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獵取”
教材版本:九年義務教育小學《信息技術》(下冊) 第46課(江蘇省通州市教研室編)
【設計理念】
信息技術是基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一門新的學科。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指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中心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逐漸發展起來,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得以充分體現。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自我創造的樂趣和探究發現的成就感。
本節課,我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信息下載的幾種方法;知道保存圖畫、文字的技巧;學會綜合運用、綜合創作。
能力發展:培養學生在網上迅速搜索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培養
學生利用因特網有目的地進行科學知識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情感培養: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探究科學問題的良好習慣;在自主探索,動手創
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領略和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熱愛祖國的航天事業。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用貼切的關鍵字進行信息的搜索;掌握信息下載的基本方法。
難點:靈活掌握不同對象的下載保存技巧。
【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
【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欲望,通過討論所獲相關信息的途徑引入本課主題──網上“獵取”。
然后,教師給學生下達明確的任務:
(1)搜索“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相關信息;
(2)以小組為單位,把搜索到的圖片和文字保存到本地磁盤中;
(3)將所獲得的信息資料用word 編輯成一份“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電子小報。
教師要把握好角色,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如何通過網絡有目的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完成以上任務,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探究學習,完成對教學重點的知識建構。
最后,對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及其作品進行交流評價、總結和升華。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采用了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的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真正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既掌握了下載信息的方法技巧和基本技能,又增強了學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學到了載人航天方面的有關知識。
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對網絡的信息容易產生“信息迷航”現象,今后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