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吃魚》教學設計(一年級(上)冊)
小花貓覺得魚太好吃了,結果他把最后一條魚也給吃了。
小花貓把最后一條魚吃了之后,就非常滿足的跑了。
為什么小貓跑了?(他把最后的一條魚也吃了,現在盤子里一條魚也沒有了)一條魚也沒有用幾了表示?(0)
他把最后一條魚也吃了,現在一條魚都沒有了,算式怎么寫呢?
1-1=0 3-3=0
并讓學生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5、有3條魚,小貓吃了3條,一條也沒有了。3-3=0
老師手里有一支筆,送給小紅一支,手里一支都沒有了。1-1=0
誰來說個得0的減法算式?
活動二:套圈游戲
1、老師把一個小動物放在講桌上,手里拿4個圈。
2、先讓學生預測老師可能套上幾個圈,有幾個套不上。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然后讓學生先預測自己可能套上幾個,有幾個沒有套上,找幾個學生上臺套圈,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三:吹泡泡
出示小明吹泡泡這組圖。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這組圖的意思。
小明吹了5個泡泡,破了一個,還剩下4個,5-1=4;一會兒又破了2個,還剩下2個,4-2=2;又過了一會兒剩下的2個泡泡也破了,一個泡泡都沒有了,2-2=0。
活動四:鞏固練習
1、口算卡片,開火車。(5以內的加減法)
2、出示練一練第二題。
這種題第一次出現,是一種新的計算形式,老師要指導學生怎么寫。
寫完之后讓學生讀讀算式,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3、第3題是一道開放題,先讓學生認真看圖,有5只雞,兩盆米,在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展開想像。
將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在組內交流。
活動五:數學故事
1、先讓學生觀察圖,根據圖意自己編故事。
2、集體交流,多讓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編的故事。
3、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4、有5個小朋友,只有4個杯子,3把勺子,差幾個杯子?幾把勺子?
5、你是怎么知道差1個杯子,2把勺子的?
【點評】
本節課教師根據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突出了以下特點:
1、用小貓吃魚的故事串的形式,讓學生從故事中發現數學問題,來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具體的故事情境和畫面中理解減法的含義,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特別是當“把最后的一條魚也吃了,現在盤子里一條魚也沒有了,一條魚也沒有用0表示”,在一個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學生理解了0的含義。
3、設計的五個活動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品質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學中教師始終注意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對圖意和算式的意思進行理解,學生計算減法的能力和速度都得到了有效訓練。
5、注意發揮小組同伴的作用,在組內交流中,同學可以互相學習,解決學習中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