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 物 體
三、鞏固認識,應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題。
講述:南瓜博士覺得小朋友非常聰明,給我們帶來了一道題,就是書上“想想做做”的第1題,請你幫它們找朋友,連一連。另外,南瓜博士還提了一個問題:“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
學生完成后再交流,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舉出各種形體的實物,比比誰說得好。
講述:看來,積木有不同的形狀,我們周圍的好多物體都是它們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會有更多的發現。
2 “想想做做”第2題。
講述:這兒有一堆積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請同桌合作,找一找、數一數分別有幾個,填在書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時教師演示分類,學生一起統計驗證。
3 “想想做做”第3題。
講述:看了這一排積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統計一下正確的人數。
4議一議。
如果再讓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較愿意選擇哪些形體的積木?為什么呢?
學生結合形體的特征、外觀等各抒己見。
[評: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連線、舉例、分類、統計,進一步加深對四種形體特征的認識,從而初步建立各類形體的清晰表象。同時,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四、總結評價
今天大家的設計非常棒!將來肯定會是個好建筑師。請你談談這節課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識,增加了什么新本領,好嗎?學生交流懂得的知識和自己的心得。
[評:讓學生自己總結,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讓學生交流可以及時反饋,同時也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評]
這堂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教師在遵循兒童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設情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經歷對簡單的幾何形體的認識過程,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