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動物樂園》優秀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課本第12、13頁。
教學目的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1、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
2、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1、課件演示:動物樂園場景。
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小動物們都到動物樂園幫忙,熱鬧極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各有幾只?
2、匯報交流。
(5只小白小兔,4只小小熊,4只小鹿,3只小猴子,2只小小鳥)
3、設疑激趣:來了這么多的動物,到底哪一種動物比較多,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來比一比看。
①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怎么比?比的結果是什么?
a、獨立思考。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和同樣多、比多、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比較小小熊和小鹿的個數,認識“=”。(研究第一種情況)
(1)圖上有幾只小小熊?幾只小鹿?這兩種動物,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用數的方法來比較。鹿有4只,小熊有4只,所以鹿和小熊一樣多。)
(2)學習等號
小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我們就說小小熊和小鹿的只數同樣多,4和4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課件出示4=4讀作:4等于4
(3)寫一寫。
教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正確規范地書寫“=”。
(4)舉例:除了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匯報,師板書。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2、認識“>”、“<”(小兔和小猴比、小猴和小鳥比)
(1)認識“>”。
①匯報。
把小猴子和小兔比,小兔子有5只,小猴子有3只,所以小兔子比小猴子多。
②引出大于號。
5比3多,在5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我們把這個等號變一變,”課件動畫演示等號變大于號:把等號左邊的口張大點,右邊的口變小點,就成了大于號。(讓學生體會到符號之間的聯系)
③這個式子5>3怎么讀?(5大于3)。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課件動畫演示:把大于號轉個180度就是小于號。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5(3小于5)。課件: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3)寫一寫。
教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正確規范地書寫“>”、“<”。
三、練習與拓展。
1、練習使用“<”“>”
(1)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請同桌交流:說一說幾大于幾?幾小于幾?課件逐一出示。
(2)引導發現: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①觀察這些算式,用大于號和小于號時你發現了什么?
②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大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大口朝左大于號,大口朝右小于號,兩邊相同用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