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精選14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2023-01-29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精選14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第十九課,請同學們用最響亮的聲音齊讀!

  生:白楊!

  師:預習了課文,你知道文章主要講什么嗎

  生:主要講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

  師:說得真準確。(在黑板上貼上字條“介紹白楊”)這個邊疆指的就是老師的家鄉(單擊計算機鍵,大屏顯示“新疆”)齊讀。

  生:新疆!

  師:寫“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左邊弓字旁里有個提土,別忘了。

  師:是啊!失去了土地,疆域就不完整了。(文字退出屏幕)

  [這既讓學生自己觀察、記憶,找出這個生字在字形上應該注意什么,又把字的音形義結為一體,適時地滲透了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在我們新疆處處都可以見到白楊樹,它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更不像榕樹那樣濃蔭蔽日,只是筆直筆直地向上長。一排排,一行行倔強地挺立著。作者為什么要寫白楊呢難道只是為了介紹它嗎讓我們一起讀書,解決這個問題。

  [教學目標的展示,自然而適時,在上課之始,教師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做到心中有數。]

  師:請自由朗讀全文,并且畫出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那個自然段。

  (學生邊自讀邊勾畫思考) 

  二、了解白楊特點,學習析詞悟情 

  師:請你讀出畫好的段落,大家邊聽邊想自己哪兒不明白。

  生:我不明白為什么爸爸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師:提得很好,老師幫你記下來。(板書:嚴肅)

  生:我不明白爸爸介紹的白楊樹到底有什么特點

  生: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說樹,干嗎用了“堅強”、“不軟弱”、“不動搖”這些寫人的詞呢

  [學生質疑,在一邊讀一邊思考中培養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養成了認真讀書的習慣。學生的提問,不僅抓住了寫爸爸神態的詞語,也將寫樹與寫人的詞語聯系了起來。說明學生已從爸爸的三句話中初步學會從含義著眼,抓重點詞,尋找內在聯系。]

  師:經過思考,同學們提出了非常有水平的問題,讓我們先看一組畫面,它能幫助你了解白楊的特點。(擊鍵)

  (學生觀看畫面,聆聽解說詞。)

  師:根據爸爸說的話和看到的內容,四人一小組討論白楊到底有什么特點。

  生:我們小組討論后認為白楊的特點是直、適應性強和生命力強。

  師:總結得不錯,請問這三個特點是怎么得來的

  生:爸爸一共說了三句話,我們是一句一句地讀,抓關鍵的詞歸納出來的。

  師:這個辦法真好,不如請你們小組同學給大家演示一下,讓大家學一學。

  生甲:爸爸說的第一句話是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通過“從來”、“直”,我認為白楊樹很直。

  生乙:爸爸說的第二句話是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從“哪兒……哪兒……”我看出白楊適應性強。

  生丙: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通過“不管……不管……總是……”和“那么……那么……”我看出白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進行詞句訓練,而且照應了自己的質疑。老師緊抓寫白楊樹的關聯詞語,既進行了深入的語言訓練,又學習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師相機擊鍵,大屏幕顯示學生朗讀這段話,在學生重點討論的三句話上有黃色線條作標識。)

  師:適應性強、生命力強能用一個詞概括嗎

  生:堅強!

  (板書:直 堅強)

  師:概括得很精練。可作者比你們還巧妙,他用了一個詞把白楊的特點全說上了,快速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到這個詞并說說為什么。

  生:是高大挺秀。因為“挺”可以說明直的特點,而“高大”和“秀”說明它長得好,堅強。

  師:請同學們再讀第1自然段,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

  (生自讀描寫環境惡劣的第1自然段)

  生:高大是說白楊長得粗壯、結實;“秀”是說白楊長得秀美。讀第1自然段,我知道白楊是長在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戈壁灘,在這么荒涼的環境中它卻長得高大、秀美,給戈壁帶來綠意和生機,所以說它很堅強。“高大挺秀”這個詞用得好。

  (板書:高大挺秀)

  師:你理解得這么好,就請你把前三個自然段給大家朗讀一遍吧!

  (生充滿贊美之清朗讀第1至3自然段)

  師:剛才第一位發言的同學,你說得也很精彩,想讀嗎

  生:想!(朗讀)

  師:你們聽出了什么

  生甲:她很喜愛白楊。

  生乙:她讀出了贊美的語氣。

  師:作者寫白楊是為了什么(手指字條)怎么改

  生:是為了贊美白楊!

  (揭去紙片,露出“贊美”一詞)

  師:我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讀書時抓重點詞品味,就能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板書:詞—體會感情)“高大挺秀”就是這樣的詞。這高大挺秀的白楊守護著鐵路,它像誰一樣

  生:衛士!

  (板書:衛士)

  師:看來,白楊的特點你們真的了解了。獨立完成填空題。

  (生拿出練習紙,完成練習;師行間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生匯報,師擊鍵,大屏顯示:白楊樹是戈壁灘上的(衛士)。(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西北邊疆處處都有它(高大挺秀)的身影。

  [學習寫白楊樹的特點這一段,回顧前三個自然段,突出了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并使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此,老師設計了填空練習,使學生全體參與,把語言文字訓練進一步落到了實處。] 

  三、理解表白的心,學習析句、段悟情 

  師:既然在贊美白楊,我不明白爸爸為什么神情嚴肅,就像同學提到的還用了那么多寫人的詞。誰能讀讀書上的句子,消除我的困疑呢

  生: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師:讀得挺流利,可我沒聽明白,誰再讀

  (生一字一頓認真地讀,特別強調“表白”、“心”。)

  師:懂了,爸爸是邊疆建設者,他贊美白楊實際上是述說建設者的志向和心愿。幾位小老師,我“說對”了嗎

  (板書:建設者)

  (生欣然點頭)

  師:這兒又要修改了(手指字條)怎么改呢

  生:是贊美建設者!

  (揭去紙片,露出“建設者”一詞。)

  師:我又有心得。讀書時,聯系上下文抓重點句理解,能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板書:句— )請同學們跟我再讀這重點句。(擊鍵,大屏幕顯示,生仿讀。)

  師:自己讀,超過老師!

  (生齊讀)

  師:原來爸爸借介紹白楊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贊美建設者。這是借物喻人呀!那我們要好好讀讀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4自然段。(板書:物—人)

  (指名讀)

  師:遺憾的是你只讀出了字面的意思,它還有深刻的內含呢!

  仔細琢磨我說的話,把爸爸說的第一句話再讀一遍!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師:對了,這才是深情地表白呢!向他學習,深入思考,仔細揣摩,練讀這一段話。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讀得這么有感情,這么熟練,讓我們試著背一遍!

  (齊背)

  [抓重點句“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從而體會思想感情。在理解、熟讀的基礎上,要求背誦這一段話。背誦,是深入體會思想感情與積累語言的好方法。]

  師:爸爸要表白怎樣的心愿孩子們現在還不知道。看課文,(引讀)他們只知道——。他們只知道——。他們只知道——。孩子們不知道什么請同桌討論,用問句提出來。

  (生同桌展開討論;師巡視,掌握情況。)

  師:請停一下。我發現有些同學有困難,不知道怎么問,哪對同桌愿意作示范,把你們討論的成果跟大家匯報一下

  生甲: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生乙: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怎么工作的

  師:就像他們這樣,繼續討論后兩句。

  (生繼續討論)

  生甲: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生乙: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這么做

  生丙: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生丁:他們不知道這么遠,為什么爸爸、媽媽還要來

  [匯報閱讀收獲,老師的點撥恰當、適時,這兒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好。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與表達,這正是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

  師:下面請同學們讀這段話,老師把大家提出來的問題再復述一遍。

  (生逐句讀,師逐句問。)

  師:就帶著這三個問題,看畫面思考。

  (擊鍵,大屏幕顯示當年建設大軍墾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榮的景象。)

  生:爸爸、媽媽當年克服各種困難,跟大自然作斗爭,憑著堅強的意志,開發、建設新疆。

  生:看了剛才的畫面,讀了老師推薦的資料,我知道當年像爸爸、媽媽一樣的建設者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氣里挖渠,手都凍到了鋤頭把上。有的時候,為了不讓水白白流失,他們就跳進水溝里,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洞穴。

  師:能利用課外資料理解課文,這位同學很善于動腦筋,提出表揚。

  生:爸爸、媽媽等一批邊疆建設者克服了我們根本想不到的困難,全力建設邊疆。

  師:既然這么艱苦,爸爸為什么還接孩子們來呢

  生:他想讓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樣,長大后建設邊疆,扎根邊疆。

  (板書:扎根邊疆)

  生:爸爸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熱愛新疆,響應黨的號召。

  生:爸爸就像白楊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中扎根,奉獻一切,把新疆建設得那么美麗。

  師:這些建設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是什么精神

  生:這是默默地無私奉獻精神。

  (板書:奉獻)

  師:他們耕耘,奉獻了一生,換取了今日邊疆的繁榮,捍衛了各族人民的尊嚴,他們跟白楊一樣,都是——

  生:(齊答)衛士!

  [看畫面,利用課外閱讀資料,進一步理解建設者與白楊之間的共同處: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根、成長;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總是堅強不屈。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深化了對中心的認識。]

  師:學到這兒,我又有心得:讀書時,抓重點段反復思考閱讀,就能體會感情,從而領悟中心。(板書:段—領悟中心)

  師:這第16自然段我們得背下來。這個自然段里的幾句話有什么規律嗎

  生:每句都用“他們只知道”開頭。

  生:每句話都跟新疆有關,而且都有“新疆”這個詞。

  師:第14自然段我們用熟讀背誦的方法,這個自然段就用找規律背誦的方法。一分鐘時間,看誰先背會。

  (指名背誦)

  師: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鐘就基本背下來了。誰還能背這樣吧!愿意背的同學站起來背,不會背的跟老師一起邊聽邊記。

  (生多數站起背誦)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把顧全文 

  師: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哪兒不明白。

  生:爸爸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生:爸爸的嘴角為什么浮起微笑

  師: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為他已經沉思過,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書:沉思 微笑)請同學們默讀全文、思考。

  生甲:爸爸第一次沉思是在回憶自己是怎樣工作的。

  生乙:爸爸第一次沉思,他在想他們這些邊疆建設者建設邊疆的事跡。而他第二次沉思是在想自己的兒女能不能像他一樣扎根邊疆。

  生丙:他在想兒女們能不能不怕艱苦,為邊疆奉獻自己。

  生丁:爸爸微笑是因為他看到大白楊身邊的小白楊在風沙中成長,他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生戌:他想我的兒女肯定能像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他覺得祖國建設后繼有人,所以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師:同學們,你們是祖國西南邊疆建設者的后代,繼承父輩的事業是大家光榮的使命。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讓我感受到你們的真心、信心、決心!

  [以兩次“沉思”、“嚴肅”、“微笑”的理解,反顧了全文,體現了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教學訓練的原則。]

  (生齊讀課文) 

  五、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用抓重點詞、句、段反復閱讀思考的辦法,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從而領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寫白楊是為了——

  生:贊美建設者!

  師:下節課,我們將要練習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中心。◆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2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疑

  1.《青松》這首詩通過寫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紅梅》、《秋菊》這兩首詩歌頌了紅梅和秋菊的什么精神?

  〔從一組教材整體著眼,注意了新舊知識的聯系。〕

  二、抓課題引疑

  1.從課題看,這篇課文應該寫些什么?

  2.(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的重點內容是不是單純寫白楊?表現手法與《冬夜雜詠》有哪些相似之處?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暗示文章借物喻人的手法。〕

  三、抓過渡句引疑

  1.(出示小黑板)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切入引疑激趣,接觸中心。〕

  2.“表白”是什么意思?

  3.把這個設問句用表遞進關系的關聯詞語換一種說法。

  4.爸爸是怎樣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的?(略)

  〔認識白楊的特征、品格,為理解爸爸的“心”,理解象征意義作了鋪墊。〕

  5.爸爸的“心”是什么?孩子們知道嗎?

  師:爸爸介紹白楊,表達自己的心,知道比較深奧,孩子還不能理解,但他們知道什么?

  生:孩子們知道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們知道從小是跟著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是跟著奶奶長大的。

  生:孩子們可能很少見到爸爸、媽媽,是奶奶帶大的。

  生:也可能是保姆帶大的。

  生:他們知道爸爸、媽媽這回要接自己到新疆去讀書,不再跟著奶奶在內地住了。

  生:他們可能知道新疆離奶奶家很遠,因為在戈壁灘上坐了幾天火車了。

  生:孩子們坐在火車上看到火車兩旁的景色與內地不一樣,知道疆離內地很遠了。

  〔除開課文中的三個“只知道,”學生還想到很多,也想得合乎情理,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師:同學們都推想得很好,課文里是怎樣寫的?

  生:(讀第16自然段)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師:孩子們知道的是他們看得見的爸爸的-----

  生(齊):行動。

  〔概括中肯。沒有這一概括,以下的討論就會無度無規,不著邊際。〕

  師:一個人的行動是受思想支配的,是有一定目的的,而孩子們不知道的正是爸爸為什么有這樣的行動,如果后面接著寫:不知道……應該怎樣寫?

  〔引導學生填補課文中的“空白”,激疑引趣,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生: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

  生:孩子們不知道為什么要接他們到新疆去讀書?

  生:他們不知道新疆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遠?

  師:這些問題你能回答嗎?

  〔點撥得恰到好處,學生的思維又推進了一層。〕

  生: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是為了建設新疆,保衛新疆。

  生:爸爸、媽媽在新疆工作是為了開發新疆大油田。

  生:新疆在西北,很遠很遠,那里有哈密瓜。

  生:讀二年級時學過《葡萄溝》一課,里面講了那里出產葡萄、沙梨、杏……很多水果。

  生:爸爸接他們到新疆去讀書,是想孩子們長大了也建設新疆。

  師:現在你們知道爸爸的“心”是什么了嗎?

  生(齊):知道了-----是建設邊疆,扎根邊疆。

  〔水到渠成。層層“推導”,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認識過程。〕

  師:同時也希望孩子們像他一樣,像白楊那樣,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芽、成長。

  師指導朗讀第16自然段

  四、抓重點詞句引疑

  1.找出描寫爸爸神態的詞語

  出神 微笑 嚴肅 沉思 微笑

  2.爸爸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的神態?

  〔重點詞語的理解,中心思想的領會,相互滲透,有機結合。〕

  3.爸爸的殷切期望能否實現?

  五、引疑總結深化(略) 

  探幽覽勝,漸入佳境——《白楊》課堂教學評析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構思巧妙,文字雋永,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要讓生活在內地江南水鄉的小學生深刻理解,卻有較大的難度。不少老師教學本文均按課文層次逐段讀講,效果不佳。劉老師根據教材的特點、重點和難點,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實際出發,另辟蹊徑,成功地運用了“引疑推導法”,即從整體著眼,以“疑”為主線的讀思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多讀善思,假若思而無路,視覺、知覺接受的信息向中樞神經的傳遞就會受到障礙,劉老師首先從課題激疑(從課題看,本文應當寫些什么)入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主要內容之后,便直奔重點、難點,即從過渡段切入,引疑激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牽一發而動全身。然后按照“形象——特征——象征意義”的思路引導學生在讀中生疑,深思、釋疑,逐步完成認識由表及里的過渡。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抓空白處”(孩子們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引疑的辦法攻破難點,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概括)活動,認識到“孩子們”“只知道”的都是具體的“行動”,而“不知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其次,劉老師通過朗讀訓練,錄音欣賞等方式動之以情,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了白楊形象美、內質美和建設者心靈美的感染;同時,又抓住描寫“爸爸”語言、神念的詞句引疑,使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達到了辯證的統一。此外,老師還巧妙地把“白楊”與“爸爸”、“小白楊”與“孩子們”、邊疆和內地、現實和遠景有機地聯系起來,帶領學生在“疑”的線路上探幽覽勝、漸入佳境,逐步升華,因而教得輕松,學得主動,達到了文路、教路、學路的和諧統一。

  “引疑推導法”符合學生閱讀的心理過程,培養了讀則必思的讀書習慣,加速了學生的內化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此外,還使學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質得到了發展,在閱讀中始終保持注意集中、反應靈敏的精神狀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3

  (出示配有第一段朗讀錄音的幻燈片。)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寫大戈壁的?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的?邊讀邊畫出主要詞句,然后,我們通過解詞析句來理解、體會。(學生認真默讀后紛紛舉手交流學習體會。)

  生:課文中寫大戈壁用了“茫茫”這個詞。“茫茫”就是沒有邊際,模模糊糊看不清。這里是說大戈壁廣闊。

  生:我畫了這句話一“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里寫大戈壁很荒涼。

  生:這里寫大戈壁用了“清晰”這個詞。“清晰”是說清楚,不模糊。

  師:作者是說大戈壁清晰還是模糊?

  生: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師:所以,你只畫“清晰”是不對的,應該畫“并不那么清晰”。(生點頭)

  生:我還畫了“渾黃一體”這個詞。這里是說大戈壁一片風沙,天和地的界線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黃色。

  師:課文中寫大戈壁用了一段話,誰能用一個恰當的詞概括大戈壁什么樣?

  生:荒無人煙。

  生:一望無垠。

  生:空曠單調。

  生:風沙漫天。……

  師: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我們通過“解詞析句”不僅知道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還要懂得為什么這樣寫。

  生:這就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

  生:這里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師:我們平時描寫參天樹木,常用哪些詞語?

  生:高大挺立。

  生:高大挺直。

  生:高大挺拔。

  師:請同學們看課文中作者描寫戈壁灘上的白楊用了哪個詞語?

  生:高大挺秀。

  師:誰能說說“秀”是什么意思?

  生:“秀”就是不俗氣,很高雅的意思。

  生:“秀”就是美,清秀,秀麗的意思。

  生:“秀”就是很秀氣,很漂亮的意思。

  師:作者為什么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這個詞呢?要表達什么情感?

  生:這是作者夸贊白楊樹,告訴我們那普通的白楊樹不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麗。

  生:這個“秀”字流露了作者對白楊樹的欣喜之情。本來白楊很一般,我們也常常見到,并不美麗,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麗的。

  生: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特別是生長在祖國大西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贊美之情。

  師:作者僅僅是夸贊白楊樹嗎?(學生讀書)

  生:我認為作者用這個“秀”字,表面是說白楊樹的樣子(外表)美,實際是寫白楊的品質(內心)高尚。作者透過車窗,看到鐵路兩旁飛馳而過的白楊樹,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它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在哪里生長的高尚品質。

  生:白楊樹象征著扎根邊疆的建設者。作者對他們傾注了敬佩之情,所以描寫白楊樹用“秀”字。

  師:很好。作者別具匠心,一個“秀”字,不僅描繪了白楊樹的形象美,而且突出了白楊樹的品格美,抒發了作者對白楊樹的贊美敬佩之情,為后面寫扎根邊疆的人進行了形象的渲染。

  (板書:高大挺秀、扎根邊疆)

  師:(小結)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的道路旁,在鄉間的路邊。對此,人們不以為奇。然而,在滿目荒涼而單調的大戈壁能看到這高大挺秀的白楊樹,卻令人驚嘆不已。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的大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給過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悅。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于是,白楊便成了旅客們議論的話題。課文寫了誰在議論呢?他們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第二段。

  (學生讀后,在教師引導下討論。)

  師:“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這里的“一位旅客”指誰?

  生:“一位旅客”指的是爸爸。

  師:這里的“衛士”指什么?

  生:“衛士”指的是白楊樹。

  師:作者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出神”呢?

  生:作者將白楊比作衛士,形象地寫出了白楊樹傲然挺立的樣子。

  生:這里也暗指那些建設者們像衛士那樣守衛著祖國的邊疆,絲毫也不動搖。

  師:這是一個比喻句。句中沒有出現本體“白楊”的字樣,也沒有比喻詞,而是直接用比喻物來代替被比物,誰能用上“白楊”和比喻詞,重新說一句。

  生:白楊樹好像戈壁灘上的衛士一樣。

  生:白楊樹猶如戈壁灘上的衛士一般。

  生:白楊樹恰似戈壁灘上的衛士。

  生:白楊樹宛如戈壁灘上的衛士。

  師: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誰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倆對白楊有什么看法?(學生朗讀課文。)

  生:三個人的話中父親的話是主要的。

  生:哥哥說白楊樹高,妹妹說白楊樹直。

  師:孩子們看到的只是樹的高大挺直,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教師領讀父親的三句話。)請同學們按照前面解詞析句的方法談體會。

  生:“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這里是說白楊樹姿態很美,一向是高大、筆直的。“直”象征著人的正直,“高大”象征著人的品質高尚。

  生:“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這告訴我們,無論把白楊樹栽到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發芽,為人類造福。

  生:這是說白楊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能適應各種生活環境。這正是白楊的品格。

  生:是金子在哪里都會閃光。我們邊疆建設者都具有白楊的品格,他們在沿海城市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他們遠離家鄉到大西北工作,照樣能為祖國做貢獻。祖國需要在哪兒安家,他們就在哪里生根、開花、結果。

  生:作者寫物,意在喻人。“風沙、雨雪、干旱、洪水”是指建設者所遇到的困難;“堅強、不軟弱、不動搖”是寫建設者們把一生獻給了祖國邊疆那種頑強不屈的奮斗精神。

  生:白楊樹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不曾有過分毫的屈曲,仍舊長得那么端莊、凝重,筆直地聳入高空,正象征建設者們在大西北荒漠上克服種種困難、扎根邊疆的精神。

  師:爸爸的這番話含蓄深沉。請同學們帶著對白楊樹的熱愛,對邊疆建設者的敬佩之情,齊讀這段話。(生齊讀)

  師:這段話用了哪些關聯詞語,請畫出來。(學生畫后交流)

  生:這里用了“哪兒……哪兒……”。

  生:還有“不管……不管……總是……”

  師:這兩組關聯詞語用得恰當,更有力地突出了白楊的品格。請分別用上這兩組關聯詞語,說說邊疆的建設者。

  生:哪兒最艱苦,哪兒就有建設者的足跡。

  生:祖國哪兒需要,建設者們就在哪兒安家。

  生:不管困難多大,不管條件多艱苦,邊疆建設者總是那么堅強,那么樂觀。

  生:不管風餐露宿,還是語言不通,不管缺水少菜,還是生活習慣不同,邊疆建設者總是不軟弱,不動搖,毅然扎根那里,開花結果。

  (教師板書:生命力強不畏艱難)

  師:(小結)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發芽。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無聞地舒展豐姿供人欣賞;農村需要它,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筑成防風林墻;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兒生根了。它上擎青天,下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就是白楊的品格。◆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讀懂句子含著意思的方法,初步培養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能力。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了解問句的三種類型。

  4、初步培養學生熱愛邊疆,建設邊疆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重點 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能力。

  教學難點  同教學重點。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提示課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學習第1段。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揭題讀題。你見過的白楊是長在什么地方的?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的白楊是長在戈壁灘的(簡介大戈壁)

  2、設置懸念。課文圍繞白楊寫了一件怎樣的事呢?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搞清它。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學課文。

  (1)一邊讀課文,一邊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3)劃出不懂的地方。

  2、檢查自學情況。

  (1)先指名幾個同學說說寫了一件什么事。再進行歸納:爸爸和他的孩子們在去新疆的列車上談論白楊的事。

  (2)生字新詞的檢查,重點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如“渾黃一體”,可聯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來理解。

  (3)指名讀課文,及時進行講評。

  (4)質疑問難。

  三、學習第一段。

  1、第1自然段:這一段描寫了一個怎樣的環境?你是從哪些句子里看出來的?

  2、第2、3自然段:這是一個“自問自答”從哪兒可以看出白楊樹很多?“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

  3、用“雖然--但是--”來說說這三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例:雖然環境十分惡劣,但是白楊樹長得高大挺拔。)

  4、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四、課堂練習。

  課后習題4。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學習提示”;讀懂第2、3段,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課后習題4)

  二、學習“學習提示”。

  (1)默讀“學習提示”:它告訴我們讀懂句子里含著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

  (2)強化對方法的理解:這種方法分成哪兩個步驟來進行?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

  (1)“一位旅客”和“衛士”各指的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從哥哥和小妹妹的談話中可以看出白楊外形特點是什么?

  (3)從字面上看。爸爸介紹了白楊樹的哪些特點?

  2、交流自學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3、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完成課后習題2。

  4、朗讀指導。

  四、學習第三段。

  1、作者連用了幾個“只曉得”?把它們劃出來。并認真讀這些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現在孩子們認識到了白楊的哪些優秀品質?

  3、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從字面上看是講什么的?聯系上下文想它所含著的意思是什么?

  五、總結全文。

  1、課文中的爸爸是怎么樣的人?

  2、你認為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3、交流理解句子含著意思的方法,

  六、課堂作業 。

  1、填空。

  在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中,“一棵高大的白楊樹”實際上指的是( );“幾棵小樹”指是( );“風沙”指的是( )。

  2、完成課后練習。

  參考資料:

  一、關于課后習題

  1、第1題:概括地說,是荒涼而惡劣的環境。具體見第1自然段。

  2、第2題:第(1)句為“哪里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茁壯的枝干”;第(2)句為“不管是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

  3、第3題:第(1)句是有疑而問;第(2)句是自問自答;第(3)句是無疑而問,是用反問的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即沒有這么大的傘。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

  2、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爸爸"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思想感情,并在理想情操方面受到初步的鼓勵。

  3、引導學生從感性上領會課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借物喻人,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借物喻人、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2、你們見過白楊嗎?請結合文中的圖簡單介紹一下白楊。

  3、我們都預習了課文,你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

  二、了解白楊特點,析句悟情

  4、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出爸爸介紹白楊的自然段。

  5、指名讀這一段,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討論:從這一段里你們知道了白楊的什么特點?

  6、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直

  適應性強

  生命力強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這是本文的重點之一,認識白楊的特點為后文認識建設者們響應黨的號召,克服困難建設邊疆的精神作鋪墊)

  8、這棵白楊長在什么地方?(大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樣的地方?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大戈壁給你的印象。學生根據有關語句談。

  9、在這樣的環境中白楊長得怎樣?(高大挺秀)比較"高大挺秀"與"直"哪個好。它為什么會長得"高大挺秀"?(板書:把"直"換成"高大挺秀")

  (在認識了白楊的特點之后,回顧前三自然段,讓學生了解白楊的生長環境,使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使學生對它的特點有更深入地認識,從而對它產生敬佩之情。)

  三、理解爸爸的心,析句悟情

  10、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他還在干什么?(理解"表白")他的"心"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十六自然段,四人小組討論;孩子們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方法是讀一句停下來想一想,他們不知道什么,把你的理解補出來。

  11、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12、學生交流匯報。

  (1)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2)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接他們到新疆去;(3)他們不知道新疆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13、出示大戈壁的資料幫助理解第三個問題。

  14、出示背景資料幫助理解第一個問題。

  15、聯系有關內容理解第二個問題。

  16、再讀爸爸介紹白楊的句子,聯系剛才的三個問題說爸爸的"心"是什么?板書:(建設邊疆扎根邊疆獻身邊疆)

  ("白楊樹象征著建設、扎根邊疆的建設者"。這一部分內容課文中沒有直接寫,而這部分內容不僅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認真與文本對話,探求"孩子們所不知道的",并用有關資料介紹邊疆建設者當年墾荒的場面,使學生從形象的直觀中領悟到"白楊與建設者"之間的聯系。同時,展現了今日新疆的繁榮景象。鮮明的對比,更富現實教育意義。)

  17、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⑴引言:爸爸的心表白了,按說他應該滿足了,可他望著窗外的白楊為什么要"沉思"呢?他在想什么?他為什么又"微笑"了?

  ⑵"他又陷入了沉思",他第一次"沉思"在哪兒?這個時候他在想什么?

  (兩次"沉思"、"嚴肅"、"微笑"地理解,讓學生反顧前文,體現了"整體--總分--整體"的教學原則。)

  四、總結

  課文表面上寫什么,實際上贊美什么?這種方法叫借物喻人。

  板書設計:

  高大挺秀      扎根邊疆

  白楊 適應性強  建設者 建設邊疆

  生命力強      獻身邊疆

  -------借物喻人----

  [評析]

  《白楊》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它飽含著作者對邊疆建設者們崇高的敬意,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無限的真情。對初次接觸這類課文的同學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緊緊抓住樹與人的關系設計教學思路。

  1、設計了"變序教學"

  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梗概后,直奔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段落,先學習"白楊樹的特點",這就與理解"建設者的奉獻精神"自然銜接,而又在學生精力最充沛的黃金時段,集中學習課文主要段落。學習白楊的特點之后,自然引向前三個自然段,了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這樣對白楊的特點有了更深入地認識。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反顧全文,深入理解作者為什么寫白楊樹。既突出了重點,又梳理了順序,條理非常清晰。

  2、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

  (1)運用對比。如在了解了爸爸的"心"以后,引導學生討論爸爸為什么又陷入"沉思",后來他的嘴角為什么又浮起一絲"微笑"?通過對比,學生對爸爸堅信"孩子們一定會在老一輩建設者的影響下,成為新疆的建設者"有了新認識。

  (2)運用比較。如在認識了白楊"直"的特點以后,把"高大挺秀"與"直"進行比較,不僅使學生對白楊的特點認識更深,還從用詞上體會到了作者對白楊的喜愛之情,懂得了作文中遣詞造句的重要性。

  (3)進行內容補充。如爸爸表白自己的"心"這一段是文章的重點,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補充孩子們不知道的內容,形成反差,進行討論,使學生對邊疆建設者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有了更深入地認識,同時也為后文中爸爸的"微笑"作了鋪墊。

  (4)以情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激發學生對白楊樹的情感、對邊疆建設者的情感,再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作者單位:431900①湖北省鐘祥市新堤小學②湖北省鐘祥市教研室)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6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二、整合思路

  教學本課 要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精神。對重點段落要多讀,把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可采取分角色朗讀,讀時要把人物心理活動揭示出來,如,孩子的天真稚氣,爸爸神情與心理的變化和嚴肅親切中的循循善誘。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人物形象鮮活起來。

  三、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會用“哪兒……那兒……”“不管……不管……總是……”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對邊疆建設者無怨無悔奉獻一切的精神的認同和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了解白楊。

  2.查閱有關資料、文藝作品,觀看有關影視資料、圖片,了解新疆建設者,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建設新疆的其他人員。

  3. 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簡介白楊

  1.認識這種樹嗎?誰來介紹一下它?交流搜集到的關于白楊的資料。

  2.課文中的白楊生長在什么地方?

  板書“新疆”,指導“疆”的寫法:“疆”的左邊“弓”字旁里有個提土,別忘了。失去了土地,疆域就不完整了。

  3.同學們,在新疆處處都可以見到白楊樹,它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更不像榕樹那樣濃蔭蔽日,只是筆直筆直地向上長。一排排,一行行倔強地挺立著。作者為什么要寫白楊呢?難道只是為了介紹它嗎?讓我們一起讀書,解決這個問題。

  二、了解白楊特點,學習析詞悟情

  1.請自由朗讀全文,并且畫出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那個自然段。

  (學生邊自讀邊勾畫思考。)

  2.請你讀出畫好的段落,大家邊聽邊想自己哪兒不明白。

  估計學生會提出:

  為什么爸爸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白楊樹到底有什么特點?

  3.經過思考,同學們提出了非常有水平的問題,讓我們先看一組畫面,它能幫助你了解白楊的特點。

  4.播放同步資源里的錄像,學生觀看畫面,聆聽解說詞。

  5.根據爸爸說的話和看到的內容,四人一小組討論:白楊到底有什么特點。

  出示爸爸的話,學生交流討論結果。

  6.適應性強、生命力強概括說就是——

  (板書:直、堅強)

  師:概括得很精練。可作者比你們還巧妙,他用了一個詞把白楊的特點全說上了,快速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到這個詞并說說為什么。

  (是高大挺秀。因為“挺”可以說明直的特點,而“高大”和“秀”說明它長得好,堅強。)

  7.請同學們再讀第1自然段,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

  引導學生明白:白楊生活的環境十分惡劣,還長得如此高大挺秀。

  8.明白了這些,讓我們來贊美這些生活在大戈壁上的白楊。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1至3自然段,相機指導讀出贊美之情。

  9.閱讀方法指導:我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讀書時抓重點詞品味,就能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板書:詞——體會感情)“高大挺秀”就是這樣的詞。這高大挺秀的白楊守護著鐵路,它像誰一樣?

  10.看來,白楊的特點你們真的了解了。

  大屏顯示:白楊樹是戈壁灘上的(衛士)。(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西北邊疆處處都有它(高大挺秀)的身影。

  三、理解表白的心,學習析句、段悟情

  1.既然在贊美白楊,我不明白爸爸為什么神情嚴肅,就像同學提到的還用了那么多寫人的詞。誰能讀讀書上的句子,消除我的困惑呢?

  2.懂了,爸爸是邊疆建設者,他贊美白楊實際上是述說建設者的志向和心愿。幾位小老師,我“說對”了嗎?

  3.作者贊美白楊原來是在贊美建設者!

  4.我又有心得:讀書時,聯系上下文抓重點句理解,能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感情。(板書:句)請同學們跟我再讀這重點句。(擊鍵,大屏幕顯示,生仿讀。)

  5.師:自己讀,超過老師!

  (生齊讀)

  6.原來爸爸借介紹白楊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贊美建設者。這是借物喻人呀!那我們要好好讀讀爸爸介紹白楊的第14自然段。(板書:借物——喻人)

  7.生自由練讀,齊讀。

  8.讀得這么有感情,這么熟練,讓我們試著背一遍!

  (齊背)

  9.爸爸要表白怎樣的心愿孩子們現在還不知道。看課文,(引讀)他們只知道——;他們只知道——;他們只知道——。孩子們不知道什么?請同桌討論,用問句提出來。

  指導學生: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

  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怎么工作的?

  就像這樣,繼續討論后兩句。

  (生同桌展開討論;師巡視,掌握情況。)

  學生匯報。

  10.下面請同學們讀這段話,老師把大家提出來的問題再復述一遍。

  (生逐句讀,師逐句問。)

  11.就帶著這三個問題,看畫面思考。

  課件顯示當年建設大軍墾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榮的景象。

  談感悟收獲。

  12.這是默默地無私奉獻精神。他們耕耘,奉獻了一生,換取了今日邊疆的繁榮,捍衛了各族人民的尊嚴,他們跟白楊一樣,都是——衛士!

  13.學到這兒,我又有心得:讀書時,抓重點段反復思考閱讀,就能體會感情,從而領悟中心。(板書:段—領悟中心)

  14.這第16自然段我們得背下來。這個自然段里的幾句話有什么規律嗎?

  這個自然段就用找規律背誦的方法。一分鐘時間,看誰先背會。

  (指名背誦)

  15.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鐘就基本背下來了。誰還能背?這樣吧!愿意背的同學站起來背,不會背的跟老師一起邊聽邊記。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回顧全文

  1.師: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哪兒不明白。

  爸爸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爸爸的嘴角為什么浮起微笑?

  2.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為他已經沉思過,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書:沉思 微笑)請同學們默讀全文、思考。

  3.同學們,你們是祖國西南邊疆建設者的后代,繼承父輩的事業是大家光榮的使命。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讓我感受到你們的真心、信心、決心!

  (生齊讀課文)

  五、總結

  1.這節課我們用抓重點詞、句、段反復閱讀思考的辦法,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從而領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寫白楊是為了——贊美建設者!

  2.下節課,我們將要練習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中心。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背誦

  1.指名背誦爸爸的話。

  2.齊背。

  二、總結全文,概括中心

  1.出示:這篇文章通過(     )的介紹,表達了爸爸(      )的決心,以及對(   )的希望。

  2.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老師希望你們也像白楊樹一樣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畏懼,不退縮,勇往直前,做一個生活上、學習上的強。

  三、指導閱讀《帳篷》。

  步驟:采取范讀,自由讀,交流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指導口頭完成小練筆。

  四、作業設計:

  1.摘抄文種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背誦。

  2.完成小練筆。

  3.閱讀矛盾的散文《白楊禮贊》。

  【板書設計】

  白楊————  借物喻人————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7

  默讀課文,討論:

  問題(1):從爸爸介紹白楊的話里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問題(2):課文在表達上有著什么樣的特點?

  回答(1):白楊樹直、不軟弱、不動搖就是白楊樹的特點。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可以體會到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回答(2):課文主要是使用的對話的形式寫的。用對話引入主題。

  問題: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把它們找出來,仔細體會,再抄下來。

  回答:1.“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2.“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雪雨,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3.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理解新詞,弄清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相關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那兒扎根作貢獻的崇高品質;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了解白楊樹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的句子。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戈壁、白楊的錄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白楊樹是我國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庭前屋后,道路旁邊隨處可見。它既不像松樹那樣四季長青,也沒有柳樹那樣清新嫵媚,更不能與觀賞樹木相提并論。也許,我們平時根本沒有注意他們,可是假如你在茫茫的戈壁上看到白楊的時候,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作家袁鷹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為我們寫出了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白楊》。

  二、播放課件

  三、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讀前出示思考題:“文中寫了白楊的哪些特點?白楊生長的環境怎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四、認識白楊樹的外形特點

  1、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白楊的語句,比如”高大挺秀”、“衛士”,以及哥哥和妹妹的對話。人們描寫樹木一般都用高大挺拔、高大挺直等詞語,本文作者卻用“高大挺秀”,表達的感情很不一般。“秀”有清秀、秀麗、秀氣、高雅等意思,通過這個詞語表達了作者對白楊樹的喜愛之情,尤其是對大戈壁上的白楊樹的贊美敬佩之情。

  2、白楊生長在什么地方?課文怎樣描寫哪里的環境的?

  3、課文為什么要描寫白楊生長的環境?

  為了告訴我們白楊生長的環境惡劣,白楊的生命力強,以此來烘托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2白楊為什么長得這么直,長得這么高大嗎?

  4、認識白楊的內在性格

  ⑴ 從作者描寫白楊的外形特點中,引起了我們對白楊的興趣,你想知道白楊為什么長得這么直,長得這么高大嗎?

  ⑵ 投影爸爸的回答,教師朗讀,學生小聲練習。

  ⑶ 討論:爸爸為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什么特點?

  5、分角色朗讀,品味文字。

  6、領會白楊的象征的意義

  ⑴ 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表白”是什么意思?

  ⑵ 默讀課文,思考:爸爸的心是什么?

  ⑶ 同桌或小組討論。

  7、出示提示,點撥題目

  ⑴ 爸爸在哪兒工作?那里的條件怎樣?

  ⑵ 爸爸和白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⑶ 爸爸為什么要接孩子到新疆讀書,而且“將來再念中學”?

  ⑷ 爸爸的“心”是什么?

  8、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爸爸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建設邊疆。也希望孩子們像他一樣,就在那里生根。

  9、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白楊象征什么?

  2、討論:爸爸的心愿是什么?爸爸的心愿能實現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提示點撥

  ⑴ 爸爸摟著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沉思什么?

  ⑵ 爸爸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

  ⑶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暗指什么?“幾棵小樹”又指誰?“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的含義是什么?

  ⑷ 小結:爸爸看到白楊,想到自己的孩子就要到邊疆落戶,于是他想,怎樣才能將孩子培養得像白楊一樣。當他看到幾棵小白楊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時,他欣慰地笑了。因為他看到了建設邊疆后繼有人。他堅信他的孩子也會像白楊一樣,茁壯成長扎根邊疆。

  二、總結全文

  1、課文中還多次寫到爸爸的神態,請找出這些詞語。

  2、爸爸的神態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聯系全文,說說他神態變化時的心里活動。

  三、識記生字、新詞

  四、總結寫法

  借物喻人。

  五、延伸探討

  1、孩子到新疆后干了些什么?

  2、以后新疆會變成什么樣子?

  六、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七、練習朗讀背誦

  練習課

  一、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文先講大戈壁沒有(  ),沒有(  ),也沒有(  )到處都是(  ),又將鐵路沿線的白楊(  ),就像戈壁灘上的(  ),再講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不怕(  ),不怕(  ),那兒需要,他就在那(  ),最后講爸爸借白楊樹表達自己(  )。

  二、寫出近義詞

  清晰( ) 表白( ) 沉思( ) 挺秀( ) 消失( ) 肯定( )

  三、讀下面一段話,做練習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他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段話共三句,介紹了白楊樹的三個特點,請用簡短的句子概括出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沒有 沒有 也沒有”寫一個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學習象征手法;

  2、感受中華兒女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記敘、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教學難點: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認識白楊:看一看白楊樹,查一查白楊樹的相關資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紹和《白楊禮贊》的寫作背景。

  二、導入新課

  1、樹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我們欣賞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柳的風韻,我們瞻仰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們也遙望過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梅的倩影。這節課我們將走近白楊樹的生命。

  白楊樹是極易見的一種樹,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體再現白楊畫卷,配以舒緩的背景音樂)。這些畫面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優美、寧靜……

  但是這節課,我們卻要隨著茅盾的筆回到抗日戰爭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兒生長的白楊樹是一種什么樣的英姿。(多媒體播放西北高原的視頻,配以蒼勁、粗獷的鎖吶《黃土情》)。

  2、檢查預習

  學生之間交流作者資料,教師加以補充、提煉,多媒體出示茅盾的照片,簡介及寫作背景介紹。

  三、解讀文本

  1、聽課文朗讀,感知文章內容。

  (1)有人把散文《白楊禮贊》比作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那么,聽讀中你的腦海中浮現了哪些畫面?

  高原風景圖白楊特寫圖物人聯想圖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屬于黃土地屬于白楊樹的另一種類?那是一種怎樣的樹?

  用“白楊樹是的樹”的句式表達。

  如“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樹”

  “白楊樹是質樸、堅強的樹”

  “白楊樹是倔強挺立的樹”

  ……

  2、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給予朗讀指導,(即:把握基調,讀出感受,讀準節奏)

  (2)學生配樂朗讀,其它同學就三個方面給予評價。

  (3)在同學們的朗讀中,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贊美之情,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生長環境外部形象內在氣質

  3、尋讀課文,品味美點

  語言猶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精彩的語言,你認為文中哪些詞語、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動、富于表現力。

  把它們摘錄下來,并且談一談你的理由,(先在小組內交流,每組選一個代表小組發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楊》一課詞語積累的卡片)。

  教師為學生品味語言進行方法指導。如刪一刪、換一換、比一比等。

  并對其回答做出補充和完善。

  4、精讀語段,探究主旨

  《白楊》所贊美的并不僅是白楊樹,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現在第六自然段,精讀這一語段,說說白楊有什么象征意義?

  理解象征手法關鍵在于找出象征本體和象征對象之間的聯系。白楊樹與農民、哨兵和民族解放斗爭中的精神之間的聯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師,你將如何為學生理解象征搭建一座橋梁。(多媒體同步出示,白楊樹、農民、哨兵等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其相似點)

  [學生間互學互教,使學生由消極、被動、機械的聽眾轉變為積極、自主、富有創造性的參與者,并促進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識。]

  四、對話文本

  1、與文本對話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結尾為什么要寫“楠木”,你覺得多余嗎?為什么?

  2、與作者對話

  有人說文章第5小節,對白楊樹的形象的描寫,語言太過平實,沒有一般的寫景散文生動,甚至有一些詞語單調地重復“……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過人工似的。”

  你是怎樣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白楊樹的形象描繪出來?

  討論交流:表現樸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樸素的語言?

  [此問題重在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思辨的思維品質,不強調答案的統一。]

  3、與心靈對話

  在你身邊是否有一些和白楊樹一樣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發現他們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標準是什么?(不需要給美下定義,只要談出你對美獨到的認識)

  如:心靈善良是一種美

  樸素是一種美

  媽媽勞碌的身影是一種美

  孩子純真的笑容是一種美

  ……

  五、鏈接生活

  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它不僅是文學創作的手法,而且在藝術生活中也廣泛運用。

  多媒體出示:象征運用欣賞(一):多媒體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大慶平面廣告的圖片,并配以評析的文字。

  象征運用欣賞(二):鮑金的油畫《五種感覺》配以評析的文字。

  象征運用(拓展練習):多媒體出示20xx年北京奧運會會標。

  查閱相關資料,談一談你對會標圖像及象征意義的理解。

  六、推薦閱讀

  1、比較閱讀《白楊》

  思考:這一篇文章突出了白楊樹怎樣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相關閱讀:《白楊》姐妹篇《風景談》

  多媒體出示《風景談》內容簡介,具體內容可查閱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網站。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課文簡說: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作家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寫和敘述中,沒有直接歌頌這些無私奉獻的建設者,而是將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楊與扎根邊疆的建設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車窗外的白楊──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親眼中的白楊──不擇環境,不懼災害,茁壯成長;父親心中的白楊──就是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邊疆建設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寫非常傳神,對父子三人進行了語言描寫和神態刻畫,孩子天真爛漫,父親嚴肅而又不失親切。在心理描寫上則非常含蓄,沒有過多直接的敘述,而是以神傳情,意境深遠,通過神態的變化來體現感情的波瀾。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繼續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難點是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1

  【教材簡析】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車上,一位父親與他的孩子們的對話,父親望著窗外的白楊,借助白楊,熱情謳歌了祖國邊疆的建設者們,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篇文章首先從孩子們對白楊樹的爭論開始,引出爸爸對白楊樹特點的介紹,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楊表明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同時也希望他的孩子們能夠成為祖國邊疆的建設者。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繼續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贊頌邊疆建設者的;三是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了解。

  【設計理念】

  整篇文章清新流暢自然,行文之中人物描寫非常傳神,語言描寫及神態的刻畫,符合人物的特點,在心理描寫上則非常含蓄,沒有過多直接的敘述,而是以神傳情,意境深遠,通過神態的變化來體現感情的波瀾。教學中,在把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同時,體會在作者的描寫和敘述中的特點。并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意寓含蓄、心境悠遠的人物展現方法。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可讓學生在課前了解新疆建設者,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建設新疆的其他人員。還可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文藝作品,觀看有關影視資料、圖片等,了解當時的艱苦生活和勞動環境,感受建設者們開發西部時的豪情壯志。

  2、在閱讀時,要引導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可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并畫一畫文中直接描寫和談論白楊的句子,從開始西行列車上看見窗外的白楊,到討論白楊的特點和爸爸借白楊言志,最后畫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楊。從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初步感知白楊的象征意義。

  3、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設者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可讓學生先自讀,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語句,并反復研讀;然后在小組和全班交流,體會樹的形象與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為一的。

  4、本文在人物描寫上也很有特色。對兄妹二人通過幾句簡短的對話,就凸顯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對爸爸的描寫則抓住了神情的變化,來暗寫他心理的變化、志向與心愿。

  5、要加強朗讀指導和評價,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精神。對重點段落要多讀,把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可采取分角色朗讀,讀時要把人物心理活動揭示出來。

  6、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閱讀篇目,如,茅盾的《白楊禮贊》,楊朔的《荔枝蜜》,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文章,讓學生在課下閱讀,進一步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寫法,感悟白楊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2、體會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搜集有關邊疆建設者的資料:如屯墾戍邊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支邊人員以及參加新疆建設的其他人員等等。

  2、教師為同學們準備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激趣引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嗎?(蒙古語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種粗沙、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這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的荒涼大戈壁上,卻生長著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們是什么嗎?它們就是挺拔的白楊。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到這荒涼的戈壁灘看一看。

  教師板書:

  白楊 

  (學生帶著對戈壁的好奇之心,進入課文,產生激qing,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自學生字生詞

  1、師此時你一定在想,荒涼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樣的?白楊為什么會在那里生長呢?在這里生長的白楊樹會有有什么特點呢?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生字新詞,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學,可以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2、教師檢查學生自學結果:

  ⑴ 對一些詞語的理解:

  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環境惡劣,沒山沒水沒人煙,只有漫天黃沙,,連天和地的界限也無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筆直,挺拔秀麗超出一般。文中用來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楊樹,在那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能夠長的如此高大,令人贊嘆。

  ⑵ 提醒學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

  “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在字形字義上進行區別;“陷”字右下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

  ⑶ 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寫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議論的事。

  ⑷ 把握作者的行文線索:在西行的列車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見窗外的白楊討論白楊的特點,爸爸表明心跡。

  三、細讀品味 了解白楊的生活環境

  1、學習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⑴ 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① 白楊樹生長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幾乎沒有生命的存在。

  (明確白楊的生命力極強。)

  ② 那里的天地都是渾黃的,經常飛沙走石,狂風四起。

  (明確白楊樹的生活環境及其惡劣。)

  (教師引導,學生頭腦中產生飛沙走石的畫面。)

  ③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是爸爸介紹白楊的話,要重點理解,明確白楊的特點:不擇環境 堅強 不軟弱 從來都那么直。)

  ④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或圖片,學生以圖片為栽體,進一步感受白楊樹的堅強。

  ⑤ 品讀爸爸的話。讀出對白楊的贊嘆之情。

  ⑥ 把爸爸的話背誦下來。

  (學生感受到白楊樹生活環境的惡劣及性格的堅強,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筆。)

  ⑵ 此時的你最想對白楊樹說點什么?

  ① 唱一唱有關楊樹的歌曲。

  ② 介紹一下寫白楊樹的一首小詩。

  ③ 也可提出問題,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環境生存呢?

  ④ 也可對白楊樹的喜愛之情等。

  三、提出疑問 置留作業

  剛才的同學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白楊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環境生活呢?爸爸介紹了白楊,真的是單純的在介紹白楊樹嗎?課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下節課我們共同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直奔情境

  1、復習有關詞語:

  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 、陷入。

  2、指名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一段話。

  二、剖析實質,表達心聲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心呢?

  學習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聲:

  1、指名讀讀這一自然段,說一說: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釋說明;也,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

  生思考:

  為什么說爸爸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學們討論一下。

  (抓住表白一詞進行理解。)

  爸爸看見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向白楊樹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

  2、白楊樹是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綠色戰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環境又會怎樣呢?

  ⑴ 生討論匯報 抓住爸爸和白楊特點的相似之處。

  ⑵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有關建設兵團或支邊人員的有關影視資料。

  (學生感受同時產生聯想,感受爸爸和白楊樹一樣,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建設邊疆,無私的奉獻著自己一切的場景。)

  (抓住事物間的相通之處,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

  3、西部需要開發,祖國需要建設,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這樣的邊疆的建設者,正是他們才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時的你,面對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說說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話說給你的同學聽好嗎?

  三、再現希望,體會寫法

  1、學習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的身邊,幾棵小樹正在迎風成長起來”這句話的含義嗎?

  預設:

  ⑴ 高大的白楊指爸爸自己,身邊的幾棵小樹即指他的孩子們。

  ⑵ 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邊疆,成為邊疆的建設者。

  ⑶ 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體現爸爸的高尚情操。

  2、帶著對父親的敬意讀一讀這段話好嗎?

  3、體會寫法:

  白楊樹和爸爸有著相同的本質特點,他們不怕環境的惡劣,默默的為大地和人類奉獻著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楊的這個特點,明寫白楊,暗寫自己和與自己一樣的邊疆戍衛者。這種寫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確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四、感情朗讀,收束全文

  帶著對白楊樹的贊嘆,對邊疆戍衛者的敬意,對西部未來的憧憬,讓我們再一次回到課文之中,去感受這種真真切切的奉獻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再一次感受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好嗎?

  (以讀啟思,讀中體驗,讀中表達情感。)

  五、練習設計

  1、讀拼音寫詞語:

  qǐng  xī

  (       )   yǔ    sǎn

  (                )  fu    mo

  (               )        jiè   shào

  (                   )  biān   jiāng

  (                     )   xiǎn    lòu

  (                 )

  2、根據原文內容填空: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    ),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   ),不管(   ),它總是(     ) ,那么(    ),不軟弱,也不(    )。 突然,他的嘴角又(    ),那是因為他(    )的右面,在一棵(    )身邊,(     )正迎著風沙(     )。

  3、小練筆:

  寫幾句話,夸夸像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等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請你把它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好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補充】

  1、袁鷹1924年生,江蘇省淮安人。當代著名詩人、兒童文學家、散文家。原名田復春,參加工作后改名田鐘洛。194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于之江大學。歷任《世界晨報》《聯合晚報》《新民報》記者、編輯。著有中篇小說《年青的時候》,兒童文學作品《丁丁游歷北京城》《篝火燃燒的時候》《彩色的幻想》《保衛紅領巾》等,散文集《紅河南北》《第一個火花等》,詩集《紅湖集》等。本文選自《風帆》,有改動。

  2、新疆建設兵團新中國成立之后,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明察新疆的歷史、地理、人文環境和經濟落后狀況,著眼于祖國的安全和統一,新疆各民族的團結進步,高瞻遠矚,于1950年命令新疆人民解放軍鑄劍為犁,開展大生產運動。17.5萬官兵就地轉業,組建生產建設兵團,擔任中央賦予的屯墾戍邊的使命。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撫摸、介紹、邊疆、沉思、陷入”等詞語,理解抓住重點詞句,帶點詞語。

  2.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3.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學會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寫物。

  學 案

  教   案

  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書寫易錯字:晰、傘、疆、陷。

  2.按“外形特點→內在品質→借物喻人”的提示把課文分成三段。

  3.自讀課文1—3自然段,白楊樹的外形特點是(         )。

  4.自讀課文4—12自然段,用“ ”勾畫文中爸爸的話,白楊的內在品質是(      )、(      )、(      )。

  5.自讀課文13—16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文中的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用畫出。爸爸的心思是(         ),爸爸的心愿是(      )。

  6.白楊與爸爸有什么相似之處?作者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一、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清作者寫作思路,把握主要內容。

  二、聯系白楊生長的環境(大戈壁)體會白楊高大挺秀的特點。

  白揚 高大挺秀(與高大挺拔比較)

  (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的秀麗)

  三、聯系白楊惡劣的生長環境,聯系生活體會白楊內在品質

  ……從來……(高大直立)

  哪兒……哪兒……(生命力強)

  不管……還是……總是……(堅強不屈)

  四、前后聯系,體會爸爸的心思、心愿

  心愿:幾棵小樹……成長起來→希望孩子茁壯成長,

  成為第二代邊疆建設者

  五、研討寫作特點

  白楊                邊疆建設者

  哪兒……哪兒……           服從需要、扎建邊疆、建設邊疆

  不管……不管……總是……     不畏艱苦

  ↑──借物喻人───↑

  練習提綱

  1.用“哪兒……哪兒……”和“不管……不管……總是……”練習造句。

  2.用借物喻人的寫法寫一種物體,如《掃帚贊》《粉筆贊》《蠟燭贊》,寫作思路是:外形特點→內在品質→喻人喻理。

  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邊疆建設者在火車上向子女們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借以表達自己服從祖國的需要、為建設邊疆作貢獻的沒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邊疆的愿望。

  【學生分析】

  大部分學生能夠通過課上的學習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對課文的理解較為得心應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及7個新詞。

  2、通過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體會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4、抄寫第12自然段,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有一定的速度。

  5、了解白楊的特點,體會爸爸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白楊的特點。

  2、體會爸爸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對下一代的的希望。

  【教學思路】

  通過對《白楊》一課的了解,帶領孩子們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讓孩子們親自去感受一下,真正的去了解白楊的生活環境及特點。進一步地體會建設者們高尚的情操,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去對待自己的現在和未來。進而提高自身素養。

  【教學過程】

  一、引導性導入

  通過對白楊的生活環境的了解及自身的特點的認識(啟發學生對白楊的實質問題的了解),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

  出示課件:

  1、大戈壁的精彩圖片。

  (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后升華到對在那里生活的建設者的了解。)

  2、師生通過畫面進行情景對話:

  師:“伴隨著作者我們一同坐上火車飛快的駛向邊疆。隨著響亮的火車聲,我們走進了你──‘白楊’(師生)。窗外不斷的閃過你的身影,是那么的──‘高大挺拔’(師生)。

  二、聽朗讀并分小組來討論問題(出示課件)

  1、通過誰的話點出了白楊樹的特點?

  2、白楊樹自身的特點(結合適應戈壁生活),那么某某話中的深刻含義又是什么呢?

  (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祖國的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3、為什么爸爸看到在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會浮出一絲微笑?

  (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出示課件:

  通過觀賞建設者們在邊疆建設的場景,讓孩子們感悟他們的非凡行為,使孩子們從內心深處真正得到教育和啟示。

  三、練習題

  結合練習題,進一步回顧本課的內容及中心思想:

  1、“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作者為什么用了一個“又”字?

  2、爸爸的第一次、第二次沉思分別因為什么?

  3、后來又微笑了,是因為什么?

  4、如果你站在那些邊疆者的面前,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朗讀課文

  (讓學生帶著感情去朗讀,既陶冶情操又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有利于掌握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2、分小組進行評比性的朗讀。

  3、班內選拔性朗讀。

  五、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枝干挺直高大

  白楊  生長范圍廣、適應極強  人

  有極強的生命力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學生能夠對白楊樹的生活環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對其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明確了文章作者的用意,實際上歌頌了那些邊疆建設者的高貴品質,進而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在此課堂中,學生熱情高漲,能夠將實際當中知識進行應用,充分展示自己。感悟道理的同時把握中心,使課堂教學揚帆歸航。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 篇14

  【教學目的】

  1.學會生字新詞;會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理;教育學生服從祖國需要,勇于戰勝困難。

  3.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

  【教學重點】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是怎樣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教學難點】

  1.爸爸介紹白楊一段話的含義。

  2.人與樹的聯系。

  【課前準備】

  1.教具:幻燈片兩張。(或一塊小黑板,一幅教學掛圖)

  2.布置預習:

  ①運用工具書,自學本課生字新詞。(了解“大戈壁,戈壁灘”兩個詞;理解“茫茫”、“渾黃一體”、“高大挺秀”、“衛士”、“出神”等詞語。)

  ②分段。找出疑難問題。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步驟】

  一、解題。

  二、簡介作者和背景。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整體了解)

  四、檢查預習情況。

  五、學生質疑,釋疑。

  六、布置作業(帶著學生質疑的問題自學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楊的特點;學習爸爸獻身祖國、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崇高品德。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教學步驟】

  (一)交待學習目的。

  1.課文僅僅是在向我們介紹白楊嗎?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2.爸爸是怎樣借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情的?(內容)表白了爸爸一顆什么樣的心?(中心)課文運用了什么樣的寫法表白爸爸的心情的?(寫法)

  (二)分段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寫法。

  1.指導閱讀步驟,學習閱讀方法;理解第一段內容。

  (1)指名讀第一段,邊聽邊思考:這段寫了什么?

  (2)帶著問題默讀第一段。

  (3)學生按思考題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理解白楊樹的形象,抓住“高大挺秀”這個詞;

  寫法:運用大戈壁襯托白楊;運用設問句引出白楊。

  (4)討論:為什么這么寫?(結合這段內容和直觀形象的幻燈片來理解。)

  (5)總結學習方法。

  2.理解第二段內容。

  (1)按照思考題的順序,輕聲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這段寫了什么?怎樣寫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分層進行閱讀)

  (2)指名讀第一層,重點理解:“衛士”、“出神”在句中的意思。

  (3)讀第二層,討論:爸爸是從幾個方面介紹白楊樹的?

  (4)進一步理解:爸爸是怎樣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情的?

  白楊:哪兒需要,哪兒生根,不管風沙雨雪干旱洪水(堅強)。

  爸爸:邊疆需要,扎根邊疆,不怕任何艱難困苦(堅強)。

  (5)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爸爸說的話。

  (6)體會爸爸思想感情的變化。(抓住“消失”和“嚴肅”。)

  (7)再讀課文,深入體會思想感情。

  3.練習運用閱讀方法,自學理解第三段內容。

  (1)練習用前兩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段課文。

  (2)學生議論學習體會。教師點撥,弄懂重點語句的含義。

  4.運用閱讀方法,獨立自學理解第四段內容。特別注意“微笑”一詞,以深入理解爸爸思想感情的變化。

  (三)總結(略)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實錄(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五年級語文下冊名師復習教案(通用4篇)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認真讀文,進一步感悟散文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當時的寫作意境及思想感情。2.學習本課6個一類生字,4個二類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的教學反思(通用17篇)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構思巧妙,文字雋永,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要讓小學生深刻理解,卻有較大的難度。...

  • 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案(精選12篇)

    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師:俺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俺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協助俺們解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俺們的身心,活躍俺們的生活。...

  •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祖父的園子》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領略祖父園子和兒童詩的魅力,感受童年的情趣。...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祖父的園子》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寫作方法。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寫作方法。...

  • 滬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的1、探究樓蘭之死的原因,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土地沙漠化的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要的生存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2、引導學生保護環境,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 教科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四首》教案(精選14篇)

    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詩歌內容,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2.了解詩人的身世、創作背景等,準確把握詩中的真正情感。3.有感情地朗誦四首古詩并加以背誦。學習重點: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的愛國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 五年級語文下冊《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意境,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 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練習題(通用17篇)

    本系列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課文的練習題,家長和學生可以下載打印做一下,鞏固課上學到的知識。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其父,父不在,_________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 _________兒曰:此是君家果。...

  • 鄂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皇帝的新裝》教案匯編(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深入研討課文,體會角色的社會意義。2、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能力。教學重點:研討課文,體會角色的社會意義。教學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檢查作業小組成員相互傳看,每組推舉1—2篇有創新的優秀習作在班上...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通用15篇)

    《我的房間》一課主要描寫了“我”想象自己的房間變成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艘潛水艇、一間魔術屋和一所學校。這些想象很有趣,也很奇特,雖然不切實際,但是充滿了童趣,特別能吸引學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集錦(通用16篇)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 我首先讓學生感知全文,完成詞語積累,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并結合課題進行寫景的習作片段訓練。在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朗讀,感受比喻的好處。...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案(精選15篇)

    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探究“加一加”的識字方法,多音多義字的不同用法,培養識字能力,激發識字興趣。2.積累詞組、詩歌等,培養主動積累的習慣。3.口語交際訓練,展示自己的特長。...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統編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流利地朗讀課文,參考課文下面的注釋,理解每個句子的意思。2、理解課文,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聰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處。3、認識3個生字,背誦課文。...

  • 五年級語文下冊《將相和》教學反思(通用16篇)

    《將相和》這篇課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av | 好想被狂躁A片免费久99 | 国产黄色精品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亚洲浮力影院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看黄在线尤物成人 | 国产成人无码A片免费男男中文 | 中文字幕人成人 | 97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特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视频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 | 午夜毛片在线 | 日日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人妻无码色情多人 | 亚洲一区二区网址 | 中国熟妇videosexfreeXXXX片 | 亚洲九九夜夜 | 国产精品边做奶水狂喷 |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 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 | 福利日韩午夜视频在线 | 亚洲每日更新 | 少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夜夜嗨 | 美女的烦恼视频播放网站 | 91插插插影 | 手机在线观看免费av网址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大神国产 | 亚洲永久免费观看 |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 麻豆极品JK丝袜自慰喷水久久 | 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