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三、分一分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與事實,初步養成通過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本單元教學理念:
1、通過活動,學會按一定標準和選擇標準給事物分類。
2、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素材,吸引學生進入問題情境,使他們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3、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去觀察、思考,獲得結論。
分一分
教學內容:分一分:教材第7~8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聯系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分類的思想。
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與事實,初步養成通過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學會用不同的標準給物體分類。
課前準備:準備一些學具和文具。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都去過超市吧!你們在超市里都看見什么了?那么這些物品是怎樣擺放的?
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要想把物品擺放整齊,就要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一類一類(分類)擺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我們一起去一家小商店去看看吧!
2、出示圖,進一步激發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商店到了,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2、分成了幾部分?
3、每個貨架上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4、這樣擺有什么好處?
5、集體交流:說說商店里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圖中畫了那些動物?請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圈出來,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2、想想做做2
(1)圖上畫了那些交通工具?它們各自在哪里行駛?
(2)分小組討論怎樣分?然后集體交流。
3、想想做做3
(1)學生自主探索怎樣分?
(2)指名匯報不同的分法。
(3)小結:同樣的一幅圖,按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也可以按顏色不同分為三類。也就是說,同樣的東西按不同的方法來分,分得的結果也就不同。
4、小結:把同屬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我們就叫“分類”。
5、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學具分一分,同桌互講分的結果。
四、 作業
1、試完成課本第8頁第4、題,可以怎樣分?分成幾類?
2、回家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房間,想一想該怎樣整理。
課外作業:《補充習題》相應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