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教材版本: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所屬單元:五年級上冊 第三課(我的幻燈片)第二節(多彩的背景)第三課時(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
2.能將圖片文件插入幻燈片中。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
2.通過參與演示文稿的設計與制作,引導學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ㄈ┣楦心繕
通過教學探索,知識的遷移和轉化,激發學生探求未知、認識新知的愿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學對象分析及教學策略設計
小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是:通過親自動手實踐、體驗感知、形成表象、構成新知。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學中,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學方式學習,通過交流獲得結論,讓每位學生都有個性化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依據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以任務驅動,樹立了“兩為主”、“兩結合”、“一核心”的教育思想。
“兩為主”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整節課學生基本上在教師布置的兩個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地探索。
“兩結合”就是以學生動手操作與實際運用相結合;以學生自學、發現問題與學生之間交流、教師講解形成知識相結合。
“一核心”就是指教師樹立提高學生素質的思想,把推進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作為核心。
為了使學生了解在幻燈片中插入剪貼畫和圖片文件的方法,能初步掌握和運用,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是簡單地把知識點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抓住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展開研究式、探索式學習。然后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領的方式,針對學生制作情況的反饋,簡單任務直接演示,復雜問題分步解決,逐步揭示學習內容,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和能力。
三、教學媒體設計
主題
教學內容
媒體策略
使用方式
媒體形式
作用
復習導入
揭示課題
導入新課
電腦作品
回顧知識,激發興趣,樹立成就感
學生邊操作邊演示
板書課題
文字
帶學生進入學習主題
書寫
任務驅動
講授新課
教師引領任務驅動(提出第1項任務)
電腦作品
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探索式學習
參照作品嘗試制作
學生自學
探索發現
課件、教材、作品展覽等多種媒體
給學生探索式學習提供條件
自主選擇
交流整理
構建新知
網絡廣播
讓學生展示交流其學習和思維過程
教師機監控廣播某一學生
反饋小結
形成知識
分析操作要領,解決重難點
文本
請學生當老師,圍繞幾個問題匯報交流學習體會
學生自由選擇知識點,進行演示交流
操作實踐
反復領會
再次上機
自主式
交流式
合作式
操作和實踐剛才探索學習和交流學習的結果,能力強的同學帶動其他能力差的同學
自由選擇
任務驅動
個性創造
少先隊征求幻燈片作品
(第二項任務)
視頻
激發學生參與制作
教師演播
學生自定內容創造性地設計制作
獨立完成
合作完成
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創新實踐精神
自由選擇
作品展示交流
網絡廣播
提供展示和表現的機會,提高審美能力,訓練口語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