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區別中識字,了解前、后鼻韻母以及平、翹舌的不同讀法,說好普通話。
2讀內容豐富的句子,認識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感受其有效地增加語言的美感和表達力的表達效果。
3讀《孝經》、《論語》中的語句,積累語言,并了解、領悟中國古代文化的深邃。
4在閱讀中了解成語的來歷,理解故事內容,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積累成語。
(二)過程與方法:
1 在區別中識字,讀準字音。
2 通過反復地朗讀,感受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聯系生活實際和插圖,在體驗中讀、品、悟,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抓詞抓句品讀,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激發學習語言的興趣,培養探索語言規律的勤于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愛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讀準字音,說好普通話。2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教學難點:讀中感悟,理解詞句;語言訓練,積累運用詞句。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1、自由地反復讀詞,讀準字音。
2、指名讀。
3、默讀思考:說說你有哪些發現?
4、全班交流小結:每小組內的兩個詞語都是音近詞;第一組帶點字前后鼻音不同;第二組帶點字平翹舌音不同。
5、以各種形式鞏固讀音:①分男女生讀②游戲:聽音辨詞③齊讀。
6、列舉其他類似的詞語。
二.學習“讀一讀,說說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1.學生自由讀句子,邊讀邊想: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點?
2.指名讀、說:都使用了排比句式。
3.再自由讀,邊讀邊想: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4.小組內討論后,全班交流。
5.教師輔導歸納小結排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能有效地增加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如:第一句生動地表現了形態各異的菊花在秋風中熱烈綻放的情態;第二句使用排比之后,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氣勢充沛,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6.指導感情朗讀。
7.嘗試說說排比句。
三.學習“讀一讀,記一記”:
1.學生自由讀句子,指名讀,要求:讀通順、流利。
2.再默讀思考:你知道這些句子的意思嗎?學生交流后,師小結。
3.指導感情朗讀。
4.回想句子的意思,反復朗讀,嘗試背一背。
5.交流其他《三字經》、《論語》中的語句。
四學習“成語故事”
1自由讀文,說說成語《邯鄲學步》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位燕國少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讀,說說文中的那位燕國少年可笑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
3同桌之間再講講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