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
(三)理解詞語,感悟詩歌意境。
1.出示詞語:
煙霧迷蒙 繁花似錦 俯臨長江 飛檐凌空 楊柳依依 沙鷗點點
依依惜別 按捺不住 膾炙人口 譽滿天下 浩浩蕩蕩 永世不絕。
2.詞語朗讀,把字音讀準確,把詞串讀出節奏。
3.詞語個性化朗讀,要求:按自己所理解的詞語意思來朗讀(準確,有節奏)。
(四)詩文對照,理解詩歌意思。
1.朗讀古詩
(1)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 人 西 辭 黃 鶴 樓, 煙 花 三 月 下 揚 州。
孤 帆 遠 影 碧 空 盡, 唯 見 長 江 天 際 流。
(2)自由朗讀詩歌,讀出古詩的節奏。
(3)交流匯報朗讀的效果。
2.根據詩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句子(劃線并同桌討論)。
3.匯報對應朗讀(教師中間過渡,反復對應朗讀,當堂背誦)。
對應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對應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4.指名抽查對應朗讀背誦效果。
5.現場出示題單填空,借助課文理解古代漢語意思。
辭( ) 下( ) 盡( ) 唯( )
(五)潛心品讀,體會惜別之情。
1.劃出文中寫“依依惜別”的句子,自由練習朗讀。
2.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1)用人物的動作體現“依依惜別”: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2)用人物的對話體現“依依惜別”: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王勃說得好:‘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3)用景色的描寫體現“依依惜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
(六)適度拓展,表現詩歌魅力。
1.在板書中的“主要內容”里把“送別”換上“依依惜別”一詞。
李白在黃鶴樓和孟浩然依依惜別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把句號變成冒號,概括全文意思,背誦古詩。
李白在黃鶴樓和孟浩然依依惜別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四名學生上臺分句合作試默寫古詩。
4.贈送題有送別詩(后附)的海南風景明信片,結束新課。
附:幾首送別詩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贈汪倫 李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