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山東省小學課本(泰山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第三冊(上)第8課插入圖片。
本教學內容powerpoint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中最有力的工具軟件,要求每位學生都要掌握簡單的幻燈片制作技術。
二、學生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小學生的知識形成特點是:通過親自動手實踐、體驗感知、形成表象、構建新知。因此,教學中注重給學生創造的發展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學方式學習,通過交流獲得結論,讓每位學生有個性化的體驗空間。
三、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目標:
1.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
2.能將圖片文件插入幻燈片中。
3.學會設置圖片的格式,實現圖文混排。
能力目標:
1.通過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2.通過參與演示文稿的設計與制作,引導學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并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教學探索,激發學生探求未知、認識新知的愿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處理思路
插入圖片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遵循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任務驅動”式教學。用任務去驅動學生主動地探索、發現、學習新知;用任務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用任務來體現學生的創意,展示他們的個性。采用分小組的合作學習形式,讓學生討論、探索,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并培養合作精神。本課的教學內容與已學過的在word文檔中插入圖片的內容基本相同,在教學中采用“知識遷移”的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依據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體現了“兩為主”“兩結合”“一核心”的教學思想。“兩為主”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整節課學生基本上在教師布置的三個任務的驅動下,主動探索。“兩結合”就是以學生動手操作與實際運用相結合;以學生自學、發現問題與學生之間交流、教師講解形成知識相結合。“一核心”就是指教師樹立提高學生素養的思想,把推進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核心。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操作]五一班方芳同學參加五年級少先大隊大隊長的競選,她做了競選演講稿幻燈片,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和支持她,她想在幻燈片中插入一些圖片,可是她不會做,想請我們同學幫忙,我們愿不愿意幫助方芳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幫幫她。出示課題: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二)任務驅動,新課教學
1.教師引導,任務驅動
[教師操作]出示范例(課件):“自我介紹”演示文稿中插有圖片文件。
讓學生觀察欣賞,作簡單評價。
提出任務:你能不能制作一張和老師同樣效果的作品。
提示:本作品中插入剪貼畫和圖片文件使用了你以前在word里學過的方法,請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學習方法來自學完成任務。
2.學生自學,探索發現
[學生操作]學生自由選擇多種方法自學,邊學邊做。
提示:①看書;
②請教老師;
③與同學交流、探討;
3.交流整理,構建新知
教師選擇兩三例典型的學生作品,通過網絡演示學生作品或學生制作以及修改過程,交流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