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清平樂 村居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朗讀和背誦課文。
2.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多層次閱讀中體悟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先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來寫課題。(師板書)
2.這是一篇新課文,誰來把課題讀一遍。
▲對:真好,讀正確了。
▲錯:不錯,五個字讀對了四個字。誰能告訴我,這個字還有什么讀法?(yuè)對了,這個地方應該讀——(yuè)。“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你再讀一遍好嗎?
3.讀到“村居”,我們就想到了農村。能告訴我,在你的腦海中,農村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4.讀到“村居”。我們也會自然而然想起清朝高鼎的那首《村居》。草長鶯飛——(生接著背,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辛棄疾筆下的“村居”呀,又是一番情景,那就讓我們走進這里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詞韻。
1.打開書到142頁,作為高年級的同學,老師相信你們的讀書能力。先自由讀一讀,要讀得字正腔圓。說“字正”,音要讀得準。“腔圓”,要聽你的聲音的圓潤與洪亮。開始吧!(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①好的,現在誰來把課文給大家讀一讀?其余同學可要認真聽哦,他讀的時候,自己也要在心中跟著念,把每個字給念準了。
②相機引導:
▲書后的三個生字念準。“翁、鋤、蓮”
▲翁媼、“溪頭臥剝蓮蓬”
③字都念準了。現在,誰愿意看著屏幕讀讀?在他讀之前,老師有一點小建議。讀詞跟讀詩一樣要慢點,這首詞分兩段,以空行為標記。我們稱為上闋和下闋,也可以叫上片和下片。上下兩片之間停頓稍長一些。開始吧!
④你瞧,這“小、草、好、媼”,讀得多好!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字正腔圓地讀一讀。
3.打著節拍念詞。
二、精讀課文,品悟詞意。
1.(出示插圖)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人還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聯系插圖,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讀懂?
▲茅屋青草圖:
剛才她看到的這幅畫中有茅屋,詩中說——(茅檐)。特點是——(矮小)所以你會讀呀!詩句中的這句“茅檐低小”你用自己的話理解出來了
“青青草”:你發現了最精彩的。“青青草”是怎么樣的草?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而是——
那就把你看到的這兩句讀給我們聽。(指導朗讀。那綠綠的草,仿佛那綠色的生命一般,我怎么人心踩上去?我要慢慢地、慢慢地瞧呀!)▲翁媼聊天圖:
他們在茅檐下可能在……
想象他們怎樣得相媚好?讀著“醉里吳音相媚好”我仿佛聽發哦翁(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