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第4課 《我的長生果》
教學目標
1、認識“扉、癮”等生字,并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感悟作者從讀書和習作中受益的語句,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體會“長生果”的寓意。
教學策略或教具
1、讓學生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導入新課。
1、同學們吃過“長生果嗎”?
2、葉文玲就因為吃了“長生果”,所以成為了一名知名的作家,今天我們一起來品味葉文玲的“長生果”。(板書課題,齊讀)
3、誰能根據本單元的主題,猜想一下文中的“長生果”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書會成了“長生果”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記一記不認識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記生字的辦法,并互相讀一讀課文。
3、帶著閱讀提示里面的問題默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4、小組交流并匯報讀書的收獲:作者寫了童年讀“香煙人”小畫片,讀連環畫,到小鎮的文化站讀圖書、文藝書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來了》得了“甲優”,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師夸我“嵌”字用得傳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體會情感
1、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讀幾遍,畫出相關的句子并做批注。
2、組織討論:作者童年的閱讀經歷分為哪幾個階段?她讀不同的書時有著怎么樣的特點?
3、引導學生交流讀書的體會,并試著用成語概括出每個階段的閱讀特點。并隨機板書:
香煙人:津津有味連環畫:廢寢忘食文藝書籍:不求甚解中外名著:如醉如癡
4、組織談話:通過關鍵句子重點體會,你從作者的讀書過程中體會到了什么?
1)先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劃出相關的句子做批注,使學生明白作者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正是不斷地在書里如饑似渴地汲取營養,才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悅。
2)讀一讀,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寫作體驗來理解,來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3)總結并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讀書方法──博覽群書,入情入境,做讀書筆記,會借鑒運用等。
5、作者從自己的兩次作文經歷中買不到了怎樣的道理?
在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后,總結歸納并板書:構思別出心裁、寫真情實感、借鑒模仿
四、品讀語言,學習積累。
1、引導體會本文生動形象的比喻句。找出后有感地情朗讀并試著背誦。
2、梳理本文有積累價值的詞語,感受作者用詞的恰當。如:流光溢彩、不言而喻、浮想聯翩等。
3、對精彩的詞語進行理解并摘抄,準備在以后的寫作中準確運用。
五、體會“長生果”的寓意。
1、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理解作者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
2、引導學生理解:長生果,指營養極其豐富。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作者就是在書的引領下寫作越來越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