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7 My family-----Shirley的教學反思
一. 學情分析本次家長開放日的課我用的是一年四班,從平時的測驗中可以看出,四班的孩子大本份孩子都能在上課的時候積極舉手發言,領悟能力較強,表現十分活躍。本節課是牛津英語1a教材中 unit7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教學內容是my family。并初步掌握家庭成員的英語表達方法,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好動、愛玩的心理特點,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運用直觀教具、肢體語言引導學生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的喜好,說說自己的家庭,為學生創設一個介紹并描述自己家庭成員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并能愛我們的家人。
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a. words: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cat, me
b. sentences: this is my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cat.
this is me.
2)過程與方法:
運用話題引入法,提問引入法,導入新課教學。利用直觀教具及多媒體手段形象地進行導入生詞與句型的教學。運用任務引入法,導入交際運用環節。
3)情感 — 態度—價值觀-:
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人。
三. 教學設計思想
低年級是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原動力,因此在本課教案的設計過程中運用角色表演、卡片、學生自己的照片等方法創造生動形象的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保持他們的注意力。
1、在主題引入時,出示一張老師自己家的照片導入新單詞和句型,讓學生有一種真實感,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學習新單詞時,通過看圖說話,讓學生用所學過的句型和新單詞表達圖片的意思,進行意義性操練。
3、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包括了“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學生異常熟悉、易于接受的課題,遵循思想性、趣味性、靈活開放性等原則,采用探究式、發現式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拓展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學生運用學過的句子說說自己的家庭,達到增強自信、發展思維、訓練語言、提高能力的目,而且結合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的情感。
四.教學反思:
1.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的要求。由于內容與學生的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對學習十分感興趣,對知識的吸收相對較容易。因此我們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把兩頁的知識調整到一課,并且加進一個 ‘brother’。從課堂反映可以看出,這樣的整合孩子們接受的還是很好的。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愉快的學、主動的學。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生動有趣且真實的語言情景。例如:教授單詞時:看自己或是他人的照片,介紹家庭成員,這樣孩子可以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單詞,讀單詞的時候可以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高聲讀,低聲讀,比較好,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反復操練,熟悉和鞏固語言知識,
3.利用小組活動進行啟發式教學,學生選擇學過的句型練習新單詞。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根據實際生活和他人交流,進行連續說話,已達到交際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學生語言操練量和密度。
4.教學媒體配置與使用比較合理。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家庭成員的圖片的場景,整堂課反復利用該場景進行教學 ,做到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