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教學 水到渠成——評姚惠芬老師的《18、莫高窟》
輕松教學 水到渠成——評姚惠芬老師的《18、莫高窟》作者:佚名 轉貼自:芳草地博客 點擊數:99
輕松教學 水到渠成——評姚惠芬老師的《18、莫高窟》
今天聽了姚老師的一節實踐課《莫高窟》,感受很深。姚老師的課簡單中見精彩,樸實中見實效,很受啟發。整節課姚老師都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主,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如下:
一、 情境營造,激發興趣
作為語文老師都知道,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強氣氛,還在于語文學習需要熏陶感染。這一節課一開始,姚老師就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課一開始,姚老師便包含深情地說道:“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著許多的名勝古跡。你們能說說我國都有哪些名勝古跡嗎?”一個開放的話題,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地激發了出來。在這個話題的引領下,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所知的古跡一一列出,隨即,姚老師話鋒一轉,說到:“其實,我國的名勝古跡不計其數,今天我們要去的敦煌莫高窟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同學們一定非常想親眼目睹一下,是不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能不高?
二、自讀自悟,自我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方面姚老師在課堂中也處理得很好。例如在初讀課文這個環節中,姚老師鼓勵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有個別學生因緊張不能正確流利讀好課文,姚老師耐心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直到學生讀準為止。課文讀完后,讓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學生有代表性的發言老師非常肯定,并要求學生重新進行朗讀,馬上鞏固。我相信,日積月累,姚老師班中的學生一定個個都會朗讀。
三、學法遷移,方法指導
語文新課標注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一節課在解決課文的重點即分清課文的提綱這一環節中,姚老師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總結出來,學生把課本上學習的語言內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因此學生得出課文的提綱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一點都沒有感到困難。在教學學生歸納課文每一段落的意思時,姚老師一直是以學生為主,引導學生得出歸納段意的兩種方法,一種是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意,還有一種是借用課文中的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而這一方法的得出,并不是姚老師教給學生的,而是姚老師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初讀感知”的過程中巧妙滲透的,可謂“潤物細無聲”,坐在下面聽課的我,真是佩服姚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
雖說已是五年級,但教學寫字的這個環節中,姚老師還是那樣扎扎實實,將生字中的難點和學生共同探討,并帶領學生親自書寫,讓學生的寫字訓練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