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 教案4
(4)女生齊讀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①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交流:母親的聲音甜美,充滿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親動人的音韻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飄逸。
(6)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聽著這樣的歌謠,你會想些什么?
(7)齊讀: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2、學習6~13自然段
(1)自由讀6~9自然段,找出描寫母親形象的一句話
(2)出示: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自由讀10~13自然段
①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交流
③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3、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三、教師小結本課內容,學生質疑。
四、布置作業:
1、 感情朗讀課文。
2、 摘抄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3、 自由做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讀讀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說說體會。
2、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課文的最后部分內容。
自學指導:文章中“我”的啟蒙老師是誰?你從哪兒能讀出來?
1、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輕聲讀。
(2)指名讀。讀了這段話,你有何疑問?學生質疑。
2、出示投影,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
(1)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謠,是怎樣使我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的?
(2)母親是怎樣用她的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的?
3、全班交流。.出示最后三句話
(1)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么?
(2)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3)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指名讀,齊讀。
4、(幻燈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謠。)
(1)五首民歌民謠有何不同?理解“歌謠”、“童謠”兩個詞語的區別。
(2)大聲地讀一讀這五首民歌民謠,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學生自由地談談對歌謠的理解和自己讀后的想象)
(3)通過歌謠的理解來理解最后一小節中“含蓄、明快、風趣、流暢”等詞語的意思。
(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謠啊,正是母親唱的這些優美生動的歌謠為“我”開啟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帶來濃濃的詩情,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板書)再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中的最后一句話,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三、拓展:這么美的歌謠你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我也找來了兩首歌謠,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幻燈出示)讀一讀。說說你喜歡嗎。
四、總結全文
1、 默讀課文,討論: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
2、 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