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麋鹿(精選16篇)
11 麋鹿 篇1
一、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聲( )跡 悄無( )( ) ( )一( )二
( )( )厄運 ( )( )成長 漂泊( )( )
林( )草( ) 顛( )流( ) 輕( )敏( )
二、寫出加點字的另一個讀音,并組詞:
悄無聲息 ( ) 角似鹿 ( )
漂泊不定 ( ) 倔 強 ( )
三、讀一讀,用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
1、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2、世界自然基金會和我國林業部做出努力。
39頭麋鹿從英國返回故土。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
1、這是一篇 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 、
和 ,體現了國家 。
2、“天色微明,晨霧如輕紗般飄浮在黃海灘涂上。”這句話把晨霧比作 ,
寫出了晨霧 的特點。
3、麋鹿是 的一種。它的外形很 : ,
, , ,所以又被稱作“ ” 。
4、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這段話從 、 、 、
等方面具體描述了麋鹿的特點;“
”這句話寫出了麋鹿與眾不同的生活習性。
11 麋鹿 篇2
教學目標 :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了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4、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課文中提到"八國聯定入侵,慘遭厄運"對學生講,事件的時間比較久遠,可以充分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來理解"八國聯軍"入侵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種災難,對來說,也是一種厄運。
2、課文中形象生動地引用歷史知識,要讓學生在讀書中進一步體會 。
教學用具:掛圖,小黑板
教學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板書課題)
2、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 字,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②查 悄然無聲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殺戮 公爵 別墅 烏邦寺 已逾千頭 顛沛流離 輕紗 《封神榜》 棕紅色 飼養 選自 銷聲匿跡 例外 慘遭厄運 厘米 ②了解下列詞意掌握情況。 灘涂 遁入 沼澤 跋涉 傳奇 厄運 銷聲匿跡 a.學生可以借助字典講意思。 b.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3)指導分段。 ①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②討論分段。 一(1) 二(2~4) 三(5~7) 3、書寫指導 (1)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結構。 ①對于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②對于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包住中間的字,結構要松緊和適。 2、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么?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①觀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層內容。 a.指名讀。 b.為什么說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容。 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的外形特征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d.除了介紹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e.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系嗎?為什么?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懂得了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第一層是概括介紹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一仔) (2)學習第三段。 ①指讀課文。 ②出示"傳奇",齊讀。 理解"傳奇":經歷離奇,不同尋常。 ③為什么說"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在黃海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通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已經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后第5題。 (2)交流復述方法。 ①結合插圖,抓信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②參照"的傳奇經歷"表介紹。 ③要學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3、練習復述 板書: 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3、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重點】 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想聽嗎? 這個故事發生在3000年前。相傳有一天,《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正在為自己的坐騎所發愁。因為別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動物坐騎了,像美麗高雅的仙鶴、兇猛有力的獅子等等都被人家選了,他在想,我該選什么呢?知道他選了什么當坐騎嗎? (“四不像”)同學們對這“四不像”感興趣嗎? 2、點題: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它。(讀題)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97頁,根據屏幕上的“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 先請一位同學把要求讀給大家聽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檢查自讀情況,給課文分段。 1、這篇課文的生字都會讀了嗎?好,老師把課文的大部分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里了,請你從頭到位,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地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兩段文字。 3、有不會讀的字嗎?可以請教一下。指讀第一段文字。 4、讀完了第一段文字,看看第二段話中有四個字組成的一個詞語,它的意思跟漂泊他鄉的意思接近,但同時又強調了生活艱辛,無家可歸,誰來說說這個詞? ①指說(正音)→指說→指說→跟他一起讀→記住它,再讀。 ②指導記寫生字“沛”。 這個詞語中的生字“沛”,我們應該怎么記住它?(強調右半部分是一橫加上一個“巾”字)師板演。 請同學們把課本100頁的生字在田字格中練一遍,特別注意“沛”字的寫法。 5、這里還有一個詞語誰來讀?(跋涉) 指讀→齊讀→再讀。 誰來把第二段文字連起來讀一遍? 6、同學們的詞語已經掌握得比較好,那課文講了麋鹿得哪些方面呢?(外形、習性、經歷) 指說。 7、看一看,課文哪幾小節分別寫了這些內容? 8、快速默讀第一小節,看看寫了什么? 9、這幾部分中你對哪幾個片斷,哪一小節最感興趣?試著自己讀讀,指讀。 三、精讀第二段。 (一) 課文已經讀通,理順了。讓我們和麋鹿再走近一些。(出示,師說:1、仔細讀課文2、3、4三小節,看看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都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可以邊讀,邊用筆畫出相關詞句。2、把麋鹿的這些特點整理出來,準備上臺介紹。) (二) 學生自練,說給同桌聽。 指名說。 (三) 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想看看真正的麋鹿嗎?(出示圖) 四、布置作業。 讓我們一起來記住麋鹿的這些特點,完成讀書卡。 板書設計: 17、麋鹿 “四不像”{生活環境(1) 外形和生活習性(2-4):角尖、尾巴、毛色、蹄 傳奇經歷(5-7) 【教學目標】: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了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4、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課文中提到“八國聯定入侵,麋鹿慘遭厄運”對學生講,事件的時間比較久遠,可以充分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來理解“八國聯軍”入侵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種災難,對麋鹿來說,也是一種厄運。 2、課文中形象生動地引用歷史知識,要讓學生在讀書中進一步體會 。 【教法學法】:借助圖片,觀察想象,品詞析句,讀寫結合。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制作好有關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你知道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嗎? (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丹頂鶴、揚子鱷、中華鱘、白鰭豚、藏羚羊) 2.師:你們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動物——麋鹿。(播放課件) 3.讀題。 二、初讀課文。 1.師:我們先來看一部《動物世界》專題片——麋鹿,請同學們認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話簡要說說影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2.生自由說,師板書: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3.理清層次。 師:哎,看來大家看得很認真,接下來,我們來看課文中是如何向我們介紹的?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想想課文哪幾自然段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特點?(2-4)哪些自然段介紹了麋鹿的傳奇經歷?(5-7)(播放課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1.自由讀2-4,圈劃你感興趣的詞句,想想感興趣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交流。 3.集體交流。(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種……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課件) 指導朗讀。(表現出奇特、神秘感) 師: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多奇特呀!能通過朗讀表現出它的奇特嗎?(指導朗讀) 師:它還是神話小說中姜子牙的坐騎呢,多神秘呀!誰想來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b.“與其它鹿科動物一樣,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00公斤,角長達80厘米,每年脫換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長達80厘米”等詞體會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隨著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課件,欣賞麋鹿奇特的角型) 師:真是獨一無二的角型啊!誰來朗讀?(指導朗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獨一無二的,多招人喜愛的動物呀!我們一起來讀。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長尾巴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中的生活。” 師: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多奇特的動物呀!而且它的長尾巴可以用來驅趕蚊蠅呢!作用真大啊!(指導朗讀) e. “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甚至連隆冬季節也不例外。”(播放課件) 師:麋鹿體重達200公斤,照理來說應該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樣子,但它卻能在沼澤地里輕快敏捷的行動,多奇特的動物呀,難怪它要引起人們的興趣了!你們喜歡它嗎?那就通過朗讀表示出來。(指導朗讀)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后變成棕灰色。” 師:你們看,麋鹿像我們人一樣,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換衣服呢!多可愛呀!(指導朗讀。) 引讀小游戲: 如:師讀“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讀“麋鹿的角型是……”師:蹄似牛……尾似驢……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結: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系嗎? 師: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而演變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才發育完全。” 師:瞧,麋鹿像我們人一樣,也要懷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靈性的動物呀!而且它每胎僅產一仔,所以我們要保護它們。(朗讀句子) 四、學習第一段。 1.過渡: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是麋鹿的故鄉,它在我們江蘇省鹽城市,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那兒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了解一下為什么這兒會成為麋鹿之鄉?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23個生詞,其中1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回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4、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2、相關圖片和文字投影。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23個生詞,其中1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回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出示圖,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書11 麋鹿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 2、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紹了麋鹿的哪幾個方面。 3、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介紹麋鹿。 4、交流。(1)生字詞的音形。(2)交流讀書情況,糾音。(3)回答上面的問題。 5、可根據問題分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讀這一小節,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 結合看圖,了解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場所。 四: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指導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3、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從哪幾方面介紹麋鹿的。板書外形生活習性傳奇的經歷 二:學習課文的重點段。 1、自讀二、三自然段,說說麋鹿的外形。 2、出示圖,生介紹麋鹿的外形。 3、讀第四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從而知道了什么。 4、小組合作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 5、匯報。 三:作業 。 1、加偏旁組新字,組詞。 參( )( )( )( )( )( )旁、列、肖。 2、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廣闊”、“茁壯成長”。這五個詞語中任選三個詞語寫一段話。 3、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并開展活動。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2—7小節,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 2.通過指導學生課前收集麋鹿資料,課上學當小講解員,練習抓住要點介紹麋鹿,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課文提供的信息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難點:練習抓住要點介紹麋鹿。 三、教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1.由趙忠祥主持的《動物世界》錄音或錄象簡短片段。 2.麋鹿各種近遠景圖片或錄象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3.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學會生字詞,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初步了解課文介紹了麋鹿的生活環境、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提供學生有關網址,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麋鹿外形、習性、經歷等方面資料,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準備。 4.每人一張記分卡,若干“小小主持人”胸卡,教師準備一些課外收集的麋鹿資料提供給未找到資料的學生。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趙忠祥講解的《動物世界》片段錄象或錄音 2.師:你們熟悉剛才的畫面和聲音嗎?……是啊,老師也十分喜愛由趙忠祥主持的《動物世界》節目,主持人醇厚的音色,清晰的講解,配上真實精彩的畫面,令觀眾身臨其境,領略到了許多珍稀動物的風采。今天,老師組織大家搞一個活動,活動名稱——挑戰主持人擂臺賽,挑戰對象——趙忠祥,參賽選手——在座各位同學,參賽內容——講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比賽形式——百分制,滿60分者頒發小小主持人的胸卡。大家敢不敢? (播放學生熟悉的電視節目,采用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以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第一層次:示范 1.教師根據第二節內容示范講解麋鹿整體特點,講解脫稿,態度親切自然,使用第一人稱,適當補充課外的一些材料。 2.學生說說哪些做法值得學習仿效。 3.教師小結,指出聲音響亮,態度自然是基本要求,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補充自己收集的資料。 (三)第二層次:初步嘗試 1.提出第一輪比賽要求:根據第3節提供的材料和自己收集的材料,任選一個方面講解麋鹿的外形特點。本輪占30分 2.準備:a. 選用自己喜愛的任何一種形式自學課文第二段,圈圈劃劃,看看作者提供給我們關于麋鹿外形哪幾方面的信息。看看自己的資料中有無補充。b.選一個方面作參賽內容,多讀幾遍。c. 同桌練習,準備參加挑戰。 3.請幾名學生上臺比賽。(要求內容不重復) 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講解的內容打出相關圖片,隨時發現學生的優點給予表揚,如:你用什么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這段話的?這個資料是你自己找到的嗎?你的聲音很響亮,神態親切自然。同時給每個上臺學生打分。 4.未上臺的同學根據自己在同桌互練的表現給自己打分。 5.小結:當一個好的主持人不僅要求聲音響亮,神態自然,更重要的是能在復雜的資料中抓住要點,這樣主持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氣定神閑從而能講解的生動,具體。 (四)第三層次:小組評定 1.提出要求:自己在課文2、3、4和課外資料中尋找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資料,抓住要點,整理成簡要提綱,練習講解,準備備挑戰。本輪占30分。 2.四人小組交流,每位同學發言時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或者資料。然后另外三名同學商量給他打分,要求說出理由。 3.請得分最高的一二名學生上臺來交流。老師提供多媒體圖片有學生自由選擇。請與他同組的學生說說給他高分的理由。 (五)第四層次:合作挑戰,40分 1.提出要求:由于本輪挑戰是最關鍵的,也由于本輪關于麋鹿傳奇經歷的資料比較復雜,更由于我們的挑戰對象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著名主持人,所以,老師建議大家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繼續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但這次是四位同學齊心合力一起挑戰。大家共同研究,從這么長,這么復雜的資料中抓出最準確適當的要點。然后商量分工合作講解。講解中如果能加入一些感想最佳。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請一到兩組上臺交流,集體評分。相機指出我們要熱愛麋鹿,保護麋鹿。 4.小結:人多力量大,一個人收集的資料是有限的,大家一起學習,互相交流,就能互相促進。 (六)第五層次:評比小小主持人 1.請積分達到60的同學上臺領取小小主持人胸卡。 2.總結:今天你們成為了這堂課上的小小主持人,希望你們將來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優秀主持人。當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是不容易的,必須學會收集資料。學會抓住要點,整理資料。最后還要能記住要點,講解好資料。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練好本領。 (七)布置練習: 展示大豐麋鹿保護區畫面,教師提出練習要求:由于人們的重視和保護,幾乎絕跡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可是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動物正瀕臨滅絕,請同學們課后搜集一種珍稀動物的資料,按照不同方面整理好,下一課交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23個生詞,其中16個只識不寫,學習多音字“悄”,理解“回歸自然”、“絕跡”、“漂泊”等詞語的意思。 3、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2、相關圖片和文字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書17麋鹿 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邊讀邊想,讀懂主要詞語。 2、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紹了麋鹿的哪幾個方面。 3、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介紹麋鹿。 4、交流。(1)生字詞的音形。(2)交流讀書情況,糾音。(3)回答上面的問題。 5、可根據問題分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讀這一小節,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 2、結合看圖,了解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場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繼續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弄清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3、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二、三段為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麋鹿的資料。 2、相關圖片和文字投影。 一.復習導入。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 各寫了什么內容?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 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讀讀、想想、畫 畫。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角——站著的時侯,個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嗎?為什么? ⑥討論: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 寫實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 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 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3、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教學難點: 1、復述課文。 2、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 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 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 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 3、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并開展活動。 板書設計: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教學后記: 交流完麋鹿的傳奇經歷,同學們非常激動,有著對清王朝腐敗的痛心、對八國聯軍的憤怒和對現在強盛的中國涌起的自豪。我用上一備的教案:是啊,麋鹿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可是為什么我們花那么多的精力與金錢保護這些動物呢?有什么價值呢?學生們說的很多,鞠夢杰(他是我們班上語文成績最差的)的手也高高地舉了起來,我請他起來說說。他說:“這一切就是為了生態平衡。”多么精練的語言,我情不自禁伸了大拇指,他的臉上有了自信的笑容。我照著一備教案上給的關于生態平衡的話接著補充。我看到了一個個同學憂慮、難過的表情。維護生態平衡已深入他們的心中。此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我們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僅僅是為了教教材。語文是一個大雜燴,有聯系的很多很多,讓語文課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才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上課的目標。另外,集體備課還是好處多多啊,感謝一備老師的精心設計,才讓我們借鑒得精彩,連鞠夢杰的表現都讓人驚喜! 作者:宗陽春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270 教學目標 : 1、學會24個生字,綠線內的1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漂泊”、“銷聲匿跡”兩個詞造句。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注意文章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3、通過對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了解,懂得去保護野生動物。 4、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課文中提到“八國聯定入侵,麋鹿慘遭厄運”對學生講,事件的時間比較久遠,可以充分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來理解“八國聯軍”入侵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種災難,對麋鹿來說,也是一種厄運。 2、課文中形象生動地引用歷史知識,要讓學生在讀書中進一步體會 。 教學用具:掛圖,小黑板 教學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讓我們一起認識它。(板書課題) 2、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畫出生 字,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②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①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悄然無聲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 撰文 殺戮 公爵 別墅 烏邦寺 已逾千頭 顛沛流離 輕紗 《封神榜》 棕紅色 飼養 選自 銷聲匿跡 例外 慘遭厄運 厘米 ②了解下列詞意掌握情況。 灘涂 遁入 沼澤 跋涉 傳奇 厄運 銷聲匿跡 a.學生可以借助字典講意思。 b.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 ③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3)指導分段。 ①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②討論分段。 一(1) 二(2~4) 三(5~7) 3、書寫指導 (1)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結構。 ①對于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 ②對于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包住中間的字,結構要松緊和適。 2、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1、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么?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①觀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層內容。 a.指名讀。 b.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容。 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d.除了介紹麋鹿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系嗎?為什么?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第一層是概括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麋鹿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一仔) (2)學習第三段。 ①指讀課文。 ②出示“傳奇”,齊讀。 理解“傳奇”:經歷離奇,不同尋常。 ③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海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通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麋鹿已經全面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后第5題。 (2)交流復述方法。 ①結合插圖,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②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 ③要學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3、練習復述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板書課題:11 麋鹿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敘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書寫指導 1.分析字形。 2.描紅、臨寫。 四.作業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讀讀、想想、畫畫。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角——站著的時侯,個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嗎?為什么? ⑥討論: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寫實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xx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 板書: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板書課題:11 麋鹿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敘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書寫指導 1.分析字形。 2.描紅、臨寫。 四.作業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讀讀、想想、畫畫。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角——站著的時侯,個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嗎?為什么? ⑥討論: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寫實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 板書: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板書課題:11 麋鹿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敘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書寫指導 1.分析字形。 2.描紅、臨寫。 四.作業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內容?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讀讀、想想、畫畫。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角——站著的時侯,個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系嗎?為什么? ⑥討論: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寫實不是有點多余,為什么?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 板書: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課題 麋鹿 課型 新授 課時 3課時 教學 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詞。 2、抓住課文要點,弄清作者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 3、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重點 難點 1、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課前 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指導 三.書寫指導 四.作業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板書課題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理解意思。 (2)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于麋鹿的經歷的。(2)討論分段。 4.小結。 1.分析字形。 2.描紅、臨寫。 1.抄寫生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交流 齊讀 交流 自由讀 自學生字詞 指名讀,正音 交流詞義 指名讀 交流 交流 指名分析交流 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訓練 三、質疑問難 四、練習深化 三、總結 四、作業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么?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分為幾層?各寫了什么?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么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么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么?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習性有系嗎?為什么? ⑥討論:第一層的介紹,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寫實不是多余,為什么?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有奇特的外形,還有傳奇經歷。 (1)指名讀課文(2)出示“傳奇”,齊讀。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 1、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習慣和經歷。 指名交流 觀察,交流 指名讀 交流 一一討論 齊讀 聽讀,思考 交流 勾畫 標注 交流 一一討論 齊讀 默讀,思考 交流 指名讀 交流 討論 交流 齊讀 第三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導入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三、課堂練習 四.作業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4.通過二、三段的描寫,已經有充分的了解,為什么還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1.出示課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習性和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等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1有感情朗讀課文2完成課后練習3、4。 交流 自讀 勾畫 交流 齊讀 默讀,思考 交流 嘗試復述 板書設計 麋鹿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教學 后記 教學案來自第一范文網。 教學內容:第三段和第一段。(傳奇經歷和大豐自然保護區中的麋鹿生活)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并學習講解員介紹。 教學準備:課前補充資料(關于麋鹿)。投影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段。 1、過渡:上節課我們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習性,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呢。 (1)板書:“傳奇”,齊讀。 指名說說“傳奇”的意思。(離奇,不同尋常或令人驚嘆) (2)麋鹿有哪些不同尋常的經歷呢?自讀課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讀課文,劃出有關句子,并寫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話,并在后面加上驚嘆號) 2讀自己找到的句子,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麋鹿,而在漢代以后竟銷聲匿跡了。 相機板書:3000多年、漢代后、銷聲匿跡 指導朗讀:你的感受是什么?哪個詞最有神秘色彩?(銷聲匿跡),指導理解這個詞(隱藏起來,神秘失蹤)對麋鹿的銷聲匿跡我們感到怎樣?(神秘、惋惜之類),怎樣讀出這種體會,自讀后指讀。 小結過渡:這是傳奇經歷之一,還有之二、之三嗎?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現,1900年被八國聯軍掠奪,麋鹿在國內又一次匿跡。 相機板書:1865出現、1900國內絕跡 (出示投影)指導朗讀:侵略者干了哪些勾當?(盜、殺、搶),當你讀到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說話。(出示掛圖)是啊,這么溫馴、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過侵略者的魔掌,作為中國人的你讀到這段話,你心情怎樣?(痛心、氣憤等)怎樣讀出你的感受?自讀后重點名讀。重點詞體會:盜、慘遭厄運、殺戮、幾乎絕跡等。讓我們記住麋鹿這段血跡斑斑的經歷,記住這段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齊讀這一部分。 小結過渡:這是傳奇之二,還有嗎? 第三,麋鹿在異國他鄉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鄉。 相機板書:1986回歸(出示投影:從此……——茁壯成長) 在海外的生活書上用了什么詞語。指讀后齊讀:漂泊不定、顛沛流離。聯系前文,哪些地方寫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指名讀。作為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麋鹿流落國外近大半個世紀,在新中國的努力下,麋鹿結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活,終于回歸祖國、回歸自然。讀了這一部分,作為新中國的少年,你覺得怎樣?自己讀一讀,讀出自己的這種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讀。 (4)舊中國貧窮落后,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在新中國國家富強了,經過努力,麋鹿也返回故土,看著這位海外歸來的游子,想著他們坎坷的經歷,你想說些什么? (對照掛圖說話) (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評價:說得真好。齊讀這一句。 2、練習講解麋鹿的傳奇經歷。 指導:上節課同學們 學習講解員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不但課本上有的講得很精彩,還結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師分發的資料。可一個優秀的講解員不僅會指著麋鹿介紹外形和生活習性,還要能講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節課一樣,請同學們對照板書,結合課本和補充資料,自己先練一練。 再講給同桌聽,請同桌指導一二。 指名講傳奇經歷。(1-2人)適當鼓勵,評議。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剛才這幾位同學的講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這群珍異動物正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壯成長。下面我們就到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在看一看。 要求:自由讀第一段,你覺得麋鹿回歸故土、回歸自然后的生活怎樣?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指名說后重點理解為什么是“理想場所”(廣闊的土地、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等),對照掛圖,說說:這里真可稱得上麋鹿生活的(天堂、樂園、家等) 我們真的為麋鹿回歸祖國、回歸自然獲得新生感到高興,讓我們齊讀第一段。 三、寫話。 今天我們學習了《麋鹿》這篇課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對這種珍異的動物產生了非常親切的感覺。(出示投影)現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正在挑選吉祥物,有人就提議用麋鹿,你能幫麋鹿寫一份推薦材料嗎?寫出你的理由。師范說“美猴王”被推薦的理由。 開頭:尊敬的北京奧委會,我建議用麋鹿做北京奧運的吉祥物, 學生寫話,師巡視指導。指名讀自己寫的話,師生評議。(或課后完成) 板書: 11、麋鹿 3000多年、漢代后、銷聲匿跡 傳奇經歷 1865出現、1900絕跡 1986回歸 師:同學們,我覺得這篇課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難認。所以這節課,我先要檢查檢查你們,這篇課文的生字是不是認識了,會讀了,你們有信心通過檢查嗎? 生:有。 師:我把生字結合到這段文字里了(指多媒體),請你自己讀一讀。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濕地環境中。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后來,在顛沛流離并幾乎要滅絕于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于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回歸故土,回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師:能讀下來嗎?這里有一個字特別難讀,它的意思是“超過”。 生:這個字念“逾”。 師:你在平時看到過這個字嗎? 生:年逾古稀。 師:同學們,年屆70就是“古稀之年”,“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年齡超過了70歲。 師:還有兩個字經常“山”和“水”一起用,這兩個字念什么? 生:跋涉。 師:“跋山涉水”簡縮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師:這里有一個詞,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強調了“生活艱辛、無家可歸”的意思,這個詞讀什么? 生:顛沛流離。 師:一起讀一遍。 生:顛沛流離。 師:我再繼續檢查,我在黑板上寫一個詞,請一個同學讀和這個詞相對應的段落。(師板書:外形) 生:(讀第一段) 師:誰來讀和這個詞對應的段落。(師板書:傳奇經歷) 生:(讀第三段) 師:請你們一起來讀和這個詞對應的段落。(師板書:生活習性) 生:(讀第二段) 師:你們覺得整段話和這篇文章有什么關系? 生:我覺得這段話是整篇課文的濃縮。 生:我覺得這段話概括了整篇課文。 生:我覺得這段話是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從你們的回答來看,你們已經掌握了“主要內容”的概念,那么誰可以把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得再簡潔一點。 生:…… 生:…… 生: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師:是啊,同學們,這是一篇說明文,讀這樣的說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的情感。所以,蔣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著讀著,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憂慮了?憤恨了?同情了?生氣了?感動了?驚訝了? (多媒體呈現高興、悲傷、痛苦、憂慮、憤恨、同情、生氣、感動、驚訝等詞) 生:(用心讀課文) 師:你有什么樣的情感體驗? 生:我有點悲傷,因為我從課文中知道,麋鹿這種動物差點滅絕都是因為人類破壞環境以及戰爭造成的。如果麋鹿真的滅絕了,那也是人類自己若得禍。 生:我有點感動。——因為我發現麋鹿在國外相繼死去,而英國的貝福特公爵對生活在自己莊園里的麋鹿精心飼養,所以麋鹿生長良好,迅速繁殖,最為可貴的是,他無私地將麋鹿向各國輸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興,自豪,因為只有祖國富強了,麋鹿才能回歸祖國,回歸故鄉。 生:我也很高興,因為書上說:“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00多年前,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就有麋鹿”,這足以證明,麋鹿是我國特有的物種。 生:我很悲傷…… 生:我很生氣…… ………… 師:看來,你們都讀懂了麋鹿,如果,我們的教室里出現一頭“鹿”,你能辨別出它是否是麋鹿嗎? 生:能(齊聲) (多媒體出現“馴鹿”圖) 師:你覺得它是麋鹿嗎? 生:(有學生說是,有學生說不是) 師:請舉手說“是”的同學解釋一下,你為什么認為它是麋鹿? 生:因為圖上的這種鹿“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生:…… 師:我首先要表揚你們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你們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請你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的記錄一條。 生:(開始讀、尋找)。 師:老師建議你們不要討論,自己獨立觀察、尋找、辨析。 師:可以交流了嗎? 生1:書上寫著“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而這頭鹿的角就是指向前方的,所以我認為它不是麋鹿。 生2:書上寫著“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而這頭鹿的尾巴像兔子尾巴一樣幾乎沒有,所以它不是麋鹿。 生3:書上說:“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但這頭鹿的蹄子好象并不是很大。 師:你能注意到這一點很不容易,由于麋鹿蹄子寬大,橫渡長江,易如反掌。 生4:麋鹿的生活環境是林茂草豐的濕地環境,但是,這幅圖里,林不茂,草也不豐。所以,這不是麋鹿。 生5:書上說:“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后變成棕灰色。”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毛總是偏棕色的,但是圖上的這頭鹿卻是灰色,因此它不是麋鹿。 生:………… 師:同學們,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于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 生:想(激動)。 師:可以給你們看,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 生:行!(躍躍欲試) 師:這就是麋鹿,請你在座位上練一會兒。 生:(在座位上練習。) 師:誰愿意上來試試。 生:各位游客,歡迎你們來英國,更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貝福特公園,來貝福特公園,就一定要看看麋鹿,你們看,那就是麋鹿,它的體形很大吧,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00公斤呢!它的角也很長,站著的時候,角的各個枝尖都指向后方,這是它獨有的特點哦,因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再次感謝你們來貝福特公園參觀,謝謝。 師:掌聲鼓勵,講得真是好,但是現在講解員很難當啊,因為很多參觀者要提問,如果面對參觀者的各種提問,能從容應對,那這個講解員算得上是高級講解員,誰愿意當高級講解員? 生:紛紛表示愿意。 (一男生上臺) 師:先生,你貴姓? 生:姓李。 師:李先生,聽說麋鹿喜歡生活在濕地環境中,那么它身上哪些身體特征和濕地環境相適應? 生:這位先生,麋鹿的尾巴比較長,長尾巴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寬大,因此它可以水中跋涉、游泳和尋找食物,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后變成棕灰色。 師:小姐貴姓? 生:蔡。 師:蔡小姐,聽說麋鹿身上有許多鹿中之最,你能為我們介紹介紹嗎? 生: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是最獨特的,它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馴鹿的角尖指向前方。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麋鹿蹄子也可能是鹿中最寬大的,行動輕快敏捷,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 師:各位講解員,如果我現在問你們,麋鹿和馴鹿的區別在哪里?你能說嗎?(能)。是啊,讀書不能死讀書啊,要活學活用。 師:現在,如果教室里出現一頭鹿,你能辨別出他是不是麋鹿嗎? 生:能(很有信心的樣子) (多媒體出現一個卡通的麋鹿頭像。) 生:(笑) 師:跟大家開個玩笑,這是一個卡通的麋鹿圖象。為什么要畫這么一個卡通頭像呢?因為有人推薦麋鹿參加奧運吉祥物的競選。麋鹿的競爭對手不少啊,你們認為它會有哪些競爭對手? 生:孫悟空。 生:藏羚羊。 生:熊貓。 生:中華鱘。 生:…… 是:所以啊,麋鹿要想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把競選報告寫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優勢,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寫哪些推薦理由呢?請你們研究課文,參考老師給你們的資料,好好想一想。 師:我們一起交流吧? 生:我覺得可以從外形健美(師幫助概括)的角度來說,因為…… 生:我覺得可以從傳統文化(師幫助概括)的角度來說…… 生:我覺得可以從國際合作(師幫助概括)的角度來說…… 生:我覺得可以從象征意義(師幫助概括)的角度來說…… ……………… 師:下面請你圍繞其中一條迅速寫一個片段。 生:(寫) 生1:麋鹿在漢朝以后逐漸減少,瀕臨滅絕,甚至銷聲匿跡了,但在恢復繁殖后,它被當作友好的動物大使向各國輸出,小鹿結束了他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顛沛流離的生活,回到祖國繁衍成長,不正是象征了我們偉大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嗎? 生2:麋鹿的外形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像驢,而在人們腦海中,鹿性情溫和,馬善于長跑,牛勞動默默無聞,驢憨厚老實,而麋鹿集中了他們的特點,象征了他們的好處。 生3:麋鹿是世界瀕危動物之一,其保護和拯救之急,非常切合奧運環保使命和要求,這對于生態保護具有重大意義…… 生4:麋鹿體形奇特,身手敏捷,威儀天成,體現了力與美的結合,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高度和諧。 生5:麋鹿可以告誡人類愛護和平。麋鹿可以說是不幸而又幸運的。它曾經因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而慘遭厄運,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然而最終它們……歷經坎坷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生6:麋鹿有一種像“雞尾酒”那樣的精神——博采眾長,而我們奧運會也要吸取別人的優點,向其他舉辦國好好學習,爭取做得更好。 師:同學們,蔣老師,要問你們,把這些片段拼起來,是不是就是一篇好文章,肯定不是,拼好之后,一定要進行調整,或增補或裁減,這件事就請你們的語文課代表來做。課代表整理好后,再請你們的班主任幫忙打印出來,人手一份,大家再一起修改。 師:同學們,我最后要說得是,同樣的內容,不同的用途,文章結構是不同的,寫說明文,向大家簡單介紹麋鹿的基本情況,可以按照這樣的結構來寫(指板書),為麋鹿寫奧運吉祥物的申請報告,可以按這樣的結構來寫(指板書),明白嗎?不明白,自己去慢慢領悟吧:)下課。 麋鹿 天色微明,晨霧如輕紗般漂浮在黃海灘涂上。一群麋鹿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邊走去。不知從何處傳來人的腳步聲,警覺的麋鹿迅即蹦跳著遁入草叢……這是在著名的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出現的一幕。黃海灘涂這片廣闊的土地,氣候溫和,林茂草豐,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這里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麋鹿是鹿的一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又被稱為“四不像”。我國古代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把“四不像”當做姜子牙的坐騎,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與其它鹿科動物一樣,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00公斤,角長達80厘米,每年脫換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鹿沒有角,體形也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動物中最長的。長尾巴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寬大,行動輕快敏捷。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甚至連隆冬季節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紅色的,冬季脫毛后變成棕灰色。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懷孕期比其它鹿類要長,超過九個半月,每胎僅產一仔。雄性小鹿兩歲時長角分叉,六歲時叉角才發育完全。 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麋鹿,但漢朝以后逐漸減少,再后來竟然銷聲匿跡。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發現了120頭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紹。隨后,數十頭麋鹿被陸續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里展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慘遭厄運,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 后來,流落在國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繼死去,只有英國貝福特公爵在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里飼養的18頭麋鹿生長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頭,并向各國輸出。至今,全世界麋鹿總數已逾千頭。 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和我國林業部的努力下,39頭選自英國7家動物園的麋鹿返回故鄉,被送到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放養。從此,麋鹿結束了它們大半個世紀在海外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開始了回歸故土、回歸自然的新生活。如今,這群珍異動物正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壯成長。 【片段一】 課伊始 師: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都有哪些珍貴的保護動物? 生:東北虎。 生:丹頂鶴。 生:揚子鱷。 師:學生每說一個,就板書一個。 生:老師,你“揚子鱷”的“揚”寫錯了。 師:哦!不好意思,老師寫錯了。(馬上把“楊”改成了“揚”) 【反思】 一個簡短的導入,我卻犯了個低級錯誤,把“揚”改成了“楊”。在學生明銳的眼睛下指出錯誤后,我草草了事了。首先并沒有大力表揚敢于指出老師錯誤的這位學生。李鎮西說得好,語文民主教學就是尊重學生的心靈自由,權利自由,思考自由。只有師生之間平等了,學生才會給你指出錯誤。所以我當時根本沒有批評這位學生,反而應該表揚。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多創新的火花產生,才會學的輕松。如果我當場表揚了他,那么給其他同學帶來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其次我當時也不知怎么的竟然沒用一點教學機制。其實可以話鋒一轉“老師犯了個低級的錯誤,聰明的同學們可千萬不要犯和老師一樣低級的錯誤哦!”這樣一來學生聽得心里很舒服,那么自然而然對這個字也加深了印象,寫就不會寫錯了。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表揚。毫不吝嗇的給學生吧。 【片段二】 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 師: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介紹了麋鹿的哪些方面呢? 生:自由默讀。 生:介紹了麋鹿的外形。 師:(適時馬上板書:外形)不錯有外形,文章的那一節寫了外形呢? 生:第二自然段。 師:繼續交流,還寫了麋鹿的哪些方面? 生:經歷。 師:書上是怎么說的?有句中心句你能讀出來嗎? 生: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 師:請大家把這句中心句畫出來,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課文哪幾節介紹了傳奇經歷呢? 生:五到七。 師:那剩下的三四節介紹了麋鹿的什么呢? 生: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 生:他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甚至連隆冬季節也不例外。 生:他們的體重。 師:同學們說的都只是其中一小方面,這些統稱麋鹿的什么呢? 生:(各個面面相覷,很迷茫) 突然有個學生舉手了 生:介紹了麋鹿的生活習性。 師:你是怎么知道這個詞的呢,你知道什么叫“生活習性”嗎?適時板書“生活習性”。 生:生活習性就是麋鹿的一些生活習慣吧。 師:聰明的同學們,請你翻到后面練習,題目里寫的清清楚楚三個方面。所以閱讀時,有的時候也要學會從練習題目中得到閱讀信息。 【反思】 這是我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的教學實錄。從中明顯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麋鹿的外形和習性找出是沒問題的。難點在于“生活習性”,怎么讓學生理解。學生不會從課后習題題目中了解信息,更沒聽說這個詞,該怎么辦呢?有時學生說不出只好老師引出。但是好在有個學生知道,說出來了。我詢問他是怎么知道這個詞語的目的是想,他會不會是從后面習題中得知的,很想順勢大力表揚。但是他的回答更令我吃驚,“生活習性”大概就是“生活習慣吧”。也許他說得和字典上的解釋有出入,但是他能說出是生活習慣已經很不容易了,接近了正確答案,夠了。便于學生理解的解釋便是詞語最好的解釋。有時你一定要強加給學生字典上生硬的解釋,學生就是難以記憶,就是記不住。我的不足在于課前其實自己給沒對什么是習性做個徹底的了解,所以我沒有給出學生明確的答案,變草草收場了。看來,語文老師沒有精心的準備還真得被學生們難倒呢。所以,老師鉆研教材還應該更深,更廣,更寬。 從體裁上來看,這是一篇帶有科普性質的說明性短文。文本的主角是麋鹿。為了更好地把這種奇特的動物介紹給大家,作者煞費苦心通過巧妙的編排把原本枯燥的科學性的小知識通過通俗易懂的畫面語言傳遞給了我們。就像一幕略帶神秘色彩的科幻電影,連續不斷地吸引著觀眾的眼球。 電影的開始,首先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幅十分神秘的背景畫卷:“天色微明”“晨霧如輕紗般漂浮在黃海灘涂上”。接著剪影閃現:一群麋鹿“悄無聲息”地向水塘邊走去。畫外音:人的腳步聲。結果:“警覺”的麋鹿“迅即”“蹦跳著”“遁入”草叢……寥寥幾筆,麋鹿的一些基本特點躍然紙上:群居,膽小,機敏。這一段雖然不長,但是給人留下十分鮮明的印象,在說明中加入適當的描寫,就有這樣的效果。 在說明麋鹿的外形奇特時,作者不僅寫出了麋鹿的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且和《封神榜》中的姜子牙的“四不像”進行了比較,十分有趣。第三自然段還有麋鹿外形的具體描寫。這里仍用了比較的方法,麋鹿雖然是鹿的一種,角似鹿,但是也有不同,那就是站立的時候麋鹿的角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多說一句,按照達爾文進化理論來看,這或許也是麋鹿幾乎滅絕的一個原因吧。角對于大多食草型的動物來說,是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武器。但是,角尖朝后,如何更好的攻擊別人,保護自己呢?難怪要瀕臨滅絕了。這是題外話。至于真正的滅絕原因,我想后面有說明,從麋鹿自身來講,那就是生殖能力很低,和熊貓一樣。 外形特征可用對比的手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它的生活習性呢,則與它的外形特點密不可分,長尾巴、寬蹄子都是為了適應沼澤的生存環境。尾巴長,便于驅趕沼澤中大量的蚊蠅;蹄子寬,這樣在沼澤中行動更敏捷。 麋鹿的經歷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依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分為三個階段進行介紹:一、從3000年前就有,到1900年后在國內絕跡,其間幾度興亡,這里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的原因,但是文章中強調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二、流浪到各國,成為全世界的財富。麋鹿能有今天的輝煌,我覺得是否也要感謝當時的“盜鹿者”呢?如果沒有他們,麋鹿是否就真的絕跡了呢?當我們在譴責“掠奪者”的時候,是否想到過,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他們也是一個“保護者”,當然前提不是為了自己去謀私利;三、回歸故土。想當年國破家亡,身似浮萍,現如今國富民強,幸福回歸。麋鹿的命運與國家的興亡緊密相連。 另外,作為科普性的說明文章,文章中的語言科學性也很強。文中出現的數字,都經得起考驗。關于麋鹿的生活習性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讓人信服。經歷雖然充滿傳奇色彩,但并不是人們的恣意揣測,而是有據可查。遣詞造句也能夠注意到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這也是此文語言運用的一個特點。例如:“放養”和“飼養”,“陸續”和“相繼”等。雖然看著相似,但是頗有不同。仔細咀嚼,“意”味頓生。11 麋鹿 篇3
11 麋鹿 篇4
11 麋鹿 篇5
11 麋鹿 篇6
11 麋鹿 篇7
11 麋鹿 篇8
11 麋鹿 篇9
11 麋鹿 篇10
11 麋鹿 篇11
11 麋鹿 篇12
11 麋鹿 篇13
11 麋鹿 篇14
11 麋鹿 篇15
11 麋鹿 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