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說課設計(精選14篇)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
一、說教材
《莫高窟》是西師版小學語文第6冊第三單元的第四篇文章。前接世界一流的《香港夜色》,后接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長城和運河》。所有這一切都那么美麗迷人,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本課描述了莫高窟姿態各異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飛天壁畫,那栩栩如生的臥佛向人們展示著迷人的風采。這一奇觀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心血。
課文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來介紹的,第一段總寫莫高窟所處位置和環境;第二、三段著力描寫了彩塑和壁畫,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文中運用了生動準確的四字詞和排比等描寫神態,將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畫展現在讀者眼前。無論是用詞造句,還神態描寫,表達方法,結構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側重訓練點,教師有必要深挖;第四段總結全文,贊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篇文章描述的內容極具鑒賞性,教學中要注意運用展示圖片和音樂相結合引導學生多讀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讓學生讀讀吧,從讀中孩子定會有不少收獲。
二、說學生
本班的學生處于小學中段,通過以前的學習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如:自學生字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方法,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等。但是該班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較差,學生思維不夠活躍,少數學生特別喜歡表現自己,能積極舉手發言,多數學生只是靜觀其變。
三、說教學準備:
教師:中國地圖、課文朗讀磁帶、查找莫高窟圖片并制作成燈片、搜集其它兩大石窟的有關資料
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莫高窟的相關知識,并盡量搜集有關圖片
四、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威風凜凜”“智慧”“栩栩如生”“舉世聞名”等詞語的意思。
2、體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通過搜集資料圖片,了解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詞。
2、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3、通過師生互動,了解文章結構,學習作者表達方法。
。ㄈ⑶楦小B度與價值觀:
1、通過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讓學生感受語句的優美與準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欣賞圖片,大膽想像,感受莫高窟的美,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3、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古代藝術的寶貴,人們要從身邊做起,保護好古建筑。
五、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威風凜凜”“智慧”“栩栩如生”“舉世聞名”等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欣賞圖片,大膽想像,感受莫高窟的美,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六、說教法、學法:
1、情感朗讀法:教心學認為:教師本身的情感狀態,可使學生產生共鳴,教師充滿感情地朗讀、引導,讓學生受到感染,讀出感情。
2、直觀教學法:教學中充分利用莫高窟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走進莫高窟,欣賞莫高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
3、揣摸感悟法:是在學生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揣摸、感悟、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基本功的提高。
4、欣賞對比法:圖片與文本進行對比學習,讀文本、看圖片、再讀文本,從而,了解作者的寫法。感受莫高窟這一古代藝術的魅力。
5、學法:主要以自讀自悟、合作交流、大膽想像為主,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讀、畫、析、賞、讀”了解彩塑和壁畫,學習寫作方法。
七、說教學過程
。ㄒ唬┳哌M文本:創設情景、自主閱讀、引導質疑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一段新課導入也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課一開始,我便用飽含激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莫高窟》這篇課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閃爍著絢麗的光彩,她是歷代文人墨客爭相稱頌,各國旅游愛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緊接著提問: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我在學生還被導語的氣勢所吸引的時候,趕緊播放莫高窟畫面,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偉瑰麗,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
。ǘ╊I會文本:抓住重點、欣賞想像、美讀美誦
本課二、三段為教學重點,對彩塑和壁畫作了深入細致地描寫。這部分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石窟藝術的出神入化,學習作者用詞造句的方法,讓學生在想像中美讀美誦,是主要教學目的。怎么實現這一突破呢?
我是這樣設計的:一是以學生自讀自悟、勾畫想像為主,全員參與,大膽質疑;二是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制作圖片,讓學生走進莫高窟,欣賞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藝術的無窮魅力:三是以師生互動為平臺,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以此達到背誦積累的目的。
1、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和壁畫的?我采用了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ㄗx)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
(畫)畫出文中描寫有哪些彩塑?讓學生知道“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道理;
。ㄙp)學生交流,教師利用媒體,引導學生瀏覽各種神態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樣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等詞。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析)課文如何把這些栩栩如生的彩塑串聯成一段的?通過學生自讀合作等形式,找到(有-----有-----有-----還有------)排比句式。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作者抓住臥佛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讓學生自讀自悟體會作者抓住“長達”、“側身”、“眼睛”、“神態”等詞語,再來看看相關圖片來感受臥佛的惟妙惟肖。③
。ㄗx)面對這一尊尊想象力之豐富,色彩之絢麗,氣魄之宏偉的彩塑,游人在觀光時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這樣,結合評價,指導朗讀。
2、學習第3自然段,運用學法自主學習。
(三)感悟文本:理清結構、復述課文、爭當導游
剛才,同學們重點欣賞了彩塑和壁畫的精美,但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寫作特點等都不是很清楚。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已開始習作了,多數學生對文章結構、寫作順序、如何過度銜接等方法缺少了解,在這里,教師有必要設計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商量復述的方法,教師給以適當的點拔,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積累背誦,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復述課文要講求一定的方法的,假若你是當地的導游,你會抓住文中的哪些地方進行復述?這時,可讓學生小組一起商量、討論復述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時,學生肯定會說到“彩塑”、“壁畫”、教師立即引導“這兩部分之間有一句話很重要,把他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能找出來嗎?即日2、3段之間的過渡句。學習作者這種寫法。繼續追問,學生又可能說到“明珠”、“藝術寶庫”等詞,即課文的1、4段(總寫),教師隨即板書,從而,弄清課文的總體結構。在弄清課文結構的基礎上,再進行復述課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ㄋ模、超越文本:自主實踐、學以致用、贊我古鎮
語文源于生活,又還原于生活。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些用詞造句的方法,表達方法、寫作方法等,積累了一些好詞佳句。我們知道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結合我們龍興古鎮,與本課有許多相似之處,可讓指導學生課前欣賞龍興古鎮的“華夏宗祠”“龍藏宮”“龍興寺”等,并作仔細觀察了解,模仿本課的方法來贊美古鎮?梢哉f一說、寫一寫,從而激發學生愛家鄉、愛古跡、愛藝術的思想感情。
八、說板書設計:
14、莫高窟
總:一顆明珠
/ 彩塑 神態各異
分:
壁畫 宏偉瑰麗
總:藝術寶庫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莫高窟》一文介紹的是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敘述具體,文質兼美。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分為三段,分別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以及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這個文本并非需要細細咀嚼文字,從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經典文本,而是一個需要從整體上去學會把握的普通文本。對這樣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ǘ┱f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結合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我擬定的《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進行探究性閱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借助多媒體及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二、說學生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和閱讀能力。通過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對品讀課文佳句,欣賞風景名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以前的學習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因此,本課立定于目標盡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
三、設計理念
1、體現學習語文的規律,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完整的認識。
2、體現學習語文的特點,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
3、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教師指導為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教學法
課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等圖片,挖掘圖片中的情感意義,引發學生想象,讓學生學會表達,多角度的思考。把學生帶進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對照圖片,理解課文。
2、閱讀感悟法
閱讀是體會民族語言之優美的重要途徑,它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感受我們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通過閱讀想像畫面是進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學生課堂自由研讀、課后搜集等環節無不滲透著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
。ㄒ唬┘とひ虢虒W
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一段新課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課一開始,我在出示課件的同時用飽含激情的語言導入這樣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ǘ┚x細品,領略風采
1、品味“彩塑”
質疑問難,激趣讀文。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發興趣,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
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莫高窟的彩塑,我先讓學生自讀讀課文,然后思考、交流:這一自然段里描寫了哪些彩塑?
文中出現的佛教人物基本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神態各異的彩塑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因此我適時地展現各種彩塑,特別是睡佛的畫面,使文字活了起來,讓學生主動、自然地進入到了課文中。在接觸了彩塑絢麗多姿的形象后,學生對文中詞語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字到圖片再回歸文字,使學生對莫高窟彩塑藝術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然后進行追問:面對這一尊尊彩塑,游人們無不嘖嘖稱贊。如果你是游人,你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最后,我充滿激情地小結:感受著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來讀一讀吧!通過這樣的美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感悟、熏陶,在語言的海洋里領會情感。
2、回味“壁畫”
教學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能體會到壁畫“宏偉瑰麗”的語句,在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尤其是飛天圖片,用文中的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句群,再運用這種描述方法,寫一寫飛天還有哪些形態。所有這些都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
這一段的教學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感知,有效地帶領學生領略了壁畫的“宏偉瑰麗”,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詞的精確和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化,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優化的方便快捷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3、體味“藏經洞”
“畫出自己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感受深刻的句子”拋出話題,讓學生勾畫。適時播放珍貴文物和文物被盜的文字資料,“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讓學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并激發他們對侵略者的憎恨。接著,教師順勢組織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4、學習最后一段。
教師利用課件展現敦煌的風沙、石山和工匠們制作彩塑、壁畫的畫面,進一步理解“敦煌藝術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我采用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赌呖摺芬晃捏w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熏陶。
。ㄈ┓e淀情感,延伸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其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學完課文后,我利用向學生提建議的方法,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莫高窟的資料進行交流。這樣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構建開放的課堂結構,為開拓學生思維留下空間,也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引導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全面系統地理解教學內容。根據課文的內容,體現簡潔明了、統領全文的原則,表現文章的結構特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板書:
彩塑:精妙絕倫
壁畫:宏偉瑰麗智慧的結晶
藏經洞:珍貴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課時)的課堂教學闡明了自己的設計思路。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新的情況會隨時出現,新的問題會隨時生成。我將以教材為起點,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做出科學的判斷,采取合理的措施。不當之處,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3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
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節,通過學習,誰來說說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機板書: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藝術寶庫 智慧結晶
3、拋出問題,引起思考
師:我覺得第1小節中,用錯了一個字!八庇缅e了,應該用它。(板書:她 它)。同意用她的舉手,同意用它的舉手。
想一想為什么用她?
生:因為課文中說莫高窟是我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從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兒的,所以用她。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莫高窟有著千年的歷史,在人們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顯得對莫高窟不尊敬。
師:你們的思維真活躍,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同意用它的同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我們都知道莫高窟是一處建筑物,所以我覺得用它比較好。
師:(小結引起下文)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怎樣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呢?(生:讀書)對,讀書。
等我們學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二、學習第二~四自然段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莫高窟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課文的語言也同樣令人回味。
。ㄒ唬﹨R報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情況。
1、交流喜歡的句子。
出示: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2、你能把你的喜歡讀出來嗎?指名朗讀。
假如你站在這佛像前,你會說些什么?
3、師生評價:你從他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結合資料說)
3、師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神態安詳。齊讀。
讀后教師評價:讀得正確了,流利了,但還沒有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想讀好嗎?
4、師出示課件:點出
圖像 要求 評價 點撥
菩薩——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變地慈善了。
天王——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威風;可以配上動作的。
力士——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有氣勢;再勇猛一點。
臥佛——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安詳;你的表情都會說話了。
5、師:自由練習讀,爭取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
6、指名讀,師:讀得正確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了。高興嗎?——老師也替你高興。
7、齊讀,讀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覺。
8、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9、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不同神態:細眉長目、鼻正唇紅、肌膚潤澤、情態閑雅、眉清目秀、楚楚動人、端莊溫情、……)、(不同個性:年輕持重的阿難、兇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薩、沉穩滄桑的迦葉……)
11、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惟妙惟肖)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12、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交流。相機板書:精妙絕倫
13、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14、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剛才,我們和大家品位了描寫彩塑的語句,下面我們來品位味寫壁畫的詞句。我請同學們快速讀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師:(板書飛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章中描寫飛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
3、生讀,師巡視。
4、師組織交流:
(1)我讀懂了飛天多——你是怎么讀懂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省略號!埬阕x一讀,讀出飛天的多。
。2)師點撥:作者連用了幾個“有的……有的……”表現飛天多,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場景可以用“有的……有的……”來表現,比如沸騰的校園,熱鬧的大街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3)我讀懂了飛天很美——那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讀后評價—— 聽起來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確實挺美的;你動情的樣子也很美;雖然我們才剛剛認識,但老師感覺你的讀書有進步了。
。4)師:文章寫得這樣優美,同學們又讀得那樣動情,連老師都想美美地讀一讀了。師在音樂聲中示范讀文章。
。5)鼓勵學生自由讀,齊讀感受飛天的美。
5、引導積累。師:壁畫真美,看著這幅壁畫,邊讀邊把圖畫的內容印在腦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來了。
6、指名背。注意評價。
對文章的語言進行積累,文章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成了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所以,同學們在課后,要進行大量的積累,相信你的語文水平會提高的。
7、師:莫高窟的壁畫除了飛天還有什么?請人讀。師總結板書:宏偉瑰麗。
。ㄈ⿲W習第四自然段
師:請大家默讀第4小節,邊讀邊動筆,劃出你認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詞句,在行間的空白處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默讀,動筆批注。
。ㄔu:默讀有利于學生不受外界干擾,靜思默想,與文本充分對話。咬文嚼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長此以往,何愁語文能力不提高。)
師:剛才老師在行間巡視時發現,許多同學都能準確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詞語,并且寫出了自己的理解。現在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時要虛心傾聽別人的理解和體會。
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師參加討論。
(評: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導訓練,合作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師:現在我們請各小組匯報一下交流討論的結果。
生1:我從第二句話中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笨梢钥闯瞿呖邇鹊奈奈锊粌H品種多,而且數量也很多。
生2:我從第二句話可以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的智慧,是他們創造了莫高窟的輝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個“曾”字說明了以前莫高窟內有很多文物,但現在都沒有了。從這個字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是多么痛苦和無奈。
生4:第3句話中的“大量”和第4句話中的“僅存”對比非常強烈,這兩個詞語充分說明了莫高窟內的損失非常慘重。
生5:我從第3句話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國主義分子的野蠻和無恥。
。ㄔu: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效果非常明顯。)
生6: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陳列在故宮等處的部分經卷現在會不會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師:你們認為會不會呢?
(評:巧妙地將問題“踢”給學生。)
生1:我認為不會,因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為清王朝腐敗無能,現在我們國家有能力保護這些文物。
生2: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強大了。他們即使有這個賊心也沒這個賊膽。
師:大家說得很對,現在的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保護我國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誰敢侵犯我們,我們將和他們斗爭到底。
三、總結
師:還記得第一節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嗎?學完了這一課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意用她的舉手.
誰能說說為什么用她,談談你的看法。
生:通過學課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畫和藏經洞,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它們顯得很神圣,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學習了這篇課文后,飛天壁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們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極了,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我還要補充,從圖上看飛天仙女們裙帶飄揚,顯得那樣輕盈,飄逸,真是美極了。
生:課文最后一小節說莫高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可見她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師:看來同學們都一致認為用她好。從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將莫高窟當成什么來寫了?
生:當來寫了。
師:說的對極了,從這兒你可以看出作者對莫高窟有著怎樣的感情?
生:非常喜愛之情。
師:你們通過學習課文后,喜歡莫高窟嗎?(生:喜歡)老師想看一看誰最喜歡莫高窟,我們通過比賽讀書來評定。
生:(練讀,比賽)。
板書設計
彩 塑:惟妙惟肖
莫高窟 壁 畫:(飛天)宏偉瑰麗
明珠 藏經洞:數以萬計——掠走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我說課的標題是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第五單位的一篇課文《莫高窟》(第二課時),分為六部門:
1、說課本;
2、說學生;
3、說計劃理念;
4、說教法、學法;
5、說教學流程;
6、說板書計劃。
一、說課本
(一)教學內容
《莫高窟》一文先容的是我國西北邊疆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歌頌了我國古代庖感人民的伶俐。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總—分—總”的情勢來布局全文,敘述詳細,文質兼美。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分為三段,分別先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以及莫高窟是環球著名的藝術寶庫。
這個文本并非需要細細咀嚼文字,從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經典文本,而是一個需要從整體上去學會把握的普通文本。對這樣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結合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我擬定的《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進行探究性閱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借助多媒體及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二、說學生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和閱讀能力。通過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對品讀課文佳句,欣賞風景名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以前的學習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因此,本課立定于目標盡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
三、設計理念
1、體現學習語文的規律,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完整的認識。
2、體現學習語文的特點,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
3、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教師指導為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教學法
課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等圖片,挖掘圖片中的情感意義,引發學生想象,讓學生學會表達,多角度的思考。把學生帶進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對照圖片,理解課文。
2、閱讀感悟法
閱讀是體會民族語言之優美的重要途徑,它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感受我們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通過閱讀想像畫面是進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學生課堂自由研讀、課后搜集等環節無不滲透著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教學
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一段新課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課一開始,我在出示課件的同時用飽含激情的語言導入這樣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
1、品味“彩塑”
質疑問難,激趣讀文。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發興趣,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
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莫高窟的彩塑,我先讓學生自讀讀課文,然后思考、交流:這一自然段里描寫了哪些彩塑?
文中出現的佛教人物基本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神態各異的彩塑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因此我適時地展現各種彩塑,特別是睡佛的畫面,使文字活了起來,讓學生主動、自然地進入到了課文中。在接觸了彩塑絢麗多姿的形象后,學生對文中詞語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字到圖片再回歸文字,使學生對莫高窟彩塑藝術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然后進行追問:面對這一尊尊彩塑,游人們無不嘖嘖稱贊。如果你是游人,你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最后,我充滿激情地小結:感受著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來讀一讀吧!通過這樣的美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感悟、熏陶,在語言的海洋里領會情感。
2、回味“壁畫”
教學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能體會到壁畫“宏偉瑰麗”的語句,在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尤其是飛天圖片,用文中的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句群,再運用這種描述方法,寫一寫飛天還有哪些形態。所有這些都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
這一段的教學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感知,有效地帶領學生領略了壁畫的“宏偉瑰麗”,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詞的精確和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化,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優化的方便快捷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3、體味“藏經洞”
“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拋出話題,讓學生勾畫。適時播放珍貴文物和文物被盜的文字資料,“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讓學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并激發他們對侵略者的憎恨。接著,教師順勢組織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4、學習最后一段。
教師利用課件展現敦煌的風沙、石山和工匠們制作彩塑、壁畫的畫面,進一步理解“敦煌藝術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我采用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赌呖摺芬晃捏w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熏陶。
(三)積淀情感,延伸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其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學完課文后,我利用向學生提建議的方法,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莫高窟的資料進行交流。這樣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構建開放的課堂結構,為開拓學生思維留下空間,也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引導學生掌握教學重點,全面體系地明白教學內容。憑據課文的內容,表現簡便明白、統領全文的原則,表現文章的布局特點,我計劃了以下的板書:
彩塑:精妙絕倫
壁畫:雄偉美麗伶俐的結晶
藏經洞:貴重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課時)的講堂教學分析白本身的計劃思緒。固然,在實行歷程中,新的環境會隨時出現,新的題目會隨時天生。我將以課本為出發點,以新課程尺度為依據,做出科學的果斷,接納公道的步伐。不妥之處,懇請列位向導、老師品評指正。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5
本堂課中,我嘗試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探討,從而更好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這種新穎的學習方法,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效果非常好。我搜集了大量莫高窟的彩塑、壁畫、飛天、莫高窟地理位置圖等,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想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這些充滿藝術美的圖片,會是一種享受。也更好地體會到“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加強詞、句的訓練,說話的訓練。如:學生通過欣賞彩塑,親眼所見彩塑的不同神態和不同個性,仿照書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再說說這些彩塑還有哪些不同的神態和個性。
再有“飛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指名聲情并茂地朗讀,其余學生閉上眼進行想像。然后讓學生把想像到的飛天的畫面描述出來。在熟讀的基礎上,把這些優美的句子,深刻地記在腦海里,即進行背誦練習。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6
《莫高窟》教學反思
《莫高窟》生動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創造力。教學時,重在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
一、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張揚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了這一點。如,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絕倫和欣賞精美的飛天時,讓學生能體會一點就說一點,喜歡哪里就說哪里。學生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課文,他們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進而使課堂充滿生機,暢所欲言,無疑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二、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本課的學習,不僅要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更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課前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課上仿照例句,展開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飛天的形象;學完課文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比賽,向家長介紹莫高窟,出一張以“莫高窟”為主題的小報……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讓學生自主選擇,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莫高窟》教學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由于課文屬于說明文,通常會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課堂通常也會顯得沉悶。因此,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破難點。多媒體有聲有色、生動形象、信息量大,圖文聲像并茂,超越時空限制,交互性好,將教學內容設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教學過程,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感知,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補充文字材料和實驗操作無法傳遞的空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對莫高窟很陌生,書中僅有的圖片并不能激發學生對莫高窟的研究熱情,因此,我搜集了大量的圖片及音像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加速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使學生掌握重點,有效地突破難點。如,在理解宏偉瑰麗的飛天時,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多幅飛天圖片,學生一邊看,一邊發出驚嘆聲,看完后,個個嘖嘖贊嘆,很快就理解了宏偉瑰麗的含義。
《莫高窟》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且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點讀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領悟寫作法等。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通讀了課文,并且再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導學生認真、扎實地經歷“初讀”的過程。再加上將利用網絡資源,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感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另外,發揮數字化平臺的輔助教學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開學沒多久就開始著手選材,收集資料,制作平臺的工作,盡量讓學生能夠利用豐富的平臺資源,更深入地學習課文,提高語文素養。課上,環節清晰,一環緊扣一環。設計的學習活動也很豐富。特別是教學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自由瀏覽網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特濃。然而綜觀本次教學過程,學生的確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學習了課文內容,但學習得還不夠深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1、整堂課的設計老師牽的多放的少。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是相似的,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總結學法,提出自學步驟,讓學生自學討論,在交流時教師再作適當地引導。這樣,就避免了教師帶著學生一個又一個問題機械似的走下去。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語言文字的工具性體現得不夠。由于這篇課文所處的位置較前,第一課時的教學與第二課時的教學間隔時間較長(中間隔了個期中考試),學生已經能把這篇課文熟練地背誦出來了,因此課堂上的朗讀激發不起他們的朗讀激情,學生讀得比較乏味。而這時我非但沒能用慷慨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反而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讀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飛天的那部分積累語言,雖然以幻燈片的形式擺出來了,學生也會背了,但感情地激發還不到位。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在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說了一句話,老師也就滿足了,而沒有引導學生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要說明的問題。尤其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想象片段的訓練,沒有落實到位。第一處是彩塑神態的想象,學生沒有明白老師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孫悟空”“有豬八戒”等,此時教師沒能很好的把學生引導到進行神態描寫的訓練上,而是進入了下一教學環節,沒能達到真正的訓練目的。第二處是飛天的想象。有好幾個同學站起來表達的都很美,但遺憾的是他們都只說了一句話,此時如果教師能適當點撥,說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別人的,變成一段話就更好了!”這樣無形之中就提醒了學生,相信他們會越說越多,越說越美的。另外,這里如果能加進一些圖片的支撐,學生的語言可能會更豐富。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2
石橋鎮官莊小學 蘇同雙
一、學習《莫高窟》的準備過程
1、預習課文,搜集與學習、生活相關的資料。
。1)通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搜集介紹莫高窟的文字和圖片。
(3)想想你游覽過的風景區,你最喜愛哪里,當時有什么感受?
[為了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已有知識、生活經驗、書籍、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初步學習查找資料的方法。]
2、討論、交流。簡述預習、自學課文情況,運用資料介紹莫高窟,談談作者對莫高窟的感受。
3、推薦“導游”,組織“游人”群體。
。1)聽了討論交流,你認為誰理解課文較深刻,推薦四位同學當“導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兒童組織三個“游人”群體,其他同學自愿報名參加其中一個群體。
。3)“導游”和“游人”分別為“游覽莫高窟”課堂教學作準備,思考怎樣介紹,怎樣學習?教師擔任“總導游”,組織“導游”分工,適當提出要求。
[增強學生相互間的交流和了解,營造生活化教學環境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形成學生合作學習的態勢,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學習主體的內在需要。]
二、“導游解說式”課堂教學過程
1、“總導游”談話引入。
我是大家這次“游覽”莫高窟的“總導游”。我們請出四位“導游”作向導,由“導游甲”帶路,主要的景物特點,分別由“導游乙、丙、丁”給大家作介紹!坝稳恕眰,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向“導游”提出來。
2、“導游甲”介紹莫高窟。
。1)介紹我國的幾座石窟帶領“游人”進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讓游人對照圖,想象莫高窟“蜂窩似的”全貌,說說感受。
[ 建立在教學中師生平等的關系,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合作精神,把教學的本質定位在“交往”上。]
3、“導游乙”介紹“彩塑”。
。1)電腦掃描“彩塑”的照片!皩в我摇睂φ债嬅娌⒛7伦藙。
(2)請“游人”讀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睆亩鴰椭斫狻吧駪B各異”。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嘖嘖贊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讓“游人”說說。
。4)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導游”和“游人”相互問答。體會彩塑鮮明的特點。
(5)“老年游人”聯系看到過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態各異”展開聯想,加深情感體驗。
4.“導游丙”介紹“壁畫”。
。1)顯示電腦掃描的壁畫。
(2)“導游丙”請“游人”觀察壁畫,再看課文的插圖,聯系起來進行想象。
。3)“總導游”建議共同議論:“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聯系你的想象說說自己的感覺。
(4)“總導游”請“青年游人”用生動的語言描繪“飛天”的美景。
。5)激發“游人”的情感,把描寫壁畫的第3自然段讀“美”、讀“活”。
5、“導游丁”介紹“藏經洞”。
(1)介紹藏經洞經書的多及遭帝國主義掠搶、破壞的情況。
。2)請“少年兒童游人”表演強盜掠奪、破壞經書的動作、神態。
。3)投影句子品讀,讀出自豪感和對帝國主義的憎恨。
[學生作為“導游”和“游人”進行綜合性的活動,介紹莫高窟幾方面的景物特點,學習運用資料、聯系生活多角度加強體驗,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發展了思維,拓寬了知識面。教師作為“總導游”兼“游人”出現,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比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味語言文字,把讀和理解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親切,學起來輕松愉悅,讀得準確,讀得生動,讀得入情。]
6、“總導游”主持大家議論。
。1)請幾位“導游”說說,介紹了莫高窟哪幾方面,“游人”們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請自由發問,由“導游”解說。
。2)請大家說說,為什么稱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三、小組朗讀交流,獲得審美體驗。
1、請同學們畫出你最喜歡的語句,相互美美地讀一讀,表達你對最關注的敦煌文化的喜愛。
2、你還可以運用什么形式表達你對莫高窟的喜愛,說說看。
3、小組匯報。
4、評議小結。
[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創造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條件,表達自己的情感,暢談自己的感受。]
[總評:《莫高窟》一課教學設計注意體現課程改革綱要和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創新、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本質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個方面:
1、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內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2、創新課堂教學過程,營造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綜合性活動氛圍,使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體驗建立起聯系,讓學生樂干嘗試、樂于參與、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發展自己的個性。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尋找、搜集和運用資料,運用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聯系生活,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發展。
3、學生以“導游”、“游人”、“不同年齡游人群體”出現,進行有創意的閱讀,并運用“讀”、“思”、“議”、“討論交流”、“介紹解說”、“質疑問答”、“自悟體驗”、“欣賞評價”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學習,拓展學生思維的時間、空間,調動了學生多方面智力潛能,改變了教師單向提問、分析、講解的局面。這樣的教學必將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ǖ谝环段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莫高窟)本文轉載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8
《莫高窟》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就讓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莫高窟》閱讀答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莫高窟》閱讀原文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紀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應 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漂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世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閱讀題目1.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作者為什么卻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2.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盡相同的色調,請分別加以描述。(4分)
3.“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中的“喧鬧”意在強調什么?請概括出唐代洞窯藝術創作的特點。(4分)
4.“這里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5.請你結合本文,談談你對前幾年出現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熱”的認識。(4分)
《莫高窟》閱讀答案1.答案:雖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積淀.但是卻是一代又一代藝術家與時代文化的延續.是活生生的。
2.答案:北魏:色流濃厚,筆觸豪放,金戈鐵馬.這個時期的中原,陶淵明悠靜的享受著田園生活;隋朝:色流華麗,暢快柔美,而此時,隋煬帝正傲然暢游碧波蕩漾的大運河:唐朝:色流奔放,壯麗無比.萬馬奔騰,氣象萬千,傳說中的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攜著綿長的飄帶.在漫天飛舞;五代:色流精細,溫煦沉著,清風習習;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謹,悲涼的國土,孤單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沒有紅色。
3.答案:莫高窟藝術創作的背景生動(充滿活力)。唐代洞窯藝術創作的特點:①色彩絢麗。②線條流利。③形象生動。④神態逼真。⑤場面宏偉。
4.答案:這句話充分表達了作者進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藝術的天地里,為藝術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驚嘆藝術的高妙,從而忘記了自己的情境。
5.答案:示例:作者站在人類歷史的高闊視角之上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淀.文化和歷史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本文何止是對文物古跡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作者從畫像的色流中,競將幾千年文明看了個玲瓏剔透。歷史在他那里與文化相結合.便沒有了冷漠和嚴峻.或許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9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節,通過學習,誰來說說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機板書: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藝術寶庫智慧結晶
3、拋出問題,引起思考
師:我覺得第1小節中,用錯了一個字。“她”用錯了,應該用它。(板書:她它)。同意用她的舉手,同意用它的舉手。
想一想為什么用她?
生:因為課文中說莫高窟是我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從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兒的,所以用她。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莫高窟有著千年的歷史,在人們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顯得對莫高窟不尊敬。
師:你們的思維真活躍,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同意用它的同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我們都知道莫高窟是一處建筑物,所以我覺得用它比較好。
師:(小結引起下文)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怎樣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呢?(生:讀書)對,讀書。
等我們學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二、學習第二~四自然段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莫高窟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課文的語言也同樣令人回味。
。ㄒ唬﹨R報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情況。
1、交流喜歡的句子。
出示: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
2、你能把你的喜歡讀出來嗎?指名朗讀。
假如你站在這佛像前,你會說些什么?
3、師生評價:你從他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結合資料說)
3、師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神態安詳。齊讀。
讀后教師評價:讀得正確了,流利了,但還沒有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想讀好嗎?
4、師出示課件:點出
圖像要求評價點撥
菩薩——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變地慈善了。
天王——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威風;可以配上動作的。
力士——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有氣勢;再勇猛一點。
臥佛——看著這幅圖讀好這排文字——真安詳;你的表情都會說話了。
5、師:自由練習讀,爭取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來。
6、指名讀,師:讀得正確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讀出惟妙惟肖的感覺了。高興嗎?——老師也替你高興。
7、齊讀,讀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覺。
8、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9、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不同神態:細眉長目、鼻正唇紅、肌膚潤澤、情態閑雅、眉清目秀、楚楚動人、端莊溫情、……)、(不同個性:年輕持重的阿難、兇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薩、沉穩滄桑的迦葉……)
11、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惟妙惟肖)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
12、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交流。相機板書:精妙絕倫
13、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14、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師:剛才,我們和大家品位了描寫彩塑的語句,下面我們來品位味寫壁畫的詞句。我請同學們快速讀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師:(板書飛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章中描寫飛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
3、生讀,師巡視。
4、師組織交流:
(1)我讀懂了飛天多——你是怎么讀懂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省略號。——請你讀一讀,讀出飛天的多。
。2)師點撥:作者連用了幾個“有的……有的……”表現飛天多,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場景可以用“有的……有的……”來表現,比如沸騰的校園,熱鬧的大街等,同學們課后可以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3)我讀懂了飛天很美——那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讀后評價——聽起來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確實挺美的;你動情的樣子也很美;雖然我們才剛剛認識,但老師感覺你的讀書有進步了。
(4)師:文章寫得這樣優美,同學們又讀得那樣動情,連老師都想美美地讀一讀了。師在音樂聲中示范讀文章。
。5)鼓勵學生自由讀,齊讀感受飛天的美。
5、引導積累。師:壁畫真美,看著這幅壁畫,邊讀邊把圖畫的內容印在腦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來了。
6、指名背。注意評價。
對文章的語言進行積累,文章的語言就融入了你的語言倉庫,就成了你能運用的活的語言了。所以,同學們在課后,要進行大量的積累,相信你的語文水平會提高的。
7、師:莫高窟的壁畫除了飛天還有什么?請人讀。師總結板書:宏偉瑰麗。
。ㄈ⿲W習第四自然段
師:請大家默讀第4小節,邊讀邊動筆,劃出你認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詞句,在行間的空白處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默讀,動筆批注。
。ㄔu:默讀有利于學生不受外界干擾,靜思默想,與文本充分對話。咬文嚼字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長此以往,何愁語文能力不提高。)
師:剛才老師在行間巡視時發現,許多同學都能準確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詞語,并且寫出了自己的理解,F在請大家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時要虛心傾聽別人的理解和體會。
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師參加討論。
(評: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了實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導訓練,合作學習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師:現在我們請各小組匯報一下交流討論的結果。
生1:我從第二句話中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內的文物不僅品種多,而且數量也很多。
生2:我從第二句話可以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的智慧,是他們創造了莫高窟的輝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個“曾”字說明了以前莫高窟內有很多文物,但現在都沒有了。從這個字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是多么痛苦和無奈。
生4:第3句話中的“大量”和第4句話中的“僅存”對比非常強烈,這兩個詞語充分說明了莫高窟內的損失非常慘重。
生5:我從第3句話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國主義分子的野蠻和無恥。
。ㄔu:從學生的發言可以看出,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效果非常明顯。)
生6: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陳列在故宮等處的部分經卷現在會不會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師:你們認為會不會呢?
(評:巧妙地將問題“踢”給學生。)
生1:我認為不會,因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為清王朝腐敗無能,現在我們國家有能力保護這些文物。
生2: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很強大了。他們即使有這個賊心也沒這個賊膽。
師:大家說得很對,現在的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保護我國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誰敢侵犯我們,我們將和他們斗爭到底。
三、總結
師:還記得第一節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嗎?學完了這一課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意用她的舉手.
誰能說說為什么用她,談談你的看法。
生:通過學課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畫和藏經洞,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它們顯得很神圣,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學習了這篇課文后,飛天壁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們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極了,所以我認為用她好。
生:我還要補充,從圖上看飛天仙女們裙帶飄揚,顯得那樣輕盈,飄逸,真是美極了。
生:課文最后一小節說莫高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可見她在人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師:看來同學們都一致認為用她好。從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將莫高窟當成什么來寫了?
生:當成人來寫了。
師:說的對極了,從這兒你可以看出作者對莫高窟有著怎樣的感情?
生:非常喜愛之情。
師:你們通過學習課文后,喜歡莫高窟嗎?(生:喜歡)老師想看一看誰最喜歡莫高窟,我們通過比賽讀書來評定。
生:(練讀,比賽)。
板書設計
彩塑:惟妙惟肖
莫高窟壁畫:(飛天)宏偉瑰麗
明珠藏經洞:數以萬計——掠走
課時目標: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讀課文。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0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對莫高窟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回憶一下,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哪幾處文物景點?
生: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我們先欣賞莫高窟的彩塑。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第二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哪句話可以概括這小節的意思,你看到了什么?
。ㄉx)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薩。
生:我看到了威風凜凜的天王和強壯勇猛的力士。
師: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給人什么感覺?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藹。
生:給人很慈祥的感覺。
師:看上去就是一個好人。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又是什么樣子?
生:看上去很高貴,很威風。
生:應該有力氣很大的樣子。
師:怎么讀才能讓人感覺到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試著讀一讀。
。ㄉx)
師: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畫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圖片,選取其中能表現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的細看)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
師:16米,是多長?
生:有我們4個黑板這么長。
生:有我們16張課桌這么長。
師:這么大的臥佛,課文里是怎么描寫的?一起讀一讀描寫臥佛的這句話。
。ǔ鍪九P佛圖片欣賞)課文中的哪些詞語可以概括彩塑?
生: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生:惟妙惟肖。
師:哪句話可以概括這一小節的意思?
生: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板書:兩千多)
師:課文中有一句話,既是對第二小節的總結,又是壁畫的概括,默讀第三小節,畫出這句話。
……………………
生:我認為是這句話: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師:重點的詞語是?
生:精妙絕倫和宏偉瑰麗。(板書:精妙絕倫 宏偉瑰麗)
師:精妙絕倫是什么意思?就是說彩塑怎么樣?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師:從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絕倫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師:絕倫就是……
生:其它地方沒有。
生:獨一無二的。
師:彩塑是精妙絕倫的,壁畫是宏偉瑰麗的。哪個地方可以看出“宏偉”?
生:四萬五千多平方米。(板書:四萬五千多)
師:這時我們已經站在莫高窟的壁畫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讀課文,然后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看到的。
(生默讀)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我看到了美麗的自然風光。
生:我看到了人們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許多神佛的形象。
師:課文中用的哪句話來概括壁畫內容的?
生: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師:這是一個什么句子?
生:這是一個排比句。
師:對,這句話里用了“有……有……有……還有……”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是哪句話?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師:我們練習讀一讀這句話,應該怎么讀才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生練習讀)
師:誰愿意來讀一下?
。ㄉx)
師:讀得真好,那飛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們眼前一樣。同桌互相讀,看你的朗讀能不能打動你的同桌。
。ㄉ毩曌x)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展示飛天圖片)
。ǹ吹斤w天的圖片,學生“哇”生不絕,被美妙的畫面深深吸引。)
師:看到這些精彩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這些壁畫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畫真豐富了!祖國文化遺產真是燦爛輝煌。
師:我們回頭再看這兩句排比句?匆豢,怎么樣把描寫飛天的這一句改成用“有……有……有……還有……”這種樣子來描述的?先互相說一說。
(同桌互相說)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帶飄拂,漫天遨游;還有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師:聽上去給人的感覺有點怎么樣?
生:聽上去有點不順溜。
師:你能說一說嗎?
生:壁畫上的飛天,有臂挎花籃,采摘鮮花的;有懷抱琵琶,輕撥銀弦的;有倒懸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帶飄拂,漫天遨游的;還有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的……
師:很好。在說的時候,后面的“的”不能少。
師:壁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課文中只給我們具體介紹了飛天的壁畫。我們能不能展開想象的翅膀,選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間生活或者自然風光中的一種,也用“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子說出來?能說幾個“有”就說幾個“有”。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生:壁畫上的神佛,有閉目養神的,有神態安詳的,還有打坐念經的。
師:說的不錯,說的是神佛形象的。還有誰愿意說?(這時沒有人舉手)看來大家還沒有想好,我們就把這作為課堂作業,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師: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一起讀課文。
。ㄉx)
師:藏經洞的特點是什么?
生:藏經洞的特點是面積不大。(板書:面積不大)
師:但是……(這時學生舉手)呵呵,我還沒有講,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講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卻藏有六萬多件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
師: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字?什么字?(圈出“曾”),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生:就是過去。
生:就是曾經。
生:就是過去有這么多文物,現在沒有了。
師: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
師:是啊,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說到藏經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叫王圓箓。是他最先發現了藏經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寫了一本書《文化苦旅》,其中有兩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寫的文物怎么樣在道士手里流失的,我們選其中的片段看一下:1905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疊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1908年7月,法國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來,仍用一點銀元換去5大箱、600多卷經卷;......
師: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生:真讓人心痛!
生: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強大了,再也不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師:是啊,現在我們國家每年都有專門的經費用來收回流失在國外的文物。課后我們可以上網,查閱一下余秋雨的這兩篇文章?纯,他是從哪個角度來寫莫高窟的。
師:參觀了神奇瑰麗的莫高窟,我們不能不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我們再次回味一下莫高窟的燦爛輝煌。(聽課文錄音)
下課。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1
一、看拼音,寫詞語
dūn huánɡ jì lù yín xián fǔ bài
( 敦煌 ) ( 記錄 ) ( 銀弦 ) ( 腐敗 )
dì ɡuó zhǔ yì jǔ shì wén mínɡ yì shù bǎo kù
( 帝國主義 ) ( 舉世聞名 ) ( 藝術寶庫 )
一、比一比,再組詞
尊(尊敬 ) 則(規則) 瑰(玫瑰) 夸(夸張)
遵(遵守) 側(左側) 愧(慚愧) 挎(挎包)
惟(惟妙惟肖) 弦(銀弦) 掠(掠奪) 繡(刺繡)
維(思維 ) 舷(船舷) 驚(驚訝) 透(透過)
二、好朋友手拉手
鮮明的 文化 珍貴 塑像
安詳的 圖畫 反映 文物
精美的 個性 描摹 情況
燦爛的 神態 雕刻 風景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
1、莫高窟不僅有_精妙絕倫_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_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_豐富多彩_,有_記錄佛教故事_的,有_描繪神佛形象的,有_反映民間生活_的,還有_描摹自然風光_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_臂挎花籃_,_采摘鮮花_;有的_懷抱琵琶_,_輕撥銀弦_;有的_倒懸身子_,_自天而降_;有的_彩帶飄拂_,_漫天遨游_;有的_舒展雙臂_,__翩翩起舞_……
2、莫高窟是_舉世聞名_的藝術寶庫,這里的_每一尊彩塑__,
_每一幅壁畫_,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_智慧_的結晶。
六、妙筆生花
讀一讀文中含有“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說說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并仿寫一段話。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2
教學活動過程:
一、整體回憶,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莫高窟》,你能說說莫高窟給你留下的印象嗎?
2、課文中這樣說:(齊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讀好這句話。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
1、莫高窟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寶庫,主要就是因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懦樯x。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
。2)可見,課文前面部分寫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點是——(板書:彩塑精妙絕倫)接下來課文要寫的一定是壁畫,壁畫的特點是(板書:壁畫宏偉瑰麗)
(3)再讀過渡句,
a、品味“彩塑”
1、讓我們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焖贋g覽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1)指導讀,解詞。(點擊圖片)
。2)引讀這句話。“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
(3)彩塑的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這個句式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對表達有什么效果呢?
(4)為了突出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特點,作者先寫彩塑的全貌后又重點寫了臥佛,誰來讀課文中臥佛的描寫?指導朗讀。
2、作者只是以點帶面去寫這兩千多尊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他們的氣息。(點擊課件)。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惟妙惟肖)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3、游客們看了以后會有什么感情?體會“嘖嘖贊嘆”的意思。你能把這個句子變換句式,使意思保持不變嗎?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這些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稱贊?
4、感受著我們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想在坐的每個人都會升騰出自豪感,讓我們帶著感情讀讀這一段話。
5、這段在構段方式上有什么特點呢?(簡介寫法)
b、回味“壁畫”
1、欣賞完精妙絕倫的彩塑,讓我們再來看看宏偉瑰麗的壁畫。文中有一個數字體現宏偉,它是“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理解數字。你能將壁畫內容的豐富多彩讀出來嗎?
2、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節,用心默讀,大膽想象,要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讀完后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敦煌壁畫的繪畫時間前后有一千多年,它歷史悠久,形式多樣,技藝精湛,內容非常豐富,西方學者把敦煌壁畫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所以課文中這樣寫到——指名讀“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這是一個什么句式?指導讀。
4、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豐富多彩的壁畫。(出示壁畫圖片)
5、如果說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那么壁畫中的飛天則是這顆明珠中的精華,這個藝術寶庫中最富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珍品。讓我們好好去欣賞一翻。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的飛天讀到我們的眼前?
、艑W生自由讀。
⑵指名讀。教師指導。
、亲杂勺x,要努力讀出形象,讀出美感。
、瘸樯x,其他同學想象畫面。
、稍谌慷鼗捅诋嬛校兴那Ф嗌碜藨B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引讀: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孰y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
、藥煼蹲x: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8)能記住寫飛天的句子嗎?誰來試試。
。9)壁畫上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文章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省略號表示什么?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寫一句。(播放音樂)
(10)指名交流。
6、小結:這就是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讓我們再來領略一番這個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一起讀第三節。
7、莫高窟不愧是——(引讀最后一段話)
c、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齊讀。(板書:藏經洞)默讀第四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深的語句,并批注。
2、交流。
3、(課件出示藏經洞被掠奪的資料)看了這段資料,你想說些什么?
三、總結全課,積淀情感。
1、敘述莫高窟的創作歷史以及崇高的地位。
2、出示外國旅游者的評價。
3、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齊讀最后一段(出示句子),(板書:藝術寶庫)在第一自然段找出與之照應的句子。
4、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寫到:“她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在她的懷抱里,神人交融,時空飛騰。于是,她讓人們走進神話,走進寓言。我們是飛天,飛天就是我們。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2、3自然段。
2、當一回小導游,向沒有去過莫高窟的親朋好友介紹莫高窟。
3、到敦煌的網站上去瀏覽閱讀,更多的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
4、運用課文2,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我們家鄉的旅游勝地等。
板書: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絕倫
壁畫宏偉瑰麗
藏經洞
藝術寶庫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2、讓學生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互動式教學流程,體驗有效教學。
2、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
三、知識與技能
1、體會排比句的作用,理解過渡句。感知總分的寫法。積累優美詞語。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行仿寫。
2、理解課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學習作者從多方面抓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體會先概括后具體的描寫方法。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3
《莫高窟》教學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令人贊嘆的豐富藏品,頌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結構清晰,敘述具體。由于學生對莫高窟的知識了解甚少,所以,課前,我搜集了莫高窟彩塑、壁畫及藏經洞等相關資料及圖片,設計制作了教學課件,以便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對莫高窟有清晰地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理解文本內容。整堂課,我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閱讀教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我認為比較成功之處有以下方面: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特別是美侖美奐的飛天圖,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如學習彩塑的一部分時,在學生不理解“神態”,只會想動作的時候,我適時通過播放彩塑的各種神情,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有關神態的詞語:如威風凜凜、慈眉善目等。又如學習壁畫一部分時,視頻展示宏偉瑰麗的壁畫后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描述飛天形象,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了說話和想象訓練。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效果非常好。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想學生邊讀課文,邊欣賞這些充滿藝術美的圖片,會是一種享受。也更好地體會到“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加強詞、句的訓練,說話的訓練。
如: “飛天”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指名聲情并茂地朗讀,其余學生閉上眼進行想像。然后讓學生把想像到的飛天的畫面描述出來。在熟讀的基礎上,把這些優美的句子,深刻地記在腦海里,即進行背誦練習。
三、課堂上注重寫作指導。
教學本課時,注重了寫作知識的遷移指導。如在學習了莫高窟的彩塑二段后,我引導學生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對莫高窟的壁畫進行了片段練習。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每次教學結束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學生練習仿寫說話訓練時,出現了內容單調的現象,在調動學生參與及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還不到位。另外,學生朗讀水平的培養仍是重中之重。該怎樣朗讀,朗讀這一環節究竟該怎樣穿插在課文中還需要好好去摸索。對于課文背誦,在課堂上沒有能設計出一些好的環節來進行檢測。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好好的總結經驗,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反思,自己能從中有所得,為今后的教學添磚加瓦。“學無止境”,我會不斷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教學反思:
“言意兼得”閱讀教學
這一堂課不算精心準備,倒也是一種嘗試——“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這幾天,學校語文教學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各個語文工作室進行了理論學習,同時鉆研教材,研討教案,課堂實施。好些熱鬧!
我要上“三個一”了,與他們一起學習了“言意兼得”的教學理論知識,聽了幾節課。倒有幾許激動,如果高年級的閱讀教學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僅對老師是一種提高,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飛躍。
那么,何謂“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語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內容。兼得,即同時得到,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再說的直白些就是,語文教學中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下面結合《莫高窟》的備課、上課情況,談談如何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一、抓規律性語文,入“意”入“言”
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自覺地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閱讀過程中,適時且適度地把一些有“規律”的語言點到、點破、點透。有時候要點到為止,有時候要點破明了,有時甚至要達到點透運用的程度。
學習《莫高窟》課文時緊抓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這句話。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這個過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師:可見,課文前面部分寫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點——精妙絕倫。(板書:精妙絕倫)接下來課文要寫的一定是壁畫,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板書:宏偉瑰麗)
師:那么彩塑的精妙絕倫和壁畫的宏偉瑰麗分別表現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
師:(指板書)你覺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哪一種更得作者鐘愛?
師:再讀讀這句話,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較“彩塑”和“壁畫”的?
師:“不光……而且……”這個關聯詞就是表示意思更進一層的,它更強調的是后面這一層意思。我們在讀的時候,也要注意強調后者。
……
上述教學指導,我緊緊扣住文本中帶“規律性”的語言現象,引導學生經歷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閱讀歷程。這段話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主要是:一、過渡句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承上啟下,結構清晰。二、關鍵詞“精妙絕倫”、“宏偉瑰麗”承接前后文,內容豐富。三、關聯詞“不光……而且……”的解讀,從文本的感性體悟,到語義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點到為止。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著學生在這些“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中,既“入乎其內”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標點,再獲“言意”妙處
文本豐富的情感往往不僅僅是文質兼美的語言文字,不同的標點符號,也有著豐富的內涵,巧妙地引導學生關注它們,不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語言形式。
學習《莫高窟》 “壁畫”這一段:
師:同學們,壁畫內容講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標點符號?飛天呢?你對哪個標點感興趣?為什么?
師:既然飛天的優美動態還有更多,請同學們先美美誦讀文中飛天的優美姿態,再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 , ;有的 , ……
師:噢?同學們對彩塑的神態描述完后用句號有異議?你認為用什么標點?那你還能仿造課文的寫法,用“有……有……還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樣貌或動態嗎?
課堂上,引導學生從標點探究,想象說話,質疑課本,發現這里的言語表達也可從標點中體會如此妙趣,給學生帶來一番別樣的言語體驗,語文課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濃的詮釋。
三、觸動“矛盾、發現”,進行言意兼得
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感悟語言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表達的基本方法時,老師要善于發現其間的矛盾處,引導學生說服你,學生會很感興趣,以能說服老師,質疑課本而自豪。
例如學習了《莫高窟》的藏經洞后:
師: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生: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有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生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
生(齊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師: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意思重復嗎?為什么如此安排?
師: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討論中,結合課外知識,自然而然地走進藝術寶庫,又一次回觀了課文,又一次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深得我國悠久的燦爛文化,為祖國的輝煌藝術成就贊嘆不已。“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讀得深情、讀得激昂。
而對這兩句總結性語句的安排,學生的詮釋緊扣文本,詮釋得透徹、靈動。“明珠”詮釋結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處于“絲綢之路”上,位于廣闊的沙漠地帶;結合莫高窟輝煌的藝術成就。而“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重點放于總結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發現,學生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結構特點;“四字詞”的妙用;排比句的節奏韻律之美等等,這些語言形式的發現,無疑給了學生學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練筆訓練:模仿“彩塑” “壁畫”和“藏經洞”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種教學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尋“意”的解讀平衡,構筑起在文本語言文字叢林中走進走出,走一個來回的新解讀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尋找言意兼得落腳點,設計言意兼得路線圖,展開言意兼得閱讀場,實現言意兼得最優效。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得知文本內容涵義,得見文本形式秘密,語文老師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莫高窟》說課設計 篇14
智慧小木屋
◎南山一望曉煙收,石洞嶺岈景色幽。
古佛莊嚴千變相,殘碑剝蝕幾經秋。
摩挲銅狄空追憶,閱歷滄桑任去留。
玉塞原通天竺國,不須帆海覓瀛州。
開心一練
一、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神態各( ) 精妙絕( ) 惟( )惟( ) 舉世( )名
引人( )目 ( )眉善目 斷( )絕( ) 宏偉( )麗
。 )風凜凜 漫天( )游 ( )( )無能 ( )( )贊嘆
二、我會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 )壁畫 一( )明珠 一( )沙丘 一( )洞窟
一( )力士 一( )神佛 一( )彩塑 一( )小溪
三、按要求改句子我能行。
1.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改為反問句)
反問句:
2.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無人不曉的藝術寶庫。(修改病句)
3.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縮句)
4.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用加點的詞造句)
四、我能按課文填空。
1.這篇課文是一篇介紹性說明文,生動地介紹了敦煌莫高窟的 、
和曾藏有萬件珍貴文物的 ,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
和 。
2.敦煌莫高窟,也叫“ ”,坐落在甘肅省 和 的
懷抱中。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共有492個洞窟,它與
、 被譽為中國三大石窟。
開心閱讀
五、課文片斷我會讀。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
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紀 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應 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臂挎花籃 采摘鮮花 有的
懷抱琵琶 輕撥銀弦 有的倒懸身子 自天而降 有的彩帶(漂 飄)拂 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雙臂 翩翩起舞 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世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1.畫去括號里不恰當的漢字。
2.第一句話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 ;
二是 。這一段寫的是第 方面的內容。
3.給空白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4.請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具體地寫一寫其他的飛天。
5.欣賞了莫高窟壁畫上那些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飛天,你想說些什么?
六、課外的短文,我也很有興趣。
九龍壁
在北京的北海公園,有一座全國聞名的九龍壁,它建于明朝,距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
九龍壁,高5米,長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兩面,用七色琉璃磚瓦鑲嵌成九條巨龍。它們色澤鮮艷,形態逼真,好似騰云駕霧,要伸出影壁,飛向天空。
你看( )一條黃龍和一條紫龍正在爭奪一個火球( )它們瞪圓雙眼,怒目而視。黃龍叉開四爪,伸出了鋒利的尖鉤;那條紫龍也不示弱,傲慢地擺動著尾巴,輕蔑地瞟著對方,仿佛說:“你有什么了不起( )敢和我較量嗎( )”
這對巨龍正在挑戰,那對巨龍已經開戰了。只見藍、白兩條龍,翻滾在洶涌澎湃的碧濤之上,穿梭于險峻的山峰之間,這一場惡斗,真是驚心動魄!再看其他幾條龍,也是形態各異。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面對這精致的九龍壁,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祖先心靈手巧,是多么聰明啊!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2.用橫線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
3.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段話。
4.短文通過 ,贊揚了 。
日積月累
連一連
a.克孜爾千佛洞 a.位于四川廣元縣5千米處,現存佛像7000余尊。
b.千佛巖石窟 b.位于南京城東北20千米。有佛像500尊。
c.棲霞山石窟 c.位于洛陽市南部,F有石窟1352個,佛像10萬多尊。
d.龍門石窟 d.位于新疆境內,F有石窟236個,壁畫計1萬多平方米。
e.敦煌莫高窟 e.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千米。至今保存492個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