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教學案(精選2篇)
月光啟蒙教學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師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體會月色的美與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
4.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點體會月色的美與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感激之情。
三、教具準備ppt課件
四、突破措施
1.通過朗讀加深理解,并使朗讀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2.借助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誦讀。
3.課內教材與課外教材相結合,開拓視野,輔助教學。
五、課時安排2課時
《月光啟蒙》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能流利地讀課文。
2.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二、預習學案:
(一)我會讀
籬笆 時辰 洗澡 摟著 鳳凰 割草 篩子 轎車
蚊帳 豁然開朗 高深莫測 天資聰穎
(二)詞語世界
1.把詞語補充完整,再解釋詞語。
天資聰( ):
( )然開朗:
高深( )測:
幽默風( ):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月色( )的歌謠 ( )的母親 ( )的童心
( )的音韻( )的詩情 ( )的夜空 ( )的童謠
(三)我能知
課文寫了什么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四)我質疑
在預習過程中,你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請寫在下面。
《月光啟蒙》導學案
一、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緊扣詞句,體會月色的美與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感激之情。
二、小組合作探究(大屏幕展示)
探究目標:
了解一段時光
品味一種感情
學習一種表達
講講自己故事
結合學生的疑問進行學習討論:
a、文中寫了月光下的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b、“混沌”是什么意思?
c 、是什么讓“我”這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d、在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寫上你自己的體會。
三、集體交流,深入探究
學生展示本組的討論結果,集體交流,教師適當點撥、補充。
在第一個問題的討論中,要引導學生懂得:不只是月夜的美麗我感到美,更因為母親在月夜下為我唱民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讓我覺得夏夜是美麗的。
四、拓展延伸,積累提高(大屏幕顯示)
在本課的學習中,你學到了一種怎樣的表達方法?
你能不能用這種方法講一講你自己的生活故事?
《月光啟蒙》課堂檢測
一、詞語廣角(讀拼音寫詞語)
lí ba fèng huáng zhàng zi xǐ zǎo jiào chē
( ) ( ) ( ) ( ) ( )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辰( )籬( ) 吟( ) 謠( ) 沌( ) 帳( )
晨( )離( ) 鈴( ) 遙( ) 噸( ) 漲( )
三、對標題“月光啟蒙”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 )
a.月光下,母親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讓我初步了解了許多民歌童謠。
b.在故鄉明亮的月光下,母親教會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c.在故鄉的天空下,月光啟迪我領悟了濃郁的詩情和生活的真諦。
d.明月星光下,母親用智慧和才華陪伴我的童年,啟迪我的想象和詩情。
四、如果以“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永遠珍藏著那一份母愛”來結尾,和原文比較,哪一個好?為什么?
布置作業
讀主題學習叢書五,積累關于月光的語句。
板書設計
18.月光啟蒙
孫友田
唱民謠 講故事 唱童謠 猜謎語
(月夜中的母愛)
月光啟蒙教學案 篇2
感悟歌謠
師:過渡:母親是怎樣唱的?請同學們輕輕翻開書,讀一讀文章第4自然段。
1、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
①師:請大家再認真讀一讀這一段,做到字字入目,看看你們從中又體會到什么?
生:母親的聲音很甜美,非常動聽。
生:母親是深情地給“我”吟唱童謠的。
師: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唱?
生:母親非常愛“我”,她想通過深情的歌唱表達對“我”的愛。
師:“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給你什么感受?
生:三月的和風很輕柔,讓人感覺很舒服;小溪的流水聲很動聽,也很輕。說明母親唱歌既輕柔又動聽。
生:“芳香”是用來形容花很香的,在這形容母親的歌聲像芬芳的花一樣感染人。
②師:文章第五自然段講到那時我們的日子是清苦的。“清苦”是什么意思?(你能聯系上下文來說說嗎?)
文章第一自然段有這樣一句話,老師建議同學們好好讀讀這句話,想一想,對你理解這個詞是有幫助的。(出示)
生:我從“一天的活計”中體會到母親從早忙到晚,要做很多的活非常辛苦。不僅如此,她每天都是這樣的忙忙碌碌。
生:每天都是這樣的忙忙碌碌,任勞任怨,可還是吃不飽,可見當時的生活是多么困苦啊!
③師:討論到這,我們明白了作者小時侯家境非常困難,過著非常困苦的日子。但作者卻說他們的精神生活是豐富的。這是因為盡管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這個“長”是什么意思?
生:這里的長是指創作的意思。
師:是呀,母親天資聰穎,一聽就會。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個個能說會唱。更重要的是,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師:“混沌”是什么意思?
生:混沌就是迷迷糊糊,什么都不懂的意思。
師:“豁然開朗”呢?
生:是指一下子就明白了。
師:母親是怎樣把故鄉的愛傳達給我的?建議同學們再去讀讀歌謠,想想,母親的歌謠究竟讓“我”明白了什么?
④指名回答。
生:“我”明白了,盡管現在生活很艱苦,但只要有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生:“我”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去創造。
師:是呀,母親用歌謠讓我明白了,盡管生活在貧瘠的地方,盡管日子很清苦,但我們相信只要有一雙勤勞的手,心中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那么日子一定會過得一天比一天更好。
2、師:現在,你能學母親那樣甜甜地、深情地、輕輕地讀一讀2-3自然段嗎?(練讀,指名1-2人)
3、同學們讀得真動聽,老師仿佛真的聽到母親在唱起那動聽的歌謠。想不想親耳聽一聽?(播放音樂)
4、相信此時此刻讓你再來讀歌謠,感受會更深。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