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
【預設目標】
1、知識:
認識12個生字,三個偏旁。
2、能力:
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情感:
在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十分美麗富饒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拓寬學習的空間,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課前準備】
樂曲、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策略】
關注興趣、創設情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操作程序】
談話創境 導入新課──自主探究 初讀課文──合作學習 欣賞朗讀──再創情境 鞏固創新── 開放作業 知識延伸
【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創境 導入新課
1、導入:
出示江南風景圖,播放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講述:我們的祖國有一條很長的江,叫長江。長江以南就叫江南。
2、出示課題:
江南風景優美,而且土地肥沃,適合各種莊稼生長。被人們稱為魚米之鄉。今天我們就坐上竹排隨著音樂和這個小男孩一起去欣賞江南的美麗風景。
板書課題。
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看了圖,自由說說有什么感受。
學生讀課題,質疑:不明白的地方或想知道的地方。
以豐富的視聽感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
激起學生探究的意識。二、自主探究 初讀課文
1、自主讀文:
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形,讀通課文。
2、學習生字:
組織交流:哪些生字的讀音應提醒同伴注意;哪些生字已經會了或有好辦法記;哪些生字要向老師同學求助。(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經驗識記生字,相機出示新偏旁)
3、初讀課文:
組織朗讀,引導傾聽(讀準、讀通),評價鼓勵。
1、同桌互讀生字,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辦法,互幫互學。
2、集體交流。
3、“搭積木”游戲:讀生字卡片。
個別讀,小組讀;互評互學! 〗o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合作學習。
給學生思維的自由,以鼓勵為手段激發學習的主動意識,把教育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三、合作學習 欣賞朗讀
1、再讀理解:
、拧√岢鲆螅涸谧x準、讀通的基礎上讀好課文。
⑵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例:一學生當堂讀后,集體評議。如讀得好,請該生介紹如何能獲得此成果,得到了誰的幫助;讀得不夠,請大伙兒想想辦法,他(她)該怎樣做(說),就能獲得幫助,讀得更好。
、恰≈笇Х纸M,合作讀文,質疑解疑。
2、美讀課文:
看圖美讀課文,重點引導學生讀好“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相機鼓勵個性化的理解朗讀,啟發回憶。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個體展示讀──評議──再小組合作讀,質疑解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并相機理解課文,在圖的相應位置上貼上詞卡,如竹排,順水流(畫出水流動的勢態),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