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
(1)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從幾個方面介紹左宗棠的事跡?(兩方面:收復新疆、建設新疆)
(2)捋出思路:
①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兩方面內容?(4——13)介紹左宗棠事跡。
②1——3,14各寫什么?簡要說一說。文章分幾段?
(3)質疑: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物的文章?(寫左宗棠為什么題目是左公柳?)
3.解疑:學習課文1、3段。
(1)要想解答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樣,有什么特點?)
(2)畫出全文描寫左公柳的語句,認真思考。
①突然,我們發現前方不遠處的地方,傲然挺立著一棵柳樹。這柳樹高大茁壯,身姿挺拔,枝條剛勁有力,樹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樹哇!兩人合抱都抱不過來。
a引導學生體會出左公柳高大、健壯、直的特點。
b聯系上文“沙漠沒有春風,沒有綠色。映入眼簾的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再體會:
你的眼前出現怎樣一幅畫面?體會出左公柳生命力頑強。感受到作者的驚訝與對它的贊美。
c朗讀。
②聽完導游的講述,我們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的這棵柳樹——它依然屹立在黃沙之中,那茂密的樹葉,那鐵筋般的枝條,那挺拔的身軀,那在同沙漠進行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
a“——”在本文中的作用?(解釋說明)
b這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c體會排比句的作用:抓重點詞語“屹立”、“茂密”、“鋼筋般”、“挺拔”、“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體會左公柳的剛強、生命力頑強。
③……這里的柳樹枝干是挺拔的,枝條堅定地向上生長著。這屹立在戈壁灘上的剛強之樹,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引導學生體會出作者在贊美這棵樹:“這棵塞外的柳樹”與內地柔柳的不同,贊美它具有堅定、剛強、生命力頑強的品質,大有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④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之樹!
a這句話什么意思?
b用什么修辭方法?(設問加反問)
c初步體會這種修辭方法的作用。強調它不是普通的柳樹,它是剛強之樹,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樹。這精神就是像愛國將士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品質。
d朗讀。
c引導深入學習;把寫柳樹的幾個句子連起來看一看,你有什么發現?(先寫樹的外形、再贊美樹的品質、再贊美具有不屈不撓、堅韌頑強品質的人)
教師講解:這幾個句子,隨文逐步出現,讓我們對柳樹的認識得以加深、升華。既是寫物,更是頌人,這就是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板書:借物抒情
(三)再次質疑,引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