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11、鄭和遠航》教案(精選9篇)

《11、鄭和遠航》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1

《11、鄭和遠航》教案(精選9篇)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1

  一談話導入,了解課文背景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人,請看我在黑板上寫他的名字。(師板書:鄭和)

  知道他嗎?

  出示鄭和圖片。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所了解的鄭和?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互動,完成板書:

  明成祖鄭和西洋

  派遣寶船船隊

  朱棣三保太監

  師生互動:

  1、鄭和,回族人,原姓馬,本名馬和,信奉伊斯蘭教,天資聰穎,12歲入宮為太監,皇帝賜姓鄭。改信佛教。

  2、三保太監,又稱三寶太監。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

  3、明成祖,朱棣,棣字讀音,跟讀。

  4、派遣,遣,字形區別于“遺”,桌面書寫;字音,跟讀。

  5、西洋,出示圖片,指出西洋位置,文萊以南,印度洋沿岸一帶。

  6、如果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有限,可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再說。

  一提起鄭和,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豐功偉績。鄭和下西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航程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鄭和遠航》。在鄭和右邊板書:遠航。

  指著課題,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打開課文,請大家來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開始,讀。

  2、好,有的同學一遍讀了,認真地讀第二遍了。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成果。

  誰來讀讀這些詞語。

  a、狂風呼嘯奔騰咆哮波峰浪谷

  指名讀。

  同學們,咱們中國的語言,很美,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請你用心去讀讀這些詞語,你的腦子里會出現怎么樣的畫面來呢?

  再讀這組詞語,讀出你腦海中的畫面來,讀出畫面的氣勢。

  類似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來嗎?

  這就是學習,不僅能正確的讀出,還能讀出畫面,還能想到同類的其他詞語。但,學習,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還要把詞語放回到課文里,這樣就能把詞語學活了。誰能回憶剛才你讀到的課文,告訴大家,這組詞語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險惡)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寫西洋的險惡的呢?誰來讀讀這段話。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讀,師生以初讀要求評價。注意字音:船只、乘著黑夜、俘虜。

  讀了這段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西洋的險惡,除了風浪的險惡,還有什么險惡?

  誰再來讀讀這組詞語。

  b雄偉壯觀浩浩蕩蕩破浪西行

  指名讀。

  這組詞語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直接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讀,師生以初讀要求評價。

  讀了這段描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規模宏大)

  規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嗎?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引導用上第二組詞語中的雄偉壯觀和浩浩蕩蕩。

  讀出這種氣勢來。

  鄭和第一次遠航是什么時間?距今多少年?600年前,咱們中國就有了這樣一只船隊,你的內心又做何感想呢?

  再讀。

  這只船隊還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設備先進準備充分)

  設備先進:羅盤是什么?出示羅盤介紹。

  準備充分:還可以從哪里看出船隊準備充分?

  再讀這組詞語:雄偉壯觀浩浩蕩蕩破浪西行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組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剛才我們在檢查大家生字詞掌握的情況的同時,檢查了大家讀課文的情況。課文中還有一些內容沒有檢查到,下面再給大家一些時間,同座位相互檢查,剩下的部分你讀通了嗎,讀懂了嗎?開始。

  課文讀完了,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誰能在黑板板書的提示下,用簡潔的話來說說。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詞語。

  課文寫了哪些內容呢?引導概括,第一次遠航,其他幾次遠航,遠航意義。

  課文重點寫了哪部分?

  思考,為什么詳細第一次遠航,略寫其他次遠航?

  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走近鄭和,隨鄭和一同去遠航。

  板書:

  明成祖鄭和遠航西洋

  派遣寶船船隊

  朱棣三保太監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2

  鄭和遠航

  教材簡析:

  “有志竟成”組單元的一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全文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主要寫鄭和率領船隊第一次遠航的情況。第二段簡要介紹從1405年到1433年有過七次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整體感知課文,初步了解鄭和七次遠航。

  教學內容:

  一、激趣導入。

  二、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完成課后習題1、2。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課文結構。

  四、出示資料,了解鄭和七下西洋。

  五、布置課后作業:搜集有關鄭和的更多資料看一看。

  第二課時

  目標預設: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教學難點: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教學準備:幻燈片、錄音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無疑,對話將成為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態。在閱讀教學中,“對話”,一是學生與“文本”教材的對話;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前者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批判,后者是師生雙方敞開心靈人格對等的精神交流。

  2、“大語文觀”學習文本,卻又不局限于文本。從文本出發,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追求著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雙贏。

  設計思路:

  從復習七次遠航導入,整體感知鄭和第一次遠航,分為“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部分。從1、讀鄭和揚帆起航,你感受到了什么?2、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們是在友好交往?3、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如何對待,從中對鄭和有何認識?這三個問題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受鄭和遠航的艱辛與意義。通過三個標題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再次回到整體。回歸七次遠航,了解為什么只寫第一次遠航,并通過重新感受數字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鄭和遠航的艱辛與意義。通過讀《鄭和頌》激發情感,結束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鄭和的七次下西洋。

  看圖,讀文章第六節。

  二、新授第一次遠航

  1、鄭和七次遠航,作者著重寫了第一次遠航。快速默讀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把它分為“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部分。

  指名說。

  2、出示幻燈片[1-3節]

  讀一讀鄭和揚帆起航,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廣泛談感受。

  重點相機引導:為什么把出航的船只稱為”寶船“呢?從“寶”字你可以看出這艘船有何特點?

  與教學樓比較,感受148米、60米、十多層。

  師:一艘寶船就如此雄偉壯觀,那可想而知,208艘如此的大船,風帆高懸,戰旗獵獵,又是何等宏偉的一幅畫面呀!簡直就像一條巨龍。

  幻燈出示圖文: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師:我仿佛真看到了碼頭上人山人海,人們歡呼著,祝福著,鄭和此時自信地把手一揮,鼓樂齊鳴,揚帆起航,巨龍般的寶船浩浩蕩蕩地駛向藍色的海洋,去開拓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去創造一個世界的奇跡。

  3、出示幻燈片[第4節]

  船隊出了長江口,駛過東海和南海,破浪西行,與各國進行友好交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友好交往呢?

  指名說

  相機出示圖片

  師:鄭和遠航,增進了各國間的了解,促進了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架起一座我國與亞肥各國友誼的橋梁。

  4、出示幻燈片[第5節]

  然而,這次遠航不是只有歡呼和贊嘆,也充滿了艱難與險阻。讀一讀,看在遠航中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表現如何?你對他有何認識?

  相機出示圖片感受風浪的險惡。

  5、鄭和遠航的路程是充滿著艱辛與坎坷的,但也充滿著驚喜與回報。讓我們看著標題,把第一次遠航用簡潔的語言復述一遍。

  同桌互述    指名說

  三、重溫遠航,提升情感

  1、看圖文[第六節]

  在這七次遠航中,作者為什么只詳寫了第一次遠航?

  學完鄭和第一次遠航,我們再看這些數字,你有何感受?

  2、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理解“頂峰”。

  師:鄭和遠航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87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了114年。

  齊讀第七節。

  3、看組圖[有關各界人士懷念鄭和的]

  4、鄭和七下西洋,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促進了我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鄭和這個名字將永載史冊。讓我們一起來贊鄭和。

  音樂起,齊讀詩歌。

  四、布置作業

  搜集更多有關鄭和的資料,寫一篇關于鄭和這位偉大航海家的文章。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3

  鄭和遠航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教學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

  教學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課前準備:

  從網上獲取大量的相關知識,了解并熟悉鄭和的生平等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老師請大家做個知識競猜:

  (1)、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是誰?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題:

  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大家都為我國有鄭和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彪炳史冊的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板書課題:26、鄭和遠航。

  3、啟發學生提問:你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學們在預習中,查找到了哪些資料?請大家作個交流。

  過渡:課文《鄭和遠航》向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請幾位同學起來一人讀一自然段,大家認真聽,認真思考。

  (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大家的預習情況,一方面學生能認真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3、提示:課文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

  4、指導分段:假如讓你把課文分成兩段,你會怎么分?請速讀思考。

  5、指導理解詞語:文章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寫鄭和遠航,如萬里無云,鎮定自若等,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三、總結:

  我們這堂課初步了解了鄭和這個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課文讀順了,詞語也理解了。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預習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業:

  繼續朗讀課文,如果發現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研究,我們下節課再一起討論,相信大家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讓我們跨越時空界限,認識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了解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相機出示文本中的語句: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3、從文中哪一部分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呢?從而引出“揚帆啟航”這一部分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精讀課文

  1、播放(視頻)啟航場面,初步感受體會船隊規模宏大和鄭和的威武豪邁。

  2、指明一、二學生略談感受。

  3、自讀課文,劃出能夠體現遠航規模之大的語句并仔細品讀,試著深入體會遠航規模之大。

  4、點擊寶船和船隊圖片,品味宏偉壯觀。

  5、回歸文本,賞讀課文,通過朗讀,再次感悟“揚帆啟航”那宏大的規模和氣勢。

  6、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7、這部分學習引導分為兩大步:

  (一)自主選擇第4節“友好交往”或第5節“戰勝兇險”,點擊專題學習網站合作學習。

  a、“友好交往”部分重點自學討論:

  1、從哪些詞句你能讀出他們之間的交往是友好的?

  2、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展開豐富的想象,小組內說說,他們怎么交流、可能說些什么,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

  (相機出示有關圖片。)

  3、讀到這兒,你對鄭和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b、“戰勝兇險”部分重點自學研討:

  1、 用“          ”劃出中心句。

  2、你是怎么理解“兇險”的?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兇險?

  3、哪些詞句體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遠航路線圖,深入體會遠航之險之難。

  4、讀著課文,想象著當時驚心動魄的場面,你難道不想贊一贊鄭和嗎?

  三、略讀課文,感受寫法。

  1、引讀課文第六自然段,簡單介紹詳寫和略寫的寫作方法。

  2、引讀第7自然段第一句話。那么這次航行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呢?

  齊讀:表現了……開闊了……促進了……

  四、主題升華,總結全文

  看著如此壯觀的場面,感受著鄭和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有專家說:“鄭和遠航是有史以來最文明的人類交往”,今天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充分感受到鄭和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像鄭和這樣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人數不勝數,希望你們利用課外時間,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他們,去走近他們,去學習他們。有機會,我們再大家一起來交流。

  五、課外拓展,布置作業

  1、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四人小組合作出一份與鄭和有關的電子小報。

  3、進入相關專題網站,閱讀鄭和的有關資料、故事。

  板書:

  規模之大

  鄭和遠航      時間之長

  范圍之廣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文,感受鄭和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2、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誦讀,體會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設計理念

  實實在在真語文,尊重學生的感悟,注重學生朗讀,注意學生的表達,這是我設計此課教學所追求的!

  1、600年前的今天,一位偉大的航海家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龐大的船隊即將遠航,這位航海家的名字叫——“鄭和”。

  600年前的今天,一項令世人矚目的壯舉即將誕生,它被稱為——“鄭和遠航”(齊讀)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鄭和,去了解鄭和遠航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

  二、感受航海之最:

  1、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個奇跡。書上有一句話給鄭和遠航以高度的評價,你能找到嗎?

  2、出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1)齊讀。這句話中的“頂峰”是什么意思?(最高峰、無人能及)

  (2)為什么說鄭和遠航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3)那么三者表現在何處呢?

  3、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上述問題,再在小組里交流。

  4、全班交流。

  (1)規模最大:

  ①出示第二節,指名讀,你從哪里感受到規模大?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二小節,相信你會讀得更好!齊讀。

  ②第一節最后一句。

  (2)時間之長:

  從1405年到1433年,七次,長達28年。

  點出:這么長時間的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3)范圍之廣:

  鄭和遠航,前后一共到過三十多個國家。

  出示“鄭和遠航圖”。

  講解:這就是600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線圖。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到達印度古里即返航,后四次則橫渡印度洋,到達了阿拉伯及非洲的東海岸,最遠到達索馬里、肯尼亞等。

  擴展介紹:最后一次遠航……才回到祖國,不幸的是,63歲的鄭和因積勞成疾,魂斷古里,逝世后由隨從將骨灰帶回祖國。

  讓我們帶著懷念之情,齊讀第6小節。

  (4)總:由此可見,這樣的規模、時間、范圍的確堪稱當時“頂峰”。

  所以說——“鄭和遠航……頂峰。”(齊讀)

  三、了解第一次遠航的經過,感受遠航的意義:

  1、從一個年輕氣盛、風華正茂的青年到一個白發蒼蒼、最終積勞成疾、客死他鄉的老人,放著一個富饒的泱泱大國不待,卻終年漂泊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鄭和遠航的意義何在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課件出示。

  2、回顧: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的小標題,生說,師板書。

  3、逐部分學習:

  “揚帆啟航”。

  (1)、導入。

  六百年前的一個夏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的船隊“揚帆起航”,開始了震驚世界的遠航,這是古代航海史上最壯觀的一幕。

  (2)、要求學生小聲讀一讀書上1-3小節,說一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3)、指名回答,老師注意指導學生說清自己的感受,并讀出自己的體會。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5

  26 鄭和遠航

  一、教材簡析:

  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像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是歷史上所罕見的,那課文是怎么來記敘這樣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第六至七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為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課文第一部分可以分為三層:第一至三自然段為第一層,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隊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揚帆起航)第四自然段為第二層,寫鄭和與所到的亞非各國人民進行了友好交往。(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為第三層,寫鄭和在航行中多次戰勝狂風巨浪和海盜襲

  二、目標預設: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和遠航的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三、重點難點:

  教育學生學習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四、設計理念:

  由于學生對歷史比較疏遠,知識積累不夠,要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成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努力追求著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雙贏。

  五、設計思路:

  我以《鄭和遠航》最后一個自然段為基點:先立足文本,抓住重點,然后超越文本,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最后再回歸文本,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本,回歸點也是課本,超越文本是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課上以疑導學,激發興趣,再以趣激qing;課后以情促趣,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通過“讀”與“寫”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學生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生讀題)

  讓我們跨越時空界限,認識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鄭和(生);讓我們

  了解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鄭和遠航(生)。

  二、了解歷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書上這句話給鄭和遠航以高度評價:

  (1)出示句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來,一起讀!

  (2)理解“頂峰” “什么是頂峰?”(山的最高點)

  “鄭和遠航達到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說明了什么?”(地位高,獨一無二)

  (3)質疑過渡: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范圍才能被稱之為“頂峰”呢?

  2、學習規模大

  (1) 自由地讀1—3自然段,圈畫出表示規模大的詞句,讀一讀。

  (2) 交流(指說)相機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先進的儀器。”師紅顯數字,渲染寶船的大“讓我們來想象一下,以我們所在的這幢教學樓來作比,寶船大概有這么大:兩個五層樓疊起來的高,兩幢教學樓連起來那么長,三座教學樓那么寬!我們全校一千多名師生都可以乘坐在這一艘寶船上!寶船的雄偉壯觀由此可見一斑!”

  (3) 指導朗讀:誰來讀出寶船的雄偉壯觀?

  指名讀(規模之大,儀器之先進,真不愧是寶船呀!)

  (如果你能把這些數字讀好,寶船的氣勢肯定會更雄偉!)

  (呀,你讀出了心中的贊嘆!)

  (4) 六十多艘寶船,多龐大的航海隊伍啊!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隨行!他們分工明確:(出示其他船只圖片)有負責裝載糧食的糧船,有運輸淡水的水船,有拴馬匹的坐船……總共二百多艘!(此處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條巨龍”這句話)上面載有二萬七千多人,(引讀)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

  3、時間長

  (1) 規模確實非常龐大!(板書:規模之大)那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快速瀏覽文章。

  (2) 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達7次

  (3) 歷時28年,多達7次,這么長時間,(板書:時間之長)這么多次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出示第六節)讓我們由衷的贊嘆!(生齊讀)

  最后一次遠航,鄭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職,病逝于古里,再也沒有回到祖國!讓我們帶著懷念之情再讀!

  4、范圍廣

  (1) 鄭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圍有多廣呢?(板書:范圍之廣)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介紹。

  (2) 播放錄象

  三、 學習航海過程,感受鄭和其人。

  1、 友好交往

  (1) 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那么都進行了哪些交往呢?請大家閱讀文章第四節,然后用簡潔的話來說一說。

  (2) 指名交流(互贈禮物,商品交易)

  (3) 出示“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個個

  驚嘆不已。”再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 小結:鄭和所率領的船隊是和平的使者,是本著與別國進行經濟文化

  交流、友好往來而去的,絕無侵略擴張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出示“鄭和出使,促進了……友好往來。”)齊讀

  2、 戰勝風險

  (1) 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讀第五節,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是怎樣克服的?

  (2) 交流(風浪,海盜)

  (3)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和是怎樣與風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化險為夷。”

  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

  男同學你們體會到了什么?女同學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此處,老師應極力渲染風浪之險惡,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風浪的恐怖,從而深刻地體會到鄭和的智勇雙全) 有這樣鎮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領導者,還懼怕什么?讓風浪來得更猛烈些吧!齊讀

  (4) 引讀“智擒海盜”這一句

  (5) 小結: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齊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開闊了眼界。”

  3、 總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確確實實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板書: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整齊而響亮地齊讀最后一段。

  四、 升華情感

  1、出示鄭和圖像。從古至今,許多名人都高度贊譽過他。旁顯梁啟超詩作,師生齊讀。

  2、讓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贊一贊鄭和和這段歷史!老師課前也準備了一首小詩。(屏顯)師配樂朗誦“天記得你,海記得你;山唱著你,海唱著你。七下西洋美名揚,六百春秋長流芳。”

  3、相信大家有比老師更好的方式,更美的語言,請大家思考一下,寫在書上。

  4、交流

  5、總結: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航海英雄——鄭和;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鄭和遠航!

  五、 作業

  點擊《鄭和遠航》專題學習網站,去了解更多這位英雄,了解這段歷史。

  六、 板書

  規模之大

  鄭和遠航       時間之長       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范圍之廣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6

  教材簡解:《鄭和遠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敘事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目標預設:1、能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2、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

  重點:鄭和第一次遠航。

  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設計理念:由于學生所處的時代與文本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理解鄭和的偉大之處。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課文篇幅較長,加之課后要求復述,課堂上以讀為主,讀悟結合;課后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為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設計思路:一、揭示課題,激發情趣。二、緊扣結尾,細讀感悟。三、學習課文,感受精神。四、依據標題,指導復述。五、課外拓展,升華情感。六、推薦閱讀,了解歷史。

  第一課時簡要說明: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詞,理解詞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2、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3、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情趣。

  1、 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鄭和遠航》。(學生齊讀課題)

  2、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完成這個填空。

  1405年7月11日,( )受命第一次率領船隊出使西洋,他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 ),航行途中多次( )。( )遠航,( )之大,( )之長,( )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 )。

  3、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過渡: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為什么?填空中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再讀后半句話。(學生朗讀)

  二、緊扣結尾,細讀感悟。 1、 理解結尾句意。

  引:這句話什么意思呢?

  (1)理解“頂峰”:什么是頂峰?(山的最高點)鄭和遠航達到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說明了什么?(地位高,獨一無二)

  (2)質疑過渡:鄭和遠航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范圍才能被稱之為“頂峰”呢?課文哪里告訴了我們?到課文中去找找看,然后我們交流。

  (3)學生自瀆感悟。

  2、學習“規模大”

  (1)自由地讀1—3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規模大”,劃出有關詞語。

  (2)交流。

  重點學習:

  “隨行的有水手、翻譯、醫生和護船的兵士,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體會人多)

  “兩百多艘船只整齊地停靠在碼頭邊。”和“船隊像一條龍。”(體會船多)

  “寶船”(通過具體數字,引導學生體會船大,裝備精良,稱之為“寶船”的原因)

  (朗讀指導滲透在教學中)

  (3)學習鄭和意氣風發的樣子。

  指導朗讀。

  過渡:鄭和就這樣意氣風發地指揮船隊“揚帆啟航”了。(板書:揚帆啟航)

  2、 學習“時間長”

  過渡:這次遠航的規模確實非常龐大!(板書:規模大)那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快速瀏覽文章找找答案。

  (1)指名交流:1405年至1433年,達7次。

  (2)教師描述:歷時28年,出洋次數多達7次,這么長時間(板書:時間長),這么多次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出示第六自然段)讓我們由衷地贊嘆!(生齊讀)

  (3) 最后一次遠航,鄭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職,病逝于印度的古里,再也沒有回到祖國!讓我們帶著懷念之情再讀這段話!

  3、 學習“范圍廣”

  (1) 鄭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圍有多廣呢?(板書:范圍廣)讓我們來看一段資料介紹。

  (2)播放錄象,介紹鄭和的航海路線和所到的國家。

  三、學習課文,感受精神。

  1、友好交往:

  (1)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那么他都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板書:友好交往)請大家閱讀文章第四自然段,然后用簡潔的話來說一說。

  (2)指名交流(互贈禮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國君臣看見船隊規模宏大,使者的態度友好親切,……個個驚嘆不已。”再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相機理解感悟“扶老攜幼”“爭相”。)

  (4)小結:鄭和所率領的船隊是和平的使者,是本著與別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友好往來而去的,絕無侵略擴張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出示“鄭和出使,促進了……友好往來。”)齊讀

  2、戰勝風險。

  (1)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快速瀏覽第五自然段,想想航行中船隊都遇到了哪些兇險,鄭和是怎樣克服的?

  (2)交流(風浪,海盜)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和是怎樣與風浪搏斗的?

  學習“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險為夷。” (體會風浪的險惡和鄭和的機智勇敢)(朗讀指導)

  (4) 面對海盜的襲擊,鄭和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這就叫“智擒海盜”。

  (5) 小結:在漫漫的航途上,這樣的兇險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鄭和沒有屈服,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智慧的頭腦,戰勝了兇險(板書:戰勝兇險)將中國的美名順利地傳播到了亞非各國。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齊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3、總結: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確確實實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讓我們整齊而響亮地齊讀最后一段。

  四、依據標題,指導復述。

  1、鄭和遠航一共有七次,而課文重點描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情景,讓我們再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歷史性的一幕吧!

  2、請大家默讀課文,在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前,分別標上小標題:“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試著根據小標題來熟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可以通過抓關鍵詞語,想象畫面的方法幫助復述。

  3、指名復述自己認為熟悉的一個小標題的內容,師生評價。

  4、課后,大家可以把鄭和遠航的故事講給朋友、家人聽。

  五、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1、(出示鄭和圖像)從古至今,許多名人都高度贊譽過鄭和。(旁顯梁啟超詩作,師生齊讀。)

  2、讓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贊一贊鄭和和這段歷史吧!

  3、指名交流。

  4、總結: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航海英雄——鄭和;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光輝的歷史——鄭和遠航!

  六、推薦閱讀,了解歷史。

  1、點擊“鄭和遠航”專題學習網站,去了解更多這位英雄,這段歷史。

  2、推薦閱讀書目: 《鄭和下西洋》 《鄭和――聯結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航海家》《與鄭和相遇海上》

  板書:10、鄭和遠航

  規模大

  揚帆啟航 時間長

  友好交往 范圍廣

  戰勝兇險

  鄭和遠航(蘇教版)    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鄭和遠航 表格式教案     鄭和遠航 教案

  鄭和遠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鄭和遠航》練習題

  26 鄭和遠航    鄭和遠航 教案2     10 鄭和遠航(第一課時)     10鄭和遠航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關于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一點心得   鄭和遠航 教案3

  10.鄭和遠航 表格式教案2    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鄭和遠航》網絡教學設計

  在預習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鄭和遠航》反思    蘇教版十冊《鄭和遠航》教案

  蘇教版《鄭和遠航》教學設計    讀《鄭和遠航》有感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鄭和遠航》說課稿

  《鄭和遠航》說課稿(倪麗莉)    《鄭和遠航》評課稿    《鄭和遠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說課稿

  五年級語文《鄭和遠航》說課稿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0冊《鄭和遠航》相關含練習

  鄭和遠航 練習作業設計   關于《鄭和遠航》教學感悟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303

  《鄭和遠航》教案

  執教者:南京市瑯琊路小學  

  備注:瑯琊路小學在南京市是首屈一指的名校,省級機關的頭頭的孩子們都就讀于這所名校,名校出來的當然是優秀的年輕教師了。這位教師上的這節市級展示交流課給人的感覺是非常自然、清新。他擔任教師的時間只有五年而已,原先是某家報社的記者。上課過程中給聽課教師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年輕女教師,呵呵,人長得帥就是……)

  一、談話導入

  1.在六百年之前,鄭和開始了第一次遠航。小聲地讀讀課文的第1—3小節,劃出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1)學生自讀、自劃,教師巡視指點。

  2.師生交流

  (1)關于寶船的長度、寬度

  指名讀,指導朗讀

  (2)還有誰來說說看?

  (3)還有哪些相關的句子?

  (4)一邊指導學生說,一邊領著學生讀。

  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留下深刻的原因,老師僅僅是通過自己優美的語言把學生的回答帶了過去,就立刻引導學生讀了,我個人覺得教師的語言不能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表達。

  3.寶船如此壯觀,那領導這支船隊的鄭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子的印象呢?

  (1)學生說:自信、矯健、勇敢、堅定等等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握拳、起航、健步、高舉、大步等等)

  我覺得這個追問問得很有價值,讓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感悟,我們的語文課應該有這樣的語文味兒,這些詞語對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對于全文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

  (3)指導朗讀

  你覺得鄭和是個什么樣的人?然后通過你的朗讀告訴我們他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形象。(學生讀得都挺好的)

  齊讀這一部分課文內容

  4.下一個句子更加精彩,幻燈出示: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出發了。指名讀,其它同學說說看,你們感受到什么?

  (1)這支船隊有什么?

  (2)這是一支氣勢宏偉的船隊,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品味文字的力量。

  (3)自讀――指名――范讀――齊讀

  5.當時的明朝經濟十分強盛,而鄭和訪問的都是一些小的國家,書上說這是一次什么樣的訪問啊?

  (1)這是一次友好的交往,默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次“友好的訪問”呢?

  (2)學生默讀課文,一邊在讀,一邊劃。

  (3)師生交流

  請沒有發言的同學來說說,師生對話,文本對話開始了。

  想像一下,鄭和來到這個國家,他面見國王的時候,他會說些什么?

  看見這么宏偉的艦隊,當地的老百姓會怎么想?

  除此之外,船隊還帶有很多禮物,都有哪些禮物?

  老師提供從網絡取來的資料,提供給學生參考

  這時老師的角色真的發生了變化。

  這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艦隊,卻沒有絲毫地炫耀、威脅,有的只有友好的情感。

  6.然而這次航行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兇險,大聲地讀讀課文的第五小節,說說看都遇到了哪些危險?

  (1)師生交流

  (2)險惡的風浪

  教師出示:狂風呼嘯……這一段話

  自己讀讀,說說哪些詞語表現了風浪非常的兇險?“脫僵的野馬”、“咆哮”、“呼嘯”……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聲音?請大家留心“撲”這個字,為什么要用“撲”,你們能體會到什么?

  反復地指導朗讀。

  這一部分指導得非常出彩,語文教學的品詞析句就體現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了,一個字,一個詞都是濃濃的語文味兒。

  (3)除了險惡的風浪,還有什么其它 的危險?

  還有海盜的襲擊,鄭和是怎樣指揮船隊的?你能看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板書:鎮定自若,交流朗讀

  7.指導看圖

  (1) 同學們,這就是鄭和下西洋的路徑圖。

  (2) 漫漫路途,28年之后,最后一次遠航的鄭和已經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了

  8.幻燈出示最后一小節,請大家齊讀這一小節

  (1) 87年之后,哥倫布兩只小船200多人發現了美洲

  (2) 100多年后,麥哲倫3只小船300多人發現了好望角

  (3) 你們有什么感覺?

  (4) 再來讀讀這節,你有什么感覺?

  三、課外拓展

  1.作為南京人,我們有很多關于鄭和的資料,你們知道哪些嗎?

  (鄭和公園、鄭和墓、船廠遺址等)

  2.搜集資料,做一個小導游,向別人介紹鄭和的事跡,介紹他的遠航壯舉。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8

  年  級

  五年級

  主備人

  俞 揚

  所在學校

  竹西小學

  單  元

  第三單元

  課  題

  鄭和遠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詞語的分類理解,從而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3、在朗讀和想象的過程中,體會鄭和第一次遠航時的壯觀場面,激發并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難點

  1 讀懂鄭和第一次遠航的內容。

  2 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鄭和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設計意圖

  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老師請大家做個知識競猜:

  (1)1492年發現新大陸的是誰?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題:

  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彪炳史冊的航海英雄為主人公的,讓我們跨越時空的界限,一起來認識明朝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他的名字叫——鄭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它的名稱叫——鄭和遠航。

  板書課題:26、鄭和遠航。

  3、同學們在預習中,查找到了哪些資料?請大家作個交流。

  過渡:課文《鄭和遠航》向我們介紹了些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請幾位同學起來一人讀一自然段,大家認真聽,認真思考:(1)課文寫了什么內容?(2)課文重點寫了鄭和第幾次遠航?(3)有疑問的地方標注上“?”

  (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大家的預習情況,一方面學生能認真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指名學生說一說。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導分段:假如讓你把課文分成兩段,你會怎么分?請速讀思考。

  4、指導理解詞語:文章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來描寫鄭和遠航,如萬里無云,鎮定自若等,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1)指名學生說一說

  (2)帶著你的理解讀一讀含有該詞的自然段

  5、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1)讀一讀有關的句子或段落

  (2)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三、總結:我們這堂課初步了解了鄭和這個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課文讀順了,詞語也理解了。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預習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業:

  (1)、請同學們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一下,寫一篇人物介紹。 

  (2)、繼續朗讀課文,如果發現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研究,我們下節課再一起討論,相信大家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品讀課文,深入探究鄭和遠航這一偉大歷史事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

  二、感受人物形象

  1、今天,老師還為同學們帶來了鄭和35歲時第一次遠航時的畫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鄭和的神情。你想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他呢? (學生暢談)

  出示:神采奕奕、胸有成竹、儀表堂堂、氣宇不凡

  這就是一位率領著一支龐大艦隊的航海家,這就是那位信心滿懷的航海家。(出示:第三小節)同學們,你能讀出他的英雄氣概嗎?自己練一練

  2、指名讀

  (1)這么威風的鄭和,誰來把它讀出來。

  (2)鄭和的身材真魁梧呀!誰能把鄭和的號召傳得更遠一些嗎?(這樣的號召,我想不僅中國的人民能聽到,連全世界的人民都能聽到。)

  (3)同學們,如果能加上一些動作就更好了,大家一起來。

  三、感受航海之最

  1、 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個奇跡,書上有一句話給鄭和遠航以高度的評價。請看,(出示)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2、 質疑:究竟是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多廣的范圍能稱得上到達了“頂峰”呢?(出示問題)

  請大家獨立閱讀全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個問題,讀完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1)學生讀文   (2)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

  (1) 時間之長

  ①指名交流(1405—1433 長達28年,七次,三十多個國家)

  師:這么長時間的遠航,在整個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出海七次,一共到了三十多個國家。

  鄭和最后一次遠航,已經60多歲了,鬢發全白了,就在這次歸途中,鄭和以身殉職,病逝于古里,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是否和老師一樣的心情,沉痛而又敬重,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讀讀這一小節。

  ②(出示第六小節)生齊讀。

  (2)范圍之廣:

  鄭和遠航前后一共到過30多個國家,30多個國家該是一個多大的范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地圖(地球儀),指導生看圖(地球儀),感受鄭和遠航范圍之廣。

  (鄭和從蘇州劉家河出發,首先到達占城,然后往南到達 爪哇、蘇門答臘,再往西到達古里,前3次到達古里就返回了。后四次則橫渡印度洋,到達了阿拉伯及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等國家。)

  鄭和遠航歷經28年,率領艦隊航行了10萬多里。幾乎跨越了半個地球。這些在當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比世界航海家哥倫布還早80多年。他開創了航海事業的先鋒。此時此刻,我門不得不再次驕傲的說: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3)我們已經了解了鄭和遠航的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那么它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呢?請同學們自讀1—3小節。找一找,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船隊的規模之大?

  ①“隨行————27000多人。”

  老師告訴你們。我們全校學生人數為1191人,27000多人就是它的( 23 )倍。

  ②“每艘寶船————那么高”

  前幾天,老師請**同學測量了一下我們教師的長與寬。請**同學來告訴大家這所教室的長與寬。(寬7米,長9米)150米就是相當于9個教室這么寬。

  ③“船上有9根 ————2、3百人駕駛“

  ④“60多艘——

  同學們,這就是寶船。多么雄偉壯觀呀。透過這些寶船,大明王朝的雄厚實力,依然清晰可見。讓我們驕傲的來 介紹一下這支船隊。(齊讀第二小節)

  ⑤600年前的明朝就具有如此規模的船隊。真讓人嘆服呀!讓我們再次驕傲的說:(出于中心句)。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⑥頂峰是什么意思,那為什么說鄭和遠航是達了當時航海事業的最高峰那是因為——引讀。

  四、感受航海意義

  1、鄭和船隊一路經過許多國家,與這些國家進行了友好交往。文章的第四小節就具體來描寫了。打開書本。請同學們默讀第四小節。一邊讀,一邊根據書中文字想象你看到的畫面,

  (1)指名說一說給自己流下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我仿佛看到了(                              ),感受到(                                )。  

  (2)看了這一幕幕,我們不得不感激鄭和,感激他揭開了中外友好交往的序幕,感激他讓中國文化走向了世界,開辟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感激他把世界文化帶回了中國。我們不得不說——

  (出示句子: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指導朗讀:這種感激是發向肺腑的。感激之情更強一些。

  2、然而,在蒼茫的大海上,這次航行也充滿了危險,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讀第5小節,看看鄭和船隊遇到了哪些兇險?結果怎樣。把你找到的句子多讀幾遍,呆會兒全班交流。

  (1)遇上風浪(出示)

  在大海上,船隊好幾次遇上險惡的風浪。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僵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的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①風浪是險惡的,誰能把這險惡的風浪讀出來?(指名讀)

  ②這可不是一般的風浪呀!是惡劣的,充滿了危險的風浪。面對如此險境,鄭和他卻(指名讀)

  (出示)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鎮定自若,指揮船隊在波峰浪谷中奮永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

  此時此刻,你覺得鄭和是個怎樣的人?

  (2)還遇上了什么兇險?(遇上海盜)引讀。是呀,鄭和根據事先———

  此時,你又覺得鄭和是個怎樣的人,除了勇敢還很機智。

  3、同學門,其實,鄭和遠航中的兇險還不止這些。同學們,想想看,他們或許還會遇到什么兇險?(同學們想到的這些或許在他的航海生涯中確實曾經歷過,但是面對這些兇險,鄭和總是——,總能在波峰浪谷中————,一次次——  

  4、多么令人敬畏的鄭和呀,他是我國古代人民的驕傲,它表現了——

  這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讓我們讀得更自豪些。

  五、總結升華 

  1、 同學們,此時此刻,當你面對這位航海英雄,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學生暢談)

  2、從古到今,許多歷史名人都曾高度贊譽過他。清代國學大師梁啟超說。

  3、 讓我們借梁啟超的話來贊一贊這段不朽的歷史吧。生讀。

  出示:

  ......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

  4、同學們,千言萬語怎能描繪出鄭和七下西洋的艱險,千言萬語怎能抒發我們心中的崇敬,千言萬語又怎能表達我們滿腔的驕傲與自豪,讓我們在心中刻下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牢牢的記住這個人的名字——鄭和。牢牢的記住這段不朽歷史——鄭和遠航。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寫一則讀后感受 

  板書 :

  達到頂峰

  26、鄭和遠航  頑強探索  民族的驕傲

  促進交流

  導入部分,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材料,談感受”,拉近了學生與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間的距離,為接下來進行平等有效的閱讀對話做好了必要的鋪墊,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

  本板塊教學,將學習理解詞語和理清文章段落層次巧妙地結合起來,既不回避起始課時的字詞教學,又盡量高效省時,一舉兩得.

  由人物圖入手,激發學生對人物探究的興趣。

  通過“讀”與“說”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

  展開了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參與認知過程。學生圍繞主題,在任務目標的引導下,分析、加工相關的信息資料,深思醞釀,進行思考和探究,得出結論,通過應用又產生新的問題,使學生思維不斷發展、升華,從而促成學生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形成對鄭和人物和遠航事件的整體性把握。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于引導、啟發、組織等細微末節,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得以順利進行;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使得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教后反思

《11、鄭和遠航》教案 篇9

  一、教材簡析:

  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像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是歷史上所罕見的,那課文是怎么來記敘這樣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第六至七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為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課文第一部分可以分為三層:第一至三自然段為第一層,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隊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揚帆起航)第四自然段為第二層,寫鄭和與所到的亞非各國人民進行了友好交往。(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為第三層,寫鄭和在航行中多次戰勝狂風巨浪和海盜襲擊。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自學本課生字,準確理解“派遣”“撕裂”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感悟到詳略合宜的寫作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過程與方法

  1、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和遠航的歷

  史意義,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2、利用專題學習網站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對鄭和及其遠航的歷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問題意識,訓練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鄭和第一遠航的宏大場面。

  教學難點: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映示相關文字的課件;有關鄭和遠航的情景教學視頻

  三、設計理念:

  由于學生對歷史比較疏遠,知識積累不夠,要讓學生真正感受鄭和這一偉人,感知鄭和遠航的偉大事件,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成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依托文本,借助多媒體,引領學生親近課文,走近鄭和,走進歷史,努力追求著學生語文素養、人文素質的雙贏。

  四、設計思路:

  以《鄭和遠航》最后一個自然段為基點:先立足文本,抓住重點,然后超越文本,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最后再回歸文本,深入理解鄭和遠航的意義。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本,回歸點也是課本,超越文本是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課上以疑導學,激發興趣,再以趣激情;課后以情促趣,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拓展深化。通過網絡互動的特點,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學生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11、鄭和遠航》教案(精選9篇) 相關內容:
  • 鄭和遠航教案(精選8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303《鄭和遠航》教案 執教者:南京市瑯琊路小學 備注:瑯琊路小學在南京市是首屈一指的名校,省級機關的頭頭的孩子們都就讀于這所名校,名校出來的當然是優秀的年輕教師了。...

  • 鄭和遠航教案

    一談話導入,了解課文背景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人,請看我在黑板上寫他的名字。(師板書:鄭和)知道他嗎?出示鄭和圖片。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所了解的鄭和?根據學生回答,師生互動,完成板書:明成祖鄭和西洋派遣寶船船隊朱棣三保...

  • 鄭和遠航 教案2

    26 鄭和遠航一、教材簡析: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并點明了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

  • 《鄭和遠航》教案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303 《鄭和遠航》教案 執教者:南京市瑯琊路小學 備注:瑯琊路小學在南京市是首屈一指的名校,省級機關的頭頭的孩子們都就讀于這所名校,名校出來的當然是優秀的年輕教師了。...

  • 鄭和遠航教案

    年級 五年級 主備人 俞揚 所在學校 竹西小學 單元 第三單元 課題 鄭和遠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詞語的分類理解,從而理清課文層次,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 鄭和遠航 教案

    鄭和遠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 11.鄭和遠航教案

    一、教學目標1、通過讀文,感受鄭和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2、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法。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教學重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誦讀,體會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 鄭和遠航 教案

    教材簡解:《鄭和遠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篇敘事性較強的文章,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 《贈汪倫》教學設計(通用20篇)

    教學目標及重點1.感悟古詩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摯2.有感情的朗讀,誦讀古詩3.隨文識字訓練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孩子們,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嗎 你為什么喜歡和他做好朋友呢2.好朋友之間就要互...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国产忘忧草一区在线 | 女人天天干夜夜爽视频 | 亚?精品一区二区网址 | 日批视频免费看 | 五月天婷婷社区 | 男人的天堂色欲网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手机视频在线流畅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最多收藏 | 国产精品久久97 | 久草免费网站 | 国产乱淫av片免费看 | 第一色站 | av日韩一区二区 | 九色视频网址 | baoyu121永久免费网站 | 又色又爽又大免费区欧美 | 偷拍情侣野外做爰视频 | 伊人2222|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 四虎影视88aa成人欧美 | 日一级毛片 | 亚洲高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国产三级全黄A级视频 | 热re91久久精品国99热蜜臀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成人av一区 | 美女光胸无遮挡18禁止观看 | 久久九精品 |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乱码 | 神马久久桃花 | xxx69视频 | 老熟女激烈的高潮 | 久久大屁股少妇 | 欧美久久一级 | 中国产一级a毛片四川女 | 91一区二区视频 | 800av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