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學實錄(精選13篇)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1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教師點擊課件——出示祖國版圖、甘肅省區圖和莫高窟外景圖)這就是偉大祖國的版圖,在祖國的西北有一個省份叫甘肅省,(出示甘肅省版圖)在甘肅省敦煌市的東南有兩座山,一座是三危山,一座是鳴沙山,在兩座山谷底的絕壁上,蜜蜂似的排列著492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誰知道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人都知道。
師:許多人都知道不能準確表達這個詞的意思。(教師板書:舉世聞名)
師:“舉”是什么意思?
生:全世界。
師:全世界應該包括了“世”的意思,“舉”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舉”就是“整個”的意思。
師:“整個”就是“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我們理解詞語的時候,要理解重點字,理解重點字就能很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你會這種方法了嗎?
生:會了。(臉上露出喜悅。)
師:莫高窟為什么在全世界都有名呢?(教師在“舉世聞名”的后面半數一個“?”。)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閱讀,一定能找到答案。
師:下邊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思考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來寫莫高窟的?
生:(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描寫莫高窟的,第一個方面是彩塑,第二個方面是壁畫,第三個方面是藏經洞。(教師隨機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課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就概括了這三個方面,是那句話?
生: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一句話嗎?
生:在這懸巖峭壁上,492個洞窟蜂窩式的排列著,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概括地介紹,然后作者又分別寫了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你說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生: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師:誰讀最后一自然段。
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這一段對全文起什么作用呢?
生:這段又是對全文的總結。
師:作者在開頭用總起,然后分別來敘述,最后作者總結全文,作者是按照——
生:“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
師:這種寫作手法可以使文章結構嚴謹。希望同學們學著應用。這樣看來,課文分幾段呢?
生:分三段。
師:請同學們用分段符號畫出起止。
(學生畫出起止,匯報。)
師:同學們學會這種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去分段,這是一種分段的好方法。
師:下邊我請同學們來讀詞。
(課件出示: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惟妙惟肖)(指名讀。)
師: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里出現的?把它畫出來。
生:是在第二自然段出現的,是描寫彩塑的。
師:能讀讀含有這三個詞語的句子嗎?
生讀。
師:文中的哪些語句體現了彩塑這幾方面的特點?我請一名同學來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有關的語句。
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師:誰來讀一讀?有怎樣的菩薩?
(學生讀的不夠理想。)
師:想象一下,眉宇間透著慈祥,目光中滿是善良多慈愛的菩薩呀!再來讀讀。
生讀:“有慈眉善目的菩薩”。(讀出了菩薩的慈善。)
師:有怎樣的天王?想象一下:《西游記》電視劇中四大天王出現,多威風啊!誰能讀出來。
生讀:“有威風凜凜的天王”。(讀出了天王的威風。)
師:有怎樣的力士?見過力士嗎?蔡老師是力士嗎?身體強壯,非常勇猛!能讀出來嗎?
生讀:“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讀出了力士的勇猛。)
師:同學們,每一個塑像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形象各不相同,所以作者說——生: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評:學生通過想象感悟,入情入境的朗讀,體會了詞語的意思,體會到詞語運用的巧妙,同時感受到文本語言的魅力。)
師:作者還寫了什么?
生:作者還寫了臥佛。生讀描寫臥佛的句子。
師: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臥佛?
生:我讀出了一個慈祥的臥佛。
師:你通過哪兩個詞讀出來的?
生:眼睛微閉,神態安詳讀出來的。
師:同學們看看文中的插圖,看見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的臥佛了嗎?再讀讀,你還能讀出怎樣的臥佛?
生:我還知道這是很長的臥佛。我是通過16米這個數字知道的。
師:我們這個黑板大概是3米,16米是個什么樣的概念,相當于四五個黑板那么長。他的一個頭大概就有我們黑板這么大。你說它長不長?
生:驚訝。并說太長了。
師: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長的?
生:列數字。
師:列數字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臥佛到底有多長。希望同學們學習這種列數字描寫事物的方法。
師:誰能通過讀,把這一臥佛的特點讀出來。(生讀,齊讀。)
師:這樣的彩塑有3000多個,如果你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彩塑,你想說點什么?
生:制作彩塑的工人們很辛苦。
生:我想在峭壁上的人很可能會有危險,因為他們是在斷崖峭壁上雕刻。我說,彩塑來的真這不容易。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這是體會課文的好方法。
生: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吊車。古代勞動人們竟能制造出這樣的彩塑。他們真了不起,真聰明。
生:他們造了492個洞窟,可以看出他們有智慧。
師: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寫了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
生:齊讀——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所以他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作者都描寫了哪些彩塑?
生:有天王、力士、菩薩、臥佛
師:在這四種彩塑中哪一種彩塑寫得具體?
生:臥佛
師:在眾多彩塑中,作者重點突出了“臥佛”,老師告訴大家作者突出了一個點,這叫“點”的描寫,對“天王、力士、菩薩”作者做了概括的介紹,這叫“面”的描寫,(板書:點面結合)這種寫法叫點面結合。“點”代表“面”,“面”襯托“點”,詳略得當。
(老師又就地取材:現場描寫學生聽課的情景,突出“點面結合”的特點。)
然后引導學生到課文中體會“點面結合”的寫法。
師:同學們讀讀描寫壁畫一段,這一段也采取了“點面結合”的寫法。請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描寫“點”與“面”句子。
生匯報“面”和“點”描寫的句子。
師:我們先來讀讀描寫“面”的句子。
(一名學生讀)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2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節,通過學習,誰來說說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機板書: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藝術寶庫智慧結晶
3、拋出問題,引起思考
師:我覺得第1小節中,用錯了一個字。“她”用錯了,應該用它。(板書:她它)。同意用她的舉手,同意用它的舉手。
想一想為什么用她?
生:因為課文中說莫高窟是我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從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兒的,所以用她。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莫高窟有著千年的歷史,在人們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顯得對莫高窟不尊敬。
師:你們的思維真活躍,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同意用它的同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我們都知道莫高窟是一處建筑物,所以我覺得用它比較好。
師:(小結引起下文)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怎樣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呢?(生:讀書)對,讀書。
等我們學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二、學習第二~四自然段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莫高窟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課文的語言也同樣令人回味。
(一)匯報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情況。
1、交流喜歡的句子。
出示: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2、你能把你的喜歡讀出來嗎?指名朗讀。
假如你站在這佛像前,你會說些什么?
3、師生評價:你從他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結合資料說)
3、師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神態安詳。齊讀。
讀后教師評價:讀得正確了,流利了,但還沒有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想讀好嗎?
4、師出示課件:點出
圖像要求評價點撥
菩薩——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變地慈善了。
天王——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威風;可以配上動作的。
力士——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有氣勢;再勇猛一點。
臥佛——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安詳;你的表情都會說話了。
5、師:自由練習讀,爭取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
6、指名讀,師:讀得正確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了。高興嗎?——老師也替你高興。
7、齊讀,讀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覺。
8、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9、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不同神態:細眉長目、鼻正唇紅、肌膚潤澤、情態閑雅、眉清目秀、楚楚動人、端莊溫情、……)、(不同個性:年輕持重的阿難、兇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薩、沉穩滄桑的迦葉……)
11、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惟妙惟肖)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12、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交流。相機板書:精妙絕倫
13、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14、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剛才,我們和大家品位了描寫彩塑的語句,下面我們來品位味寫壁畫的詞句。我請同學們快速讀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師:(板書飛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章中描寫飛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
3、生讀,師巡視。
4、師組織交流:
(1)我讀懂了飛天多——你是怎么讀懂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省略號。——請你讀一讀,讀出飛天的多。
(2)師點撥:作者連用了幾個“有的……有的……”表現飛天多,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場景可以用“有的……有的……”來表現,比如沸騰的校園,熱鬧的大街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3)我讀懂了飛天很美——那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讀后評價——聽起來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確實挺美的;你動情的樣子也很美;雖然我們才剛剛認識,但老師感覺你的讀書有進步了。
(4)師:文章寫得這樣優美,同學們又讀得那樣動情,連老師都想美美地讀一讀了。師在音樂聲中示范讀文章。
(5)鼓勵學生自由讀,齊讀感受飛天的美。
5、引導積累。師:壁畫真美,看著這幅壁畫,邊讀邊把圖畫的內容印在腦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來了。
6、指名背。注意評價。
對文章的語言進行積累,文章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成了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所以,同學們在課后,要進行大量的積累,相信你的語文水平會提高的。
7、師:莫高窟的壁畫除了飛天還有什么?請人讀。師總結板書:宏偉瑰麗。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請大家默讀第4小節,邊讀邊動筆,劃出你認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詞句,在行間的空白處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默讀,動筆批注。
(評:默讀有利于學生不受外界干擾,靜思默想,與文本充分對話。咬文嚼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長此以往,何愁語文能力不提高。)
師:剛才老師在行間巡視時發現,許多同學都能準確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詞語,并且寫出了自己的理解。現在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時要虛心傾聽別人的理解和體會。
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師參加討論。
(評: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導訓練,合作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師:現在我們請各小組匯報一下交流討論的結果。
生1:我從第二句話中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內的文物不僅品種多,而且數量也很多。
生2:我從第二句話可以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的智慧,是他們創造了莫高窟的輝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個“曾”字說明了以前莫高窟內有很多文物,但現在都沒有了。從這個字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是多么痛苦和無奈。
生4:第3句話中的“大量”和第4句話中的“僅存”對比非常強烈,這兩個詞語充分說明了莫高窟內的損失非常慘重。
生5:我從第3句話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國主義分子的野蠻和無恥。
(評: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效果非常明顯。)
生6: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陳列在故宮等處的部分經卷現在會不會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師:你們認為會不會呢?
(評:巧妙地將問題“踢”給學生。)
生1:我認為不會,因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為清王朝腐敗無能,現在我們國家有能力保護這些文物。
生2: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強大了。他們即使有這個賊心也沒這個賊膽。
師:大家說得很對,現在的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保護我國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誰敢侵犯我們,我們將和他們斗爭到底。
三、總結
師:還記得第一節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嗎?學完了這一課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意用她的舉手.
誰能說說為什么用她,談談你的看法。
生:通過學課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畫和藏經洞,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它們顯得很神圣,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學習了這篇課文后,飛天壁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們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極了,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我還要補充,從圖上看飛天仙女們裙帶飄揚,顯得那樣輕盈,飄逸,真是美極了。
生:課文最后一小節說莫高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可見她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師:看來同學們都一致認為用她好。從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將莫高窟當成什么來寫了?
生:當成人來寫了。
師:說的對極了,從這兒你可以看出作者對莫高窟有著怎樣的感情?
生:非常喜愛之情。
師:你們通過學習課文后,喜歡莫高窟嗎?(生:喜歡)老師想看一看誰最喜歡莫高窟,我們通過比賽讀書來評定。
生:(練讀,比賽)。
板書設計
彩塑:惟妙惟肖
莫高窟壁畫:(飛天)宏偉瑰麗
明珠藏經洞:數以萬計——掠走
課時目標: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讀課文。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3
一、誦讀復習、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打開課件,出示莫高窟圖片)
老師:今天這堂課,讓我們繼續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走進甘肅,走進敦煌,走進?
眾生:莫高窟。
老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惟妙惟肖的彩塑世界。
(出示第二自然段,配有彩塑圖片)
老師:再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它的精妙絕倫不朽的風采吧!
(同學們在優美、輕柔的配樂中,齊讀第二自然段)
老師:是啊,看到這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我們不得不贊嘆——
(出示文字并引讀)
眾生: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老師:但我們更應該贊嘆古代藝術匠師們,因為——
(出示文字并引讀)
眾生: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板書:藝術寶庫 智慧結晶)
二、基于文本、感知理解
(一)壁畫
1、整體感知
(出示文字引讀)
老師: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
眾生: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老師:這句話出現在第三小結的開頭,它是一個?
生1:過渡句。
老師:它的作用是?
生1:承上啟下。
老師: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宏偉瑰麗的壁畫世界吧。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這段描寫壁畫的文字,讀完之后為本自然段劃分層次。
(生打開書,默讀課文,認真劃分層次)
老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劃分的?
(匯報)
生1:第一句話是第一層,第二層從“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到“翩翩起舞”,第三層是最后一句話。
老師:你的依據是?
生1:第一句話是總起,中間部分是對壁畫內容的概括描寫和具體描寫,最后一句話是總結。
老師:那這小結的結構是?
生1:總分總。
(出示莫高窟某洞窟壁畫的圖片)
老師: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壁畫吧。莫高窟不愧是佛教的藝術殿堂。每個洞窟到處都是壁畫,連地上,土磚都刻有蓮花圖案,你再也找不到一處可以下筆的位置了。這些壁畫的面積是?
眾生:四萬五千平方米
老師:大家可以算一算,若將我們的教室也如洞窟一樣,把四面墻和頂部都畫上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要畫滿我們整整327間教室。這景象用書上一個詞來形如就是?
眾生:宏偉瑰麗
2、感悟壁畫的豐富
老師:如此大面積的壁畫涉及到哪些方面了?
生1: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學生回答時,出示相應的文字和圖片。)
老師:你從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壁畫的內容十分的多。
老師:內容十分的多,也就是內容?
眾生:豐富多彩。
(課件點紅“豐富多彩”)
老師:在洞窟內記錄了大量的佛教故事,它們情節動人,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佛教故事壁畫的圖片和解說)
老師:壁畫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尸毗王割肉喂鴿的故事,有描繪薩捶那舍身飼虎的故事,有描述九色鹿舍己救人的故事,有描摹五百強盜成佛的故事……老師在最后運用了省略號。說明了什么?
生1:佛教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老師:所以說壁畫內容?
眾生:豐富多彩。
(課件點紅“豐富多彩”)
老師:在宏偉瑰麗的壁畫中,還有許多反映民間生活的壁畫呢!
(出示民間生活壁畫的4張圖片)
老師:這幅壁畫上描繪了什么內容?
(生仔細看圖)
生1:宮女在演奏樂器。
老師:她們在載歌載舞。這幅了?
生2:他們在下圍棋。
老師:那這幅了?
生3:反映了農民耕作的場景。
老師:還有一幅是什么場景?
生4:狩獵的場景。
(出示4張圖片和“壁畫內容豐富多彩,有……有……有……還有……”句式)
老師:看了這些反映民間生活的壁畫,你是否可以用“壁畫內容豐富多彩,有……有……有……有……”句式向大家介紹了?或者也可以說說在你收集的資料中,有哪些反映民間生活的壁畫。
(學生認真地思考)
生1:壁畫內容豐富多彩,有反映獵人打獵的,有描繪兒童嬉戲的,有描述醫生治病的,還有描摹農民耕作的。
生2: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國王出行的,有描摹獵人打獵的,有反映漁民織網捕魚的,還有描繪商人行商的。
老師:其實剛才老師介紹的佛教故事的壁畫和同學們介紹的民間生活的壁畫,在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中,只是小小的冰山一角,因為這些壁畫的內容實在是太?
眾生:豐富多彩了。
老師:敦煌壁畫的繪畫時間長達一千多年,它還被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了,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
(引讀,生齊讀“有……有……有……還有……”)
3、感悟飛天
老師:看了這么多壁畫,人們最喜歡的還是?
生1:飛天。
老師:是啊,飛天已成為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藝術的標志了。飛天是?
生2:佛教的香樂之神。
老師:那就讓我們讀一讀這段對飛天描寫的文字吧!
(出示關于飛天的文字,學生捧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
老師:讀了這段文字,飛天給你的感覺是?
生1:飛天的姿態非常的優美。
老師:誰可以把這么美的飛天帶進我們的課堂?
(指名讀,配上優美緩慢的音樂)
(老師點評:真是輕盈巧妙、嫵媚動人啊。)
老師:誰可以再讓我們欣賞到這么美的飛天?
(再請另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仔細凝聽,深深陶醉)
老師:在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每個洞窟都畫有飛天,有4500余身之多。可以說敦煌就是飛天的王國。
引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學生隨著音樂,放聲朗讀)
老師:唐代大詩人李白這樣寫過“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漂浮升天行。”壁畫上的飛天確實美的讓人陶醉。
引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飛天的美)
老師:如此形象逼真的飛天,出于我國古代匠師們的手筆。它們是民族藝術的瑰寶,是佛教藝術中璀璨奪目的一支奇葩。
引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飛天不朽的藝術價值)
老師:這段文字最后運用了?
眾生:省略號。
老師:說明了?
生1:成千上萬的飛天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美,多的寫不過來了。
老師:讓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姿態的飛天吧!
(出示展現飛天姿態的一段視頻)
老師:你是否也可以按照書上的格式,通過文字展現飛天的優美動人了?當然,壁畫上的飛天,來源于古代藝術家們的想象。同學們也不妨大膽的想象一下,還有什么姿態的飛天,就寫在作業紙上。
(出示寫作要求,學生仔細回憶,展開想象,在作業紙上認真地書寫)
老師:誰來介紹你所看到的飛天?
生1: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腳踏祥云,遨游天邊;有的手拿寶劍,沖入云霄;有的手捧花籃,漫天浮游;有的追逐打鬧,悠然自得;還有的口吹竹笛,笛聲悠揚。
(老師點評:仿佛也讓我聽到了優美的樂曲聲。)
生2: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手朝祥云,凝望碧空;有的舞步翩翩,雅雅頌歌;有的手捧仙桃,飄入云間;有的籃挎玉水,步伐輕柔;還有的纖纖玉手,吹蕭飄音。
(老師點評:實在是美得讓我們陶醉。)
生3: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手捧花束,撒向大地;有的手拿玉蕭,吹奏樂曲;有的面望同伴,追逐打鬧;有的置身花叢,追趕蝴蝶;還有的三五成群,談笑風生。
(老師點評:她們真是悠然自得啊。)
生4: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舞動裙擺,翩翩起舞;有的揮舞彩帶,遨游碧空;有的倒懸身子,揮灑綠葉;有的手拿柳笛,輕盈吹奏;還有的端坐云霄,雙手合十。
(老師點評:感謝你們讓我仿佛走進了飛天的世界,身心隨著飛天飄旋。)
4、點明中心、情感升華
老師:讓我們一起再來領略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吧!
(出示一段壁畫的視頻,配樂,教師解說)
(解說詞:敦煌壁畫歷經千年的歲月,佛像畫是永恒的主題。當然還有,一幅幅記錄佛教故事的壁畫,它們向我們展現了佛陀普渡眾生,疾惡行善的故事。雖然這五百個強盜作惡多端,被國王挖去了雙眼,但佛主為他們復明,從此他們歸依佛門,改邪歸正。當然,在這些精美的壁畫中,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描摹自然風光的。這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無論是它的宏偉瑰麗、內容豐富,還是創作時間的長久,都堪稱世界之最。敦煌飛天圖是美術史上的奇跡。飛天伴隨莫高窟跨越了千年歲月。敦煌可謂是飛天的王國。飛天是佛經中的天歌神和天樂神,在佛界中輕歌曼舞。隋唐兩代是飛天的鼎盛時期,他們姿態優美,輕盈自如展現了空靈的精神境界。看了一幅幅壁畫,令人震驚不已,敦煌莫高窟不愧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
(學生聽著解說,看著視頻,深深沉醉了。)
老師:如此精美的壁畫,怎能不讓人心醉了?
(配樂,學生齊讀第3自然段。)
老師:所以我們不得不說——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引讀)
眾生: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二)藏經洞
老師:莫高窟不僅有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珍藏文物的藏經洞。
(出示:洞里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字、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老師:你通過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生1:這些文物的數量多;
生2:這些藏的文物都很珍貴,價值連城,就是國寶。
生3:而且有經卷、文字、帛畫、刺繡、銅像等,說明文物種類很多。
老師:其實藏經洞就是藏寶洞,它藏有如此之多的珍品,更加體現了?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學生: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課件中加上“曾”)
老師:“曾”說明了?
生4:以前莫高窟內有很多文物,但現在都沒有了。
老師:由于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僅存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于北京故宮等處。我們班同學平時就很喜歡探究問題,想必短短的一段文字解決不了你對這個神秘的藏經洞全部的疑問,你對藏經洞還有什么問題了?
生1:藏經洞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珍貴文物?
生2:齊國主義分子是怎么發現有這個藏經洞的?
生3:帝國主義分子是如何掠走大量文物的?
生4:藏經洞是被誰先發現的?
生5:為什么清政府不制止了?
生6:這些文物總共被掠奪走了多少?現在珍藏在哪兒了?
(同學們產生很多疑問,紛紛舉起雙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出示作業1)
老師:那就請同學們,課后去探究你心中的疑問,看看是否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老師:這幾個網站可供大家參考一下,從中也許能找到答案。
(出示網站圖)
三、布置作業2
(出示作業2)
老師:《莫高窟》一文中彩塑、壁畫、藏經洞,你最喜歡哪部分了?你已經為它配了圖。請在圖旁邊為你鐘愛的部分,配上解說詞吧。再說給你的朋友、家人聽聽,讓他們也了解莫高窟。
四、選取片段、語言積累
老師:1987年,因為莫高窟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有過眾多文物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師選取了文中兩個片段,讓我們最后再來領悟莫高窟不朽的風采,讓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中國人,為有莫高窟而驕傲自豪!
(出示文字、配樂。學生齊讀,在朗讀中得以情感的升華。)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4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莫高窟的評價:看到了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學者感言
師:莫高窟真的像這位學者說的那樣嗎?那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去探索它的奧秘(板書莫高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精妙絕倫,宏偉瑰麗
師:還記得這兩個詞嗎?(課件出示實錄)
誰來讀一下這兩個詞(你的聲音真洪亮)
師:這兩個詞在哪里出現了?誰找到了給大家讀一讀(你讀的很流利)
這句話能夠總結上段,引出下一段,這樣的句子叫過渡句
師:作者說莫高窟中的什么精妙絕倫,什么宏偉瑰麗的呢?
生:彩塑精妙絕倫,壁畫宏偉瑰麗(板書:彩塑精妙絕倫,壁畫宏偉瑰麗)
師: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石窟藝術,莫高窟是中國的驕傲,
今天我們有幸和作者一起游覽莫高窟,你們高興嗎?我們先游覽那一處?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學習彩塑:
師:現在我們就走進彩塑的世界,課文第幾自然段寫的是彩塑?先自己讀一讀,找出可以體現彩塑精妙絕倫的句子再反復讀一讀,行動吧,誰來說說
生:讀文匯報(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師:你們同意嗎?那我們一起讀一讀(課件,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作者用簡短但很準確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三尊彩塑,同時也留給我們豐富的想象空間,現在自己就再讀一讀這句話,看在讀的時候你的頭腦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生:讀文想象
師;誰來說說,評價:你想象的真豐富,你真有想象力
你已經掌握了一種很重要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想象
師:彩塑只有我們讀到或是想象的這些嗎?
生:不是
師:那是多少?
生: 三千多尊
師:三千多尊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神態,這就是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師:作者給我們介紹的只是彩塑的千分之一,我們就已經被深深吸引了,還有很多很多,老師搜集了幾幅給大家看看,我們先讀一下這些詞語(課件彩塑配圖)
師:你能用老師提示的詞語給大家介紹一下嗎?評價:真形象,其他同學想怎么形容它,很準確,再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
師:你還可以從這一段哪些語句中看出彩塑的“精”與“妙”呢?
生:讀臥佛
師:你是通過這一句的那些詞語感受到精與妙的?
生:臥著,托著,微閉,神態
師:有動作,有神態,它有多長
生:長達16米
師:大家可知道莫高窟中的彩塑,最高的34.5米,最小的僅2厘米,就是這2厘米的彩塑,也刻畫的生動逼真,這就是作者感受到的惟妙惟肖。
師:三千多尊彩塑每個都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惟妙惟肖,他們精,妙的有物可比么?這就是精妙絕倫。
師:這一尊尊彩塑經歷了幾千年風沙的洗禮,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仍是那精細的雕刻制作,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小之又小的細節都很精細,這就是精妙絕倫。
師:這一尊尊彩塑各有各的特點,三千多尊,演義著三千多個人物,它們各有不同的樣貌,不同的神態,不同的動作,這就是精妙絕倫。
師:帶著你的感受,讓我們一起陶醉在這精妙絕倫的彩塑中。(齊讀課文)
藏經洞 無價之寶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5
設計理念:
小學生讀一篇課文,要進入情境,感悟語言符號所代表的生活場景與思想感情,就需要體驗或發現學習,然而,學生年齡小,知識積累有限,人生閱歷不深,很多時候需要教師講解,需要接受學習,因此,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莫高窟的情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學習課文。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活學習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研究者。
教學要求:
(一)德育目標:
讓學生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語文知識目標:
1、字:學會本課12個生字,綠線中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多音字“佛”的讀音。
2、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句:能用“有……有……有……還有……”說一句或幾句話。
4、段: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5、篇:讓學生了解課文以“總——分——總”的形式結構全文。文章先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選取“彩塑”、“壁畫”、“藏經洞”這三個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物,具體介紹了莫高窟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最后指出莫高窟這一藝術寶庫的意義。
(三)能力培養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知道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手法,并練習在寫作上加以運用。3、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圈劃點評,查尋資料,培養學生的搜集、篩選資料和網上閱讀的能力。
設計特色:
利用多媒體,把莫高窟的情況、情景展示給學生看,幫助他們理解、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學習新課。
1、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莫高窟,里面蘊藏著許多珍貴的文物,有精妙絕倫的彩塑,有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面積不大的藏經洞。
板書:精妙絕倫的彩塑
宏偉瑰麗的壁畫
面積不大的藏經洞
你們想親眼去看一看嗎?(想)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瞧一瞧吧!
2、請同學們點擊洞窟。(學生看錄相,配有解說)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欣賞課文第2、3自然段
1、交流:同學們,你們在網上看到了洞窟內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畫、藏經洞)那么,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自由回答,如:精妙絕倫、惟妙惟肖、宏偉瑰麗……)
2、同學們,看到這么好的景物,你想不想介紹給大家呢?(想)有一位叔叔參觀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筆寫了下來,那么,這位叔叔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呢?誰愿意代表這位叔叔向大家介紹?(指名三人分讀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3、同學們,聽了介紹后,你覺得叔叔哪一段介紹得特別好?
答案一:彩塑
(1)你為什么會覺得彩塑這一段介紹得特別好?
(2)(學生一邊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一邊出示批注。如: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真多啊)。這些彩塑個性鮮明(各個塑像各不相同),神態各異,(神態也多種多樣)有慈眉善目的菩薩(多么慈祥和藹,多么親切),有威風凜凜的天王(真的很神氣),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真是力大無窮,確實神勇)。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好大呀,師:16米,你們知道有多長嗎?你看,多么大呀!),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這字用得好,非常傳神)閉,神態安詳(出示畫面)。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確實非常逼真地寫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彩塑)的彩塑,游人無不贊嘆。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出示相應的批注和畫面,并適當表揚學生,如:你說得真好;你和老師想到一塊去了;你真會評價等)
師小結:這些彩塑真是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呀!其藝術造詣之精深、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令人嘆為觀止。那我們能不能學著叔叔的樣子也來介紹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呢?試試看。(學生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課文中除了這一段以外,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介紹得也不錯呢?
請大家讀讀課文,劃劃詞語,看看畫面,談談感受,寫寫批注,待會兒我們一起來交流。
答案二:壁畫
(1)你覺得介紹壁畫這一段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如: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寫得很具體)(詞匯豐富,用詞貼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這些壁畫真是造型生動,形象優美)
(學生一邊講一邊出示相應的畫面)
(2)師小結:聽了你們的介紹,老師感受到這兒的壁畫真是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多精美呀!你們愿意和作者一樣也用生動的語言來把這一段介紹介紹嗎?(學生齊讀)還有誰愿意來單獨介紹的?(指名朗讀)
(3)這些精美的壁畫大多都出自隋唐時期,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想想,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輩就已經能畫出這么宏偉瑰麗的壁畫,多么了不起啊!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技術真是高超啊,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兒,都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學課文后,通過感情朗讀來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三、小結:
1、同學們,剛才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
2、老師這兒還有幾幅形象逼真的彩塑和壁畫,(出示相關錄相)你們看看,能不能學著這位叔叔的介紹也來描繪一下呢?讓我們先一起來看錄相。你可以任選一幅。誰愿意先來試試?(指名回答)
3、同學們剛才說得真精彩,能試著把它寫下來嗎?這就作為我們今天的作業。
四、作業
1、描述一幅彩塑和壁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6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學會編寫段落提綱。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重點感悟“彩塑”的特點,牽移學法,為后面深刻體會“莫高窟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做好鋪墊。
教學流程
一、緊扣題目,設置疑念,激發情趣,引導初讀
1、開門見山:(事先板書好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18課,齊讀課題。
2、設置疑念:課前讀課文了嗎?那我來考考大家,你能結合課文內容猜猜“莫高窟”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3、這個“莫”字呀,讀音同沙漠的“漠”,在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應該是--(引導學生說)是說她的位置高羅,請再讀課文,看誰最先發現文中哪段話與“莫高窟”的名字聯系最緊密。
4、相機學習文章第一段
①學生會答到: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②現在你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來了吧,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注意需要強調的地方。
5、讓我們再次把課題齊讀一下。
6、小結:我們讀書就是要這樣善于發現,善于思考。我想下面再讀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一定會更用心思考,善于發現了。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想緊扣題目,設置懸念,由猜謎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所謂“興趣是的老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相機引導學生進行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編寫提綱,尋文思路
1、過渡:課文是怎樣介紹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用心思考:
(1)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2)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
2、檢查自學效果。
①選擇正確讀音。
一尊(zūnzhūn)威風凜凜(lǐnlǐng)銀弦(xiánxuán)
敦(dūndēn)煌臥佛(fófú)菩薩(sàshà)
②讀四字詞語。這篇文章的語言優美簡練,運用了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一起來看看。
斷崖絕壁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嘖嘖贊嘆
精妙絕倫宏偉瑰麗豐富多彩成百上千
臂跨花籃懷抱琵琶漫天遨游翩翩起舞
引人注目燦爛輝煌*無能舉世聞名
(A讀詞語要讀出詞語的味道來,比如(師示范讀)“慈眉善目威風凜凜”B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自由讀C喊五位學生分行讀)
③過渡:同學們能通過朗讀來感悟詞語,很好,現在我們來解決讀文前提出的問題。
A、回答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相應點擊出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B、回答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事先打好橫線,讓說的同學上臺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C、下面請看大屏幕,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呢?(學生會答到:2、3、4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并點擊出示。)
D、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來就是編寫段落提綱。
將詞語串成句子!
小結并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莫高窟彩塑的美妙,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的設計,旨在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初讀,落實“書不讀熟不開講“的理念,并讓學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而且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學會編寫段落提綱,理清文章思路,為學習整篇課文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精讀課文,欣賞彩塑,感悟語言,積累運用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主要突出介紹了彩塑的什么特點?
2、學生快速讀完后,應該找到:形象鮮明,神態各異。事先畫好橫線,讓生上臺板書。
3、課文圍繞這些特點,又是怎樣具體介紹的呢?試著完成以下表格:
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菩薩慈眉善目
4、同學們完成得不錯,你們能想象出菩薩、天王、力士和臥佛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嗎?(可以就其中一個談談自己的想法。)
5、小結:談得不錯,下面老師出示四幅彩塑圖(打亂),你能辨別出來嗎?(學生應該很快辨別出來,繼而引導學生讀讀有關描寫四幅彩塑圖的句子。)
6、小氣的作者只為我們展示了這么幾種彩塑,你想不想把更多彩塑看個仔細看個夠?那怎么辦呢?
A.你可以盡情想象,除了書中說的幾種你還能想象出哪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來?(學生可能會說出:釋迦牟尼、彌勒、藥師、三世佛、七世佛,觀音、天王、力士等,如果說妖怪,引導一下:這里的彩塑都跟佛教有關,不會有妖怪的)你能想象出2千多種來嗎?(不能)
B.把這些都寫出來不是很好嗎?(窺一斑見全豹,畫蛇添足,留有想象的空間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C.其實更高明的是作者也巧妙地寫了所有的彩塑,告訴我們其他的彩塑也如這幾尊彩塑一樣個性鮮明。你能發現是哪一句嗎?
①學生回答后投示: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②老師帶來了一些莫高窟部分彩塑的圖片,想看嗎?有個條件,想看就要用心看,還要學會贊嘆。(播放圖片)
③看到這些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呢?
6、讓我們帶著贊嘆的語氣來讀一讀讀第二自然段。
7、會填嗎(點擊第2自然段填空題)按原文口頭填空,指導背誦。
8、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什么呢?我們下節課重點去關注莫高窟的壁畫。
【設計意圖:本部分的內容是整篇課文的重點所在,欲通過緊扣“形象鮮明,神態各異”八個字,從整體上把握彩塑的特點,繼而出示相應表格,讓學生理清層次,并讓學生先展開想象菩薩、天王、力士和臥佛的形象,再讓學生看圖辨認,達到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完美結合,在識圖過程中相機進行朗讀指導。除此之外,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其它彩塑形象,把書由“薄”讀厚。最后指導學生進行第2小節的填空、背誦,達到層層推進的效果,遷移學法,為后面學習“壁畫、藏經洞“的內容做好鋪墊,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美。】
四、總結課文,編三字經,激發興趣,拓展提高
1、最后讓我們回顧小結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共同為莫高窟編個“三字經”。
投示:莫高窟,坐西北,地勢險,列崖壁,是明珠。
彩塑真,數量多,個性明,神態異,游人贊。
2、作業:預習第3-5小節,嘗試著編編三字經。
【設計意圖:三字經三字一句,通俗易懂,韻句靈活,朗朗上口,是小學生十
分喜愛的一種形式。通過此舉,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并且巧妙地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達到了拓展提高的目標。課后布置“預習3-5小節,嘗試著編寫三字經”的作業,定能在學生的內心掀起一股學習三字經的熱潮,使語文變得有趣、有效。】
板書設計:
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18莫高窟壁畫
藏經洞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7
復習導入: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哪位同學還記得《莫高窟》這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向我們介紹莫高窟的?(生:彩塑、壁畫、藏經洞,師板書。)你能分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這三方面的內容嗎?生匯報。今天,我們將一同“走進”莫高窟,感受這舉世聞名、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新授:
1.首先進入自學天地,請全體同學自由讀一讀自學提示上的要求與問題。
自學提示:
a、小組成員分段合作朗讀課文;
b、你最喜歡課文中描寫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畫、藏經洞三個部分其中的哪一部分?課文中描寫彩塑、壁畫、 藏經洞的段落里,哪一句話可以表明段落所要介紹的內容。
c、把你最喜歡部分中你認為描寫最精彩的句子找出來多讀幾遍,跟伙伴說一說體會。
d、課文中還需要我們去解決哪些問題。
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要求圍繞重點自學自主學習課文。
(根據大屏幕上出現的提示問題,前后位4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經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分析總結,最終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中適時提醒交流的方法,關注需要幫助的小組和個人。
2、小組交流自學:匯報自學成果時間
a.喜歡描寫莫高窟彩塑(課文第二自然段)段落的同學請舉手,能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嗎?(相機指導朗讀,個人、小組、齊讀)
出示相關句子并理解重點詞語。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
(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嗎?(生:有!)原來大家在預習中都找了一些關于莫高窟的圖片,請展示給大家看一看好嗎?
(生運用介紹、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示莫高窟彩塑。)
你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說一說這些彩塑還有哪些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神態嗎?
(不同神態:細眉長目、鼻正唇紅、肌膚潤澤、情態閑雅、眉清目秀、楚楚動人、端莊溫情······)
誰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教師板書:個性鮮明、惟妙惟肖)。
b、喜歡莫高窟壁畫這一段的同學舉手。說出段落的第一句告訴了讀者本段要介紹的內容,并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個人、小組讀…)
出示相關句子,讀描寫飛天的句子,讀出句子中蘊含的驚奇語氣。
根據這句話末尾的省略號,你能想象出還有什么樣的飛天呢?(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 說一句話。誰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教師板書:宏偉瑰麗 豐富多彩)。
c、喜歡藏經洞這一段的同學請舉手。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還有哪些與藏經洞有關的資料?生讀文字資料回答。
你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嗎?(教師板書:大量古物 智慧結晶)。
這么多文物流失海外,大家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
就請帶著你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讀第四自然段個人、齊讀)。
d、首尾聯系 升華主題
這藏經洞、壁畫、彩塑無一不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我們能為擁有這樣的藝術寶庫而驕傲,這一切都與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是分不開的,我們共同將第五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出來。
這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在哪里呢?你們以后想不想親自去看一看呢?課文中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它的位置?一起讀一讀(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這課的學習我們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學生提出,教師引導學生作答)
大家沒有問題了,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問大家?為什么莫高窟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鞏固拓展:
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假設你是一名小導游,你要怎樣向來自世界各地觀光游覽的客人介紹敦煌莫高窟呢?
(出示課件“莫高窟美景”邊看邊介紹。)
師:敦煌文化博大精深,這兒向大家推薦一本著名學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希望大家課后能讀一讀,相信大家讀了,對敦煌莫高窟一定會有更多的了解。
板書:
18、莫高窟
彩 塑 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壁 畫 宏偉瑰麗 豐富多彩
藏經洞 大量古物 智慧結晶
教材分析:本課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令人贊嘆的豐富藏品,指出其無愧于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頌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結構清晰,敘述具體,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適當引導遷移,引導發現,習得一些語言規律和表達方法,訓練概括能力。這篇課文詞語較多,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辨析其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學情分析:課文中所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可能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教學重點是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這種對話目的在于實現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在我接手本班后,引導自學型課堂在本節課上是第一次嘗試,受教師認識上、學生體驗上的限制,目前我班學生自學情況還處于原始階段,如何走好第一步,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嘗試、分析和總結。
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給課文重點段落編寫段落提綱。
能力目標:創設交流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探究性閱讀,品味積累介紹莫高窟的精彩句段,感受敦煌藝術的燦爛輝 煌,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與倫比的勤勞、智慧,偉大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創設交流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敦煌藝術的燦爛輝煌,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與倫比的勤勞、智慧,偉大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學會本課生字,注意辨認“繡”“銹”字形的異同,讀準文中的多音字“佛”。在語境中理解并積累“威風凜凜”、“惟妙惟肖”、“精妙絕倫”等四字詞語。
2、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提煉關鍵詞,給文章編寫段落提綱。
3、品味用詞,關注句段特點,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絕倫、壁畫的宏偉瑰麗、藏經洞的藏品豐富,產生民族自豪感,并據此背誦有關段落。
4、嘗試學習運用本文過渡自然、用詞精妙、排比豐富等寫法,將景物寫具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前置性作業: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搜集七彩詞語:威風凜凜慈眉善目惟妙惟肖精妙絕倫舉世聞名
漫天遨游嘖嘖贊嘆宏偉瑰麗斷崖絕壁*無能
3、理清文章脈絡,試著給文章列提綱。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讀通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新的課文:莫高窟(齊讀課題),(看錄像)同學們,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進莫高窟,了解莫高窟。
2、首先,來讀一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開火車讀)
3、攻下詞語關后,我們一起來看看《莫高窟》這篇說明性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文章中有三句關鍵的句子告訴了我們。快速瀏覽課文,把這三句話畫出來。
動畫:找找畫畫
6、找到了嗎?誰來能把這三句話響亮地讀一遍:(課件出示三句話)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
動畫:讀一讀
7、找到關鍵句,就能幫助我們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不難看出,這篇文章就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板書)
第二板塊:了解彩塑:
1、我們首先來欣賞莫高窟的彩塑。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老師這兒有三張莫高窟彩塑的圖片,他們中有力士,有菩薩,有天王。請你們來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并說一說你的理由。(出示圖片)誰來告訴大家第一位是誰?為什么這樣猜呢?
動畫:看一看,猜一猜
4、是啊,你的理由多么充分,這尊彩塑眼睛微閉,嘴角帶笑,慈祥可親,一看就是一位救苦救難,慈悲為懷的菩薩。這尊彩塑呢,又是誰?說一說你的理由吧!你很會觀察,你看他身披鎧甲,手握武器,怒目圓睜,看上去多威風啊,一定是一位天王了。再看這尊彩塑,為什么呢?你真是一個善于分析的小朋友,是阿!你看他他肌肉發達,塊塊隆起,渾身上下充滿力量,毫無疑問,他就是力士了。
4、好,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看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三尊彩塑的,找到以后,把它讀一讀,讀出他們不同的特點。
動畫:讀讀,體會特點
5、(課件出示)誰愿意來讀這句話,注意要把他們的特點讀得形象一些。
6、菩薩的慈眉善目,天王的威風凜凜,力士的強壯勇猛,我們一起來讀。
7、課文還介紹了哪尊彩塑?這是一尊怎樣的彩塑?請大家先讀讀課文的介紹。(出示句子)
動畫:讀讀說說
這尊臥佛真像課文所說得那樣嗎?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圖片)真的像你們說的一樣,再看看圖片,從哪兒看出神態安詳呢?對啊,你們看,他眼睛微微地閉著,嘴角往上翹起,已經甜甜地進入了夢鄉。
8、同學們,我們走進了莫高窟,欣賞到了彩塑,他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還有的神態安詳。的確像課文中所說的是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板書)
9、莫高窟像這樣的彩塑有多少個?有兩千多個!這兩千多尊彩塑都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惟妙惟肖,精妙絕倫!(板書)
10、同學們,我們為有這樣寶貴的遺產而感到自豪,想不想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動畫:感情朗讀
第三板塊:欣賞壁畫:
1、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我們繼續來欣賞。
2、教師誦讀課文。
3、課文是怎樣寫出壁畫的宏偉瑰麗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輕聲讀讀第四小節。(學生自由讀)
動畫:邊讀邊思考
4、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句(PPT),大家響亮地把它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一句什么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句,承上啟下)這句話中有一個數字:四萬五千多平方米!這個數字告訴我們什么?(壁畫非常之大)壁畫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如果把我們這個教室四壁全都畫上壁畫,你算一算,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有多少個教室那么大?老師告訴你,有三百七十多個教室那么大,真宏偉啊!
5、壁畫那么大,畫了哪些內容呢?誰來告訴大家?(生讀內容的那段話)讓我們一起來觀賞一番這內容豐富多彩的壁畫。(從剛才大家專注的表情中,老師知道你們一定非常喜歡他們,那么讓我們把感情融入朗讀之中,一起來贊一贊它們吧!)
6、大家知道這些壁畫中哪些畫兒最美,人們最喜歡呢?(飛天)你從哪個詞判斷出飛天最美?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是阿,我們以后讀書時要善于抓住這些關鍵詞語,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那么飛天到底美在哪里?讓我們來看這一段話。(出示句子)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可以默讀,可以輕讀,也可以大聲讀,請你找出你喜歡的飛天,在書上畫一畫,在文字旁邊寫一寫,然后跟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學生讀)
動畫:讀讀說說
6、你最喜歡哪一種飛天呢?她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請大家選擇一句句子,結合自己的感受,展開豐富的想象,來說一說。
7、誰先說?你真會觀察。你能把它的美展示出來嗎?你真是個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你愿意帶著喜歡的感情來讀這一分句嗎?
8、同學們,飛天壁畫僅僅只有這五種姿態嗎?你怎么知道的?(省略號)壁畫中還會有哪些姿態呢?誰來仿照書上的句式說一說?
動畫:想想說說
7、(課件演示)一個個輕盈靈動的飛天,一個個柔美生動的形象,把我們深深吸引,更讓我們浮想聯翩。同學們,你們不僅要有發現美的眼睛,還要有善于表達美的能力!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描繪這美輪美奐的飛天!(學生齊讀)
9、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贊美這宏偉瑰麗的壁畫!(齊讀課文)
動畫:邊讀邊想象
10、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腦海里是否也浮現出了這么美的畫面呢?把這段話多讀幾遍,能熟讀成誦。(讓我們站起來,把美麗的壁畫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配樂背誦)
第四板塊:總結。
1、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同學們莫高窟中還有藏經洞呢?那又是一個怎樣的天地?這部分的內容下節課再學。
第五板塊:作業
下面請大家拿出一號本,把生字新詞每個抄寫兩遍。
給這篇課文編寫段落提綱。(前置性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游覽了莫高窟,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令我們心曠神怡,可當我們來到藏經洞時,我們的步履蹣跚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自由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準備填空。
2、填空:當讀到--------這句話時,我的內心涌起了--------
當讀到--------這句話時,我的內心充滿了--------
3、出示藏經洞里的經卷、文書、銅像等文物。
出示被帝國主義掠走的國寶數量:
英國13300件法國5779件前蘇聯10800件
日本600件美國22件丹麥14件
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210件?法國吉美博物館絹畫200幅
中國只剩下17500件
4、看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提示:你想對清政府、帝國主義分子、我們中國人各說寫什么?)這些都是由于清王朝*無能,所以大量珍貴的文物才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同學們,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充滿了對帝國主義的憎恨,同時也感到惋惜,帶著這種感情再讀讀第四自然段。
三、總結全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了莫高窟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還經歷了一次震撼心靈的洗禮。同學們一定懂得了:莫高窟不僅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和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更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恥辱,是一本沉甸甸的警世教科書。我們只有從小刻苦學習,學有所成,長大才能報效祖國。
2、莫高窟雖然地處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時他也是全國的古典藝術寶庫和佛教藝術中心。所以稱“莫高窟是-------------是----------------是----------------------。”(齊說)
四、總結寫法:課文的二、三小節都以第一句話簡要說明要描述的內容,接著圍繞這個句子作具體描述:先以一種整齊的句式作一般介紹,最后選擇一個典型作較為詳細的描寫。
五、作業:
1、關注每段關鍵句,給課文編寫提綱。(完成小練第四題)
2、繼續上網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或查閱資料了解另外兩大石窟(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9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并學會編寫段落提綱。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重點感悟“彩塑”的特點,牽移學法,為后面深刻體會“莫高窟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做好鋪墊。
教學流程
一、緊扣題目,設置疑念,激發情趣,引導初讀
1、開門見山:(事先板書好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18課,齊讀課題。
2、設置疑念:課前讀課文了嗎?那我來考考大家,你能結合課文內容猜猜“莫高窟”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3、這個“莫”字呀,讀音同沙漠的“漠”,在這里是沙漠的意思,“高”嘛,應該是--(引導學生說)是說她的位置高羅,請再讀課文,看誰最先發現文中哪段話與“莫高窟”的名字聯系最緊密。
4、相機學習文章第一段
①學生會答到: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②現在你知道“莫高窟”名字的由來了吧,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注意需要強調的地方。
5、讓我們再次把課題齊讀一下。
6、小結:我們讀書就是要這樣善于發現,善于思考。我想下面再讀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一定會更用心思考,善于發現了。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想緊扣題目,設置懸念,由猜謎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所謂“興趣是的老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相機引導學生進行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編寫提綱,尋文思路
1、過渡:課文是怎樣介紹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用心思考:
(1)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2)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
2、檢查自學效果。
①選擇正確讀音。
一尊(zūnzhūn)威風凜凜(lǐnlǐng)銀弦(xiánxuán)
敦(dūndēn)煌臥佛(fófú)菩薩(sàshà)
②讀四字詞語。這篇文章的語言優美簡練,運用了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一起來看看。
斷崖絕壁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嘖嘖贊嘆
精妙絕倫宏偉瑰麗豐富多彩成百上千
臂跨花籃懷抱琵琶漫天遨游翩翩起舞
引人注目燦爛輝煌__無能舉世聞名
(A讀詞語要讀出詞語的味道來,比如(師示范讀)“慈眉善目威風凜凜”B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自由讀C喊五位學生分行讀)
③過渡:同學們能通過朗讀來感悟詞語,很好,現在我們來解決讀文前提出的問題。
A、回答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相應點擊出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B、回答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事先打好橫線,讓說的同學上臺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C、下面請看大屏幕,哪些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呢?(學生會答到:2、3、4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并點擊出示。)
D、把段和自然段的段意依次排列起來就是編寫段落提綱。
將詞語串成句子!
小結并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莫高窟彩塑的美妙,體會文章語言的精妙。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的設計,旨在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初讀,落實“書不讀熟不開講“的理念,并讓學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而且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學會編寫段落提綱,理清文章思路,為學習整篇課文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精讀課文,欣賞彩塑,感悟語言,積累運用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主要突出介紹了彩塑的什么特點?
2、學生快速讀完后,應該找到:形象鮮明,神態各異。事先畫好橫線,讓生上臺板書。
3、課文圍繞這些特點,又是怎樣具體介紹的呢?試著完成以下表格:
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菩薩慈眉善目
4、同學們完成得不錯,你們能想象出菩薩、天王、力士和臥佛在你心中是什么樣的嗎?(可以就其中一個談談自己的想法。)
5、小結:談得不錯,下面老師出示四幅彩塑圖(打亂),你能辨別出來嗎?(學生應該很快辨別出來,繼而引導學生讀讀有關描寫四幅彩塑圖的句子。)
6、小氣的作者只為我們展示了這么幾種彩塑,你想不想把更多彩塑看個仔細看個夠?那怎么辦呢?
A.你可以盡情想象,除了書中說的幾種你還能想象出哪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來?(學生可能會說出:釋迦牟尼、彌勒、藥師、三世佛、七世佛,觀音、天王、力士等,如果說妖怪,引導一下:這里的彩塑都跟佛教有關,不會有妖怪的)你能想象出2千多種來嗎?(不能)
B.把這些都寫出來不是很好嗎?(窺一斑見全豹,畫蛇添足,留有想象的空間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C.其實更高明的是作者也巧妙地寫了所有的彩塑,告訴我們其他的彩塑也如這幾尊彩塑一樣個性鮮明。你能發現是哪一句嗎?
①學生回答后投示: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②老師帶來了一些莫高窟部分彩塑的圖片,想看嗎?有個條件,想看就要用心看,還要學會贊嘆。(播放圖片)
③看到這些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呢?
6、讓我們帶著贊嘆的語氣來讀一讀讀第二自然段。
7、會填嗎(點擊第2自然段填空題)按原文口頭填空,指導背誦。
8、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什么呢?我們下節課重點去關注莫高窟的壁畫。
【設計意圖:本部分的內容是整篇課文的重點所在,欲通過緊扣“形象鮮明,神態各異”八個字,從整體上把握彩塑的特點,繼而出示相應表格,讓學生理清層次,并讓學生先展開想象菩薩、天王、力士和臥佛的形象,再讓學生看圖辨認,達到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完美結合,在識圖過程中相機進行朗讀指導。除此之外,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其它彩塑形象,把書由“薄”讀厚。最后指導學生進行第2小節的填空、背誦,達到層層推進的效果,遷移學法,為后面學習“壁畫、藏經洞“的內容做好鋪墊,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精美。】
四、總結課文,編三字經,激發興趣,拓展提高
1、最后讓我們回顧小結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共同為莫高窟編個“三字經”。
投示:莫高窟,坐西北,地勢險,列崖壁,是明珠。
彩塑真,數量多,個性明,神態異,游人贊。
2、作業:預習第3-5小節,嘗試著編編三字經。
【設計意圖:三字經三字一句,通俗易懂,韻句靈活,朗朗上口,是小學生十
分喜愛的一種形式。通過此舉,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并且巧妙地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達到了拓展提高的目標。課后布置“預習3-5小節,嘗試著編寫三字經”的作業,定能在學生的內心掀起一股學習三字經的熱潮,使語文變得有趣、有效。】
板書設計:
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10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
過程與方法:以自讀自悟為主,積極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第2-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難點:學習作者從多方面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體會運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
一、基礎知識
1、補充詞語,給補充的字注音,解釋整個詞語,并選擇其中的兩個詞語造句。
斷( )絕壁
威風( )( )
惟妙( )( )
( )( )贊嘆
精妙絕( )
宏偉( )麗
漫天( )游
( )敗無能
造句:
(1)
(2)
2、填空。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 ,是舉世聞名的 ,這里的每一尊 、每一幅 ,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具體表現在 、 和 三個方面。
二、讀第二自然段回答問題。
1、這一段寫了什么?主要是圍繞哪個句子寫的?
2、這兩千多尊彩塑有什么特點呢?你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這些特點的?
3、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重點描寫的是哪尊彩塑?它有什么特點?
4、“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是形容人的神態的?
5、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6、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有什么反應?想象一下,游人們會說些什么呢?
三、讀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 ”。這個句子出現在第三自然段開頭,是個 句,起 的作用。
2、給第三自然段劃分層次,并說說你這樣劃分的依據是什么。
3、這些壁畫不但宏偉瑰麗,而且內容
4、哪些句子體現了壁畫的豐富多彩?
5、這么多的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6、作者是從哪兩個方面描寫飛天的特點的?
7、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寫一段話。
四、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填空。
“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字、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這句話中的 “六萬多件”說明了藏經洞里的文物 多,“各種經卷、文字、帛畫、刺繡、銅像”說明文物的 多。“曾”說明了
帝國主義列強從藏經洞里拿走的是 ,拿不走的是
五、作業。
1、背誦2—4自然段。
2、請你為莫高窟設計一段導游詞。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11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莫高窟》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為了讓學生更透徹地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文章從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三方面為學生作了介紹。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這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自學能力有待加強,因此教學時,我運用多媒體,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讓他們銘記:這一切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為,只有讓學生通過媒體,借助范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學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體驗莫高窟的美。這一點,我從學生的眼神、贊嘆中得到了肯定。并且在講到藏經洞的地方,運用多媒體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國主義破壞的錄像。這樣就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歷史,激起了他們悲憤的心情。并且進行適當地引導,更能讓他們懂得努力學習,振興國家的重要性。這樣,就完成了“三維目標”之一的情感價值觀目標。
在帶領學生深入走進課文的同時,我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的訓練。比如: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壁畫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練習說話。
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注意將文章的結構反復強調。不足之處是每一段的結構交待得不夠清楚。
對于課文中的過渡句進行了重點講解,告訴他們什么是過渡句,作用是什么。并且通過一個小練習,幫助他們真正理解與掌握。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每次教學結束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說了一句話,我沒有引導學生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要說明的問題。由于有些學生課前對莫高窟壁畫內容了解不深,在練習說話的環節中,出現了內容單調的現象,在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還不到位。
另外,學生朗讀水平的培養仍是重中之重。該怎樣朗讀,朗讀這一環節究竟該怎樣穿插在課文中還需要好好去摸索。對于課文背誦,在課堂上沒有能設計出一些好的環節來進行檢測。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好好總結的經驗,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反思,自己能從中有所得,為今后的教學添磚加瓦。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12
《莫高窟》是一篇記敘文,生動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示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這是一篇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每個自然段都有相應的中心詞或句子,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概括段意,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一起到了黃山觀賞了三大奇松,領略了雄偉壯觀的黃果樹瀑布,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去看看有著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結晶的莫高窟,同學們想不想去?
生:想。
師: 好,那我們一起走進課文18,走進莫高窟。
師: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每個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字詞或句子來介紹嗎?
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都能邊讀邊思考,有同學還用筆畫出來了呢,真棒,好,現在誰能和我們說說你找到哪些詞句來概括每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誰來說?
生:第一自然段,我認為是“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面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這一句可以概括這一自然段。
師:你找到這一句,找得真正確,那這句話介紹的是什么呢?
生:是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樣貌。
師:其他同學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那第二自然段呢?
生:第二自然段我認為是這一句“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
師:沒錯,這一段都是圍繞這一句寫的。
師:那誰能象前面的兩位同學找出能概括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句子?
生:“莫高窟有四萬五千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概括了第三自然段;“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藏經洞”可以概括第四自然段。
師:找得真正確,你們看是不是書上的語句呢?
生:是
師:你們覺得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難嗎?
生:不難,我們可以從每段中找語句來概括。
師:沒錯,可以抓住關鍵詞或句子來概括,同學們那文章最后給我們說了什么?
生:總結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恩,既然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前面我們也了解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那文中哪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莫高窟?
生: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 好,那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自然段歸為一部分?
生:可以
師:課文是按照了總—分—總的順序寫的,現在誰能告訴老師這篇課文你該怎樣分段呢?
生: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
師:沒錯,同學們把每段的意思弄明白了,很容易就分好了。現在根據前面概括的,誰能說說這三部分說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樣貌。第二部分介紹了莫高窟兩千多尊彩塑、四萬五千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和面積不大的藏經洞。第三部分總結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第二部分能概括得更簡潔些嗎?把關鍵的詞概括出來?
生:主要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用關鍵詞歸納確實簡潔,也能很好地概括出這部分的意思,真棒。
師:我們可以用第幾部分的意思來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主要寫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總結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案例反思:
在上《莫高窟》這一課,為了使學生能更容易,更準確地概括段意,我首先要學生把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并要求從每自然段找出關鍵詞或句子來概括,通過每段的意思之間的聯系給課文進行分段,學生可以很容易歸納出每部分的段意和主要內容,通過抓住段落中重點詞、句、中心句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和每部分的段意。
《莫高窟》教學實錄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設計理念: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朗讀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圖片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3、架設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知識面,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件
同學們,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許多聞名于世的奇跡為巍峨屹立的長城,規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馬傭,還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甘肅的東方塑像館、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其中要數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氣了,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藝術明珠”也叫“千佛洞”。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多媒體出示莫高窟的全貌圖。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確讀書的要求,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詞卡片讓學生讀。
(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主動探究,朗讀感悟
1、交流:同學們,課文是怎樣來寫這些文物的呢?
2、學習第一自然段。(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哪兒呢?(2)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段意。
3、學習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讀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瀏覽各種神態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樣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等詞。(多媒體出示“彩塑”中的“臥佛”)課文是如何描述臥佛的呢?通過欣賞圖片,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3)面對這一尊尊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的彩塑,游人在觀光時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出示各種彩塑的圖片讓學生當游客贊嘆這些彩塑.)
(4)指導朗讀。
(5)指導背誦。
4、學習第3自然段
(1)根據學第2自然段的方法學第3自然段.
(2)朗讀體會,想象畫面。(課件出示各種“壁畫”)欣賞各種姿態的飛天圖,朗讀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
(強調“有……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學習“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寫法。并用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
(4)引導朗讀。(可讓學生配上各種動作進行朗讀。)
5、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用以上方法自讀、質疑、討論。
(2)介紹“藏經洞”的發現及遭帝國主義掠奪的情況。
(3)指導朗讀、。
5、學習課文第五段
(1)介紹敦煌文化,理解“舉世聞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引導學生去聯想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結晶”的意思。
(3)指導朗讀。
四、課外延伸,構建聯系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游客介紹?
1、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說給家人、同學聽。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
[讓學生從事感興趣的自主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板書設計:
一顆明珠
莫高窟彩塑勞動人名的智慧結晶
壁畫
藏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