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瓶牛奶》 說課稿
提倡算法多樣化,并非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計算方法。“算法多樣化”應是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課標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樣化和優化,是指集體的多樣化,個體的優化。也就是說要求全體學生盡可能地多想出幾種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想到或掌握這些算法。優化是學生個體的行為,教師不能把全班同學所有的算法都優化成一個算法,這有違新課標的精神。因此,在全班交流環節,教師有意識的把學生匯報的算法板書出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在小組里再說說,達到個性的優化。最后我再用課件演示一遍算法,加深印象,理清思路。
(三)、鞏固算法 ,應用新知。
如何對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呢?如果單純讓學生算9+3=□、7+9=□等算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就會受到影響。再次用故事來激發學生,對熊貓和孔雀的請求,小朋友們都很樂意幫助,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體會和運用多種算法。
(四)深化知識。
游戲是低年級兒童最喜歡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玩樂中輕輕松松學知識,這不正是我們的追求。于是此環節我設計了游戲。我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你們的聰明表現已經在動物園傳開了,許多小動物都來歡迎你們,想和你交朋友,你們愿意嘛?你喜歡誰,就用9和誰身上的數字相加,求出得數,算得對小動物就會出來和你們交朋友的。學生爭先恐后地來玩這種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練習了9+幾的進位加法,并在算題的過程中練習了自己最熟練的有關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達到了練習和強化的目的。
(五)乘車回家,總結知識。
1、我設計了一個乘車游戲,“同學們我們要回家了,能載我們回去的車,有12路,13路__--16路,請同學們計算出自己卡片上的題,來決定自己坐哪路車”,此環節不僅鞏固了新知,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其中會有幾個卡片上的題的得數在這幾路中沒有,滲透孩子們遇到此情況不要慌,要耐心等待自己要乘的車,或是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在集體活動中遇此情況應該馬上向老師匯報。
2、我們即將告別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時,你能不能告訴它們,在今天的游園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做了總結。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學的一點認識,請各位同仁、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