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和第幾(精選10篇)
幾和第幾 篇1
學習內容:教科書第1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培養學生有序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3、滲透相對性的觀點。
學習重點:掌握4、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學習難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準備:小圓片、小棒、幻燈機、紐扣
預設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好嗎?老師手里有4顆紐扣,把4顆紐扣分成兩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幾顆?教師把右手放在身后。
學生猜,猜對的回答是根據什么猜的。那么為什么猜不對呢?
二、新授:
1、質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這個游戲才能正確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確的呢?(學生討論,說自己的想法)
從而引入要把數分解。
2、動手分一分:教師出示4個圓片,把4個圓片作為一個整體,把它分成兩份,每份都有圓片,有哪些分法呢?(學生動手分一分,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分法)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學生上來擺一擺
學生邊擺邊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
4、動動腦:說說自己還有什么方法來分數(如用手勢、用事物表示等)
5、引導學生將圖片抽象成數字,4可以由幾和幾組成?
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6、再一次玩剛才的游戲,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種,體現學法多樣化)
7、讀一讀:4的分解式,邊讀邊做手勢
(想一想,如果先說部分,再說整體應該怎么說?)
8、玩猜一猜游戲:教師兩只手分別拿紐扣,讓學生看見其中一只手里的數目,并告訴學生總數,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幾顆紐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學5的分解式: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按照學習4的分解過程, 可按照: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的學習方法學習。
10、匯報學習情況:要求每組都要說一說
三、練習:
1、師生拍手說數的組成,同桌兩人做這樣的拍手練習
2、做課本做一做及的練習,再指名回答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幾和第幾 篇2
《認識幾和第幾》這節課是區分“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幾”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幾”指的是事物的順序,是其中的某一個。孩子們判斷一共有幾個并不難,而指出第幾個必須考慮應從哪個方位數起,要難得多,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尤其是分左右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
教材的主題圖是排隊買票的情境呈現,出示主題圖后問孩子們猜他們在干什么?
從中穿插進行禮貌教育,之后問有幾人在排隊?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小女孩排在第幾?這些問題都難不倒學生,他們都能一下子說出答案。但當我問: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學生們似乎不太清楚這個問題到底如何回答,我又問:這里的第二是2個人嗎?第五是5個人嗎?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回答了,由此引出:第2和第5指的是一個人!之后讓學生看圖再說說。“想想做做”第1題涂燈籠,從左邊起,涂4個和涂第4個,先讓學生明白每道題是涂幾個,再讓他們涂色。
但課上沒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應該多展示幾個學生的作業,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
做完后還要問:如果從右邊涂起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想想做做”第2題,左邊一幅圖是問小男孩的家在第幾層?很多學生回答第5層,他們都是數陽臺的層數,一數發現小男孩住在第5個陽臺上,所以就說是第5層。我就聯系生活實際問他們:我們現在的教室是第幾層啊?(一年級在2樓)他們會說:第2層。
接著再讓他們看書上的圖問:我們要怎么數樓的層數呢?
這時就有學生明白了數層數應該看門從下往上數!隨后再請孩子們想想自己家住的房子一共有幾層,你家住在第幾層?右邊這幅猴子撈月圖,答案是有兩種,根據從不同的方向數,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回答有的說第2有的說第4,都對,只是要引導學生完整地說話花了一點時間。但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況且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右邊起涂第4個燈籠,學生可能還是從左邊數的圈了第四個這樣的錯誤。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系。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后,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以上就是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幾和第幾》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幾和第幾 篇3
教 材蘇教版國標教材一年級上冊單元第五單元:認數(一)教學內容認識幾和第幾(教科書第14頁例題,第14~1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課時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在具體的情境中練習運用“上、下、前、后、做、右”這些詞語與“第幾”相結合描述物體的位置,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探索規律和推理的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并且能滲透尊敬老人的教育。教學重點區分和理解幾、第幾的不同含義,并能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幾和第幾來回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具準備教學課件、小動物貼圖、數字卡片等。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一、學習新知1、教學例題(1)提問:圖上有幾個人在買票?誰排在最前面,誰排在最后面?(2)提問:從前往后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3)談話:反過來說:排在第2的是誰,指幾個人?排在第5的是誰,指幾個人?(4)提問|看了圖,你還可以說出什么?2、“想想做做”第1題。過渡:小明、小麗要進動物園要做對點燈籠的游戲才行?你想試一試嗎?(1)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稹瘛稹稹饐枺狐c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稹稹稹瘛饐枺含F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2)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左邊第3個,左邊3個。右邊第2個,右邊2個。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3)書上練習。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一起來涂一涂。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3、小結(板書:幾和第幾)二、組織練習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后交流)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2、“想想做做”第2題。過渡:來到動物園,小紅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撈月亮的表演。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的答案)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問:猴子能撈起月亮來嗎?為什么?讓我們來看一看。3、“想想做做”第3題。過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4、“想想做做”第4題。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交流:1號車前面是5號車;5號車前面是2號車;1號車后面是4號車和3號車;前3名的是2號、5號、1號車;最后一名是3號車……追問:剛才說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三、應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題。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室呢?說說你們是怎么看的?交流: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室。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樓1室。a:出示小動物的位置說住在幾樓幾室。b:告訴小動物住在幾樓幾室學生在電腦上點位置。2、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在我們身邊找一找!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紅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幾樓幾室等等。3、發散練習。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四、總結全課通過今天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學生相互說一說,再交流。教學后記讓學生在觀察、數數和交流等活動中認識“幾”和“第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學習效果比較好。最后一題,學生對幾號車,車上的號碼,第幾名,排第幾個,有點搞。
幾和第幾 篇4
。ǘ┱J識幾和第幾
一、教學目標:
觀察、活動、交流,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個。
二、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1、出示排隊買票圖,談話,圖上有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
2、數一數有帽子的小男還孩排在第幾?無帽子排第幾?
2、 排第2是誰? 第5是誰?
3、 游戲:尋找寶物
教師將一個金蘋果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1個,叫學生尋找
教師將一個金雪梨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4個,叫學生尋找
教師將一個金鑰匙藏在8個盒子里的第7個,叫學生尋找
4 、游戲:表演“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將孫悟空及各種妖怪的頭飾擺成一行,讓學生選。
5 、游戲(買東西)
將各種要買的東西排成一行,選一選你要買什么東西。
。ㄒ唬 想一想做一做:1—5題。
。ǘ 你能說一句帶有幾和第幾的話嗎? 在我們身邊找一找。
。ㄈ 本節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學生互相說一說,再交流。
教后記: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幾和第幾的定義
2 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用幾和第幾說活
3 通過三個游戲使學生鞏固掌握幾和第幾的定義
幾和第幾 篇5
認識幾和第幾教學反思范文一:
《認識幾和第幾》這節課是區分“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幾”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第幾”指的是事物的順序,是其中的某一個。孩子們判斷一共有幾個并不難,而指出第幾個必須考慮應從哪個方位數起,要難得多,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尤其是分左右還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
教材的主題圖是排隊買票的情境呈現,出示主題圖后問孩子們猜他們在干什么?從中穿插進行禮貌教育,之后問有幾人在排隊?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小女孩排在第幾?這些問題都難不倒學生,他們都能一下子說出答案。但當我問: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學生們似乎不太清楚這個問題到底如何回答,我又問:這里的第二是2個人嗎?第五是5個人嗎?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回答了,由此引出:第2和第5指的是一個人!之后讓學生看圖再說說。“想想做做”第1題涂燈籠,從左邊起,涂4個和涂第4個,先讓學生明白每道題是涂幾個,再讓他們涂色。
但課上沒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應該多展示幾個學生的作業,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做完后還要問:如果從右邊涂起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想想做做”第2題,左邊一幅圖是問小男孩的家在第幾層?很多學生回答第5層,他們都是數陽臺的層數,一數發現小男孩住在第5個陽臺上,所以就說是第5層。我就聯系生活實際問他們:我們現在的教室是第幾層啊?(一年級在2樓)他們會說:第2層。
接著再讓他們看書上的圖問:我們要怎么數樓的層數呢?這時就有學生明白了數層數應該看門從下往上數!隨后再請孩子們想想自己家住的房子一共有幾層,你家住在第幾層?右邊這幅猴子撈月圖,答案是有兩種,根據從不同的方向數,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的回答有的說第2有的說第4,都對,只是要引導學生完整地說話花了一點時間。但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況且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右邊起涂第4個燈籠,學生可能還是從左邊數的圈了第四個這樣的錯誤。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系。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后,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1、從右邊起涂色 2、從左邊起涂色
涂3個 ○ ○ ○ ○ ○ 涂2個 △ △ △ △ △
涂第3個 ○ ○ ○ ○ ○ 涂第2個 △ △ △ △ △
3、
、艌D上一共有( )只鳥。
、瓢炎筮叺4只小鳥圈起來。
、墙o從左數的第6只小鳥涂上顏色。
認識幾和第幾教學反思范文二: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方位感比較差,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剛剛開學,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針對以上情況,在學習本課時我利用故事和游戲進行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是先通過排隊買票的場景,讓學生直接觀察,數數,看到一共5人在買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幾個,讓學生認識“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學生充分地說,自由地說,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練習時我創設了幫小動物摘果子這一情景,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想參與活動,在讓學生上來摘果子的時候,我沒有直接喊學生的名字,而是提出:哪一排從前或者從后面數第幾個同學,通過游戲學生一下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增加了實際的體驗。學生在參與中鞏固了幾和第幾,這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這對于一年級小朋友非常管用。
幾和第幾 篇6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 課題:認識幾和第幾
▲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
▲ 教學課型:新授課(概念課)
▲ 教學技術:課本投影,圖畫,道具
▲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景,感知新知
1、 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王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到動物園去玩,但是在進入動物園之前,先得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
2、 問答:
。1) 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5個人)
。2) 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 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又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分析: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 進一步感悟新知
1、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 問:小麗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 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3) 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動物園里有“點燈籠”的游戲,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那如果從右邊開始數呢?是第幾個?
指出: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本第16頁第1題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來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分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的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
3、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2) 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鄯治觯好總畫面都引導學生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活潑。]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過渡:山那邊正舉行什么比賽呢?
問:1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追問:前3名是哪些車?第2名是幾號車?
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板書)
。鄯治觯翰捎脤W生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號呢?如果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號。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一號,所以它家住5樓一號。
問:有誰能夠告訴大家熊貓家住幾樓幾號?小貓呢?小象呢?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自家住房是幾樓幾號等。
[分析: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2、發散練習
出示水果課件
說: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們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總結,布置作業 《同步練習》下課
▲板書設計 : 幾和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教學流程:本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有易到難,層次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豐富了學習內容。
幾和第幾 篇7
▲ 課題:認識幾和第幾
▲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
▲ 教學課型:新授課(概念課)
▲ 教學技術:課本投影,圖畫,道具
▲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景,感知新知
1、 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王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到動物園去玩,但是在進入動物園之前,先得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
2、 問答:
(1) 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5個人)
。2) 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 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又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分析: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 進一步感悟新知
1、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 問:小麗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 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3) 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動物園里有“點燈籠”的游戲,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那如果從右邊開始數呢?是第幾個?
指出: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本第16頁第1題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來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分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的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
3、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2) 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鄯治觯好總畫面都引導學生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活潑。]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過渡:山那邊正舉行什么比賽呢?
問:1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追問:前3名是哪些車?第2名是幾號車?
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板書)
[分析:采用學生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號呢?如果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號。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一號,所以它家住5樓一號。
問:有誰能夠告訴大家熊貓家住幾樓幾號?小貓呢?小象呢?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自家住房是幾樓幾號等。
。鄯治觯喊褦祵W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2、發散練習
出示水果課件
說: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們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總結,布置作業 《同步練習》下課
▲板書設計 : 幾和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教學流程:本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有易到難,層次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豐富了學習內容。
幾和第幾 篇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 課題:
▲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
▲ 教學課型:新授課(概念課)
▲ 教學技術:課本投影,圖畫,道具
▲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景,感知新知
1、 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王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到動物園去玩,但是在進入動物園之前,先得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
2、 問答:
(1) 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5個人)
。2) 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 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又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分析:緊密結合排隊買票的情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到幾和第幾的不同,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 進一步感悟新知
1、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 問:小麗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 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3) 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動物園里有“點燈籠”的游戲,你想試一試嗎?
。1) 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那如果從右邊開始數呢?是第幾個?
指出: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 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
。3) 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本第16頁第1題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來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分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不僅檢驗前面對新知的感悟,還著重對幾和第幾的內容通過學生動手畫一畫幫助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
3、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 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2) 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鄯治觯好總畫面都引導學生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活潑。]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過渡:山那邊正舉行什么比賽呢?
問:1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追問:前3名是哪些車?第2名是幾號車?
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板書)
。鄯治觯翰捎脤W生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題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號呢?如果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號。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一號,所以它家住5樓一號。
問:有誰能夠告訴大家熊貓家住幾樓幾號?小貓呢?小象呢?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自家住房是幾樓幾號等。
。鄯治觯喊褦祵W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2、發散練習
出示水果課件
說: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們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總結,布置作業 《同步練習》下課
▲板書設計 : 幾和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教學流程:本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有易到難,層次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豐富了學習內容。
幾和第幾 篇9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后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要圈起左邊的3個動物,學生可能只圈了第三個。第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系。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后,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幾和第幾 篇10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4~15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 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2. 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3. 結合排隊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尊敬老人、禮貌謙讓等社會公德教育。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活動1: 開車出游。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個非常有趣的地方,你們想去嗎?那就開上咱們的小列車去吧。(律動——開火車,多媒體顯示列車開到了動物園)[說明: 律動時,要讓學生模仿坐車的動作,并配上列車行進及到站時的聲音,使學生身臨其境。]二、 感知新知活動2: 排隊買票。1. 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多媒體顯示5人排隊買票圖)2. 引導看圖,自由提有關“幾”與“第幾”的問題。如: 有幾個人在排隊?老爺爺排第幾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幾?小女孩的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3. 說一說。(1) 如果是你排在老爺爺的前面,你會對老爺爺說些什么呢?(多媒體演示老爺爺從第五走到了第一)(2) 老爺爺高興地排到了第一。現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沒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小女孩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3) 剛才我們說的幾人與第幾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樣嗎?(板書課題)4. (多媒體演示老爺爺買完票走了)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并要求回答。如: 剩下幾個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沒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幾?小女孩的前面有幾人,后面有幾人?……[說明: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要適當地加以引導,特別要讓學生說清楚“是怎么數的”。同時,要告訴學生“排隊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從前面數起”。]三、 內化認知活動3: 點燈籠。1. 今天動物園可真熱鬧,門口掛滿了燈籠。我們一起來做點燈籠的游戲好嗎?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圖。要求: 第一行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第二行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2. 指名在電腦上進行涂色操作。3. 議一議: 4個和第4個意思一樣嗎?[說明: 給燈籠涂的顏色不作統一要求,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說說為什么涂這種顏色。在區別“4個”與“第4個”時,如果學生能明白“4個”指一共有四個燈籠,而“第4個”指排在第四個的那個燈籠就可以了。]活動4: 我說我家。1. 多媒體出示小麗家樓房圖。2. 看圖,要求用“幾”和“第幾”這兩個詞說一句話。如: 這幢樓有5層,小麗住在第4層……3. 介紹自己家: 你家的樓房一共有幾層?你家住在第幾層?[說明: 在數樓房層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根據房門、窗戶和陽臺等參照物來數,并要指出數樓房習慣上都是從下往上數。]活動5: 猴子撈月亮。1. 快看,動物園里的小猴子又在撈月亮啦!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右圖。2. 說一說: 看到這個畫面你想說什么呢?(學生可能會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別)3. 小組討論: 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幾?你是怎么數的?[說明:數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幾只時,要引導學生先從下往上數,再從上往下數,明白由于數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活動6: 課間律動操。1. 挑選領操員。(每組各派1名學生排隊上臺領操)提問: 一共有幾個小朋友上臺領操?誰排第一?誰排第二?你是怎么數的?2. 全班模仿動物動作做課間律動操。3. 領操員重新排隊下臺回原位。提問: 剛才領操員下去時誰排第一?誰排第二?你是怎么數的?[說明: 本活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目的是通過活動解除學生的學習疲勞,調節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活動要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不得少于3分鐘。]活動7: 賽車比賽。1. 小朋友們的操做得可真不錯。接著,我們一起去看小動物賽車。(多媒體出示賽車圖)2. 搶答: 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3. 小組合作: 看著這幅圖,你還能提什么問題?[說明: 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時要強調學會尊重,學會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說話不要太大聲,不要影響其他人的交流等。]四、 總結評價活動8: 滿載而歸。1. 小朋友們今天在動物園里玩得開心嗎?不過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家去。(律動開列車游戲)2. 今天我們參觀了動物園,學習了幾和第幾的知識,你能說一句含有幾和第幾的話嗎?3. 今天這節課有意思嗎?為什么?現在你知道“幾”和“第幾”有什么不同嗎?你覺得你今天表現怎樣?滿意嗎?[說明: 在說“幾”和“第幾”時,要啟發學生結合實例進行描述。在課末評價時,要引導學生既評價自己,也評價別人,甚至可以評價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