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箭
1.認讀生字詞。(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詞語的意思)
“擂”讀作léi,不讀成lèi;“丞”讀作chéng,不讀成cén。
比較下面各組字,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雷—擂內—吶屬—囑日—曰
愉—瑜昨—詐吾—語勿—匆
2.初步理解課文意思。
3.指名逐節朗讀課文。(正音、評讀)
四、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回答問題。(理清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后第二題)
2.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借箭的過程:準備→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
3.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9自然段)、三(10自然段)、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五、自己練習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全文內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認識孔明、周瑜這兩個人物的特點。
2、進一步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3、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把對名著《三國演義》的認識加深、擴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8課《孔明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課,我們已經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三段
1、請同學們翻開書迅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諸葛亮的特點?(板書:神機妙算)
2、你從哪句話知道的?生讀句,“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3、“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于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4、針對“神機妙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預測:為什么要用“神機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樣神?……教師擇要板書問題。)
(二)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研究諸葛亮“神機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處?聯系全文思考: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一邊默讀,一邊勾劃,一邊批注。)
生默讀課文,思考。
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這個問題。
建議每個小組中的人員分好工:先是一人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材料與解決這個問題有關;讀完課文后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匯報,其余同學準備補充。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