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識字,情境閱讀──《爺爺和小樹》教學實錄及評析
⑷ 那這一自然段寫的是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什么事?( 爺爺給小樹穿衣裳,這是爺爺對小樹的愛護)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誰讀第三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請你讀讀第一句。
小朋友們能做個“撐開”的動作嗎?我們平時都說把什么撐開?那這里“綠色的小傘”指什么?(出示第二幅圖)誰能來指一下?
請你撐開這把小傘,到講臺前,咱們比較一下,“小樹”和“小傘”像嗎?
小朋友們看,夏天到了,小樹長得綠綠的、油油的,枝繁葉茂,整個樹冠就像一把小傘,擋住了陽光,遮出了一片綠蔭。
⑵ 那應該怎樣讀好這一段呢?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⑶ 哪個小組交流一下?其他同學聽一下他們哪兒讀得好,哪兒怎么讀就會更好。哪個小組想合作讀?咱們集體讀。
⑷ 小朋友們讀得真好。我們再來看圖,看爺爺在干什么?假如你是爺爺,你會對這時的小樹說什么?
⑸ 這一自然段寫的是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什么事?(小樹給爺爺撐小傘,這是小樹對爺爺的幫助)
四、總結全文
1、課文我們就學到這里,現在小朋友能有感情地把全篇課文朗讀一遍嗎?
2、小朋友們讀得真動情,現在請你去找你自己的好朋友,把課文讀給他聽。
3、這篇課文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小朋友們,現在春天到了,爺爺又會怎樣愛護小樹呢?請你們小組依照課文編故事。
交流。教師將學生所編故事及時制作于計算機上。
5、如果爺爺種下的是一棵果樹,秋天到了,小樹又會怎樣幫助爺爺呢?請你自己依照課文編故事。交流,教師仍將學生所編故事制作于計算機上。
6、小朋友們的故事編得真棒,那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正因為爺爺愛護小樹,所以小樹才能幫助爺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我們人類只有保護好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讓我們從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棵小樹開始,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好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行到這里,下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生字的書寫。
【板書】
5、爺爺和小樹
自然段 爺爺給小樹穿衣裳 愛護
小樹為爺爺撐小傘 幫助
簡評】
(錄像課后是煙臺市芝罘區(qū)教研室張緒蓮主任的評課。)
《爺爺和小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的課文。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曹老師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為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
一、重語文實踐,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曹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同時,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以讀為主線,將指導學生的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讀中識字,邊讀邊識字;在讀中理解,邊讀邊理解;在讀中學讀,在一遍遍的朗讀中學生學會了怎么讀課文。這里,有知識的傳授,如:認識自然段;又有的能力的培養(yǎng),如:識字能力、朗讀能力、理解能力等。在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曹老師還為學生設計了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實踐:一是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彌補課文中的空白;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演一演課文的內容,把對課文的理解用形體表現出來;三是依據課文的語言形式和思想內容續(xù)編故事,把學生引入內容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當中,拓展了學習空間,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