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教案
一談話導入,了解課文背景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人,請看我在黑板上寫他的名字。(師板書:鄭和)
知道他嗎?
出示鄭和圖片。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所了解的鄭和?
根據學生回答,師生互動,完成板書:
明成祖鄭和西洋
派遣寶船船隊
朱棣三保太監
師生互動:
1、鄭和,回族人,原姓馬,本名馬和,信奉伊斯蘭教,天資聰穎,12歲入宮為太監,皇帝賜姓鄭。改信佛教。
2、三保太監,又稱三寶太監。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
3、明成祖,朱棣,棣字讀音,跟讀。
4、派遣,遣,字形區別于“遺”,桌面書寫;字音,跟讀。
5、西洋,出示圖片,指出西洋位置,文萊以南,印度洋沿岸一帶。
6、如果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有限,可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再說。
一提起鄭和,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豐功偉績。鄭和下西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航程呢?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鄭和遠航》。在鄭和右邊板書:遠航。
指著課題,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打開課文,請大家來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開始,讀。
2、好,有的同學一遍讀了,認真地讀第二遍了。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成果。
誰來讀讀這些詞語。
a、狂風呼嘯奔騰咆哮波峰浪谷
指名讀。
同學們,咱們中國的語言,很美,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請你用心去讀讀這些詞語,你的腦子里會出現怎么樣的畫面來呢?
再讀這組詞語,讀出你腦海中的畫面來,讀出畫面的氣勢。
類似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來嗎?
這就是學習,不僅能正確的讀出,還能讀出畫面,還能想到同類的其他詞語。但,學習,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還要把詞語放回到課文里,這樣就能把詞語學活了。誰能回憶剛才你讀到的課文,告訴大家,這組詞語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險惡)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寫西洋的險惡的呢?誰來讀讀這段話。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讀,師生以初讀要求評價。注意字音:船只、乘著黑夜、俘虜。
讀了這段話,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西洋的險惡,除了風浪的險惡,還有什么險惡?
誰再來讀讀這組詞語。
b雄偉壯觀浩浩蕩蕩破浪西行
指名讀。
這組詞語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個自然段是直接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讀,師生以初讀要求評價。
讀了這段描寫,鄭和的寶船船隊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規模宏大)
規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嗎?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嗎?引導用上第二組詞語中的雄偉壯觀和浩浩蕩蕩。
讀出這種氣勢來。
鄭和第一次遠航是什么時間?距今多少年?600年前,咱們中國就有了這樣一只船隊,你的內心又做何感想呢?
再讀。
這只船隊還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設備先進準備充分)
設備先進:羅盤是什么?出示羅盤介紹。
準備充分:還可以從哪里看出船隊準備充分?
再讀這組詞語:雄偉壯觀浩浩蕩蕩破浪西行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組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剛才我們在檢查大家生字詞掌握的情況的同時,檢查了大家讀課文的情況。課文中還有一些內容沒有檢查到,下面再給大家一些時間,同座位相互檢查,剩下的部分你讀通了嗎,讀懂了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