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精選13篇)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讀來令人心靈震憾和感動不己的課文。一個加拿大年僅6歲的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聽起來,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小孩子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可能實現的夢卻變成了現實,而且影響著越來越多人去關愛和幫助別人。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夢想,會給人帶來希望,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動力,能創造出奇跡。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學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復述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夢想是怎么實現的?”“這個夢想究竟有什么樣的力量?”三個問題的剖析理解,領會文章中心。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含義深刻的句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
重難點、關鍵:
1、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預習作業:
1、搜集有關資料。
2、自讀課文,嘗試理解“夢想的力量”。
教具準備:
課件(出示課文有關句子,相關資料及圖片)
教 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
1、師板書“夢想”。
2、師:“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夢想的實現付出努力。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ㄉ勛约旱膲粝耄
3、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并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板書,完成課題。)
4、現在請大家一起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感知“夢想”
1、自由讀文,讀通、讀順課文。
2、字詞質疑,師生共同解惑。
3、再讀課文,說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4、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上課時大家一起解決。
三、再讀課文,走進“夢想”
1、自由讀文,討論“瑞恩的夢想是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理想?”
2、畫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1)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
(2)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3)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3、指導感情朗讀畫出的這些句子。
四、細讀課文,實現“夢想”
1、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么實現的?
2、生自由討論,師相機指導點撥。
(1)為攢夠這70元錢,瑞恩做了很多家務活。
、僬页鼍渥樱涸谡n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讀出來。(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放進餅干盒)。
、谡归_想象: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什么使這個6歲的孩子放棄玩的機會,做那么多的家務?瑞恩小小的心會怎么想?
、劾首x這段話,加深體會。
(2)瑞恩的行動感動了很多人,他得到了許多有愛心的人的支持。
、僬页鱿嚓P句子。(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張25元的支票……籌齊了打一口井的錢。老師……使瑞恩和同學們跟非洲的孩子通上信。)
、谡归_想象:
當人們在媒體上知道瑞恩的故事后,會怎么想?
、壑笇Ц星槔首x。
3、啟發思考:是什么讓瑞恩的夢想成真?
(不僅是錢,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同情和愛心)
五、感受“夢想”的力量
1、課件出示句子:
“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泥?”
指導感情讀句子。
2、引導交流:瑞恩的夢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為非洲人民送去了健康與希望)
3、你還認為“夢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引起了人們愛的共鳴)
六、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課件播放:2003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做客中國。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說:“我要為取得干凈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2、師總結: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為自己鼓起前進的風帆,克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實現夢想而奮斗;同時也感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了現實。
同學們,夢想的力量大嗎?
3、有感情地讀最讓自己感動的段落。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一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17、 夢想的力量
挖井——喝上干凈的水
瑞恩 非洲孩子
自己掙,得到幫助
水泵 挖一口井 鉆井機 “瑞恩的井”基金會
教學反思:
整節課,我始終圍繞“夢想”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首先讓大家感知“夢想”,初步體會瑞恩那顆關愛他人的心,然后通過學生自學、相互探究、討論,進一步體會瑞恩為實現“夢想”而付出的努力,最后通過我的啟發,引導學生領悟“夢想”的力量,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引導他們質疑、探究、總結,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在學生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這一環節上,我引導不夠深入,所以,在下節課評析學生“讀后感”的同時將進一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2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課堂上學生有點到要處,但是自己沒有很好地抓住,沒有深究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一直想著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高潮即將來臨又把它壓下去,實在是一種遺憾!雖然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敝挥卸嘧x,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如果能讓我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今天看了王燕的《夢想的力量》這一課。不僅使我想起了葉圣陶曾經說過的話:“就教學而言,精度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薄叭绻蛔⒁庥诰,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熬x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這段話葉老精辟地闡述了精度與略讀的關系,精度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度一樣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加強對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度、略讀和劉瀾!边@里同樣提出略讀的要求。其實,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為此我們應明確如何把握略讀課文,我認為:
1、略讀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只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因此,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學。
2、略讀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機會。略讀課上,學生學得更自主、更放開,教師說得更少、更精到。
3、略讀教學作用應該多重。略讀課文一般都排在單元的最后,這樣編排的目的除了遷移精度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外,還應該讓略讀課文發揮總結與延伸的作用。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讀完第一遍,我把教學的重點定位在瑞恩的夢想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學習瑞恩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善良和堅持不懈。但是我始終覺得這并不是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全部,“夢想的力量”應該不僅僅只有這些。再讀課文,我看到了小瑞恩的夢想從最初的“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變成了“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而他為實現這夢想,愿意堅持不懈地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梢姡@夢想,鼓勵著瑞恩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著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斗。同時,我還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被瑞恩的夢想,被瑞恩對待自己夢想的那種執著與堅持而感動,愿意與瑞恩一起共同實現他的夢想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點貢獻。瑞恩的夢想激起了更多人的善良和同情心。這“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在課文中,在瑞恩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在一步一步地提升,從個人一直延伸到兩國人民的友誼。
在課堂教學中,我緊緊扣住“夢想的力量”來展開教學,引導孩子在學習“瑞恩的夢想是如何實現的”的過程中,層層深入地體會“夢想的力量”也在逐漸地擴大影響,像數學里面畫坐標一樣,直到無限遠。我認為這樣的教學能培養孩子由淺入深地剖析文章內涵的能力,教會學生讀懂更多的好文章。
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教給孩子如何去學習,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從教材的內容、教材的編排等方面去鉆研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教育價值。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意識到雖然課前做了較充分的準備,但是教學中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在具體的教學中不斷地準備,隨機應變,大膽取舍。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讀起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們倍受感動,文中還有許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獻上了愛心,這同樣使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根據我們班學生不太懂得關心別人的現況,設計這篇課文我意在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斗。我設計了五個環節:1、初讀課文,感知內容。2、快速瀏覽,體會情感(抓住字、詞、句去感受瑞恩的善良、堅強和執著)。3、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4、創設情景,升華情感。5、師生互動找尋收獲。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因此,教學一開始,我首先講述故事的梗概,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想法?為什么?你曾有過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的經歷嗎?五年級學生也愛聽故事,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饒有興趣的故事,可使學生的神經中樞引起興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雖然這篇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下次如果能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在學完新課后,我問:“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學生深思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又讓每個孩子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孩子們紛紛提筆就寫,生怕下課寫不出來。許多孩子充分利用午休的時間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當天下午,我收到了一段段熱情洋溢的美文!
從學生的課堂反應及課后作業來看,大多數學生已懂得了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斗。教學目標基本達到,整堂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小結: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并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
。ò鍟,完成課題。)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ㄕn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講研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夢想,感動愛心。
1、讀第一、二自然段:
⑴瑞恩產生夢想的原因是什么?瑞恩的夢想是什么?
、浦该麑W生說并指名讀“在非洲……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浅鍪痉侵藓⒆由畹臓顩r資料(錄像或圖片以及文字資料)。
、三R讀這段文字。
教師:所以,瑞恩才有這樣的一個夢想──(齊讀)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有干凈的水喝。
2、教師:
瑞恩夢想僅僅是為了實現挖一口井讓非洲孩子喝上干凈的水嗎?自由讀課文3~13自然段。劃出瑞恩實現夢想變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么?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有感情的朗讀,并在小組中討論。
3、學生自學。
4、反饋:
、沤處煶鍪颈砀,小組討論。
⑵小組學習,匯報。
⑶教師讓學生把自己富有個性的答案寫再題板或紙板上,再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個板書,貼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瑞恩實現夢想的艱難。
、却藭r,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饋。
教師:是啊,這一個夢想看是簡單,其實要耗費多少心血!從70元錢的一個水泵到2000元“潔凈的水”募捐項目到再增加鉆井機。這對一位六歲的孩子來說談何容易。假使僅僅靠瑞恩一個人的力量這個夢想永遠無法實現。
、勺x課文,在瑞恩行為的感動下人們都為幫助瑞恩實現這個夢想作了什么?
、首杂勺x劃出的句子,此時你們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5、瑞恩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和父母一起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
四、設身處地,升華情感
1、自由讀瑞恩和父母來到安格魯與孩子相見的情景。
2、指名讀句子,出示:
⑴車子開進村莊,5000多名孩子……安格魯小學社區建造!
、坡牭竭@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動幸福的眼淚。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誰會不在此時流淚呢?
①齊讀,并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流淚?這樣大的力量指什么?
、邶R讀,理解“對于我們來說,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現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會對瑞恩說什么?小組討論,回答。
五、回讀課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并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系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2、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3、資料展示:
⑴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
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于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愿望──為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后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說》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說:“我要為取得干凈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⑵非洲因缺水陷入貧困的故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非洲的水資源危機致使每年6000人死亡,約有3億非洲人口因為缺水而過著貧苦的生活。在未來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億人口將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這將進一步導致他們由于缺少用于灌溉農作物的水,使得農業產量會繼續減少。專家認為,未來23年,由于缺乏足夠的水,非洲糧食產量將減少23%。
對于生活在尼日爾農村的人來說,到距離村子6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們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附近的幾個村子只有這一口水井,孩子們要喝水,莊稼更需要水,在他們這里,水就是命根子。他們精心澆灌著莊稼,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日益加重的旱情影響,肯尼亞北部地區數千人面臨饑餓死亡威脅。近些年來,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幾千公頃的森林消失,加重了當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饑餓等問題。世界糧食組織日前警告說,如果非洲之角的600萬災民不能得到及時和足夠的援助,這一地區將面臨人道主義災難。近幾個月來的干旱少雨已使東非地區以放牧為生的居民失去了數萬頭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離鄉,到其他地區去尋找食物和水源。東非國家的旱災已經危及上百萬人的生存,災民們飼養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們失去了收入來源,無力購買所需的食物。
近些年來,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幾千公頃的森林消失,加重了當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饑餓等問題。世界糧食組織日前警告說,如果非洲之角的600萬災民不能得到及時和足夠的援助,這一地區將面臨人道主義災難。近幾個月來的干旱少雨已使東非地區以放牧為生的居民失去了數萬頭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離鄉,到其他地區去尋找食物和水源。東非國家的旱災已經危及上百萬人的生存,災民們飼養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們失去了收入來源,無力購買所需的食物。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快速默讀課文、補充介紹背景等了解瑞恩的夢想及夢想產生的原因。
2、通過認真讀文,明白瑞恩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的努力。
3、感受夢想給瑞恩的力量,體會瑞恩善良、堅定執著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課件 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夢想的一篇課文,一起把課題讀一讀。
2 、圍繞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二 、圍繞“夢想”,感受夢想的力量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認真地去默讀這個故事。根據這些問題請同學們拿出你的筆邊讀邊劃一劃圈一圈。(屏幕出示)。
問題一:文中介紹了誰有什么樣的夢想?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夢想?
。1)那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追問:板書:瑞恩.( 幾歲的瑞恩,板書:六歲)剛才這位同學找到了這一句做為他的夢想(出示第一句)。那,對于他的回答,誰還有補充?。出示第二句(我發現同學們很會讀書, 對,你們找到的這兩處都寫到了瑞恩的夢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還有沒劃出來的同學請補上。那請同學們再來看看這兩句話,通過比較,你發現有什么不同?你的觀察真仔細!出示另一組。
(2)是呀,他的夢想從為非洲的的孩子挖一口井,到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潔凈的水,他的夢想在不斷的變大.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3) 那瑞恩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夢想呢?是呀,非洲是一個缺水大國,由于常年干旱,用水問題不斷的惡化和蔓延,就如書上介紹的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隨著屏幕讓我們一起去非洲感受一下吧!
(4)面對此情此景,讓我們清晰得看到非洲的人們是多么需要潔凈的水。
正因為這樣,年僅六歲的瑞恩做出了這么一個決定。也正因為這樣,年僅六歲的瑞恩才有了這么一個夢想。讓非洲的人們能(板書:喝上潔凈的水),這就是瑞恩的夢想。那通過這兩句描寫小瑞恩夢想的句子,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小瑞恩有一顆怎樣的心?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5)面對年僅只有六歲的瑞恩,要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要實現這樣的夢想,那他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呢?你從文中哪里看出來?請同學們快速地到文中找一找。
問題二: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你從文中哪里看出來?
。6)引:70元只夠買一個水泵,這里能看出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2000元的一口水井,應該說這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為安格魯小學社區挖的一口水井同樣是瑞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覺得文中還有更具有說服力的地方。
你真能干!好,那就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起讀。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是呀,一年左右的時間……8個國家……30口水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那是誰創造了這樣的奇跡(指),那又是什么創造了這樣的奇跡?(讀題)一年時間就為非洲8個國家打了30口水井,我們有理由相信,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的夢想終將能夠實現,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這段話。(再讀這段)
(7)多么了不起的小瑞恩啊,老師也和大家一樣,被小瑞恩能實現這樣的夢想而深深感動。那僅僅只有六歲的瑞恩啊,能讓這樣艱巨而偉大的夢想成真,你又產生了什么新的問題嗎?
問題三: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瑞恩做出的哪些努力深深感動了你?
。ㄊ茄剑鸲鞯膲粝胧窃鯓訉崿F的呢?那請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再次默讀這篇課文找一找,同學們可以邊找邊把你的感受寫在相應的句子邊。)
。8)請同學匯報,并課件展示。
是呀……那(……)是寫他在為了掙買什么的錢而努力呢?為了掙這70元錢,小瑞恩就做了這件事嗎?他還做了哪些努力呢?
。ㄕn件演示:為地毯吸塵、擦窗子、撿松果、撿樹枝、考試取得好成績)為了幫助瑞恩實現他的夢想,母親為他準備了一個餅干盒,并畫上了一個積分表,上面有 35個格子,每增加兩元就可以涂掉一個空格,就這樣為地毯吸塵讓瑞恩掙了兩元錢,一個格子被涂掉了……除了這些,瑞恩還可能做了哪些努力呢?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是呀,小瑞恩就是這樣腳踏實地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著,在瑞恩的努力下,35個格子終于都被涂掉了。
(9)從小瑞恩做的這些努力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除了這里,文中還有哪些瑞恩所做的努力深深感動了你?
2000元,對于一個年僅六歲的瑞恩是多么大的一筆錢啊,瑞恩放棄了嗎他依然……?
是什么讓瑞恩這么執著地為了實現他的夢想而不懈努力呢?其實,這就是……讀題。
。10)夢想的力量不僅僅激勵著小瑞恩(堅定不移)地努力著,他同樣也感動了許許多多這樣有愛心的人們,那在瑞恩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一段)
。11)當媽媽的一位朋友將瑞恩的事寫成文章發表后,在報刊上許多人看到了這篇報道,互相傳誦著瑞恩動人的故事,白發蒼蒼的老人知道了,幼兒園的小朋友知道,身患殘疾的叔叔知道了……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人都知道了,那他們會怎樣想,怎樣做呢?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人,展開自己的想像寫一寫。(小練筆)相信你也是一個有著同樣愛心的孩子。
。12)就這樣,夢想的力量將愛心在慢慢地傳遞著,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愛心傳遞的隊伍中去。(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小結:是呀,夢想的力量,激發了瑞恩善良、執著的內心,夢想的力量,喚起人們對于公益事業的關心和熱愛,夢想的力量,更促進了非洲和加拿大人們之間的友誼。
。13)那就讓我們滿懷激動的心情一起去感受那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吧!一起把文章14到16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三、總結、升華。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同學們也有美好的夢想,那希望你們能像小瑞恩一樣,在自己不斷的努力和追求中,夢想成真。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5
【教材簡析】
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著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著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斗;同時也感動并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瑞恩夢想的實現大體經歷了三個步驟,一是籌集70塊錢,二是籌集2000塊錢,三是籌集買鉆井機的錢。作者是如何將這三次籌款寫清楚、寫具體的,這正是學生需要向作者學習的表達方法。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執著的態度并要堅持不懈地奮斗;二是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設計理念】
本案設計從質疑課題入手,激發學生探求的興趣。然后通過讀、思、議、說、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夢想的力量”,引導學生全程參與,使他們讀懂并理解課文,在閱讀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啟發與教育,在探究活動中達到自悟自得,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閱讀江菲發表在《中國青年報》的原文《夢想的力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你有什么夢想。
2、出示課題──夢想的力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歸納:
⑴ 課文寫了誰的什么夢想?
、啤∵@個夢想是怎么實現的?
⑶ 這個夢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讀課文,理解“夢想”
1、自由快速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想想“課文寫了誰的什么夢想”,劃出有關句子。
⑴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又干凈的水喝。
、啤∷麄儾粦撨^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⑶ 那我攢錢買鉆井機吧……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2、補充非洲缺水的資料:
非洲的安格魯地區長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處池塘。這里常年有1/4學生患有霍亂、傷寒和其他嚴重的水生寄生蟲疾病。3.1萬多居民,卻沒有一名醫生,1/5的孩子在5歲前就死掉了。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共有11億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農村和1/4的城鎮近3.3億人口缺水,整個非洲缺水人口達4億,占非洲總人口的66%。近年來,非洲旱災頻發,因飲用不清潔水引發的各種疾病,每年都要奪走數以百萬計非洲人的生命。有關專家估計,非洲缺水問題還有可能繼續惡化和蔓延。
這一資料的補充,能震撼學生的心,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指導讀出瑞恩的決心大,語氣堅。
三、再讀課文,明晰“夢想之路”
1、加拿大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要為遙遠的非洲孩子們挖一口井,還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聽起來,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小孩子的夢,一個無法實現的夢。那么,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
⑴ 找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⑵ 指導朗讀最后四個自然段。
2、快速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樣實現的?
3、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拧∪鸲鳛閿夠70塊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佟≡谡n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大聲朗讀。
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瑞恩把得到的錢,都放進了那個餅干盒里。
、凇∠胂瘢6歲孩子為地毯吸塵干兩個多小時,會累成什么樣?
、邸∷伎迹阂瞿敲炊囝~外的家務活,對于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堅持下來,干了4個月。是什么使他放棄玩耍的機會,堅持4個月時間,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務活?當時瑞恩心里會怎么想的?
④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啤∪鸲鞯玫搅送瑢W、老師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佟≡谡n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a、媽媽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執著感動了,她決定幫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寫成文章,登在當地的報紙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張25元的支票……瑞恩籌齊了大一口井的錢。
c、瑞恩的老師沒想到……使瑞恩和同學們跟非洲的孩子們通上了信。
② 想像:當人們在報刊、雜志、電視電臺中聽到瑞恩的故事后,他們會怎么想的?
、邸∮懈星榈乩首x這三段話。
4、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這一過程的呢?
四、感悟“夢想的力量”
1、再次朗讀最后四個自然段,感受夢想成真的喜悅和激動。
2、當瑞恩來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邊時,他會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為什么而激動?為什么而幸福地流淚?
3、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默讀課文,深入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五、暢談感受,深化主題
讀完這篇課文,同學們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你可以聯系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夢想的力量
竟有如此之大!
籌集70塊錢──做額外家務活
籌集2000塊錢──感染了周圍人
籌集買鉆井機的錢──感染了更多人
【練習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
2、“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哥哥和弟弟都出去了,瑞恩干了兩個多小時!痹谶@兩個多小時里,他是怎么度過的呢?寫一段話。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爺爺知道了瑞恩的夢想,雇他去撿松果;暴風雨過后,鄰居們去請他幫忙撿落下的樹枝;考得了好成績,爸爸給了他獎勵……”這省略號里還會有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有什么夢想?讀了這篇文章,你有怎樣的感受?請寫一段話。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建議】
本文為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注,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6
一、 說教材
《夢想的力量》是小學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的、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事情的經過。瑞恩夢想的實現大體經歷了三個步驟:一是籌集70塊錢;二是籌集2000元錢;三是籌集買鉆井機的錢。這三個步驟對瑞恩來說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艱難。瑞恩的夢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臨著一次比一次愈加嚴峻的考驗,作者是如何將這三次籌款寫清楚,寫具體的,這正是學生要向作者學習的表達方式。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復述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說教法
因為本課是略讀課文要一課時教完,而課文篇幅較長,教學本課時我嘗試著采用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課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學生預習中利用工具書和結合上下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么?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借助“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圍繞“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夢想是怎么實現的?”“夢想究竟有什么力量?”這幾個主要問題,剖析理解,領悟文章的中心,實現教學目標突破中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讀代講法。
五、說學法。
1、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種多樣的“讀”,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夢想的力量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使夢想成真。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夢想”是什么
1、出示自學指導(一)
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將課文讀通順、讀準確,自學生字詞。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課文寫了誰的什么夢想”?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認讀生字詞。
4、交流思考題。
①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
、谒麄儾粦撨^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畚蚁胱尫侵薜拿恳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5、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6、瑞恩產生夢想的原因是什么?
7、補充非洲缺水的資料。圖片和文字。(非洲的安格魯地區長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處池塘。這里常年有1/4學生患有霍亂、傷寒和其他嚴重的水生寄生蟲疾病。3.1萬多居民,卻沒有一名醫生,1/5的孩子在5歲前就死掉了。近年來,非洲旱災頻發,因飲用不清潔水引發的各種疾病,每年都要奪走數以百萬計非洲人的生命。有關專家估計,非洲缺水問題還有可能繼續惡化和蔓延。)
四、“夢想”怎樣實現的
出示自學指導(二)
1、默讀課文3—13自然段,思考:(1)瑞恩的夢想是怎樣變成現實的?畫出瑞恩不斷努力實現的夢想及在實現過程中所做的工作。
。2)瑞恩為攢夠70塊錢,做了哪些家務活?
(3)在瑞恩行為的感動下人們都為幫助瑞恩實現這個夢想做了什么?
2、學生自學。
3、教師出示表格,小組討論交流。
瑞恩的夢想
實現的目標
瑞恩所做的工作
瑞恩的態度
你的感受
挖一口井,讓非洲的每一個孩子喝上干凈的水
70元買一個水泵
為地毯吸塵、 、
、 、
爽快地答應
瑞恩的善良
執著
有愛心
懂得關愛他人堅持不懈
2000元挖一口井
許多人伸出熱情的手,獻上愛心,紛紛捐款。
興奮的答應
買鉆井機
班上的同學加入捐錢打井行列
聲音很小,但很堅定
(1)瑞恩為攢夠這70塊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僭谡n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大聲朗讀。
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為地毯吸塵……瑞恩把得到的錢,都放進了那個餅干盒里
、诤猛媸呛⒆拥奶煨,瑞恩還是一個孩子,是什么使他放棄玩耍的機會,做那么多的家務活。同學們,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會怎樣?當時瑞恩心里會怎么想的?
、塾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2)在瑞恩行為的感動下人們都為幫助瑞恩實現這個夢想做了什么?
(3)當人們在報刊、雜志、電視電臺中聽到瑞恩的故事后,他們會怎么想的?
。4)自由讀劃出的句子,此時你們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教師:是啊,這一個夢想看似簡單,其實要耗費多少心血!從70元錢的一個水泵到2000元“潔凈的水”募捐項目到再增加鉆井機。這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談何容易。假使僅僅靠瑞恩一個人的力量這個夢想永遠無法實現。
4、你覺得瑞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
出示:我覺得瑞恩是個 的孩子,我從這句話可以看出:
我覺得瑞恩是個 的孩子,有一處是這樣寫的:
5、瑞恩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和父母一起來到了烏干達的安格魯。
出示自學指導(三)
、倮首x課文第十四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
、诋斎鸲鱽淼椒侵藓,站在“瑞恩的井”邊時,他會想些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5、討論:你還認為“夢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夢想的力量,能夠喚起人們的愛心,能夠為非洲人民帶來生存的希望,能夠為非洲建設作出貢獻。
6、“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已經為非洲打了30口井。
資料鏈接: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說》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
四、回顧拓展:
1、假如你現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會對瑞恩說什么?
2、 學完課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有那些收獲?
3、練習簡要地復述故事。
附板書設計:
17* 夢想的力量
瑞恩→挖井(喝上干凈水)→非洲孩子
自己掙、得到幫助
水泵→挖井→鉆井機→“瑞恩的井”基金會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7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鎮中心小學 李 寧】
〖把學生引進想象的天地·講故事,創情境,培養想象力〗
國家教育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辈谎远,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必須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為前提。
想象,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馬克思曾經說過:“想象是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睈垡蛩固挂矎娬{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笨梢赃@樣說,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發明。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任務一方面要教會學生聽、說、讀、寫,另一方面要挖掘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培養想象力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是作文教學中的“寫作文” 更是離不開想象。學生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就能使文思縱橫馳騁,凌空翱翔,從而使寫出來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景物描寫生動形象、有聲有色。
教師生動、形象、精煉、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饒有興趣的故事,可使學生的神經中樞引起興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教學《夢想的力量》一課時,我首先講述故事的梗概,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想法?為什么?你曾有過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的經歷嗎?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安徽省蕪湖市北塘小學 徐玉萍】
〖實踐陶行知思想,簡簡單單教語文·“真做”,把寫的訓練落在實處〗
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走過第五個春秋,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地反思自己走過的路程,更加懂得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真諦。
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就是要一切都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要“真教”,不要“假教”,就應該為學生的“學”考慮,因為只有“真教”,學生才會“真學”,才會“真做”。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和思想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扎實、樸實、真實。這讓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 “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陶行知先生有句詩:“行動是老子,思想是兒子,創造是孫?多么形象的比喻啊,行動、思想、創造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就能得真諦,做一個真實的人。當然,這三者之中,“行動”最為重要,沒有“行動”,“思想”和“創造”就沒有了著落。由此看來,我們在教學生“學做真人”時,應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注意引導學生多“做”,即多“讀”多“寫”(“讀”在前文已談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了)。語文教學最根本的東西是語言運用,所以,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教學呼喚教師把寫的時間留給學生。
例如:學習《橋》一文,教師提出:“同學們,老漢犧牲后,村民們會怎么做,怎么說?”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如:
讓學生以村里的一個孩子口吻寫“爺爺,我們想您!”,以一個普通村民身份寫“老支書,慢走!”或“揮淚送別老支書!”,以一位記者的口氣寫“我們永遠紀念您!”或“洪水退后……”
再如:學習《夢想的力量》一課,教師提出:“瑞恩滿懷希望的去募捐,當他得知70元錢只夠買一個水泵時,他并沒有失望,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干些活掙更多的錢吧!”雖然這非常非常難,但瑞恩依然執著地做著。他的執著感動了媽媽的一位朋友。她決定幫幫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她把瑞恩的事寫成了文章。”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
如果你就是媽媽的朋友,你會在文章中寫些什么呢?
我們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能始終記住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設計寫的訓練,時時處處將讀寫結合起來,何愁學生的的語文功底不深。
我們感到很幸運,中國的教育有陶行知先生這樣一位理論和實踐均豐富的教育家給予指導,F在,我們能在新的課程改革的道路上邁著穩健的步伐,更加體會到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教育思想的偉大。我們將在陶行知理論指導下,與新課改、與語文一路同行,共同成長!
“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边@是一種樸實的教學態度,是一種求實的教學精神,更是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讓我們把語文教得實在一些,再實在一些!
【山東省文登市河南完小 原雯霖】
〖巧設小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運用教材中的空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現行的“五段式”作文教學,學生在一學期內只練習了八個“語文園地”中的習作,并且容易形成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現象。為了扭轉這種費時、低效的習作訓練的局面,我想到了“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的古訓。于是,我嘗試著來巧設小練筆,增加學生的習作機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F將我的幾點粗淺的做法總結如下:
在學完《夢想的力量》一課后,我拋出一問:“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學生深思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又靈機一動,讓每個孩子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孩子們紛紛提筆就寫,奮筆疾書,生怕下課寫不出來。許多孩子充分利用午休的時間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當天下午,我收到了一篇篇熱情洋溢的美文。有的孩子寫到: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瑞恩,為了實現“給遙遠的非洲的孩子們挖一口井,讓他們能夠喝上干凈的水”這一夢想,而堅持不懈,千方百計地來奮力拼搏著,他的堅定執著的信念,感動了周圍那些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人們,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終于夢想成真。多么感人的畫面!多么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呀!我們這些 “小皇帝”、“小公主”,天天泡在蜜罐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家長捧在手心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會耍小少爺脾氣,哪有什么夢想?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會搬來家長這個后盾,自己卻知難而退,根本沒有自立、自理的能力,哪還有什么遠大的理想呢?和加拿大的孩子相比,我們真是自愧不如呀!我們雖然也有善良的心,知道要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們,但我們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今后,一定要向瑞恩學習,做一個堅定執著的人!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8
【教學內容】
《夢想的力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標準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講述的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潔凈的水的夢想,額外幫家里做家務來攢錢造井,他的事跡感動了身邊的很多人。終于,瑞恩的井建成了,給非洲人民帶來了生存的希望,這就是夢想的力量。瑞恩的愛心、決心和執著,感染著每一個人。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瑞恩美好的心靈以及產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學生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通過自學,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啤∧苓\用略讀課文的方法自主學習。
⑶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拧∵\用略讀課文的方法,自主閱讀。
、啤∽プ£P鍵問題,研讀重點,體會瑞恩夢想的偉大和它所產生的力量。
⑶ 拓展資源,深化夢想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并且體會它所產生的巨大的力量。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
【設計背景】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新課標“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指導下,著重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提供學習策略及學習途徑,以快捷的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學生學習、掌握學習狀況,并以此確定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自主探索的平臺,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學特色】
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為略讀課文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教師在“電子課文”的功能區中設計了適應學生自主學習的“閱讀提示”“電子辭典”“課文標注”三個部分。學生不僅可以自讀自查,還能將閱讀感受和閱讀結果用不同的符號在課文中標注,既體現了個性化、自主性閱讀,也體現了多媒體手段的便捷和高效。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發共鳴
1、交流各自的夢想:
“夢想是人類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很多奇跡都源自于它。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夢想。同學們,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夢想嗎?”
2、觀看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
“在地球的那一端,一個年僅6歲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也有一個夢想,是什么?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個短片,我們一起走進非洲,看看那兒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中,學生交流各自的夢想后,播放非洲孩子缺水的短片。在非洲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到處可以看到在干旱邊緣掙扎的動物和人,多媒體手段的的呈現讓學生沉浸在非洲人民嚴重缺水的悲慘中。突破課堂地域和時間的局限,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打動人心的音樂激發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情感共鳴,再現一個他們無法想像的世界。強烈的視覺沖擊給學生創設了下一步學習的情感體驗場,成功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此時,他們的內心已經激起了情感的波瀾和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運用方法,自主讀文
1、交流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
學生回憶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老師推薦幾種方法。引導學生自己默讀“學法研究”。
2、自主學文:
“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受來自夢想的力量。同學們可以點擊‘瑞恩的夢’閱讀‘電子課文’。使用“閱讀提示”“課文標注”“電子辭典”三個按鈕。如給課文標注:我們可以用?標出自己的疑問;用“!”標出打動自己的地方;用……表示自己有想說的話。特別是用──標出讓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
3、全班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讀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的閱讀障礙。教師在此環節設計了“閱讀提示”、“電子辭典”、“課文標注”三個功能,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學生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到“電子辭典”去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利用“課文標注”中各種符號邊讀邊畫。在這個環節中,我盡可能地向學生推薦或者提供大量的相關資料的網頁,交給學習方法,提出學習要求,使學生掃除閱讀障礙,激發閱讀興趣。
三、研讀感悟,升華情感
1、學生交流自己對課文進行批注的地方,師隨機小結,引入重點問題。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在閱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以學定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逐步研讀課文。
2、創設情境:
這些額外的家務活對小瑞恩來說太不容易了!讓我們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他費力地挪動著笨重的吸塵器,認真地干著,每個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腳累得再也抬不起來。同學們,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會怎樣?讓我們設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過程中他可能遇到過什么困難?
3、挖掘夢想內涵:
瑞恩如此堅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個夢想。學生找出,與同桌試著讀一讀。
播放滾動圖片flash,師引讀:當他看到一名兒童正從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時,瑞恩心里想的是這句話──(一生讀);當他看到許多兒童因脫水和營養不良而在生命線上徘徊時,他想的是這句話──(一生讀);當瑞恩堅持不懈地做著每一件事時,他的心里想的還是這句話,讓我們一起讀出瑞恩的心聲。ㄈ帻R讀)
設計意圖: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其呈現方式多樣的特點為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提供了平臺。本課朗讀方式上我采用視覺朗讀和聽覺朗讀相結合。當學生體會是什么支持著瑞恩堅持不懈時,教師播放一組非洲人民渴求水的滾動圖片flash,并且通過引讀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嘆三詠的朗讀中,在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中,體會到瑞恩的夢想是那樣的偉大。教學中,學生被那樣的畫面,那樣的情感深深打動,促進了學生與主人公、與作者、與教者的情感交流,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當學生的情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感受夢想實現時,我采用了聽覺朗讀的方法。學生自己找出這個自然段,自由地配樂朗讀。在音樂的感染下,無聲的語言文字帶給學生又一次情感的激蕩,體會到這個夢想所產生的無窮的力量。多層次、多方式、循序漸進的讀,使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得以實現。
4、生交流,體會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參與到這個夢想中?
5、瑞恩的井終于成為現實,這將意味著更多的人不再流離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親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讓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同學們找一找這個自然段,點擊課文旁的小音符,戴上耳機,試著配上音樂讀一讀。
6、升華情感:
學生配樂齊讀。這時學生理解出:正是因為對夢想的堅持,也正是因為無數愛心的匯聚,才讓這個夢想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一個孩子的夢,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去關愛和幫助別人,并且給非洲人民帶來生存的希望,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暢想交流
1、在中國,也有許多和瑞恩一樣堅持自己夢想的人。請同學們點擊“感受夢想”網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瀏覽,并與同學說說看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教師介紹重點事例,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此時學生心中的夢想比較課前的交流都有了變化,深化夢想的內涵。教師啟發自主瀏覽網頁,交流閱讀內容及體會,并由重點事例感悟到夢想因為堅持而變得偉大,因為有愛而變得溫暖,更因為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愛他人,從而使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和諧。
4、總結:老師衷心地祝愿我們每名同學都能像瑞恩一樣把夢想的種子撒得更遠,讓這藍天下的每一人都能共享幸福生活。
【板書設計】
17、夢想的力量
共同的夢 愛心匯聚 家人
認識
不相識
瑞恩的夢 堅持不懈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9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夢想的力量》課堂實錄
一、課文簡介
五年級下冊四單元第四課
1998年,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在媽媽的鼓勵下,通過的自己勞動,在家里干家務活,掙到了70元錢,幫助非洲的人們打井,喝上干凈的水。
隨后,“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鼓勵更多的人來參與這個活動,幫助更多的人。
這篇課文選得好,是教材中為數不多的優秀文本。
二、教學目的
。ㄒ唬┮“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由發現兩種不同的慈善,體會自立、自強的精神;
。ǘ┌l掘“隱藏的主角”,理解每一個個體的責任和力量,避免“完人崇拜”和“造神”。
三、教學過程
。ㄒ唬├首x
隨機抽取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督促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早讀已經預習)
讀錯的字,立刻糾正,并要求注音。
如行(háng)列、鉆(zuàn井機和簇(cù)擁。
。ǘ﹫D片展示
1.瑞恩和非洲小朋友的照片
。▉碜“瑞恩的井“基金會網站)
2.西南大旱照片。
(抱著筆記本,挨著讓學生看。)
(三)課文講授
1.核心問題①:為什么瑞恩的媽媽不直接給他70元?如果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學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楊虹很積極,我讓她回答。不過她很羞澀,用了好幾秒才鼓起勇氣回答。】
“他媽媽要讓他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掙錢,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別人。”(我把這句話抄在黑板上。)
如果他媽媽直接給他70塊,會造成什么后果?
【學生搶著回答。我聽到一個詞“依賴”,大楊二車回答的!
我認為,如果他媽媽直接給他70元,很可能就不會有后面的故事發生了。因為這會帶來兩個后果:
①依賴、懶惰,不知道珍惜勞動成果!疚野褢凶謱戝e了,讓學生上來改。】
、跀[闊、攀比,把捐款變成拼比面子大小的競賽。
課文作了刪減,我在原文中看到這樣一段:
第二天,瑞恩悶悶不樂地放學回來,再一次向爸爸媽媽提起這件事。
“你們根本就不明白!”他帶著哭腔嚷起來,“人們沒有干凈的水喝,孩子們正在死去,他們需要這筆錢!”
“哦,天哪,那些天他快把我們折磨瘋了!”蘇珊(瑞恩的母親)痛苦地用手扶著額頭,夸張地對我說:“一有時間,他就向我們請求,好像不給他這70塊錢,他就沒辦法生活下去一樣。”
蘇珊和馬克不得不認真地討論這件事,然后,他們宣布了決定:“我們不能給你這些錢。如果你真的想要,你可以自己賺。”
主角:瑞恩。
隱藏主角:媽媽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非凡的女人。
【女生開始笑了。】
這句話本來是說成年男人和成年女人之間的一種關系,我們也可以反著說:每個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個非凡的男人。在這里,我們可以這樣說:
每個成功男孩的背后,都有一個非凡的母親。
2.引入故事《一塊金幣》
在格魯吉亞,一位辛勤勞動,省吃儉用的老人,卻有一個花錢如流水而且很懶惰的兒子,老人受不了了,于是就讓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否則就要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兒子一共給父親三枚金幣,父親三次把金幣扔 進火爐里,前兩次因為是金幣是母親給的,所以兒子都笑笑走開了,而第三次的金幣是他辛苦掙來的,所以他伸手去火爐里抓,于是父親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
【有兩個學生知道這個故事,我授意他們安靜,我來講!
同樣是母親,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不一樣的智慧。
我第一次掙錢是在四年前,在一本雜志上發表文章,得到600塊的稿費。沒拿到錢的時候什么都想買,拿到錢的時候,卻什么都舍不得買。
自己掙的錢,真的不一樣。
3.成語和諺語的擴展
、倏犊
有兩個意思,一是充滿正氣、情緒激昂;二是大方、不吝嗇。
慷他人之慨。
出處:明·李贄《焚書·寒燈小話》:“況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于人為不情,于己甚無謂乎?”
例句:我今天中午請全班32位同學吃飯,但是我不出錢,楊龍布出錢。
簡而言之,我請客,你買單,大慷他人之慨。這種行為很丟人,讓人看不起。
、诮杌ǐI佛
比喻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原為褒義,某地蝗災,佛祖止災救民,村民雖窮,依然借花拜佛。
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例句:周玉花,把你的文具盒給我,我拿來送給王賓瑪。是我送的,不是你送的。
、凼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
【我讓學生自己來解釋。小楊八斤很聰明,很快說出“漁”是捕魚的意思。】
釋義:授,給;魚,名詞;授,教;漁,動詞,捕魚。
有人要餓死了,讓別人給他一條魚。可是一天是這樣,兩天、三天也都還是這樣,他就一直這樣懶惰下去,守株待兔。如果教他捕魚的方法,他就能獨立的生活。
同樣的道理,數學老師直接告訴你們答案,你們不去好好思考解題的方法,你們就一天比一天懶惰,永遠都學不好數學。(班上很多同學數學比較差。)
我們這個村比較窮,我們學校是民辦希望小學。假如外面的人天天都給我們捐東西,要錢給錢,要物給物,那只會毀掉我們,讓我們成為好吃懶做的蠢人。
我們今天讀書,其實就是在學習捕魚的方法,為的是我們能夠自立、自強。
、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清朝畫家鄭板橋,52歲得子,對其管教甚嚴,經常教導他生活要儉樸,為人要謙恭禮讓,更要自立自強,做個自食其力的人。
他在臨終時,叫小兒子親手做幾個饅頭給他吃。
兒子不會做饅頭,在廚師的指導下費了很大勁才成功。當小兒子做好饅頭端到他病床前時,他已經咽氣多時了。兒子悲痛欲絕,大哭不止,突然看到他手中攥著一張紙,那上邊不知是什么時候寫好了幾行字。小兒子仔細一看,原來是鄭板橋的遺囑: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4.核心問題②:是不是瑞恩一個人做的好事?一個人能不能把所有的事全都做好?
【學生們都說不是?墒前嗌嫌袀同學特別崇拜我們學校的創辦人,所以表示不同意大家的說法。】
我認為不是:
安大略省東部的一群鉆井工看了電視臺播出的瑞恩的節目,為“瑞恩的井”捐來2700元錢。
一些高中生靠賣瓶裝水,籌集了228加元,以“瑞恩的井”的名義寄給“水罐”。
一個美國小女孩兒只寄給我們5分錢;臺北的一對姐妹寄給我2001美元。
一個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女孩兒剪掉自己的長發,買了17元,把錢捐過來。
積少成多,滴水成海。
所以,我的結論是:
世界之所以改變,不是因為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
5.課文的滯后
“瑞恩的井”基金會已經為非洲的8個國家打了30口水井。
——課文。
根據“瑞恩的井”基金會網站,最新數據是這樣的:
since then, ryan's well has helped build over 560 water and sanitation projects in 16 countries bringing safe water and improved sanitation services to over 670,000 people.
自那時以來,瑞安的井已經幫助16個國家建立了560個供水和衛生設施項目,為超過67萬人提供安全飲用水和改善衛生服務。
鏈接:
5.生字詞
、俟停夯ㄥX請人為自己做事。
雇主:爺爺;雇工:瑞恩
、谘菏諡橐谎。一個月分為上、中、下,三旬。
、勰迹M詞:募集、招募。例句:達祖小學招募支教老師一名。相關詞語:慕,羨慕。幕,幕布。
、芑I,籌集。
、荼,水泵、抽水機。
⑥顛簸(diān bǒ)。相關詞語:簸箕(bò ji)、跛子(bǒ zi)、瘸子(qué zi)。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10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但是自己沒有很好地抓住,沒有深究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一直想著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高潮即將來臨又把它壓下去,實在是一種遺憾!雖然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
如果能讓我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并聯系實際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夢想是什么?怎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略讀課文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一點我自己也做的不夠好。沒有利用好第2個練習設計!耙粋六歲男孩的夢想感動了誰,他怎么做,感動了誰,他怎么做……”在充分學習第六小節之后,完全可以通過自主閱讀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不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讓學生明白夢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喚起愛心,增進友誼、帶來希望等等。這樣在寫好交流之后再來讀重點句:“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此刻,我相信這是發自學生肺腑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夢想法則”告訴我們:人類最可貴的本能就是對未來充滿幻想,許多不切實際的夢想其實都是可以實現的。本文講了一個六歲的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給非洲兒童打井,而孜孜不倦地追求,在他執著精神的感召下,陸續有人加入到捐錢打井的行列,幾年后,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這是一篇讀起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教學中,我先讓孩子們談自己的夢想,引入話題,然后提出三個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么”“瑞恩是怎樣實現夢想的?”“夢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叭鸲鞯膲粝胧鞘裁础,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但我在此浪費時間較多。教學重點應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并從中體會夢想的力量。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我設計了表格,分三個階段理解瑞恩的愛心和決心。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度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熬x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边@段話葉老精辟地闡述了精度與略讀的關系,精度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度一樣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薄凹訌妼﹂喿x方法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度、略讀和瀏覽!逼鋵,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我應該教給學生更多學法,并指導應用。
本節課,我認為自己做得較好的是:抓住了重點段落感知,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靠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我讓學生先讀,然后填表,最后看動畫聽讀,加深了理解。最后我補充了瑞恩的簡介,學生們都很欽佩他,驚嘆夢想的力量之大,并從瑞恩身上學到了很多。
總結這節課,備課不夠細致。今后我一定認真鉆研,認真備課,上好每節課。
《夢想的力量》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讀起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們倍受感動,文中還有許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獻上了愛心,這同樣使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這篇課文我的設計意在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如果我能在課堂上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靠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課堂上有的學生點到了要處,但是自己沒有很好地抓住,沒有深究沒有及時有效地引導,一直想著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高潮即將來臨又把它壓下去,實在是一種遺憾!雖然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如果能讓我重新上這一篇課文,我一定會多花時間讓學生潛心閱讀,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略讀課文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一點我自己也做的也不夠好。沒有利用好第2個練習設計!耙粋六歲男孩的夢想感動了誰,他怎么做,感動了誰,他怎么做…”在充分學習第六小節之后,完全可以通過自主閱讀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不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讓學生明白夢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喚起愛心,增進友誼、帶來希望等等。這樣在寫好交流之后再來讀重點句:“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此刻,我相信這是發自學生肺腑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我想起了葉圣陶曾經說過的話:“就教學而言,精度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度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于精度,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了一半”!熬x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習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這段話葉老精辟地闡述了精度與略讀的關系,精度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度一樣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多種閱讀方法!薄凹訌妼﹂喿x方法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度、略讀和劉瀾!边@里同樣提出略讀的要求。其實,在信息時代,略讀更能迅速、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讀比精讀應用更為廣泛。為此我們應明確如何把握略讀課文,我認為:
1、略讀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只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因此,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受之以法,循法而學。
2、略讀課上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時機,把在精讀課上習得的方法加以遷移運用,還應該有更多的交流自己心得的機會。略讀課上,學生學得更自主、更放開,教師說得更少、更精到。
3、略讀教學作用應該多重:
略讀課文一般都排在單元的最后,這樣編排的目的除了遷移精度課文習得的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外,還應該讓略讀課文發揮總結與延伸的作用。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讀起來令人心靈震撼和感動不已的課文。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們倍受感動,文中還有許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獻上了愛心,這同樣使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這篇課文我的設計意在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略顯倉促,有一種一直在趕的感覺。瑞恩的夢想是什么,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為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課堂上我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給學生充分地讀書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敝挥卸嘧x,學生才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后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讓他們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在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進行賞析的基礎上,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更具有立體感,會打下更深的烙印。
略讀課文該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這一點我力爭做好。在不斷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讓學生明白夢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喚起愛心,增進友誼、帶來希望等等。這樣再來讀重點句:“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此刻,我相信這是發自學生肺腑的,是一種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快速閱讀,培養在讀中質疑解疑的能力,在質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夢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精神的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 “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片段朗讀,激趣導入
1、師有感情朗讀
我們一起先看一段文字。出示:車子開進村莊時,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邊,他們熱烈地鼓著掌,有節奏地高喊著:“瑞恩!瑞恩!”瑞恩羞澀地走下車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著招呼。他被孩子們簇擁著,來到了一口井前。井被鮮花包圍起來,水泥基座上刻著:“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為安格魯小學社區建造!
2、質疑激趣
、抛x到這樣的文字,感受到這樣的場面,你有什么疑問嗎?
、粕|疑。(根據回答板書)
(二)快速讀文,初步理解
1、解疑
⑴ 過渡:這些問題提得真好!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17課《夢想的力量》中揭曉。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爭取把這些“?”都變成“。”!(板書課題)
⑵ 生快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 生匯報。
2、理解瑞恩夢想的產生。
、 過渡:是啊!沒有干凈的水喝,會是一番怎樣的狀況呢?
⑵出示非洲缺水的圖片。
、巧劯惺埽鋈鸲鞯膲粝。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結合文章,感受瑞恩的品質。
、 默讀課文,想一想,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課文中哪些詞語感動了你,劃出來,用一兩個詞寫出你的感受。
⑵ 生默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⑶ 生匯報。
2、補充省略號,體會寫法。
、 瑞恩除了為地毯吸塵、擦窗戶、撿松果、撿樹枝,還做了哪些事?
、粕鷧R報。
3、進一步感受瑞恩的品質和夢想的力量。
、拍氵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瑞恩的品質和夢想的力量?
、粕鷧R報
(四)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1、過渡:夢想的力量使瑞恩越來越堅定自己的行動,這些堅定的行動帶動了家人、老師、同學、周圍的人以及社會上的人,甚至影響了世界!正如作者所說:“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2、出示“瑞恩的井”課外資料。
3、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和瑞恩一樣,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并為之不懈奮斗!播放“芭蕾女孩”的事例、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
4、生聯系自己實際交流感受、看法。
(五)作業
相信此時此刻的你們,一定有很多感觸吧!出示課后練習(任選其一):
1、寫一篇讀后感。
2、閱讀為夢想奮斗的故事。如《隱形的翅膀》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并能簡要地概括主要內容,了解瑞恩的夢想和他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的努力,體會瑞恩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明白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瑞恩怎樣做,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我們從瑞恩身上應該學到什么。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
1、板書:夢想:
師:夢想是什么?
生:夢想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
師:同學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我們來說一說,交流交流。
生:(老師、科學家……)
2、師: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希望你們能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將它化作動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斷激勵你前進,并且能創造出無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跡。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夢想的力量》。(補完課題)
二、閱讀課文,理解字詞
1、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
2、生字卡片,全班齊讀生詞。
3、解決不理解的生詞。
三、默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終夢想成真的故事。
四、讀自讀提示,解決問題
1、快速瀏覽自讀提示,說說自讀提示對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提出了什么要求,要解決什么問題?(默讀課文,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聯系實際說說讀后的體會,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2、師:你能解決什么問題呢?(學生自由回答)
生:瑞恩的夢想是什么?(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師:文章中有沒有告訴我們呢?(生答:課文第一段)
師:你們覺得瑞恩的夢想怎樣?
生:偉大……
師:是啊,是什么讓瑞恩會產生這種夢想呢?
生:(課文第16自然段)對于我們來說,水,就是生命。
師:是啊,對非洲人來說,水,就是生命。(全班齊讀這句話。)
3、瑞恩的夢想是怎樣實現的?同學們,我們隨著作者的思路、文章的敘述順序去讀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并在旁邊做批注。
4、全班交流。
。⊕70元錢、籌2000元錢、籌錢買鉆井機、成立“瑞恩的井”基金會。)
5、師:瑞恩的夢想實現了嗎?我們到文中找。
生:2001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為非洲的8個國家挖了30口井。
師:瑞恩當初只是想幫助非洲小朋友打一口井,而現在卻為他們打了30口井,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生:因為有很多人幫助了瑞恩。
師:為什么會幫助他呢?
生:因為他們都被瑞恩的行為所感動。
師:他感動了哪些人?在課文中找一找。
師:到底是什么感動了他們呢?
生:執著、善良的心、同情心、愛的力量……
師: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聯系上下文,了解這句話。
。ㄖ笇Ю首x。)
6、全班齊讀這句話。
五、拓展練習,布置作業
聯系實際說說讀后的體會,還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
【板書設計】
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親人
17* 夢想的力量 感動 朋友、鄰居們
老師、同學們
……
已經打了30口井
《夢想的力量》教學案例 篇13
【教材簡析】
課文通過記敘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校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著他本人前進,激勵著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而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斗;同時也感動并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菲人民的友誼。
【設計理念】
本設計從質疑課題入手,激發學生探求的興趣。然后通過讀、思、議、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夢想的力量”,引導學生全程參與,使他們讀懂并理解課文,在閱讀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啟發與教育,在探究活動達到自悟自得,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閱讀。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使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閱讀江菲發表在《中國青年報》的原文《夢想的力量》。
一、揭題質疑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你有什么夢想。
2、出示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a、課文寫了誰的夢想?b、這個夢想是怎么實現的?c、這個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讀課文,理解夢想。
1、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
2、 嘗試理解“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
。1)、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傥乙o非洲的孩子……
②他們不應該……
、畚蚁胱尫侵薜摹
(2)、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語論“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
三、再讀課文,明晰“夢想之路”
1、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樣變成現實的?
2、生自由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意見,進一步深入理解。
(1)、瑞恩為攢夠這70元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在課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大聲朗讀。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還是一個孩子,是什么使他放棄玩耍的機會,做那么多的家務活。當時瑞恩心里會怎么想?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瑞恩的同情心感動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學、老師和其他人的支持。
、僭谡n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②當人們在報刊、雜志、電視臺中聽到瑞恩的故事后,他們會怎么想的?
、塾懈星榈乩首x這兩段話。
(3)、再次默讀課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使瑞恩的夢想成真?
。4)、課文時按社么順序來學這一過程的?
四、感悟“夢想的力量”。
1、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課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a、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
b、當瑞恩來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邊時,他會想些什么?
c、瑞恩和他的父母為什么而激動?為什么而幸福地流淚?
。2)、“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已經為非洲的8個國家打了30口水井。
3、討論:你還認為“夢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五、暢談感受,深化主題。
讀完這篇課文,同學們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夢想的力量
給人的動力
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