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教學設計8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打 拔 拍 跳 跑 踢
【匯報 評課 說課】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于10月15日到中心小學聽了邱老師的一節示范課,她執教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教材識字(一)的第四課,課題是《操場上》。這是學生學完拼音后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第4課。本課有一幅表現操場上熱鬧的圖,6個表示體育運動的詞語和一首兒歌。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分體育活動,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可使身體更強壯,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邱老師上的是第一課時。她首先要求學生翻開課本,看圖說話,然后借助圖畫識字,再借助拼音識字,接著歸類識字并認識兩個偏旁,做拼字游戲,帶讀課文一次,最后總結。去聽課的還有咱們鎮其他學校的一年級語文教師。大家聽后總的意見是:一 、空有讀的形式,沒有注重多讀,拼讀次數少,以至到復習讀時有的學生讀得很牽強。二、做拼字游戲沒講清游戲規則,也沒做總結。三、時間安排不合理。不過總的來說她上得是非常好的,但她對“球”、“高”、“步”、“足”幾個字的教學沒做到,這與其定的課時目標不一致。
我想提的建議是:
1、可從討論課間在哪活動都做什么活動導入新課。
2、可聯系一下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3、她的識字主干線是:借助圖片識字──隱去圖片識字──借助拼音識字,我思考著能否將“借助拼音識字”放到最前面。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就是用來幫助識字的,我們是否可以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識字的習慣。這樣一來,他們就能獨立學習生字,閱讀課外書了。
4、如果將借助圖片識字放到后面,可以設計給圖片找詞語朋友的游戲。
5、在歸類識字環節中,可以設計給生字分類的游戲。
6、本課都是與活動有關,我覺得可以設計課中操。
根據我們的實際和從她身上看到的問題,我設計了今天的這節公開課。
我班是剛入學不久的農村一年級學生,有部分學生沒受過學前教育,識字量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我讓他們在動中學,學中動。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認識14個生字。第一課時先讓他們認識“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9個字,初讀兒歌。
新課程講究活動中學,學中體驗。但我認為在課堂上,游戲偏多,會使學生的精力都指向游戲,不但費時,也學不扎實。如果算準學生在課堂中的疲倦期,安排相應的小游戲,效果就不錯。所以我在本課的重頭戲識字和歸類識字認識偏旁的結束部分各設計了一個游戲,在接近本節課的尾音部分設計了一個課中操。新課標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就讓他們用同桌互讀的方式進行借助拼音識字。
我們學校條件較差,我利用周末時間上 google 和 baidu 兩個網站搜索了本課所需的圖片,把他們打印出來,再用word制作打印了本課所需的字詞卡片,這是我的教具方面的準備。我還準備了一些星星,本來要叫他們以小組的形式比賽,看看哪組最后得的星星最多,但40分鐘的時間是不夠的,所以省略了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