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比賽 ,
一年級 楊紅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統計第一課時<<組織比賽>>。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整理數據、作出決策的過程。
2.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能用不同的形式呈現數據。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4.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策略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依據信息作出判斷和決策。
教具準備:多煤體課件、統計圖表。
學具準備:彩筆。
三 教材分析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并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個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并回答問題。
一年級下冊的教材先后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組織比賽”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是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制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制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四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創設
師談話:小朋友們,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舉行投籃比賽,想去看看嗎?(生:想)那可要看仔細了,還要認真地數一數,看誰投進的球最多?.(課件播放比賽過程)
學生欣賞動畫.
師:比賽結束了,誰投進的球最多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發言.(沒記清)
二 探究與體驗
1 師:大家說的不一樣,看來光靠看,數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你們要先想出一個又簡單又好記的方法把每個小動物投籃的個數記下來,行不行?小組同學先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最好.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記錄方法.
2 師:誰來說說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
學生匯報記錄數據的方法:
生:小兔投進了,我在下面打“√”;小猴投進了,我在下面畫“□”;小熊投進了,我在下面畫“△”.
生::小兔投進了,我在下面打“0”。
生:小猴投進了,我在下面寫“1”......
3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了用“√” “×”“○”“△”等符號來記錄每種小動物投籃的個數。大家知道嗎?這些用各種符號記錄的方法,就是數學中的“統計”(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