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課堂實錄(精選3篇)
<水>課堂實錄 篇1
無錫新苑小學 畢小偉
一、導入
1.同學們要學習一篇課文,我不敢寫這個字,想到這里,我總是為哪些缺水的人們感到擔心,感到難過。但是我又不得不寫,沒有水,他們靠什么生存下去,我們又去怎樣體會他們那艱難的生活呢?
教師板書:水
2.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跟隨作者去尋找水吧。
二、新授
1.請大家靜靜讀讀讀課文,說說課文的哪些地方是你萬萬沒有想到的?
學生悄悄地讀書
2.師生交流
(1)他們挑水要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且要等上1個小時。
鄉親們吃水太困難了,請同學們一起讀讀文章的第一小節
(2)還有什么地方讓大家感到很意外?下雨天都跑到街上洗澡
是的,水太少了,天不刮風,不下雨,就是不下雨。
(3)在我們日常生活都不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文章中人們都非常渴望得到水。(教師點評:并說還有其他地方嗎?)
(4)他們那里的村民都說“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
是的,水比酒還要珍貴。
(5)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地方的家家戶戶都有“水窖”?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回答)為什么水窖上還要上一把大鎖呢?
學生說:
開鎖的鑰匙在什么地方呢?
因為水是家里最珍貴,不是誰都可以動的。
3.按理說,缺少水是鄉親們的苦難,但是在作者眼中這段記憶卻是那樣的快樂,剛才大家朗讀的時候,我發現不少人的臉上都有了笑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們特別快樂嗎?(教師板書:苦 樂)
師生交流
在孩子的眼中洗澡就是一種快樂享受,洗澡的水是老天爺的恩賜,還有母親的“勺浴”,“勺”是個生字,這個字的外形象什么?里面為什么是一點呢?教師板書。
請同學自由讀讀這個段落(學生讀)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
睜開眼睛,大家看到了什么?(師生交流)
大家還聽到了什么?(師生交流)
待續……
孩子們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讀讀這段文字吧。
學生讀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描寫真實嗎?
師生交流
這是孩子們,鄉親們期盼了多少個日子才盼來的呀,多么激動。這讓我想到了杜甫的“欣喜若狂”
教師改寫古詩――板書“洗欲狂”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吧――指名讀
大人們畢竟是大人,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大家都象過節一樣慶祝這美好的日子,但是……(老師引讀)
孩子們,什么叫“風干”?(師生交流)
人如果風干的話會導致什么結果?
4.因此儲藏在水窖里的水更加珍貴了,所以我們的母親用一勺水給我們洗澡。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篇文章。
同學們,文章中的孩子們又有什么感受啊?為什么不像雨中那樣痛快呢?為什么舒服當中還相當的痛快呢?(教師板書:被曬干)
快被曬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樣呢?
(老師做母親為孩子“澆水”,學生啊啊大叫)
學生齊讀這個部分的文字。
5.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作者用了“滑”這個字,為什么不用流、淌……自己把文字帶入讀讀,感受一下。
(這里為什么不讓學生自己說說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呢?)
師生交流
(老師說:是不是有一種仿佛被撫摸的感覺,這是不是好像是母親的愛在撫摸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幸福、舒服的感覺。)
老師的指導學生讀書的節奏感不是很好,總是給人一種很突兀的感覺。
6.同學們,我們在享受幸福和快樂的同時,大家還感受到什么呢?
學生:我們對水非常非常的珍惜。
這是全村最珍貴的東西,這是母親精打細算留下的水啊,這是母親有一把大鎖鎖住的水啊……
再讀文章
7.母親給我們水,她自己渴不渴?為什么從她的臉上看到的卻是她的笑容呢?
請一位學生讀。(這是母親的第一笑),學生再讀(這是母親的第二笑)……
同學們,從母親的笑中你們讀懂了什么?
對孩子的愛、舍己為人
這說明母親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老師送你一個詞語“樂觀”,多好的母親,多樂觀的母親,用自己特有的幽默感染這我們。請我喝酒如不請我喝水。母親也說“你們真的餓壞了嗎?”
母親用自己的愛,用自己的幽默的話語給我們帶來水,帶來力量,帶來生活的信息。
學生讀
8.所以作者把文章的題目定為了《餓水》,編者卻刪了它,你們覺得刪好還是不刪好呢?
同座交流――師生交流
作者的題目是《餓水》,我們就想到了水的重要,一看到餓水,就讓我們想到了鄉親們生活的苦,作者用一種特別的方法,表達了樂與苦之間的關系。
師生交流
生活如此辛苦,母親有沒有叫一聲苦?作者呢?鄉親們呢?
文章的題目是水,母親的一勺水讓我們太幸福了,課題應該怎樣讀;如果是水十分珍貴應該怎樣讀呢?
9.我們的家鄉是缺水的,但是這種對美好生活的守望和向往,讓我們的心里充滿了“樂”。孩子們讓我們好好珍惜水吧。
此時的老師想到的《忘不了》這首歌,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你們忘不了了什么?
師生交流
三、布置作業
1.改歌詞,唱唱
2.老師展示
<水>課堂實錄 篇2
揚州之行聽課手記——《水》聽課實錄
一、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當你們蕩舟在水平如鏡的公園湖面上,盡情享受水帶給你們的快樂時……你們可曾想到,還有這樣的地方,上節課我們初步閱讀了馬朝虎的文章《水》,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2、師:說說,在那個缺水的村子,水被看成了什么?
3、生:水被看成了最珍貴的東西。(板:最珍貴)
二、細讀品味
1、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認真地讀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水是村子里最珍貴的?
2、交流匯報
a、第一小節
生:“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話,說明大家時刻都缺水。
生:酒在我們城里人的眼里是最貴的,而水隨處可見,更不要說用昂貴的錢來買,而在作者的村子里,水甚至比酒更值錢。所以是最珍貴的。
師:還有嗎?
生:“記得那時候我們一個……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生:泉眼稀少又小,說明水少,自然珍貴。
生:泉眼不但少,而且遠,要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挑水,為了挑一擔水耗時、耗人力,而且只能挑“一擔”水。這兒太缺水了,能有一點水,真的很珍貴。
師:知道十公里有多遠嗎?(師相機用一學生的家到學校的路程作例子,讓大家體會路途的遙遠)
師:路不但遠,而且還崎嶇,是我們平時走的陽光大道嗎?(體會路途的艱難)
下面請大家看一段視頻錄像。
生:(目睹缺水的地方,目睹人們對水的渴望)
師:能讀出缺水的艱難和苦澀嗎?
生:(個別讀、齊讀)第1小節
師:看了一幕幕缺水的畫面,假如你生活在那個村子里,你會是怎樣的感受?
生:苦不堪言。
生:活不下去。
…………
師:讓我們再讀第1小節,把你的感受融進去。
生:(再讀)
師:一想到這些,我們就情不自禁地想說: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b、第二小節
生: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師;他們在雨中洗澡有什么感受?
生:痛痛快快。
師:生活中哪些事也讓你痛快過?
生:(交流)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展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樣的呼叫?
生:(交流)
師:這份痛快真是酣暢淋漓,誰來讀讀這段文字?
生:個別讀。
師:同學們,你們幾天洗一次澡?如果讓你們幾天、一個月、一年不洗澡,你會有什么感受?
生:奇癢
生:發臭、熬不住。
…………
師:請聽一聽缺水的村子里幾年才下一場雨,大家在雨中的那個“樂”
你若是那里的孩子,你會說些什么?
生:爽!
生:終于盼下了雨。再多下幾天吧,讓我們喝個飽。
…………
師:老師看到了,聽到了,他們落水之時的快樂,在水中淋浴的歡樂,有水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板:樂)
師:孩子們如此痛快,那大人們呢?
生:朗讀
師:雨停了,留給人們更多的是什么?
生:干燥、回味、盼望下次雨的到來。
師:這不由地又讓我要說:“水,成了我們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c、第三小節
過渡:還有哪些語段讓你體會到水的珍貴?
師:理解“風干”。人將要被風吹干是什么感受?那我們四兄弟呢?
生:像被曬干的狗尾巴草一樣。
師:水呢?
生:被母親用一把大鎖鎖在了水窖里,而掛在她腰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征著權威、幸福、痛快。
師:為什么平平常常的鑰匙說它是權威、幸福和痛快?
生:交流
師小結:有了鑰匙,才可以打開水窖,它是權威的象征,有了鑰匙,才可以享受水的甘甜和清涼,它是幸福和痛快的象征。
師:其實權威、幸福和痛快的背后是無奈和苦澀,是一種責任,一種愛,因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d、第四小節
生:“然后,母親一手從水窖中打起一勺水,從我們的頭頂緩緩地傾注下來,一手拿著一把麥桿扇往我們身上扇風。”
師:一勺水為四個兄弟洗澡,孩子們又有什么感覺?
生:舒舒服服、大叫
師:他們會怎么大叫?
生:交流。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吧。
e、第五小節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作者在對水的描繪中連用了4個“滑”,“滑”可以換成什么詞語?(流、淌)
為什么不用呢?請你把這兩個字放進課文里讀一讀,體會體會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
師:滑還有什么感覺?(撫摸)生活中,有這種撫摸的感覺嗎?會讓你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
師:這段文字也深深地打動了我,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師:同學們在感受到他們有水的快樂時,你想到了什么?
師:許多年過去了,我對這份情感仍記憶猶新,這種獨特的感受讓我們再次認識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f、第六小節
師:母親為我們洗澡,我們不禁要問,母親渴不渴,母親在驕陽下忙活了一天,也將要被風干,可母親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從哪里知道?
生:找到母親二次描寫笑的句子。
師:母親的第三笑就藏在文中的插圖中,同學們看,多么溫馨的畫面啊,母親微笑著望著她的孩子,從母親的笑中你讀懂了什么?對生活呢?
生:對孩子的愛。
生:對生活的樂觀。
……………
師:你們已經聽懂了母親背后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回味母親幽默的話語。
生:“你們真的餓壞了。”從“餓”字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太缺水了,水,成了我們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師:你想到了什么?
三、升華情感
四、作業
<水>課堂實錄 篇3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北師大版試驗教材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運用了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多種句式,語言優美,適合學生反復品讀,積累語言。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邊讀邊思、邊思邊圈畫,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有積極表達的愿望和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容易與文本產生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五個,會寫11個。
2、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音、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維水平。
3、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4、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具準備: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不同的風格,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難點在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還沉浸在以銳不可擋之勢滾滾而來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猶如一首舒緩輕柔的小夜曲向我們涓涓流來。(播放小溪流水的聲音課件)
2、(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 (生):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師):出示生詞
(生):自己讀
(師):指名讀。(出示的生詞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沒接觸過的,如:催促、應和)
3、(生):交流
(師):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幾個詞語?
(生):輕柔、鳴響、沉醉。
4、(師);默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檢查學生讀書的收獲,引導學生讀文章一定要從整體感悟。教師相機板書:水清如明鏡 水聲如音樂)
三、精讀悟情 :
(師):讀了課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生):再次默讀。
(師):用不同的讀書記號做批注。
“水聲如音樂”――
1、(師)用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設問句作引: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 村邊?
(生):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精讀四自然段。)
2、(師):你聽到奏出了什么樣的樂曲?
(生):奏出了鼓點,鈴聲。
3、(師):它是怎么奏出來的?
(生):(三月桃花水——豎琴,桃花水波紋——琴弦,細白的浪花——鼓點,水流的聲響——鈴鐺聲)
4、(師):聽音樂,想象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指名交流。
(生):我仿佛看到了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的歌唱。
我仿佛看到了蝌蚪在游戲,互相追逐。
6、(生):自由練讀,體現自己的心情。
7、(師):指名讀
(生):男女生朗讀比賽。
(重點:沉睡了一個冬天——興奮地醒來——舞動朝霞——回旋的酒窩——興奮地演奏)
8、(配樂)(師):引讀第三自然段
(生):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
1、(師):用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設問句作引: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
(生):用“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作答,精讀六自然段。
2、(重點指導學習第6段)(師):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煙……怎么能說明“水清如明鏡”呢?
(生):是水中的倒影
3、(師):讓我們也做一次大飽眼福的桃花水,盡覽水中美景――(讀)
(生):自由練讀。
4、(師):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請大家閉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 (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閉目想象。
5、(師):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結合讀書所得說,也可以繼續展開想象說,教師及時評價――這是省略號里藏的話。
(生):仿佛看到了桃花羞紅了臉,燕子低飛筑巢---
四、總結全文
1、(師):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水聲如音樂:美在有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水清如明鏡:美在有色;三月桃花水是莊稼的寶貝——水貴如油:美在有情;因為桃花水與農村生產息息相關,所以比金子還貴;因為它純凈透明,所以比銀子還亮!讓我們美讀7—9段,好好的來贊美三月桃花水吧。
(生):讀7—9自然段
2、(師):讓我們也把這“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滿我們“心靈的酒杯”吧。
(生):(全班配樂朗讀全文。)
五、將全班分成兩個大組:
(生):1—2組讀《春潮》,3-4組讀〈〈三月桃花水〉〉,比較寫法上的異同。
(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