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 教案
五、作業
1、引號有哪些用法?完成課后習題4。
2、在第2課中,你能找到類似的用法嗎?
3、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4、課外拓展
推薦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推薦影片《海倫·凱勒》
一、收集資料,做個“海倫凱勒”交流會。
1、介紹海倫凱勒的生平及艱難的成長之路。
2、她的作品,朗讀部分震撼人心的。
3、她對人類特別是殘疾人產生的深遠影響及人們對其崇高的評價。
二、研讀文本,深化理解
1、讀文,理清課文主要寫的四件事。
2、緊扣每段的關鍵詞,體會海倫凱勒的心理、及表現出來的精神。
(1)第一段,緊扣“不幸遭遇”理解課文。(采用蔣版主的處理)
1880年,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不幸的小海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后,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天哪,誰能想到,當時,她才是一個一歲半的娃娃呀!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她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
我覺得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可以抓住“不幸”這個詞來展開學習。
1、請你認真讀課文第一段,想一想,小海倫小時候遇到了什么不幸?從文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海倫的不幸是人所未有的?
2、體驗走近
你能想象得出小海倫有多么不幸嗎?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孩子她在生活中又會遇到什么困難呢,我們不妨來試試,我請兩個同學來體驗一下雙目失明和雙耳失聰的生活(可讓一學生蒙上眼睛在教室走一圈試試,讓另一學生開同學的手勢來體會聾人的感受),請兩位同學談談感受。
面對不幸小海倫表現的怎樣,她有會怎樣想呢?
3、朗讀深化
(2)第二、三段,緊扣“不屈不撓”理解課文。
(3)第四段,緊扣“造福殘疾人”的愛心理解課文。
3、想想海倫凱勒為什么能夠成功?(介紹沙利文等人為其成長得付出,體會沙利文等人的品質。)
三、走出文本,評價海倫凱勒。(結合文本、課外收集資料,寫一封《給海倫凱勒的信》)
追隨夢想,超越自我,也許海倫飛翔的姿勢不太優美,但卻很頑強,很迷人。
雅典殘奧會的健兒們,春節聯歡會上的邰麗華,他們都向我們展示了力量之美、速度之美,還有精神之美、智慧之美、生命之美。他們尊重自己,也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
海倫后來為什么會致力于殘疾人事業?
一是受沙利文影響,二是為了喚起更多的殘疾人的自信、自強。還有自己備受殘疾的摧殘,能夠體驗到殘疾人的痛苦與無助
板書:
海倫·凱勒
生病 失聰失明
奮斗 復聰復明 不屈不撓奮斗
奉獻 永生留名
對于這樣的課文,我個人覺得只有深度地挖掘課文內在的潛質,才有可能上好這一篇課文。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凱勒的堅強和不屈不是一般的講解就能作到的,花長時間的讀課文也只是冰山一角的方法,并不能深入地感悟文本所透露出來的信息。
我想抓住課外閱讀來進行展開學習,不僅學習課文也學習凱勒的其他方面,使之成為一次綜合學習課程,讓學生多去了解凱勒,從中去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我的教學提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