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詞,掌握“脊梁、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耐人尋味”等詞語。
2、根據重點段落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從“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了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初步感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點:
從“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了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季羨林與小作者的對話內容。
一、開門見山,直入課題。
出示季羨林簡介。
師:今年已經九十八歲高齡了,從1935年起,曾經留學德國十年,被德國這個愛花的民族,被德國人與眾不同的養花深深感動。1985年他又一次來到德國,勾起了他的回憶,寫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齊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題目中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反義詞),注意讀好,一齊再讀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隨著季老的介紹去欣賞德國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注意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后想想,圍繞著花,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出示兩個新詞。
wǎn
莞爾一笑
抽讀。
師:“莞爾一笑”是怎樣的笑?
chà yān
姹紫嫣紅
抽讀。
師:“嫣”寫的時候哪兒要特別注意?在生字表邊上寫一寫。
再齊讀一遍。
3、交流:說說圍繞著花,課文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4、師:我們已經看到了全文的脈絡,接下來,請同學們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試著根據重點段落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課文四個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點。誰來把兩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課文,領略風情。
1、師: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話就說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找出來。
出示: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這句話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二層是“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兩層意思是并列的,所以中間用了分號隔開。
2、瀏覽課文,文中哪些語句具體在寫“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哪些語句具體在寫“自己又看別人的花”,分別找出來。
a、交流:“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出示: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師:自由讀讀這段話,怎么就能看出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①“花朵都朝外開”
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師:在這兒“花的脊梁”是什么?
師:假如你就是屋子的主人,你為什么要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讓花都朝外開?
這時,你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的心情怎樣?
師:德國人養花真是與眾不同,非常奇特呀!(板書:奇特。)齊讀。
b、交流:“自己又看別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