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有趣的漢字》作文指導課教案及范文
這次遨游漢字王國到此結束,再見!
2)有趣的漢字
暑假,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看書,在那里,我們發現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漢字流源字典],哇,上面有每一個漢字的來歷。歷史及字義。
“爽”最初的意思是一個人站在窗戶邊,人的兩邊是交叉的窗欞,感受明亮之意。如果一個雨天,我在房間里呆時間長了,打開窗子透透氣,一股清風吹過,感覺多么爽啊!晚上,站在窗前望著碧藍的夜空和皎潔的明月,真爽啊!
“風”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畫,上上書上解釋的是一只鳳凰,鳳飛眾鳥隨從而生風。我的感覺畫是岸邊楊柳依依,,而柳條卻是斜的,想必有風吹過。
最有趣的要屬雞了。甲骨文的“雞”干脆就畫了一只大公雞。直到小篆體經簡化后才成為現在的“雞”字。
但是,有一些漢字的古代意思與現在的意思大不相同,原本表示的意思被其他的字取代了,這個字只表示引申的意思了,這讓我們很理解古文。
比如現在的“說”的意思,最早不是由“說”來表示的,而是“曰”,甲骨文中畫了個口,加了一短橫,表示張嘴說話之意,后來卻用本來表示喜悅的“說”來表示。而原來表示喜悅的也不是現在的“說”,而是用“稅”來表示,甲骨文上畫了一個人,,和一個口,,還有一個“八”,表示咧開嘴笑。后來這個意思不用“稅”表示,把“稅”減去禾字,在加上言字旁,就是現在的“說”來表示,語音變成“yue”,有表示喜悅的意思;而“說”字,除了表示說和喜悅的意思,,又有讀成“shui”,表示勸說。哎。你說煩不煩?譬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要讀“yue”,“成事不說”的“說”要讀“shuo”,“游說”的“說”要讀成“shui”……要是沒有這本字典,我都要把它們讀成“shuo”了。
3)有趣的漢字
我喜歡在空余時間翻閱《新華字典》、《漢語詞典》,學到了以前從未在課堂上學過的詞匯,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漢字。本文來自織夢
一次,我拿字典檢字時,偶然發現“呵”字竟然有著6種讀音,分別是ā、á、ǎ、à、a、he,“呵”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讀法。以前我遇到的多音字大多是雙胞胎,而“呵”卻有6種讀音,真是太奇妙了!我又尋根問底,找到了它們的意思:ā是嘆詞,表示贊嘆、驚奇;á表示追問,也是嘆詞;ǎ表示疑惑;à表示應諾、醒悟;a(輕聲)是副詞,在句末,表示吩咐、催促;he表示怒斥,也有驚訝的意思。
另一次,我在預習課文時,用部首檢字法查“成”字,發現下面還有“戊”、“戌”、“戍”字與它十分相似,只有一筆之差,仿佛孿生兄弟一般。為了更好地分辨這幾個字,我又查閱了每個字的意思:“戊”發音wù,是地支的第五位,生活中也常表示第五個或第五件;“戌”發音xū,是天干的十一位;“戍”發音shù,意思是軍隊防衛,如:衛戍、戍邊等。
漢字真是太奇妙,太有趣了。我希望我能更多地發現這些有趣的漢字。織夢好,好織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