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教案(精選16篇)
《師恩難忘》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自學生字詞,并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感知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
把課文讀通順。
教學過程:
一、設境引入
1、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課文。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師生進行交流,加深感知。
五、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感知字的寫法。
娓……這個字的左邊的“女”就偏在上面,與“尸”相配合好。
誨……這個字是左右結構,注意左窄些,同時注意字的讀音。
2、完成字詞練習。
第二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在語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對教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板書課題:
①、讓學生深情地把課題讀好。
②、師恩難忘,難忘師恩,在作者小時候田老師給作者留下了許多難忘的事,你們仔細把課文讀一下,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難忘?
二、自讀自悟,獨立感知
1、學生自由讀,尋找哪兒是難忘的。
2、在學生讀的時候要注意滲入讀書習慣。
3、當自己讀好了,也可以讀給他同學聽。
三、師生交流,深入感受
★具體方法預設:
學生先說說劉紹棠難忘田老師哪些方面,再讓學生去讀,老師對重點部分進行細致指導,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作者對田老師的情感。
1、田老師教詩的部分
這個部分讓學生感知田老師是怎樣教的。
2、田老師講的故事
這兒要重點引導學生讀好,讓學生用講的方式讀。
3、如果學生沒有選后幾節可以激問:
那么最令作者難忘的應是什么?
(教師的教誨)
進一步提問:老師的哪些教誨呢?
(引出“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部分,并引導學生讀好這部分。)
四、指導實踐,加深感知
1、(由上引入)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田老師給作者上的第一課?
2、引導學生講
首先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講?(講是娓娓動聽,聽是身臨其境。)
3、先講學生自由練習,再引導學生上臺講。
◆注意引入學生進入角色。
如開始時可讓學生扮田老師進行問好,然后再再現田老師是如何講“一去二三里”的課的。
(在這其中還得滲入些習慣培養。)
4、田老師講得這個故事作者能聽懂嗎?從哪兒可以看出呢?
五、遷移積累,升華感知
1、由上引入
2、出示《登鸛雀樓》引導學生再講。
先讓學生自主練習,再指名上臺講,在上臺講的時候要注意按田老師講的方式進行。
(教師通過耳語指導學生。)
3、總結引入
田老師通過故事來教學,體現出田老師的教學水平之高,這樣怎能不讓我難忘呢?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兩節。
5、通過有感情地再讀最后一節結束課文。
附板書:
娓娓動聽
2師恩難忘
身臨其境
第三課時教學(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默寫并指導寫字
娓娓動聽 歇腳 念叨
身臨其境 教誨 炊煙
◆針對學生錯的字幫其分析原因,同時指導學生正確地書寫這些詞語。
2、文章有不少成語,你能想起來幾個嗎?
◆同時引導學生通過成語再加深感知課文。
二、總結全文,升華認識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作業超市
◆、遷移練習:
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實踐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師恩難忘》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6~9頁課文、生字、練習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敘事后抒情的順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親的鄉村教師形象。課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3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的關系中體會田老師教學有方。
2、理解“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時間]
2008年9月2、3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3、能結合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起興趣:
1、有人把老師比喻為蠟燭、春蠶,也有人把老師比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課。(板書課題)
2、讀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師是誰?為什么難忘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是怎么上課的?……)。
3、帶著這些疑問請學生先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感悟,既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目標之一,又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法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又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本課,我們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課題后,大可不必徑直開講,可引導學生自主解題,自主推測課文應該寫些什么。接著,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向文本,尋求答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效果應該良好。]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詞。
chuī dāo xiè lǎo xiē tǒnɡ jiá
炊煙 念叨 感謝 姥姥 歇腳 捅了一下 戛然而止
(1)自己讀讀這些一類字和二類字,你有什么收獲?(這個匯報內容可以從音、形、義等不同方面進行,還應鼓勵那些已經學會弄懂這些字的學生介紹方法“從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體認讀。
2、檢查朗讀課文。、
(1)分節朗讀。
(2)評議糾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級也如此,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內容?(他先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再講解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哪一部分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第3~7自然段)
2、把這部分再讀一讀。
3、小組合作討論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去讀書以及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寫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寫“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并終生難忘。
五、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2、重點指導“歇、誨”(注意“歇”左部分的寫法,“誨”要注意右邊的書寫順序。)
3、描紅、臨寫。
4、評價:
(1)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2)老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作業設計
一、先比較,再組詞。
誨( ) 炊( ) 叨( ) 歇( ) 恭( )
悔( ) 吹( ) 叼( ) 渴( ) 慕( )
娓( ) 亭( ) 捅( ) 境( ) 勝( )
尾( ) 享( ) 桶( ) 鏡( ) 盛( )
二、多音字組詞。
zhēnɡ( ) zhǒnɡ( )
正{ 種{
zhènɡ( ) zhònɡ( )
zhé( ) shǔ( )
折{ 數{
shé( ) shù( )
三、填字成詞。
身( )其境 引人入( ) 終( )難忘
( )( )動聽 ( )然而止 教( )之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品味語言文字的同時,體會田老師上課的特點及作者對老師的感激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分析:
1、課文是怎樣描寫田老師給我們上課的?輕讀課文第二段,結合插圖找一找哪句話概括了圖上的意思。
2、出示“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1)指名讀。
(2)這首詩指哪首詩?
(3)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田老師編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4)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根據古詩編故事?(故事巧妙地串連講解了古詩的意思,便于記憶。同時,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草)
板書:編故事
(5)田老師是怎樣講故事的?(娓娓動聽)
板書:娓娓動聽
(6)先理解詞意,再指導用詞造句。
①“娓娓動聽”可以和哪些詞搭配呢?(講故事、說話、唱歌、歌聲、聲音等)
②“六一”聯歡會上,我們班的小百靈那娓娓動聽的歌聲 。
③ ,她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
3、田老師那娓娓動聽的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讓學生討論交流,從語言文字中去品味體會。)
(1)理解“身臨其境”并造句。
(2)體會“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作者把田老師講的那些故事對我們的影響比作春雨點點滋潤著我。可見田老師教學技藝高超,使作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老師的教育熏陶,這是從內心發出的贊美的敬佩。)
板書:身臨其境 受滋潤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尊敬、感恩之情,可以由此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
4、指導朗讀。
(1)用“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入迷、滋潤”等詞語連起來說一段話。
(2)齊讀第2段。
5、田老師教課獨特,善于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這與什么有關?指讀課文第一段。(“他的口才、文筆都很好。”)
(1)指導朗讀這句話,要讀出對老師由衷的敬佩。
(2)你能用一些成語來形容他的口才或文筆很好嗎?(如:才思敏捷、下筆成文、才學出眾等。)
6、田老師贏得了“我”對他的尊敬和感謝,直至過了很多年也依然如此。自讀課文第三段,讀出對老師的尊敬和感謝。
板書:感謝 懷念
7、指導評議。(突出重點詞“仍然、恭恭敬敬、深深感謝、終生難忘。”)
8、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老師說些什么?
三、總結全文:
1、學完本文,你有哪些收獲?(學習作者尊敬老師)
2、教師節即將來臨,你準備怎樣表達你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學本篇課文,不宜滿足于學生能夠感悟作者的“師恩難忘”,還應當激發學生對教過自己的老師,對本校老師,對所有老師的尊敬之情。為此,有必要營造濃濃的尊師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得到感染。]
四、作業布置:
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3、閱讀:《我最好的老師》(大衛•歐文)、《師恩難忘》(梁曉聲)、《我的老師》(賈平凹)。
4、搜集一些關于贊頌老師的名言,記到自己的“小小筆桿子”本上。
作業設計
一、照樣子寫詞語。(不少于四個)
歇歇腳(aab)
春雨點點(abcc)
恭恭敬敬(aabb)
二、給下列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正(zhēnɡ zhènɡ)月 教誨(huǐ huì)
戛(jiá ɡá)然而止 鄰(línɡ lín)近
三、回憶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印象最深,選擇有關她(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1、師恩難忘
娓娓動聽 編故事
}感激、懷念
身臨其境 受滋潤
《師恩難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聽寫生字詞:教誨、炊煙、娓娓動聽、身臨其境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師恩難忘
(投影)通過小作者第一天上學的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愛之情。
二、學習新課
1、問:這件事發生在作者不滿6歲的時候,而且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作者的腦海里卻一直那么清晰,仿佛發生在昨天一樣,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第一天見到田老師的情景。
2、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邊讀邊想:小作者第一次見到田老師是怎樣的感情呢?(敬佩)(板書)敬佩
3、為什么會敬佩老師呢?(投影)一位教師,教四個班;17歲就開始教書了;
口才、文筆都很好。
4、從這幾點,你看出田老師哪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呢?(板書)能力強;經驗足;才學出眾。
應該怎樣朗讀呢?
讓我們懷著敬佩的感情來朗讀這一段吧!(反復朗讀)
5、讓我們來看看田老師是怎樣的“才學出眾”。請快速的讀文章的第3—4小節,對照插圖,找出最能表現插圖內容的語句。
(他先… …,又… …,然后… …,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6、老師講了個什么故事呢?自讀故事,待會我請同學來復述。
7、請一個同學復述,其他同學想,聽了老師的故事,“我”是什么表現呢?
8、請學生朗讀第6小節,其他同學考慮: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
(說明田老師講的故事很吸引人。)
9、在以后的每一天里,田老師都要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請同學朗讀第7小節,想一想作者的現在的感受如何?
(喜歡上田老師的課)(板書)喜歡
請同學讀出小作者的“喜歡”來。(反復朗讀)
10、田老師的故事對我有那些影響呢?
(投影)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作者用“有如春雨點點”的比喻是要說明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應該怎樣朗讀呢?(反復朗讀)
11、40年過去了,當作者再次見到田老師時,他是怎么做的呢?
(投影)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識的種子。
通過“仍然、像……那樣……恭恭敬敬、行禮、深深感謝”這些劃線的詞語,你體會到現在作者對老師是怎樣的感情呢?(板書)感激
那么就讓我們齊聲朗讀這一段,一定要讀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12、小結。
作者通過對第一天上學情景的具體描寫,表現出作者對田老師的敬愛之情,由剛開始的“敬佩”,到聽了田老師課以后的“喜歡”,再到40年以后,再次見到田老師的“感激”之情。揭示出作者對田老師的“敬愛”之情。
三、布置作業(投影)
1、 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課后收集“尊師名言”,準備在下一次的晨會課上交流。
3、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你對老師的敬意
《師恩難忘》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師恩難忘
師:口才好文筆好生:難忘師恩
編故事娓娓動聽如春雨滋潤
教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辨字組詞:
尾( )炊( )歇( )誨( )
娓( )吹( )息( )海( )
二、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4、描紅臨寫。
5、評價:
①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②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四、布置作業
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3、課后練習4提示:
娓娓動聽--每天中午一打開電視機,總能看到說書人娓娓動聽地講著《水滸傳》。
身臨其境--在立體聲電影院看電影,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就在電影中一般。
《師恩難忘》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9頁課文、生字、練習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全文依循行敘事后抒情的順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親的鄉村教師形象。課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3段。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田老師講的故事與所學的古詩的關系中體會田老師教學有方。
2、理解“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時間]
20xx年9月2、3日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3、能結合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起興趣:
1、有人把老師比喻為蠟燭、春蠶,也有人把老師比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教師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課。(板書課題)
2、讀題。你想知道什么呢?(作者的老師是誰?為什么難忘這位老師?這位老師是怎么上課的?……)。
3、帶著這些疑問請學生先自讀課文。
[設計意圖:感悟,既是學習語文的重要目標之一,又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法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又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本課,我們必須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感悟,善于感悟。因此,提示課題后,大可不必徑直開講,可引導學生自主解題,自主推測課文應該寫些什么。接著,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走向文本,尋求答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引讀導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步步推進,效果應該良好。]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詞。
chuī dāo xiè lǎo xiē tǒnɡ jiá
炊煙 念叨 感謝 姥姥 歇腳 捅了一下 戛然而止
(1)自己讀讀這些一類字和二類字,你有什么收獲?(這個匯報內容可以從音、形、義等不同方面進行,還應鼓勵那些已經學會弄懂這些字的學生介紹方法“從哪里我知道了什么?”)、
(2)集體認讀。
2、檢查朗讀課文。、
(1)分節朗讀。
(2)評議糾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本文主要寫了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級也如此,給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內容?(他先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再講解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哪一部分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第3~7自然段)
2、把這部分再讀一讀。
3、小組合作討論分段及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去讀書以及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寫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寫“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并終生難忘。
五、指導書寫:
1、復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2、重點指導“歇、誨”(注意“歇”左部分的寫法,“誨”要注意右邊的書寫順序。)
3、描紅、臨寫。
4、評價:
(1)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2)老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師恩難忘》教案 篇6
1、師恩難忘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課文通過典型事例反映老師的教學有方,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老師的敬愛之情。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因此學生自讀、自悟難度不大。
另外,文章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利用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寄寓情感。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兩方面的訓練:一方面,訓練學生根據詩歌創編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將自我創編的故事和原文的故事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明白田老師創編故事的目的除了要在每個幼小的童心中播下文學的種子外,還利用這樣的故事教育孩子們應該怎樣做人。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等詞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在表達中運用。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理清課文脈絡。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田老師講述的那故事,并能表情自然、聲音響亮、通順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難點:抓住重點字詞進行朗讀感悟,體會師生之間的情義。
教學策略:教學中著重指導學生自讀自悟。
課前準備: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準備一個和老師的故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因題生疑:
1、板書“恩”,提出書寫要求:認認真真,把“心”寫正。
2、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無處不存在著“恩情”。父母對我們有哺育之恩,周圍的人對我們的幫助那是“相助之恩”,別人對我們賞識和肯定是“知遇之恩”。
3、在學校里,老師們辛勤地教給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誰來講講你和老師之間的發生的故事?
4、所以啊,不少人都曾經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時隔四十多年之后,寫下了《師恩難忘》這篇文章。(板書、讀好課題)
5、用一句話來說說對題目的理解。
6、作者為什么覺得師恩難忘?老師留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學習要求:
①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并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②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回憶了我讀小學時候的哪些事情?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情。
3、讀課文,交流。
(1)思考“這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要求字字入目。
(2)讀準字音。
(3)考考自己的記憶力:填上課文的詞語
a 他先把這首詩念了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______地講起來。
b我聽得入了迷,恍如______
c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______的故事。
d田老師的聲音______,我卻仍在發呆。
e______,______。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填后再朗讀。
(4)詞義大考驗:(結合語境說說詞語的意思)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娓娓動聽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分段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在開學第一天的一堂課上,田老師先念了一首詩,又連起來講了一遍,然后編了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1)出示小詩——誰來念一下這首小詩?
(2)指導朗讀和復述:認真讀讀這個故事,同桌相互講一講,再請同學上臺講。(更好地理解“娓娓動聽”)
(3)相機解決一些問題:如字詞問題“冒炊煙”“歇歇腳”“念叨”
4、質疑問難,激發興趣:田老師上課愛編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呢?在“我”心目中,田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老師?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中進行重點討論。
四、指導學生寫字。
五、作業:
1、抄寫詞語。(練習3)
2、用板書上的四個詞語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娓娓動聽
師恩難忘
身臨其境
(劉紹棠)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師恩難忘》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二、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一、導入課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教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為什么使你難忘?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3、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再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A:抄寫詞語。
B: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一、回顧復習。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二、深入學習,再現情景。
1、速讀課文第二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2、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3、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再指名朗讀。
4、小組研讀:開學第一天,田老師上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默讀課文第三段。
1、讀一讀,想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說說怎樣讀才能表達作者對教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
3、自由讀,再指名讀。
4、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四、總結全文。
1、跟著錄音輕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說田教師是一位怎樣的教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五、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的一件事寫下來。
六、布置作業:
A:準備名人故事交流與尊師名言交流活動。
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送給你的教師表達自己的祝福。
B:預習下文。
《師恩難忘》教案 篇8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3、能領悟課文以具體的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方法,并模仿習作。
教學重難點:
課前準備:
1、課前思考:田老師上課愛編故事,對“我”有什么影響?在“我‘的心目中,田老師究竟是怎樣的老師?
2、老師制作簡單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
1、聽寫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
重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難點: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朗讀感悟,對課文中的重要詞句有一較深的理解,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詞句的理解。
3、瀏覽課文,整體把握:
田老師講故事對“我“的影響。
二、品字賞句,感受師恩:
1、作者“難忘”的是什么?為什么會難忘?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2、交流
◆田老師會講、愛講故事。
引導深思: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有關描寫田老師講故事和我當時表現的詞語或句子。想一想,從這些詞語或句子中讀懂了什么?
(1)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a、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動聽”是什么意思。
b、給“娓娓動聽”換個詞語。(繪聲繪色、有聲有色、眉飛色舞……)
c、從這個詞你能感受到什么。
(2)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a、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怎樣的故事就叫“引人入勝”。
b、如果你聽了這樣“引人如勝”的故事,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3)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引導學生抓住“入了迷、身臨其境、仍在發呆、捅、驚醒”體會。
(4)用上“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等詞語來說一說田老師講課的情景。
總結寫法:作者為了寫清田老師故事講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詞語直接寫出,還通過我沉醉其中的反應襯托出來了。這個方法值得學習、運用。
過渡: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作者難忘的僅僅是這些嗎?還有什么?
(5)“我在田老師哪里學習四年……滋潤著我。”
a理解“滋潤”,字典意思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b再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找出這句話前后文中的相關內容來理解)
c引導再次關注第5自然段。理解田老師所講述的故事在孩子做人方面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播下文學的種子。
(1)引導學生聯系劉紹棠的介紹談談自己的理解。
(2)總結、過渡:正是因為有了田老師那上千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引領,作者才一步步邁進文學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學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讀第八節)也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出示第九節)請學們讀一讀這一節,你是怎樣理解的。
◆教誨之恩,終身難忘。
(1)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思。(培植樹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形容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再次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三、回顧全文,體味寫法:
1、課文學到這里,請同學們回顧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來表達這份難忘的師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1)抓住了田老師愛講、會講故事這個特點,還寫了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這個特點;
(2)田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而作者只具體寫出了其中一個故事,沒有面面俱到,通過這一個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師的精彩,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除了通過“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詞句直接寫出田老師講故事的精彩,還通過我沉醉其中的反應來襯托,更加表現出田老師故事講得精彩。
四、課外延伸,豐富積淀:
1、同學們,贊美、歌頌老師的文章很多很多,人們從不同的方面,通過不同的事例來謳歌老師的崇高與偉大,博愛與無私。今天,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天使的翅膀》。
2、搜集一些關于贊頌老師的名言,記到“采蜜”本上。
3、自制賀卡。
板書設計
師恩難忘
師恩難忘
春雨點點 滋潤著我
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教誨之恩 終身難忘
《師恩難忘》教案 篇9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96
[ | by: 泡語文 ]
名師精講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抓住課文的題目 讀懂《師恩難忘》
張老師:同學們,《師恩難忘》這篇課文是咱們這一冊書的第一課。編者這樣安排是有一定深意的,因為教師節馬上就到了,所以,真正讀懂這篇文章就很重要。
明明:張老師,怎樣才能讀懂這篇文章呢?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張老師:好,今天我就來教大家一種讀書的方法。要讀懂這篇文章,抓住題目很是關鍵,俗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咱們要學會抓住文章的題目來讀懂文章,這是一種很實用、也很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想一想,咱們到新華書店里去買書,看到書柜上有那么多的書,我們有時會眼睛一亮,接著就會從書柜里抽下一本書來,因為我們從書的名字上就已經判斷出自己喜歡這本書了,就判斷出這書中的內容是自己要看的,這種能力就是對閱讀的內容的預測能力。
聰聰:張老師,就請您結合這篇課文來給我們說說吧。
張老師:請大家看看這篇課文的題目,請大家猜猜課文的內容應該是寫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來?
慧惠:這篇課文一定寫了自己從老師那里得到了哪些益處,所以題目才能叫做“師恩難忘”。
明明:對于作者來說,老師有哪些恩情值得作者難忘呢?
聰聰:作者是怎么寫的呢?
張老師:同學們很會開動腦筋,很會思考。大家已經學會了從課文的題目入手來讀懂課文了。對于大家所提出的問題,只要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你們的疑問會解決的。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的,一是要從作者娓娓道來的細節描寫中來感受對老師的一片深情,二是要仔細體會作者“點面結合”
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師恩難忘》教案 篇10
《師恩難忘》是五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的閱讀課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記敘了作家劉紹棠童年時代的啟蒙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從小培養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引導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的事情。文中雖然作者從老師那里獲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詩引申的一個小故事,但從這篇課文里我們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殷殷關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深厚感情。
教學中,我緊扣關鍵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結合田老師把古詩改編成動人的故事來講課的經過,引導學生細心體會老師是怎樣的“教學有方”——不僅教給了學生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不忘教導學生做人……使學生深入體味到老師的“恩”和對學生的愛。然后,在這樣的感情基礎上,帶著學生感受作者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理解感悟文中重點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就顯得水到渠成,舉重若輕了!
教學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師生”間情誼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時的良苦用心,從而懂得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回報老師的付出。課后,覺得自己在處理理解第一句話“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時,所提問題的引導、針對性不夠強,因此學生在這一句子的理解上花了較長的時間,以至于最后教學內容不能當堂完成,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
《師恩難忘》教案 篇11
師恩難忘教案及相關資料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理解“師恩”一詞,使學生了解啟蒙老師田老師對作者的巨大影響——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學之路,感受作者對老師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發學生敬師愛師的情感。
2.在自讀課文時,引導學生練習畫出自己的問題,學做批注筆記。
3.學認生字13個,學寫10個,在閱讀中理解和積累詞語“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及俗語“無心插柳柳成蔭”等。
4.仿照田老師編故事學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給古詩編故事,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學習語文。
5.學寫摘錄筆記。
第一課時
一、 預習課文要求。
1.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了解課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標記,試著尋找答案。
二、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根據你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3.引導學生思考:讓作者難以忘記的老師是誰?什么事讓他難忘?
三、 了解課文大意。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2.全班交流,弄清課文主要寫了“我”的啟蒙老師田老師用講故事的方法教“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給“我”巨大影響的事。
四、 指導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課文。
1.分小組討論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小組匯報本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在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
4.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重點理解詞語:
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勝、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成語造句。
5.引導學生重點理解課文第七段。
質疑:田老師的故事講得怎樣?從“我”的表現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生朗讀第七段,找出相應詞語理解交流(入迷、恍如、發呆、驚醒)。
請生分別扮演田老師講故事,“我”聽故事,再現場景,體會當時作者的心情。
6.過渡:田老師編故事講課對“我”以后有什么影響?
7.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九段。(簡介“劉紹棠”,幫助學生理解。)
8.小結:說說此時你對“師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換成“情”、“愛”、“益”是否可以?
五、 鼓勵學生選一首學過的古詩編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 將自己所編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 再讀課文,賞析課文。
1.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田老師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說出理由。
2.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3.小組匯報交流成果。
4.過渡:作者對田老師的態度如何?
5.生找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理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6.小結:田老師用心地教導學生,對“我”有巨大的影響,“我”深深地敬愛著這位老師。
7.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三、 學寫摘錄筆記。
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摘錄下來。注意寫清文章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以備查閱。
第三課時
一、 學生交流摘錄情況,進行評議。
二、 比較記憶字形,鞏固識字。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三、 練習寫生字10個。
《師恩難忘》教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55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的第一篇課文,作家劉紹棠回憶了小時侯在鄉村小學上學時教國文的田教師上課的情景和他聽課的感受,表達了對老師的愛戴、感激之情。教完此文,學生對田老師的喜歡也溢于言表。我想:一位四十年代的鄉村教師,何以令劉紹棠這樣的作家刻骨銘心、沒齒不忘,何以令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心馳神往、頓生莫名的喜歡之情呢?田老師的教學魅力到底何在?
善于創設情境是田老師的教學之法。開學第一天老師給他們上古詩“一去二三里”時所編的那個故事,劉紹棠幾十年后仍清晰地記得。以后四年中,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田老師習慣用生動的故事來再現教學的內容,營造智、趣、美的教學情境。可以想象,每一節國文課,學生傾聽著教師娓娓動聽的講述,沉浸在情趣盎然的故事情節中,激蕩思維,馳騁想象,那是多么和諧、美好的境界!難怪兒時的劉紹棠每回都會“恍如身臨其境”,陶醉不已。
注重潛移默化是田老師的教學之道。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田老師以他的教學實踐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就在那一個個故事里,田老師把文學的種子悄悄地播灑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將開啟文學大門的鑰匙默默地傳遞到孩子稚嫩的小手里。這種猶如春雨潤物般的教育,無聲又無痕,但你分明能夠聽到種子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的美麗聲音。幾十年后,在文學領域已有所建樹的劉紹棠,還念念不忘當初是田老師把他領進了文學的殿堂。
重教書更重育人是田老師的教學之本。田老師的第一個故事里有這樣一段:“……他越看越喜歡,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后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田老師通過這樣的一個個故事,讓一顆顆幼稚懵懂的心靈不知不覺變得成熟明慧起來,讓學生在故事中明白了世間的是非與真假、美丑和善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當我們還在為找不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而常常厚此薄彼、矯枉過正時,田老師的教學案例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思索和啟示。田老師用他那樸實無華的教學演繹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真諦。
田老師的口才和文筆都很好,想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教學基本功吧。假如連這些也沒有,在今天要做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恐怕也是不易的。
不求學生永遠銘記師恩,但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讓我們都爭取成為像田老師這樣的語文老師吧。
跬步千里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88/bbs/boke.asp?ysz.showtopic.28.html
《師恩難忘》教案 篇13
本文的作者劉紹棠先生一生經歷過一次大的起落,作為一名享譽鄉里的“神童”,他的童年就是在光環中度過的。可是,成人后,雖然沒有像仲永那樣“泯然眾人矣”,但仍逃脫不了神童帶給他的副產品——驕氣,給他的傷害。他的一意孤行狂放不羈直接導致他被打成“右派”。回鄉反思一去就是20年。很多人或許至此一蹶不振,或許在批判的壓力下惶惶不可終日,直至默默的消失在這個世界。劉紹棠不然,他勇敢的承受著這一切,他勇敢的反思著自己的所作所為,痛定思痛,直到20年后,卷土重來,一發而不可收。成為鄉土文學這一流派的開山祖師,收入世界名人詞典,在中國甚至世界近代文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篇《師恩難忘》(原文題目是《老師領進門》)應該就發表于此時。
此文不愧為鄉土文學的一篇妙文,語言質樸,條理清晰,內容簡單,情節有趣,感情真摯。在教學本文時,完全可以采用“言意互換”的方法,以達到“情動而辭發”的效果。
1、據言得意,感受田老師的可敬形象
閱讀理解的首務在于對“意義”的追尋,而對“意義”的追尋始于對言語的感知。簡單來說,我們的教師完全可以學習文中田老師的教學方法。先念一遍,再連起來講一遍,最后編一個故事娓娓動聽的給學生們講一遍。三遍過后,絕大多數的字詞句(娓娓動聽、引人入勝等等)的障礙被掃除,剩下的時間教給學生閱讀,品讀感悟:由言生像,由像起意。在這個過程中讓田老師溫文爾雅,敬業愛生的形象逐漸鮮明起來。
2、據意識言,體會田老師形象的塑造
大多的閱讀教學都只停留在據言知意的階段,而至于這“意”是怎么表現出來的,即文本的言語形式卻很少關注。這一點我們不能只責怪學生,其實,很多的老師都沒有這樣的意識。拿本課來說,為了讓田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煞費苦心。采用了多種寫作手法。故事的出示,讓我們讀了恍如身臨其境。四年來讀了這么多的故事,作者獨獨選擇了第一課上講的故事,獨具慧眼,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故事中的情節,既關注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又照顧到對學生道德的熏陶。美麗的花兒,應該讓大家一起觀賞。往大了說,這就是人文和工具的統一。
3、以言表意,沉淀心中的老師形象
學生在據言知意的過程中,意開始醞釀。一個可敬的老師形象已在眼前鮮明起來,同作者一樣,學生對這位田老師也懷有深深的敬意之情了。“情動而辭發”,意的充盈,心中便有了表達的欲望。這時候,就必須以言的介入來實現意的完成。老師適時地提出寫作要求:寫一寫你的老師。(具體要求見習作一)抓住老師的某個特點,通過一件或者兩件事情具體說明這一特點。《師恩難忘》就是范例。讀寫結合,言意互換,情動辭發,學生言語智慧也一定會從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
《師恩難忘》教案 篇1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2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3、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四、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 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五、默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
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六、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一說: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3、你還想對作家劉紹棠說一二句話嗎?
七、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4、描紅臨寫。
5、評價:
①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②老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八、布置作業
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板書設計(略)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師恩難忘》教案 篇1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4
龐奇蓉
我在教學《師恩難忘》一課時,認為課堂生成不是無規律可循,應該是在師生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自然產生的,就好像兩個人在閑聊,順著一個話題能夠越談越深入,越談越有勁,越談話越多。所以,我覺得教師課堂生成的能力應該是可以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自覺培養的,課堂生成強調師生交流的自由平等,但同樣強調教師的“心中有數”,不能“偏題”、“跑題”,這就需要教師還要有較強的課堂調控能力。在教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時,學生就“戛然而止、引人入勝 、 身臨其境”詞語只是說字典上的意思,后來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解釋詞語的意思,學生就很自然的理解詞語的意思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將預設和生成結合起來才是學生思維解放的保證,是課堂精彩的源泉。關于春雨、冬雨和夏雨的討論,以及把“滋潤”換種說法等等,既是語言的訓練和是情感的領悟,又是教育的熏陶。課文語言的品味,課文情感的品悟,思想情感的熏陶就是一個相互交融的整體。像這樣的交流討論,就是最有效的閱讀教學。本文最后一段,雖然不是文章的重點段,但是在教學中,我卻重點的講授和啟發學生去理解。在這一段課文里,“如春雨點點”的比喻。我是這樣教學的:這句話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請問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呢?(把田老師講的故事比作“春雨”。)為什么不把田老師的故事比作“冬雨”、“夏雨”呢?(冬天的雨是冷的,春天的雨是溫暖的。)就是說老師的故事像春天的雨一樣怎樣?(溫暖。)田老師的故事還給人怎樣的感覺?(老師的故事是娓娓動聽的。)春天的雨是綿綿的,田老師的故事是娓娓動聽的。它們給人的感覺是相似的,所以,作者才會由田老師的故事想到“春雨”。是啊,春雨讓花草樹木快樂地生長,老師的故事則讓作者健康的成長,這是多么美妙的比喻啊!“這些故事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滋潤”還可以換成什么樣的說法?(教育、培養、培育、栽培。) 有如春雨點點說明什么?(田老師教技藝高超,作者在四年中聽了上千個故事,受到老師的教育熏 ,從內心發出對老師的贊美)那么,像這樣的好句子該怎樣來讀呢?(指導學生感情練讀。)
在教學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敬禮”的舉止,“深深感謝”,“教誨之恩,終身難忘”的直抒胸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感恩情懷。教學時,我注意啟發學生想象作者再一次見到恩師時的心情,讓學生感悟當時的場面,效果較好。
(第一范文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師恩)
此文轉載
《師恩難忘》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連貫、通順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3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播放課文錄音。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四、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
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五、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六、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一說:田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你還想對作家劉紹棠說一二句話嗎?
七、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誨”。
2指讀。
3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么?
4描紅臨寫。
5評價:
①學生互評
看看臨寫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紅筆把它圈起來,不像的字請你告訴他(她)哪兒不像,指導他(她)再寫一遍。
②師總結,表揚紅圈較多的同學。
八、布置作業
1遷移練習: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2實踐活動:自制賀卡,在教師節前夕送給你現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