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小隊(精選3篇)
假日小隊 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59頁的內容。[教材簡析]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活動內容是用加和減(一)、(二)中學習的口算解決假日活動中的具體問題。因此,熟練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是學習本課的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也是對10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與鞏固,并且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在場景圖中安排了表演文藝節目、拍照、澆樹、拾廢電池等內容。每幅圖都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前三幅根據圖的內容設計了相應的對話以及數學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之后,還可嘗試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在拾廢電池這項活動中,教材只給了三名學生拾的節數,把問題留給學生提。可見,“假日小隊”給學生留下了較多的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機會。教材還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假日小隊活動提出能解決的問題。[教學目標]1.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3.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談話:我們已經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你喜歡嗎?你參加了哪些活動?學生談體會,教師贊許并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春蕾小學也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我們一起去參觀,高興嗎?出示課題“假日小隊”。[評: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很有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1.整體感知。提問:觀察“假日小隊”的場景圖,你看到春蕾小學的同學在假日里開展了哪些活動?在學生回答后板書:表演節目、拍照、澆樹、收集廢電池。2.表演節目。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一)。提問: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學生分析題意,并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先獨立想一想這些問題,再分組解決。在分組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集體交流。表揚:同學們善于思考、樂于合作,順利解決了問題,真棒!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二)以及部分文字“這是第19個節目,后面還有4個節目”。引導學生讀一讀這句話,并讓學生體會“這是第19個節目”就是連同這個節目在內共演了19個。提問:你能根據這句話提出哪些問題?怎樣回答?(分組學習,再集體交流。)表揚:同學們大膽思考,想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3.拍照。出示“拍照”情境圖以及文字“已經照了29張,還有9個小朋友沒有照”。提問:根據這兩句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接著出示問題: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提問:要解答這個問題還需要知道什么?你能在圖中找到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分組交流,匯報交流情況。表揚:同學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真是聰明的孩子。4.澆樹。出示澆樹場景圖,再相應出示對話和問題:一共有35棵小樹苗,還有8棵樹苗沒有澆,已經澆了多少棵?提問:怎樣解答這個問題呢?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里交流想法,再集體交流。5.收集廢電池。出示“收集廢電池”情境圖以及三個女孩的對話。讓學生給這三個女孩分別取名字。提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自己會解答嗎?先想一想,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談話: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都是智慧小博士。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思考,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呢。[評:這一環節注重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小組學習中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適時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歡樂。]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談話:我們也開展了假日小隊的活動,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問題?每個小組發一張活動統計表: 參加跳繩比賽的有12人參加迎面接力的有31人參加拔河比賽的有20人 …… 學生a收集了27張圖片學生b收集了9張圖片學生c收集了30張圖片 …… 學生分組學習,根據活動統計表,提出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并自己解答。比一比,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解答也正確,評出冠軍組。談話:想一想,在學習和生活中,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并正確解答。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評:把學習數學再一次和學生熟悉的活動聯系起來,使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可以用到數學,并使學生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競賽形式的小組學習,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小組內的學生緊緊聯系在一起,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數學,拓寬了學生學習的領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四、總結談話:今天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快樂。想一想,你有哪些收獲?先說給同桌同學聽一聽,再說給老師聽一聽。[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愉快。讓學生自己談收獲,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起到鞏固、深化、總結的作用。][總評] 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 把學生熟悉的活動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2. 善于引導學生根據熟悉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他們的數學眼光;3.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會思考、會探索、會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4. 教師的評價適時、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假日小隊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實驗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下 冊)第58—59頁。
教學目標
1.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3.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 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引入:春蕾小學的少先隊員在雙休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 動,他們還給這次活動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假日小隊”。(板 書課題:假日小隊)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參加春蕾小 學假日小隊的活動吧!
〔說明:以熟悉的活動情境導入,能夠激發學生愉快的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數學學 習之中。〕
二、走進情境,提出并解決問題
1.談話:春蕾小學的假日小隊究竟開展了哪些活動呢?同學們翻開課本第58頁看一看、說一說,好嗎?
學生看圖后發現:有表演節目、給小樹苗澆水、拍照……
2.走進表演節目情境。(貼出表演節目的圖片)
提問:(1)圖畫上的小朋友在表演什么節目?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小朋友在唱歌?梢蕴岢鰡栴}:唱歌的比伴奏的 多多少人?)
(2)從圖上找一找,唱歌的和伴奏的各有多少人? (唱歌的有15人,伴奏的有3人。)
(3)你們能算出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嗎?
學生列式,教師板演,共同評議。
(4)根據這幅圖我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唱歌的和伴奏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板演,共同評議。
引導:你們想不想了解更多有關表演節目的情況 呢?就讓我們看書上小明與主持人是怎樣對話的。 (讓學生分角色讀出對話)
提問:應該怎樣算一共有多 少個節目呢?為什么?(這是第 19個節目,也就是說連同這個節 目在內演了19個,后面還有4個 節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目,要用 加法計算。)
3.走進給小樹苗澆水和收 集廢電池的情境。
過渡:小朋友表演的節目非常精彩,校園也很美麗。你知道校園為什么會這樣美麗?
引導學生議論。
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小朋友在給小樹苗澆水,在收集廢電池。)
提問:關于澆樹活動,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呢?怎樣解決呢?
小組討論后,獨立列式計算。
提問:三個環保小衛士收集了許多廢電池,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把算式寫下來。
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小組評議。
3.走進拍照的情境。
提問:
(1)圖畫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照相的小朋友說了什么?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要知道剩下的膠卷夠不夠,必須知道什么? (必須知道剩下的膠卷有多少張。)
(4)從圖上找一找,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呢?(膠卷 的包裝盒上寫明一卷膠卷有36張。)
(5)剩下的膠卷每人照一張,夠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可能有兩種想法:
、36—29=7,因為只剩下7張膠卷,還有9個小 朋友沒有照,所以不夠。
②29+9=38,因為一共有38人要照相,一卷膠卷 只有36張,所以不夠。
小結:假日小隊的活動真是有趣極了。
〔說明:以假日小隊活動為主線,根據情境圖提出 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在小 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談話:我們班也有快樂的小隊活動,你能解決下面的哪些問題呢?(投影出示)
2.學生分組學習,提出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并列式計算。比一比哪個小組提的問題多,并且解答正確,評出優勝小組。 〔說明:再次聯系學生身邊的信息,提出并解決問題,進一步使學生體驗生中處處有數學!
四、課內總結,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參加假日小隊的活動,解決了許多校園 里的數學問題,你們真是學習的小能手。其實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同樣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你們去發現、 去解決。課后可以繼續研究、討論這些問題,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評一評。
〔說明:將課內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 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假日小隊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58~59頁“假日小隊”。
教學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
的數學學習情感。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書中58、59頁圖)(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二、新授。
1、看圖說一說在這個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
。ū硌荨⑴恼铡矘、收廢電池等。)
2、從圖中數一數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嗎?還能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嗎?書中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節目是今天假日活動的第幾個節目?在它后面還有幾個節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目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3、老師手指“照相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嗎,他們已經照了多少張?還有多少個小朋友沒有照?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癟時說說解題思路。)
4、老師手指“澆水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倆一共要澆多少棵樹?還有多少棵小樹苗沒有澆;求已經澆了多少棵,該怎樣算?為什么?
(學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5、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收廢電池這一組的同學今天收獲怎樣?說說她們各收了多少節電池?根據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ㄕl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節?三人一
共收多少節?等等。)
6、你們開展過假日小隊的活動嗎?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三、師生共同談收獲。
四、小結。
“愉快的假日小隊”活動即將結束,同學們真是收獲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動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