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18、莫高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2、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指導分段。 3、檢查自學效果: (1)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正音。 (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指導寫字 1、自由讀一讀 2、用你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 3、交流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教學難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一、主動探究,朗讀感悟 1、交流:同學們,剛才在錄象上你們看到了洞窟內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畫、藏經洞) 2、學習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 (3)學生交流質疑,教師相機點撥。 (4)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結合評價,指導朗讀) (5)(點擊第2自然段填空題)按原文口頭填空,指導背誦。 (6)小結學法。 3、學習第3自然段 (1)根據學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2)討論交流自學效果。 (3)朗讀體會,想象畫面。 ①(點擊“壁畫”)欣賞各種姿態的飛天圖,朗讀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 (出示“有„„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學習“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寫法。) ②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 (點擊句子“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引導學生改為“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有„„”的句式。) ③用這樣的句子來介紹圖上的內容嗎?(發揮想象,從游人說開去。) (4)引讀背誦。 板書: 有„„有„„有„„還有„„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教學難點: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一、學習課文第三段 (1)介紹敦煌文化,理解“舉世聞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引導學生去聯想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結晶”的意思。 (3)指導朗讀。 5、學習課文第一段。 (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哪兒呢?齊讀第一段。 (2)(點擊“莫高窟”)圖文對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指名分讀第2、3、4自然段) ①課文是如何描述臥佛的呢? ②面對這一尊尊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的彩塑,游人在觀光時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 a.找中心句 b.讀文質疑 c.品讀背誦 6、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用以上方法自讀、質疑、討論。 (2)介紹“藏經洞”的發現及遭帝國主義掠奪的情況。 (3)指導朗讀、背誦。 二、創設情境,復述課文 1、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游客介紹? 2、練習、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位置 甘肅敦煌 莫高窟 彩塑 栩栩如生 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壁畫 宏偉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