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內容,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3. 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學重點與難點:1. 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2.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詩人的心情以及隱者形象的理解。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小黑板。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課文。 二、品語言。 三、悟詩情。 四、寫詩意。 五、小結作業。 1.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文體,它用語簡潔,意境深遠,瑯瑯上口。這么多年的學習,大家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能吟誦一些嗎? 根據學生吟誦古詩的特點啟發其他學生,并教給學生積累知識的方法。 2. 揭示學習內容: 出示古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題目。 這首詩的題目你能讀懂嗎?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從字詞分析。 3. 簡介作者賈島: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賈島,大家對他一定不陌生,能談談嗎? 師補充:賈島被世人稱為“苦吟詩人”。他所寫的每一首詩中的每句話、每個字都經過他反復地推敲,所以才能被千年吟誦。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這種品質,認真研讀他的這首詩。 過渡:首先,讓我們先讀好這首詩。 1. 詩的朗讀不同于一般的課文朗讀,我們來聽一聽課文的錄音。 說說古詩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1讀準字音;2注意節奏,正確停頓。 2.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嘗試讀一讀,記住我們剛剛提出的要求。 檢查。 3. 這首詩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簡單易懂。老師相信同學們自己讀懂,有疑問提出來更好,記得在文中注上記號。 教師相機巡回指導。 1你讀懂了什么?結合詩句說說。 2你還有什么疑問。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云深”。 播放視頻,結合視頻理解。 3誰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4. 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過渡:詩是語言的精華,它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是無盡的,只要我們樂于尋找,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1. 今天詩人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拜訪隱者,隨著他和童子的對話一波三折。請同學們把古詩再讀一讀,以作者的身份走進古詩,體會一下詩人賈島的心情變化。 2. 結合詩句說,教師引導。 3. 這首詩中,只有詩人和童子的對話,而兩人對話的中心——隱者卻始終未出場,我們只是從他們的對話中對隱者的言行略知一二。這正好給我們創設了一個想象的空間:隱者到底是何方神圣,詩人為何不辭辛苦來尋他? 請同學們自己先思考一下,把你想到的和組內的其他人商討一下。 交流。 引導學生結合“松”“采藥”“云”理解。 4. 多么了不起的隱者啊,賈島怎么能不對他仰慕呢? 過渡:短短的古詩讓我們有了這么多的收獲。如果我們能動手把作者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寫下來,那就更好了。 1. 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起因、經過和結果。 2. 下面我們就按照這樣的順序說說作者一天的所見、所聞和所感。 引導學生多角度想象。 3. 同學們說得很好,但是口語有很多的隨意性,下面我們就來試著寫一寫。 時間原因,我們小組內分分工,按起因、經過(可分為兩個部分:一路上山間的景色和與童子的對話)、結果分四個人寫一寫,寫好的人幫助其他同學共同完成。 4. 交流。 教師相機指導、鼓勵,沒寫完的部分以說代寫。 1. 今天我們從品詩句、悟詩情、寫詩意,三個方面學習古詩,鐘聲的敲響并不意味著一節課的結束,課后仍需要同學們多讀、多悟、多寫,并用這樣的方法學習課內外的古詩。 2. 作業:1朗讀并背誦古詩。 2.繼續完成小練筆。 板書: 尋隱者不遇 品詩句 悟詩情 寫詩意 指名學生吟誦。 師生齊讀。 討論交流。 學生說通順連貫的話。 指名學生作答。 齊讀。 認真聽。 多角度說。 自由練讀。 指名讀,評價,齊讀。 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嘗試探討。 用自己的話理解。 自由練說。 集體交流。 齊讀。 自讀自悟。 指名學生說。 小組討論學習。 指名匯報。 齊讀古詩。 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集體交流。 小組內合作寫作。 指名學生按順序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