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eng ing ong說課稿
教材分析: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是拼音教學的最后一課,課文為了能夠讓學生讀準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在每個后鼻韻母前都配一幅圖和表明圖意的音節。第一幅圖是山羊,圖下是羊的讀音,第二幅圖是臺燈,圖下是燈的讀音,第三幅圖是老鷹,圖下是鷹的讀音,第四幅圖是鐘,圖下是鐘的讀音。為了讓學生及時鞏固四個后鼻韻母的讀音,課文還安排了聲母與ang eng ing ong拼讀音節的練習,包括兩拼與三拼的音節。最后是音節太陽的書寫格式。本課課文采用了與圖文相結合,分散難點,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拼音。寫音節詞的教學也是在前幾課寫單個音節的基礎上,嘗試進行音節詞的書寫,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設計理念: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應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注意,課堂上沒有被老師遺忘的角落。本節課將采用大面積的指名讀,開火車讀,同座讀等多種方式,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
教學目標:
1 學會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請形,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與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教學重難點:
1 后鼻韻母的發音,音節的拼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 ing ong的發音,三拼音節的拼讀是難點。
教法學法:講授法,自主探究學習法等。
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一開始我就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我知道小朋友們最喜歡聽通話故事,今天我就把通話故事里的白雪公主給你們帶來了。(貼白雪公主圖)瞧,她手里還拿著卡片呢,誰來跟卡片上的拼音朋友打個招呼。”
在教學過程中,我帶著小朋友們勇闖四關(我會認,我會拼,我會玩,我會寫),這四關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推進。整個闖關活動中,融入了故事,融入了游戲,如摘彩虹果,拼讀音節房子中的音節,幫小動物們找名字等,讓孩子們在通話般的情境中學習,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這樣設計,正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喜愛才是最好的老師。”
二 抓住難點,以點帶面。
后鼻韻母的教學,關鍵在于“ng”的發音,我在教學中對本課的難點進行準確的定位,首先教“ng”的發音,老師說清楚發音的方法,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發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ang eng ing ong的發音,以點帶面,面向全體。這樣的設計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在教學后鼻音時,讓學生根據復韻母的發音方法嘗試自己讀出后鼻音,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 關注學生,面向全體。
本節課中,我采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讀等多種方式,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都有和同學交流的時間。這樣的設計正是新課程基本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