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反思這節課,自己也有很多收獲
一、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提供課堂上所需詩句
我們班的學生閱讀量少,閱讀面窄,沒有主動積累的習慣,也幾乎沒有搜集資料的渠道。我的教案設計中恰恰有夸夸晏子口才的環節。我有些擔心,學生們能有恰當的語言贊美晏子嗎?當時我預設學生可能會這樣回答:
1、晏子的口才真厲害
2、晏子能言善辯
僅此而已。怎樣能讓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呢?我決定在我們晨讀時間給學生幾個贊揚人口才的句子。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我用幻燈片的形式把這兩個句子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很快理解記住這兩個句子。第一課時,學生讀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之后,我對學生說:“我們來夸夸晏子的口才吧。”一生說:“晏子能言善辯。”另一個學生說:“這就是‘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太好了!你能用積累的語言評價晏子,真了不起。我們大家也用這句話夸夸晏子吧。”全班同學大聲道:“這就是‘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
高興的同時,我在想:學生們能用積累的詩句評價晏子,說明他們已經有了運用詩句的意識。當學生們缺少某方面的積累并無法獲得的時候,老師提供一些材料猶如雪中送炭。老師給的詩句,更能讓學生容易想起引用。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對自己有了信心,日復一日,在今后的表達中便形成了主動運用古詩句或名人名言的習慣。
二、留住別人的尊嚴才能留住自己的尊嚴
在查找資料過程中,我看到了關于“真趣亭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乾隆皇帝曾到蘇州獅子林游玩,看到酷似獅子群的石山便信手題了“真有趣”三個字。一旁陪駕巡游的新科狀元黃熙覺得太俗,便上前奏道:“圣上御筆,筆筆鐵畫銀鉤,當中的‘有’字更是百媚千態,小臣冒昧該死,懇乞圣上將‘有’字賜給小臣。”于是便成了“真趣”,下有一行小字:“御賜黃熙有”。此匾至今仍懸掛在獅子林。黃熙的智慧令人敬佩。由黃熙又讓我想到歷史上眾多進諫的大臣,他們的成功,不單單是語言委婉,不卑不亢,更重要的是這些進諫者心里明白:要使皇上能夠納諫,必須留住皇上的尊嚴!蛾套邮钩分校套幽苁钩“只好打開城門”,“只好陪著笑”,“只好賠不是”其重要原因也是晏子給楚王留足了面子,讓楚王在大臣面前不失尊嚴。這就讓我感悟到:“留住別人的尊嚴才能留住自己的尊嚴。” 相反,楚王頤指氣使,一次次侮辱晏子,結果反被晏子侮辱。由此,我又聯系到現實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尊嚴開始覺悟。如:在學校,一個同學隨口一句“他是差生。”第二天另一個學生的家長就會找到老師:“他的話傷了我家孩子的自尊。”再如,老師見某學生上課溜號,就叫某生回答問題,想用提問的方式讓他注意聽講。沒想到,第二天,某生家長就往校長室打電話,說:“老師故意讓我家孩子出丑,這種做法傷了孩子自尊。”諸如此例舉不勝舉。通過準備《晏子使楚》這一課,我越來越感到太多的人對尊嚴的理解是單方面的。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國之君的楚王,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各位大臣面前給晏子賠不是,落到這個地步的原因是什么?”做了這樣的小結:“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互相的。只有留住別人的尊嚴才能留住自己的尊嚴。在生活中,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別人,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歡,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