位老師給他種下了什么。所以,我認為這一段給予學生一個閱讀起點,閱讀整本書的起點。假如在教學中,我們沒有引領學生認識到這一點,此課很容易教成終點型課。
這一課還有什么新的教法?過去我教過這一課,今年我不教五年級,我在想,如果讓我來教,我不可能走著以前的路,我要開辟一條新路來走。這條新路是什么呢?
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先生在說蘇教版的讀讀背背時說過,不要求學生多么深刻地理解其意義,關鍵是讓他們把這些東西記下來,這是一個布云的過程。布的云越多才能下起雨,如果不去布云,肯定就不會下雨。但到底什么時候下,那說不定。暑假間,在與張老師面對面談這個問題時,我說好多孩子積累的東西是很多,但就是不下雨,把老師搞得挺急的,急到什么樣的程度,一些老師認為這個孩子太笨了,簡直沒有辦法教。談到這里,我們認為在云彩很多,但就是下不來雨時,人、動物、莊稼都要旱死的時候,應該利用高科技來點人工降雨。我想劉紹棠的這篇文章恰恰有著人工降雨的味。是想,文中的這首小詩,是孩子在第一年的識字中所學,已經四年多了,重新拿過來再讀,并且是在故事中讀,好簡單呀!孩子四年了,學的東西非常多,我們為什么不想法把過去的東西拿來用一用呢?這是五年級的第一課文,我想如果老師們能夠重視這一點,從這個學期起,讓孩子拿起舊有的文章,寫起來,這個雨一定會越下越美,會形成江河并流入大海。
今年真的沒有機會教這一課,我真的想用這種方式嘗試著,因為這樣的嘗試,讓100%的學生喜歡習作,那是肯定的。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一、導入課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教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為什么使你難忘?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a:抄寫詞語。
b: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一、回顧復習。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深入學習,再現情景。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上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篇13
《師恩難忘》是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的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記敘了作家劉紹棠童年時代的啟蒙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小培養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引導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的事情。文中雖然作者從老師那里獲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詩引申的一個小故事,但從這篇課文里我們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殷殷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深厚感情。
教學中,我緊扣關鍵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結合田老師把古詩改編成動人的故事來講課的經過,引導學生細心體會老師是怎樣的“教學有方”——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不忘教導學生做人……使學生深入體味到老師的“恩”和對學生的愛。然后,在這樣的感情基礎上,帶著學生感受作者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點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本惋@得水到渠成,舉重若輕了!
教學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師生”間情誼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時的良苦用心,從而懂得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回報老師的付出。課后,覺得自己在處理理解第一句話“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時,所提問題的引導、針對性不夠強,因此學生在這一句子的理解上花了較長的時間,以至于最后教學內容不能當堂完成,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