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教案(通用4篇)
葉公好龍教案 篇1
一、引題。
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同學們對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那你們喜歡龍嗎?(喜歡)古代有一個人和同學們一樣都非常喜歡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他的寓言故事。齊讀課題——《葉公好龍》同學們剛才有個字字音讀的很準。好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讀四聲,是什么意思呢?(喜歡)葉公好龍就是葉公喜歡龍。
二、教學過程
1、這則寓言同樣是一篇文言文
2、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文言文?在學習時都采用了哪些學習方法呢?
(①讀準,②讀懂包括對照譯文、查資料或字典、小組討論③讀美)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葉公好龍》
3、首先要讀準,(課件出示課文)請同學們打開書,聽老師來讀一讀課文。(教師出示節奏,配古樂范讀)
請你們模仿老師讀的感覺試著讀一讀吧。(學生讀,教師巡視)
4、通過讀你覺得文言文與現代文有什么不同?(拗口,有抑揚頓挫)
5、誰想讀一讀?(1、2個)
6、請同學們一起讀一遍。同學們讀出了古文的抑揚頓挫,真好。下面我們就要弄懂文章的意思。
7、再讀課文,畫出你不懂的詞語,句子,然后對照譯文讀懂,再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說說你都懂得了哪些詞語,句子的意思。
8、剛才同學們討論的真熱烈,這個小故事你們都讀懂了嗎?(那老師就來考考大家)出示“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誰來給老師講講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學習鄭人買履的時候,老師講過文言文與現代文,有些字的意思不一樣。你能不能找出來說一說?寫:現代文中是寫字,寫作,描寫,繪畫。文言文:畫
文章中還有那個字古今意思不太一樣?出示“棄而還走”走
8、出示課件,誰能看著課文給大家講講這個寓言故事?(你講得不錯,看來的確讀懂了,誰愿意再來講一講?;你基本講明白了這個小故事,誰能講得更準確?)
9、弄懂了課文的意思,現在再讀課文感覺肯定不一樣。請同學們試著讀讀課文,想想怎樣讀就讀美了?配樂(抑揚頓挫,讀出人物的語氣 )
10、你想對他說什么?
你沒帶尺寸,可以用自己的腳親自試啊。
你太不懂得變通了;你真是頑固不化。
11、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頑固,自以為是)你能不能勸勸他?
12、學習了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獲?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麻煩能夠懂得變通,對不同的事用不同的解決方法,不能墨守成規。不要犯鄭人買履的錯誤
葉公好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葉公好龍》,讀懂課文內容,并理解寓意。
2、展開想象,復述《葉公好龍》。
3、背誦古文《葉公好龍》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課題。
1、回憶學過的寓言。
2、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2、指名讀,其他同學及時指正。
三、細讀課文。
1、從哪些句中看出葉公非常喜歡龍?板書:非常喜歡
指名讀→為何這樣讀→指導讀→師生共同讀(總、分)
2、葉公真的喜歡龍嗎?見到真龍時的葉公怎么樣?板書:害怕極了
齊讀→找詞(表現他害怕的詞)→說話練習(總起一分述)
3、模仿說話,練習寫法。
(1)小結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可以從幾個方面,也可以從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還可以用整齊的句式把這個意思說具體。
(2)激情說話: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人你的一些情況嗎?學習、愛好、課余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等等。想一想,準備說哪一點?→交流
(3)寫話練習
(4)交流、點評
(5)師范說
4、展開想象,創造性地復述《葉公好龍》
板書:真龍聽說想說做
四、揭示寓言。
1、你覺得葉公是個怎樣的人?(表面、心里、不一樣)
2、寓言要告訴我們什么?(表里如一)
3、交流寓意
五、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聽一則寓言,說寓意。
2、限時間閱讀,說寓意。
3、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葉公好龍
真龍 聽說 想 說 做
葉公好龍教案 篇3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上學期學習了兩篇寓言故事,誰還記得?我們知道了寓言的特點,誰來說一說?寓言就是通過小故事講大道理。 評價:你說的很準確。
2、今天我們再學一篇寓言,看看是不是又能學到一個新的道理。請大家齊讀課題。板書:葉公好龍
3、從課題你知道了什么?葉公非常喜歡龍。評價:這位同學非常會學習,他能夠正確的讀準字音,而且意思也說得非常正確。好這個字當動詞,表示喜愛的意思時讀四聲
4、理解了題意后,我們一起來回憶下,之前我們是怎樣學習古文的?步驟是什么?評價:概括的很準確。
先要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再對照譯文,把文章讀明白;最后展開想象把文章讀精彩。
預設:1、學生說時板書:讀通順。讀明白。讀精彩。2、概括學生回答。
二、讀通順
1、這節課,我們將繼續按照這個步驟學習。我們先進入第一環節,請大家小聲讀古文部分,爭取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全班交流,你想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①還你為什么要提醒這個字?這是個通假字,在這里通旋,表示轉動的意思。快把字音標在書上。
②表示伸出、延伸的意思。評價:讀得非常準確。快把字音標在書上,自己都來讀讀這句話。
③還有其他要提醒的字嗎?預設:窺鑿附牖。
3.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三、讀明白
1、古文多有意思呀!它與我們現代文的表達有很大區別,看來光把文章讀通順是不行的,還要把文章讀明白,我們進入第二環節,對照譯文把文章讀明白。
2、回憶一下我們之前學習古文的方法,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古文?一人讀古文、一人讀譯文。
3、今天,我們繼續用這個方法把文章讀明白。
兩人合作,一人讀古文、一人讀譯文,了解古文意思,看哪組最先讀明白。哪組想為大家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按句讀。評價:這組同學聲音特別洪亮,對照譯文我們了解了故事的整體意思。
4、對于古文你們是否都明白了,我們一句一句來看一看。
①出示: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你有沒有什么收獲?你發現古文和現代文有什么區別?
A寫:畫提示:同學們可真聰明,都在對照譯文來找。快來看看金鑰匙告訴了我們什么,誰來給大家讀讀?小結:古文真有意思呀,同一個字意思是不同的。我們再找一找,還有沒有新發現。
B文:通,“紋”,花紋
預設:剛才我們講了還是個通假字,這段話中還有一個通假字,古代字義到現在發生變化的,對照譯文找找是哪一個?這種情況在古文中是常常出現的,像這樣,古代字義到現在發生變化的`叫做通假字。理解了關鍵字的字義,自己再來讀讀這段話。
小結:這段話我們都明白了,我們繼續學習。
②出示: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這段話你有沒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交流的?誰來給大家讀讀這句話?小結:這段話我們都明白了,我們繼續學習。
③出示: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
預設:剛才金鑰匙告訴我們了,這段話中還有一個字的意思古今不同,對照譯文找找是哪一個?
走:跑
這段話你有沒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④出示: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這段話你有沒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交流的?誰來給大家讀讀這句話?
5、這則寓言文字雖然不多,卻將故事給我們講明白了。學到這里你還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嗎?
評價:你在字義方面有收獲,其他方面呢?
你真是讀明白了。寓意總結的很深刻。同學們趕快把這四個字批注在題目旁邊。板書:言行不一
6、這一次我們通過大家交流學習,我們真的將這則古文讀明白了,我們來一起讀讀吧!
四、讀精彩
1、我們把古文讀明白了,我們還要向更高的標準看齊,再來把文章讀精彩。
2、揣摩葉公心理變化
3、剛才的學習,我們想象了文章畫面,揣摩了人物心理,相信你現在再讀文,肯定能讀得更精彩。
4、自己大聲地練習朗讀。
5、老師指導:朗讀古文,注意體會人物心情的變化,讀時要抑揚頓挫,快慢有致。注意停頓。
出示: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6、指名配樂讀文。(一至兩名)
五、聯系生活,理解寓意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
此時此刻,你想告誡他什么呢?寫在書上空白處。(2人)評價:的確如此。我們要表里如一。相信你的告誡能讓他銘記一生。
3、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
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4、預設環節:同學們,學的明白,讀的也非常精彩,看看你能不能接受更大的挑戰,試著把課文背下來。
5、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一次體會了寓言的特點,它雖語言簡短,卻寓意深刻。我們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六、作業:
1、加上自己的想象,使寓言故事敘述得更生動。
2、背誦古文。板書:讀通順葉公好龍,讀明白諷刺讀精彩言行不一。
葉公好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重點: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
教學難點: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等。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么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
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你想對葉公說點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代話演,然后啟發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么樣,有信心嗎?
五、探究作業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并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
3、繼續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