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說課稿
第一步: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晴朗的夜空嗎?(學生可能會說喜歡)那你們知道夜空有什么呢?(生自由說)你們喜歡月亮嗎?你們看,今天老師把月亮帶進了教室。(播放課件)有時候月亮是這樣的(出示圓月的夜空)有時候月亮又是這樣的(再出示新月的夜空)我趁機提問:這是什么樣的月亮?彎彎的月兒像什么?課文中小朋友為什么覺得彎彎的月亮像小船?你們看著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上去呢?今天,我們就把它當成小小的船,一起來學習第7課《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我與學生朋友般的交流,把天上的月亮搬進教室,藍藍的星空移到孩子們的面前,通過設置情境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會看得認真,聽得專注,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地進入到詩文的意境。
第二步: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閱讀主體,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地位。"因此,我設計以下閱讀環節。
1、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我先范讀課文。這樣,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學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可以自找學習伙伴,組成小組。告訴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3、多媒體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船、彎、坐、只、看、見、閃、星、藍)學生認讀,教師及時糾正讀不準的字音。
4、多媒體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5、教師打亂生字卡片排列順序,學生認讀。
這一環節由扶到放,符合認知規律,意在反復強化認讀,鞏固識字,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系。同時,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難的信心,相信學生的認讀興趣會更加濃厚。
第三步: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㈠學習詩文,引讀激情
1、現在,誰再來說說彎彎的月兒像什么?(簡筆畫板書月兒,板書彎彎、船)這條小小的船真特別。你們看它的兩頭(讓學生觀看課件理解"尖尖的",這時,學生可能會說小小的船兩頭尖。板書尖)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教室里的這個"月亮"?(學生自由說)再指導學生讀好第一句詩。
2、小朋友,誰想來坐一坐這小船呢?你坐上后會怎么告訴大家已經坐上了小船?(引導學生自由表演說:"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板書:坐)那坐上小船要上哪兒去呀?(學生可能會說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穩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可要注意看呀,你在航行中看見了什么?(播放課件,學生興趣盎然,)我伺機指導說: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簡筆畫板書星星,板書閃閃、藍藍)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句詩。
這樣設計一系列問題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現課文情景,指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語感,學生將會受到情感熏陶。
3、接著,我啟發學生:彎彎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之外,它還像什么?(學生小組討論,想象說話,創設更大的思維空間)我再啟發學生:你坐在船里除了看見星星和藍天,還看到什么?(學生可能說如果往下看會看到夜景中的城市和鄉村等)
這樣不會把學生的思維定位,誘發學生的多向思維,大膽放飛學生的想象,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